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弄清儿子在父亲第三次将金币投入火炉后觉得受不了的原因,体会儿子在劳动过程中的辛苦。
2、比较前两次儿子笑了起来走开的表现,感受他不同的心理状态。
3、指导学生在个性理解的基础上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明白对待金钱的正确态度。 2、感受父亲对儿子的良苦用心。 教学过程:
一、质疑课题:课题中的一枚金币指的是哪一枚?
二、对比学习:
儿子和爸爸是怎样的人?
通过对比,感受父子之间的剧烈冲突。 三、填写表格,质疑学习:
1、联系儿子第三次对待金币的不同态度,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儿子的“受不了”。
2、指导朗读,把自己当作文中的人物,读出自己的体会。 3、对比前两次儿子的漠然表现,感受长久以来他对金钱的不在乎。
4、分角色朗读,通过儿子的前后变化感悟对待金钱的正确态度。
四、感受父亲对儿子严格的爱。 五、板书:
金钱 (劳动) 一枚金币 (珍惜) 受不了
爸爸 儿子
辛勤劳动、省吃俭用 花钱如流水、懒惰
任课教师:熊颖
成都市解放北路第一小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