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

来源:东饰资讯网
教改教法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

(安徽三联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安徽·合肥

230601)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DOI:10.16871/j.cnki.kjwhc.2017.05.016

要由于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相应的教学模式也发生

地方经济为依托,走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以培养具有多方着巨大的转变。本文在阐述了当前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现状面能力和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及存在的问题后,结合安徽三联学院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如2.2专业设置不同

何修订新的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

传统的本科教学是以学科教育为主,在考虑了学科性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双师型质和知识门类以后设置的专业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而应用ThinkingofTalentCultivationModesforAppliedUnder原graduateEducation//LiWei

型本科教育是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设置专业时主要考虑的是用人单位在技术、人才技能等方面的需求。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highereducation,2.3教学模式不同

teachingmodeshavechangedgreatlyaccordingly.Thispapere-传统本科教育注重的是传授理论知识和学生思维能力laboratesthestatusquoofthecurrentappliedundergraduateed-发展两个方面。与之相反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则是理论和实ucation,andputsforwardhowtorevisethetalentcultivation践两个同时抓,而在强调基础的前提下,还要着重培养学生modeKeyforwordsappliedappliedundergraduateundergraduateeducation.education;talentcultivation

的工程实践能力。2.4教师能力要求不同

mode;dual-qualification

传统本科院校要求教师具有高学历和一定的科研能力。而应用型本科院校则要求教师具有高学历的同时最好1引言

还能是“双师型”。

从2000年至今,我国一直在不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普3当前应用型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

及力度。截止目前,已有近200所高职高专性质的学校升格3.1学科薄弱、特色专业少

为本科性质的院校。在新转型的本科院校中又有近80%的很多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主要问题是学科建设意识学校都把建校目标放在了新型本科教育和怎样培养新型人不强、有能力的学科带头人少及相应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才两方面。当然所谓的新型教育和新型人才,目前来看无非少,同时专业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环节不够突出。虽然目前很是指应用型的教育和应用型人才。而应用型本科教育应区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已经初具规模,但是在专业别于传统的教育,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重点培的应用性、实践性上并没有重点体现出来。养目标。

3.2教师科研水平不高

本科教育从研究型到应用型转换的时间相对较短,因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存在的共性问题之一就是教师的此对于人才培养在理论和实践教学等相关方面的研究都不科研能力相对较弱。究其原因无非是,应用型院校的教师工足以形成一定的系统性。同时一些新转型的本科院校还面作量大,教师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教学上,因此科研时间临学校定位问题以及自己学校的特色教学问题等。

少,再加上教师自身又没有很强的科研意识,因此科研能力2与传统的本科教育的区别

就得不到提升。然而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应该随着社会与地方经济的发展,与传统的本科教育相比,是相辅相成的。

应用型本科教育有着不同的培养目标、不同的专业设置以4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修订思路

及在对师资要求等方面都不同。4.1转变教育理念

2.1培养的要求不同

千禧年后在长春召开了一次关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传统本科教育主要培养“厚基础、宽就业、能力强、综合模式的会议,在研讨会上教育部高教司原副司长刘志鹏就素质高同时还要具有创新能力”的学术型人才。而应用型本提到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培养人才时要注意国际意识、终科教育则主要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绝大多数学校又会以

身意识、现代意识以及质量和特色意识这四个方面。[1]新建

基金项目:安徽三联学院2014年校级质量工程科研项目《通信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编号:14zlgc001;安徽省2014年质量工程建设

项目《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课堂倒置教学模式的研究》,项目编号:2014jyxm425。作者简介:李伟(1980—),女,江苏徐州人,讲师,研究方向为信号与信息处理。

36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总第387期2017年5月(下)TheScienceEducationArticleCollects

Total.387

May2017(C)

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是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服务,与此同时还要借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来探寻可以进行发展内涵的强校之路,最终培养出理论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且综合素质高的学生。

4.2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体系

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目标是要让学生不但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有过硬的实践动手能力,换句话说就是要让学生在理论基础、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三方

面能够和谐发展。[2-4]然而只有打破了传统的人才培养体系、依托于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同时结合企业对人才在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的要求之后,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的放矢,构建出新的注重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4.2.1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

