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孩子的心灵
我很平凡,没有光辉的历程,没有显赫的业绩,但就是在这些平凡的日子里,我却实实在在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与充实。如果说要找出什么原因的话,我想,那是因为心中有爱。
我所教的班里有部分比较特殊的学生。记得七年级刚开始的一段时间,他们确实给我添了不少麻烦。小朱同学,上课时总喜欢我行我素,自由散慢,心里压根儿没有放在学习上。小易同学,由于一场事故的原因,大脑有些问题,上课时常常会“自娱自乐”,并且偶尔还会行为异常,写的作业总让人认不清楚。小袁同学,脾气狂躁而又多动,性格倔强,凡是喜欢对着干,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不想……”还有的同学喜欢趁机起哄等等。
而对这些孩子,我思考着,揣摩着,该如何教育他们,让他们象其他孩子一样学会自尊自爱。经过一段时间的亲身实践让我深刻明白了简单粗暴的批评,收效是甚微的,怎么办,我试着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通过仔细观察,我发现小朱同学是个热心肠的人,对老师交给他的学习以外的任务总能尽心尽责完成,每到下课时,他总会主动帮我把黑板擦得一干二净。发现了这个优点,我及时和他“聊天”,告诉他说“我很欣赏你,因为你是个有责任心、有集体荣誉感的孩子,如果上课时也能象做其它事情那样认真,每节课都能好好的学习,那么老师就更欣赏你了,你要努力啊!”对于他的点滴进步我都会立刻鼓励和表扬。渐渐的,他变了,上课的时候能集中注意力听讲,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完成学习任务,特别值得一提地是背书的速度相当快。对于小易同学,我付出了很大的耐心,当他在课堂上出现一些小状况的时候,我总会温声细语的安抚他,或用眼神提醒他,让他意识到自己言行中的不当,每堂课教学完毕,我就会抽时间来到他的身边,把所教的内容再讲一遍给他听,力求使他弄懂,叮嘱他在完成作业时要一笔一画把字写规范写工整,要做到字字清楚,笔笔到位。还有小袁同学,我则给予更多的宽容,有机会就和他进行交流,在感情上拉近彼此的距离,一旦发现他有什么问题出现,我便会拿出十分的耐心跟他讲道理。慢慢的,他变得守纪律了,能完成一些简单的作业了。
教这些特殊学生,虽然我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耐心、爱心,但我有了一种小小的成就感与满足感。
有人说,教育的秘诀是真爱,成功的教育往往是师生间的心灵之约。真正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心灵距离最短的时期,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陶行知先生也曾指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灵的深处。”从感情上来说,每一个生活在集体中的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这是人之常情。老师关心学生,不仅仅是表现在学生生病时送水送药,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老师要多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善待学生。当他们有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分担他们的困苦,排解他们的忧愁。当发现他们有点滴的进步时,及时表扬他们,鼓励他们,让他们切实地感受到老师的爱,从而在感情上拉近师生的距离。
作为一个老师,我们有时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眼神或一个简单的动作,也许会扼杀了一个孩子在某一方面的兴趣。但如果我们尊重孩子,把孩子的缺点缩小,甚至“视而不见”,用一颗爱心去宽容孩子,那么我们就会改变一个孩子,成就一个孩子。如果我们只凭教师的权威去制约孩子,就很容易挫伤孩子的自信心,或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或养成孩子盲目听从的奴隶性格。因此,教师的心要比父母的心还要细。在教育引导孩子时,要注意教育的方式和策略,用宽容、帮助、关怀、鼓励代替抱怨、训斥、讥讽、惩罚,以不批评取得批评的效果。俗话说:“责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这就是教育的智慧。
爱有多深,心就有多宽,梦就有多远!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关心每位学生的成长,让他感受到温暖,这样他们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