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东饰资讯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刘宗艳

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5年第06期

【摘 要】 文章概述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现状,分析了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讨有效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对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林草措施、管理措施等。 【关键词】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治理措施

由于黄土高原自身所具有的独特地理特征和气候特征(如沟多坡陡,地形起伏破碎,气候差异大,缺乏水资源,供需矛盾明显,山地丘陵面积大,植被覆盖率低等),造成了土质疏松、植被稀疏等水土流失的问题。除了黄土高原自身所具有的种种地理和气候特征导致的水土流失问题以外,人为的不合理利用土地,如毁坏植被、开荒扩种、陡坡耕种、滥垦滥牧以及各项工程建设中的不合理利用土地等使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现象日益加剧。这两种因素给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如:严重破坏了农田、破坏了生态系统、加重了气候条件的恶化、降低了土壤肥力、土地退化严重、泥沙淤积河道、旱涝灾害频发等。

这些水土流失的危害对当地和河流下游的生态环境、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进而严重制约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问题已然成为我们水利工作者当前面临的一项艰难而繁重的任务。 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概况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现状十分严峻,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这就使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难度加大,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也就由此而形成。每年黄土高原都会给下游输送四分之一的泥沙,造成黄河下游淤沙现象十分严重。导致下游河床平均每年增高10cm,河床高出两岸3~10cm,情况严重的地方处达15cm,即形成我们说的“地上悬河”。由于黄土高原存在着水土流失区幅员广阔的特点,现已造成1亿多人口受到洪水威胁。每年雨季降水量增加,由于河床的抬高也就使得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增加,特别是对中下游沿河地区的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黄土高原水土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财政投入和管理力度的缺乏

在治理面积上,过去20年,我国基本停留在每年治理1万平方千米的水平,但能保存的,而真正起到治理效果的只有6000平方千米左右,不但没有完成国家要求,还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资金投入不够,造成治理技术跟不上、治理进度缓慢,都直接影响了治理效果。在很多地方存在着财政资金层层瓜分的现象,由中央、省一级拨到地方的财政资金真正到地方的少之又少,这样一来财政资金就很难发挥它的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水资源匮乏

由于黄土高原自身地理和气候矛盾,缺水成为攻克水土流失的一大瓶颈。由于缺水,当地居民的农耕灌溉也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要在黄土地区保持多样化的农业耕作,保护水资源是根本,防风固沙需要种植树木,没有水资源,可用水资源匮乏不仅是环境生态问题,对于黄土地区的人们来说,这已经是一个生存问题。在夏季,黄土地区会遭遇暴雨,如何避免雨水带走泥沙,并且使雨水得到充分利用,这是要解决当地的蓄水、引水设施。 3、水土流失的治理规划脱离实际

立足黄土高原的自然特征,先易后难,着重解决黄土高原地区人民的生存发展问题,切勿求大求快,盲目追求财政预算,忽略自然规律和生产规律。水土流失的治理应该是一个长期工程,在制定规划一定要防止边治理,边破坏现象的出现。 三、黄土高原水土治理的对策 1、生物措施

黄土高原水土治理通过生物方面的措施可以达到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目的。生物措施在防治水土流失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通过植树种草等措施来提高植被的覆盖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加大植树造林、种草来保持水土,防止土质疏松现象发生。 2、工程措施

黄土高原水土治理的工程措施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修造水平梯田,通过修造水平梯田来达到治理水土流失的效果。由于黄土高原存在着沟壑难填的现状,通过在坡度小的缓坡上建梯田可以有效的减少水土流失;二是打坝淤地,将淤泥转化为田地,以此改善黄土用地;三是引洪灌溉,利用雨季暴雨囤积的水来浇灌农民用地。通过这些工程措施可以达到改善黄土高原水土的目的。当然,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当我们在治理水土流失时要充分利用各种工程技术。 3、林草措施

由于黄土高原气候干旱,除了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以外,还要实行林草措施,应该以乡土林种为主体,合理利用外来树种。在林种布局的基础上,要谨慎选择经济林树种,在降雨量400mm以下的地区,以营造灌木林为主,使造林工作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具。不断营造农田防护林、水源涵养林、分水岭防护林等有效促使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4、管理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黄土高原的水土治理问题要综合各方面的利益,充分考虑经济社会以及生态效益,将现代管理理念应用到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在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当地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政府在做出某项治理决策时要严格遵循黄土高原的客观实际情况。此外,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的成功治理经验,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客观实际情况来实现对黄土高原的有效治理。从现今我国所采取的治理水土的措施来看,水土治理在一定水平上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土问题。为了有效的治理水土流失问题,我们可以采取集中片区的方式,分片区的治理水土流失。在治理好一个片区的基础上再去治理其他片区,逐步推进。 四、结语

我国总体的经济战略是偏向于西部落后地区的,我国在黄土高原水土治理方面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并取得了有效的成果,然而水土流失中存在的问题却依然存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面积仍然占很大比重,水土流失产生了许多负面问题,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负面效果。由于黄土高原地区位于西部经济水平比较落后的地区、降水量比较少,这就导致对水土流失治理难度较大。治理过程中,对各种生物、管理及工程措施要综合利用,在不同片区结合当地实际合理利用。 【参考文献】

[1] 刘秉正.土壤侵蚀[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15-95. [2]黄秉维.现代 自然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26.31. [3] 甘枝茂.黄土高原地貌与土壤侵蚀[M].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8-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