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厂商论坛Forum 利用蛋白质消化率校正氨基酸分(PDCAAS)方法评 价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表明大豆蛋白的营养价值与乳 性质丰富,应用空间广泛,针对不同的功能性质开发 不同功能的大豆分离蛋白成为目前研究的焦点。 蛋白 鸡蛋卵清蛋白等同。 零1 大豆孽白质、牛乳蛋白质等的氨基酸一般组成{g/100g} 参考文献: ● [I]张宗岩.大豆全脂营养奶粉的探讨卟食品科学,16(3):37-41. f21李冬玲,杨桂玲,刘海忠.大豆蛋白奶粉的研制Ⅱ】.大豆通报,2002, (3):21—22. [3]杨东升,罗先群,李辰阳.大豆代替牛乳生产发酵型酸奶工艺研究 Ⅱ】.中国食品添加剂,2006:44-46. [41潘思轶,陈丽,王可兴.酶解大豆蛋白对酸奶发酵酸度及流变特性 的影响研究 食品科学,2003,24(8):35-39. f5】乐坚,黎铭.大豆分离蛋白发酵酸奶的制备研究D】.食品工业科技, 2005,26(1):113—114. [6]卫雅芳,姜忠丽,毛红骞.以牛乳和大豆乳为原料混合发酵酸乳的 大豆蛋白不仅是优质蛋白质。而且对人体健康有 着重要和积极的作用:可以降低妇女患乳腺癌的危 险,减轻更年期综合症症状。促进钙吸收,预防冠心 病,延缓衰老。减轻体重等。而大豆分离蛋白是从大豆 中经特殊工艺处理.蛋白含量90%以上的蛋白质.是作 研究Ⅱ】.粮食与食品工业,2003,(3):34-36 . f7】彭艳,赵谋明,杨晓泉等.大豆蛋白替代牛奶发酵的研究Ⅱ】.食品工 业科技,2003,24(1):17-19. [8]王少庸,曹风芹,刘跃泉.大豆蛋白芦荟乳的研制Ⅱ】.大豆通报, 2005,(3):21—24. f91陈朝晖.酸豆奶生产中防止蛋白质沉淀技术 大豆通报,2001,(3): 24. 为乳清蛋白替代物的最优选择。 2.2双蛋白工程的提倡 [10]胡国华,翟瑞文,蒋黎明等.调配型酸豆奶饮料研制Ⅱ】.粮食与油 脂,2002,(8):8-9. 2006 ̄5月.第二届中国大豆食品产业圆桌峰会 在上海召开.“双蛋白”战略的“上海宣言”被发表.标 【11]张国治,陈洁,刘国琴,等.大豆分离蛋白在冰淇淋加工中的应用 卟郑州粮食学院学报,1996:85-88. [12]SHURYO NAKAI.Food Proteins【M],Wiley—VCH,Inc.,New York,1999. 志着我国的大豆蛋白产业紧跟国际潮流的步伐.不断 迈进。国内外许多企业和专家学者开始重视大豆蛋白 的全面开发.在去年公众营养中心举行的季度新闻通 报会上。我国营养专家呼吁。从实行植物蛋白质与动 物蛋白质开发并举、以植物蛋白质为基础。即“双蛋 白”开发战略出发.今后我国应以振兴大豆产业和奶 业为重点,综合开发利用这两大蛋白质资源。并促进 二者结合。以利于我国城乡居民膳食营养结构的优 化。之后,在2OO6年12月.九合双蛋白营养乳北京上市 标志着我国大豆蛋白与牛奶蛋白走上了新的舞台 2.3乳制晶主要原料价格上涨 世界乳制品需求量年增长2% 新西兰fontem乳业公司近期表示.今后国际乳制 近年来。乳制品生产过程中。原料奶和乳清蛋白 粉价格急剧上涨,导致成本增加,而乳品企业竞争严 峻,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还要尽量的降低成本。这就使 许多企业在寻找乳清蛋白的替代品.既要满足营养要 求,还要价格低廉。而大豆分离蛋白正是最适合的替 品的生产量将随需求的提高而增加 近10年间.世界 乳制品的需求量年增长为2%. 今后10年间年增长将为2.7%.供给量每年将增 2%。 代品 ,同时乳清蛋白还受到进口配额的限制,乳清蛋 白价格上涨的同时进口数量也受到限制.远远不能满 足国内日益高涨的乳品市场需求 其中。中国x,-J¥L制品需求将变得最高,不仅由于 其政府提倡牛奶及乳制品消费.随着高收入群体的增 加。消费者饮食已经慢慢倾向都市化。另外,印度、巴 3 结束语 大豆分离蛋白作为优良的植物蛋白质源。已经开 始在乳制品中应用,引起了相关人士的重视,但是目 西、美国、中东、北美等原油出口国对乳制品的需求也 在逐渐增加。特别是美国和印度.因人口增加和经济 的发展,其需求量不断升高。需求量高的地区,将带动 国内牛奶及乳制品业的发展。今后.世界乳制品贸易 量可能增到1.2% 前的分离蛋白产品还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例如:溶解性、分散性、腥味等。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