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先行者的姿态——无锡市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侧记

来源:东饰资讯网
礅膏域 部 畈 【独家策划・之一】 赏 编辑坛经 原 无锡人为自 《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振兴江苏经济的决定》中.明确提 文 己推进区域教育 出“科技兴省”战略;1992年 月,在《关于加快教育 重 现代化设计了三 发展和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科技兴省, 读 先行者条基本道路: 教育为本”的方针;l994年8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 之一:走科学 的姿省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宣布将“科技兴省”充实为“科 态 无锡市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侧记 发展之路。无锡人 教兴省”战略,从而进一步树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一《=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版_一,的设计理由是:区 的观念和教育投资是效益最大的投资的观念.真正确 域推进教育现代 28,7;摘要一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从提出和实施“科教兴  化,是在上个世纪 省”战略后。各级政府加强了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教育 推进学校、乡镇教 事业的加快发展、优先发展和超前发展有了良好的环 育现代化的基础 境条件。江苏省也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教育现代化”的 上启动的。与学 发展目标并在20世纪90年代进行了初步实施 校、乡镇教育现代 20世纪90年代初,苏南地区部分县(市)已完成 化相比,区域推进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任务,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和地 教育现代化涉及 方高等教育的呼声很高。在“普九”以后,江苏教育的 的面更广范围更 发展目标和方向如何确定?用什么来统率教育事业的 大,面临的情况也 发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1993年12月.经省政府 更为复杂。为此, 批准.省教委发出了《关于在苏南地区组织实施教育 必须贯彻“以人为 现代化工程试点的意见》。此后,根据省委和省政府要 本,全面、协调、可 求,省教委把“高举教育现代化旗帜.实施教育现代化 持续发展”的科学 工程和教育促小康工程”作为“九五”期间江苏教育改 发展观,走科学发展之路。 革和发展的重要主题。教育现代化的提出,是江苏经 之二:走内涵发展之路。无锡人的设计理由是:上 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 个世纪的学校和乡镇教育现代化建设,更多的是量的 趋势,是面对新世纪挑战的一种必然选择。 扩张。为了不断开拓其深度,当前,应该全面实现从主 1995年.江苏省制定了乡镇教育基本实现现代 要抓外延扩张向主要抓内涵建设的转变,走内涵发展 化建设标准及其评估办法.1996—1998年。全省评出‘ 之路,实现数量、结构、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 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先进乡镇141个。2005年6月。 之三:走科研强教之路。无锡人的设计理由是:从 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颁布《关于加快 上个世纪以来.苏南地区的教育现代化建设基本上还 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 属于传统型、经验型。在当前形势下,区域教育现代化 2006年11月。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到 建设应该努力实现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以不断 2010年全省全面实现小康的时候。教育要率先基本 优化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品质,提高区域教育现代化的 实现现代化 教育成为全省各行各业中唯一要求率先 高度。 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领域。2007年5月.江苏省政府办 条条大道通罗马。在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推进过程 公厅转发了教育厅制定的《江苏省县(市、区)教育现 中,无锡人并没有囿于上述三条基本道路,而是根据 代化建设主要指标》,正式启动县(市、区)教育现代化 不同县(市、区)域、不同工作内容灵活选取科学的推 评估。无锡、苏州两个大市所辖所有县区及常州、南通 进道路。他们一切从有利、有效出发,走出了第四条、 的部分县(市、区)参加了2007年10月份江苏省评估 第五条、第六条具有各县(市、区)特色的推进区域教 院组织的首批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 育现代化之路。画 (原文作者:张俊平) 推进教育现代化。江苏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 【策划人语】 要求展开工作 一是教育思想现代化,二是教育发展水 平现代化,三是教学体系现代化,四是办学条件现代 1989年1月,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在 化,五是师资队伍建设现代化,六是教育管理现代化。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