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力工程建设中的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探析
在电力工程建设中,由于管理体系不够完善或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造成项目过程管理的脱节,项目建设进展比较难以把握,因此质量与安全管理的难度是相当大的。文章就电力工程建设中的质量与安全管理进行了初步探究。
标签 电力工程;质量管理;安全管理
1 电力工程建设中的质量管理
由于电力工程项目不同于普通产品,具有影响因素多、质量波动大、质量隐蔽性强等特点,造成实施阶段质量管理的任务十分繁重,这就要求项目管理人员必须落实好项目质量管理要素,严格控制项目施工质量因素,保证重要分项工程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使工程项目施工过程质量得到可靠保证。
1.1 加强施工管理
1.1.1 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应当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工程质量的方针政策和各项技术标准,施工规范和技术规程应当组织贯彻保证工程质量的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应当制订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1.1.2 提高效率缩短工期
对于建设单位进行施工管理来说,应与施工单位主动配合,积极协作。实质上,缩短工期等于使工程建设投资提前受益,对双方有利。
1.1.3 节约电力施工投资
(1)控制施工图预算。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是按国家的有关规定执行的,一经审批,便成为具有法令性的施工依据,必须严格控制。
(2)控制工程款的拨付。工程款最好固定总价合同,按合同规定拨付工程款,不得随便增加。
(3)控制各项有关费用的施工签证。有关费用的施工签证是难以避免的,签证时必须认真核实,切乎实际,不得随便多签工时、工量、对于工程定额中所谓活口费用的部分尤其要慎重,应当实事求是对待而不要形成乙方籍以增加费用的借口。
(4)严格履行施工合同。施工合同是进行工程决算、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依据。签订及履行合同是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严格履行施工合同中的
各项条款,内容才能真正做到节约投资提高经济效益。
1.2 提高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效率
1.2.1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必须建立健全适应市场需求且能发挥企业优势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各项管理制度。全面落实责任制,明确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制,并加强监督和检查。按照电力规范和技术要求,出现质量问题,不管当事人发生什么变化,都要追究责任,即工程质量终身制,使工程人员真正负起责来。
1.2.2 健全和完善以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加强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以技术标准为主体的标准化体系,建立完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强化管理意识,规范管理行为,积极实现与国际接轨。狠抓“工艺质量革命”,以质量求生存,以精品闯市场。树立全员精品意识,以工程施工规范和质量验评标准为基础,以实现机组达标投产为基本要求,在施工质量、工艺水平、文明施工、机组投产水平方面达到全优。
1.2.3 推进企业科技进步,使用现代化管理软件提高管理效率。专业现代化的工程项目管理软件,能满足工程项目管理的许多要求,主要是进度控制,也可以进行费用控制和资源管理。特别是软件可以将进度、资源、资源限量和资源平衡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得进度计划可以不再只是凭经验甚至是拍脑袋制定出来的说不清楚或者说得不太清楚的定性计划,而是基于要完成的工程量/工作量并结合施工承包商的人材机资源而制定出来的定量的切实可行的科学合理的进度计划。
1.2.4 建立正规高效的电力工程管理流程。电力工程招标流程结束后,建设单位的工程管理部门应在开工前组织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召开施工前准备会,并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安全及技术交底,同时对施工单位提出的施工方案共同探讨,并针对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提出最佳解决方案。制定工程例会制度,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执行施工图纸及相关规范进行施工,建立完善的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体系,形成真正的闭环管理。设备材料供应商所提供的设备和材料要经过参建方的共同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以进一步确保工程质量。
2 电力工程建设中的安全管理
2.1 当前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近年来,由于电力建设、施工等单位的安全管理责任划分不明确、管理不到位的现象,重大、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尽管事故的发生存在不同的客观原因,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在现场的安全措施没有得到贯彻落实,有的管理人员对安全工作只是浮于表面,没有做细做实,不是认真贯彻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工作规程、落实各项安全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以推动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而是为了做样子,做给上级领导看,应付各种检查评比,其结果必然使安全工作
流于形式。安全生产是企业的最大效益,但有的管理者往往认识不够深刻,只看到安全工作需要大量的投入,而看不到做好安全工作给企业带来的效益,从而导致对安全工作认识片面,具体到实际行动中必然是说一套、做一套。还有一些安全管理人员存在浮躁思想,安全观念淡薄,平时不深入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监督,没有掌握第一手的、真实的、全面的现场信息,对现场安全防范措施是否准确有效,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不进行深入细致研究而热衷于走过场、瞎指挥。
2.2 加强预防控制监理,实现安全管理目标
2.2.1 建立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工程项目包括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体系和组织网络。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安全文明施工组织管理机构,要求项目各施工单位建立健全安全文明施工组织管理网络体系,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要求按有关安全生产工作规定设置管理机构,设置专职或兼职安全员,对要求设置专职安全员的机构,不能以兼职来代替。加强对分包单位的资质审查,督促总承包单位加强对分包队伍的管理。严格控制承包单位不得将主体工程进行分包。杜绝分包工程的再分包,防止无资质队伍以劳务分包的形式参与工程。督促承包单位建立健全完善的分包管理办法,严禁以包代管、以罚代管。施工过程中监督检查承包商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与措施执行情况,检查承包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是否有效运行。在检查中,监理及时指出有些工程施工项目部组织不落实,人员不到位,管理层、操作层脱节,劳务合作单位人员素质不高,工序操作不熟练等现象,对工程安全从管理、实施存在不可低估的隐患,及时狠抓落实。
2.2.2 严格把好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审核关。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专项安全文明施工措施,针对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预先分析,从技术上和管理上采取措施进行有效控制,消除不安全隐患,防止人身事故或设备的发生。施工总平面布置要求配置合理,施工临建布置得当,符合安全與防火要求,现场消防设施是否齐全、完整,有无影响施工安全的不利因素存在。要针对工程的特点制定防塌方、防倒塌、防坠落、防物体打击、防触电、防中毒等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安全技术方案要全面、具体、周密,做到万无一失。项目经理部在认真审查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分析安全薄弱环节、寻找主要安全危险点的基础上,确定施工现场评价的安全文明施工状态评价内容,明确检查时间,在要求施工单位自检的基础上,进行检查评价。
2.2.3 确定安全监理控制点,建立安全检查验收制度。制定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检查表,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制定安全检查计划,全面落实,突出重点;加强对现场各种危险源的识别和防范,采取预控措施,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建立安全检查验收制度和安全评价制度,加强对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案及安全风险评估报告进行审查。做到事前控制和坚持“四不原则”,即不具备安全条件不批准开工,不符合上岗条件的人员不准上岗,不合格的机具设备和防护用品不准使用,不落实安全措施不准施工,从而避免事故发生。
3 结束语
电力施工质量控制是电力工程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同时,由于电力施工现场是个动态的多工种立体作业,生产设施的临时性、作业环境的多变性、人机的流动性,形成了人、机、料的动态集中,导致安全隐患的大量存在。许多惨痛的教训表明,电力施工企业的事故几乎均发生在施工项目中,并与项目部安全管理不力或疏忽大意有关。因此,加强和完善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是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常抓不懈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电力建设现代安全管理[z].武汉大学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2005.
[2]姚千里.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J].企业导报,2010(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