首先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先明确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然后对市场和企业在人才实际需求方面做调研,继而给出学生应该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应具备的能力水平,最后再根据调研结果来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以上四步才能构建新的理论教学体系。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应围绕着“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来进行调研,同时整合与专业相关的理论和实践内容,列出学生需要从总体上掌握的理论知识点和需要具备的实践动手能力,进一步更新课程体系和内容。

应用型本科院校还需要开发新课程,才能够形成从基础课到专业课再到专业主干课最后是专业选修课这样逐步

加深的理论教学体系结构,最终构建出的教学体系才具有

完整性、系统性。

最后应用型本科院校还需要增加一些模块化的专业课程,这样学生才能综合所学过的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综合技能。由于社会需要全能型的人才,因此为了能够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需要开发一些文化素质课或职业技能课让学生进行选修。当然要想学生有更好的个性发展空间,最好能让学生进行跨专业的选修。4.2.2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现在的企事业单位要求人才不但要有创新能力还要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还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以及专业素质。当然在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专业素质的过程中,还要让学生高度保持对专业核心课的学习兴趣。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一般要经过4个阶段:(1)改革,即依托现有的实训基地同时结合企业的发展,改革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2)转变,即在教学过程中,主动让学生提问题,在教师的授课过程中则注重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思路,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以此来转变传统的实践教学方法;(3)加大比例,即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应该在课程体系中相应地加大课程设计或综合性实验的比例。根据知识点掌握程度的不同要求去开设多样化的实训课。为了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应该开设一些独立授课的实验。传统的课程体系中,实验分为三种:一是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对实验仪器的基本操作能力;二是综合性实验,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三是设计性实验,这部分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来说才是最重要的。实验过程中在培养

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个性化发展,在实践教学中采取的做法是让学生选修可以拓展技能方面的实验。如果能够减少或去除实践教学中的验证性实验的一部分用以增加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那么对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技术开发能力来说都是值得采取的做法。(4)加强管理,即加强对学生毕业实习部分的管理力度,因为毕业实习是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学生只有在毕业实习时才能够真正地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进一步转化为自身的综合能力。对学生来说,要想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那么毕业实习是必不可少的,也是理论向实践转化的最根本途径,既能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又可以检验教师的教学质量。因此,必须加大实习环节具体实施情况的管理力度。

5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策略

5.1更新思想、转变观念,增强教师培训力度

高等院校绝大多数都是由教师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因此教师们难免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求来设置课程体系。比如有老师带就设课,反之就不设课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们更新思想、转变观念才能制定课程体系。高校教师应该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要先考虑学生的知识需求、能力倾向以及学习的兴趣,要让教师和设置的课程去迎合学生。要让教师能够更新思想、转变观念,高等院校就要制定出有效的教师进修政策,这样才有条件来更新、提高教学技能。教师们也才有能力对课程体系和相应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5.2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实施学分制管理

由于学生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参与者,因此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把学生及学生的需求作为重点。而在重新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想兼顾课程的现代科技化和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那么就要改变传统课程中繁锁、难理解、知识点偏、知识陈旧的课程。与此同时,为了不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应该实施学分制。尽管不少高校已经实施了学分制,但是在课程的可选择性等方面做得还不够,也就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想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且又有个性的人才,就要构建新的培养模式,提供开放的、灵活的教学方式,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体制。5.3强化学科建设,拓宽专业口径

为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就应当从强化学科建设入手。在强化学科建设的同时还应该拓宽专业口径,这样才能构建出面向更高学科的课程体系。要想拓宽专业口径除了加强学科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之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辅修其他感兴趣的专业,这样做才能够真正实现不但拓宽了专业口径,还增强了学生的适应性的目标。

5.4优化课程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方式

课程设置不但要有学科基础课还要有专业方向课;不但要有思想类课程还要有实践类。同时在设置课程时为了让学生能够个性发展,在人才培养方式上就必须分层次教学。分层次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区别性的教学,

渊下转第56页冤

37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教改教法

分层教学中的学习变化,如果发现有些同学成绩较好,在某4小结

一层次不能够“吃饱”,或者在某一层次“吃不消”,都会随时通过实践,“分析化学及实验”实施班内学生动态分层进行层次“升降”,使其始终处于最适合发展的层次学习,才方法是可行的,但是也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由于学生分层能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才会有追求下次成功的是一种动态的、流动的过程,学生层次变化是随时的,不稳强烈愿望,以达到以学生的发展与提高为目的。

定因素较多,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动态分层教学实施的复3学生动态分层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杂性,而它又对后期的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内容等的分层起根据学生的能力及意愿等划分不同的层次后,学生之着决定性因素,所以此学生动态分层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间必然产生比较,会出现两方面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

和在其他化学课程中进行推广。第一,如果按照A、B、C进行层次命名,等级性太突出,对低层次的学生会有明显的心理暗示作用,所以我们在教参考文献

学中可以改用其他名称代替A、B、C,这些名称可以由各组[1]周光明,彭红军.尊重差异因材施教构建“和谐”教学新模式———同学自己来命名,从而给了他们主动权,心理上减少了强加高校分层教学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6):69-71.

的等级差别。

[2]吴方琼,曾仁权,杨新斌,等.农科《基础化学》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索第二,在学生层次调整阶段,对于向下流“降层”的学生与实践[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96-99.

而言,在本层次学习明显出现脱节,重新调整层次进行学习[3]齐明叶.民族院校化工专业分层教学模式探究[D].兰州:西北民族是必要和必然的过程,可是学生在心理上难于接受现实,这大学,2012.

部分学生往往会出现情绪比较低落、自暴自弃的现象。教师[4]徐峰,杨珍珍,蒋军荣,等.分层教学在高职高专药物化学教学中的要帮助学生重拾学习的信心,帮助学生建立阶段性学习目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10):86-87.

标,使学生在一点一滴的进步中找回自信,形成心理上不断[5]刘威,龚淑华,刘晓瑭,等.农科院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分层教学进取的态势。同学间建立“一对一”互助小组,在互助中共同方法的应用[J].高教论坛,2011(1):68-70.

编辑张效瑞

进步,减小心理差距。

渊上接第37页冤比如“大学英语”对不同专业学生要求的掌握程度是不一样全方面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才能更好地找准自己的位置和的,因此只需要设置课程的最低要求就可以了。发展方向。5.5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为了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对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来参考文献

说,就应该让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同时为了使得学生[1]钱国英,王刚,徐立清.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的构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5(9):54-56.

在减少理论课时的同时要加强各种实践教学的课时。每类[2]李娜,解建红.应用型人才的特征和培养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课程应当减少理论授课内容而增加课后作业、讨论等课外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4):191-193.

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练习、实践,这样才能较[3]汤正华.新办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江苏高教,2006(4):好地将知识转换成技能。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则应采57-59.

取研究式教学即先提出问题再动态思维。[4]秦福利.试论高校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处理好的几对关系[J].5.6改进教学评价制度

纺织教育,2007(1):40-42.

培养创新型人才就需要采用科学的评价制度,应用型[5]韩伏彬.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思考[J].衡水学院本科院校要重新制定人才评价制度。[5-8]要注重学生的综合学报,2007,9(2):85-87.

评价那么就要采用形式多样的考核评价办法,同时考核的[6]蔡雪峰,毛红斌“.双师型”教师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的作用及培核心也应该放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上,彻底转变过去养途径[J].中国大学教学,2005(6):55-56.

的记忆型考试。

[7]郑祖宪.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与人才培养[M].福州:海风出版社,6结语

2003:95-101.

[8]刘晓保“.应用型本科教育”辨析[J].高教研究,2007(1):38-40.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9]屠琳桓.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策略探讨[J].内江科技,2007(4):25.而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一旦采用了优化后的人才培养模[10]王刚.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三重视界[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

式,那么既能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又可以满足用人单位(7):10-11.

的人才需求;同时在提高了本校学生就业率的同时带动其[11]黄新华,刘国荣.办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几点认识[J].大学教育

他高校就业率的提高。[9-11]应用型本科院校也只有通过不断学,2003(1):81-84.

摸索与总结经验,逐步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编辑张效瑞

56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