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分割中心论点
作者:
来源:《作文周刊·高二读写版》2018年第31期
【鉴赏品味】
文章开宗明义,点明题旨,引用伟人的话提出中心论点: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简洁明快而又旗帜鲜明,堪称“凤头”。接着立足于“为什么”,依次从知识、社会和事业的角度,分割出三个分论点,来展开论证:“满足已有的知识,实际上是无知的表现”“在学习上自满自足,不求上进,是与党和人民的愿望背道而驰的”“在学习上满足于已有的知识,就是失败的开始”。三者之间,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呈横向并列,从不同侧面对“满足”的危害进行深入剖析,十分有力地支撑起中心论点。此外,在阐述过程中,所用材料丰富多彩,所做分析鞭辟入里,内容充实,条理分明,不失为“猪肚”。最后再引名人的话警示世人,启迪思索,照应开头,戛然而止,如“豹尾”一击,很有力度。总之,纲举目张,条分缕析。这篇议论文可谓“并列式”的典范,多年来一直备受人们推崇。
在议论文写作构思中,学会分割分论点,做到论证时纲举目张,分析时条分缕析,是写好议论文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那么怎样才能分割好分论点呢?方法主要有三种:
1.并列分类。中心论点所包含的内容之间,有的存在着横向并列联系。论证这类问题,务必围绕中心论点,寻找这些并列联系着的内容,把它分解成若干类别,组成分论点,众星拱月地展开论证。其操作要领为:立足一点,设问自答,横向开拓,分解同类。例如构思《踮起脚尖》一文,确定了“踮起脚尖,奋发向上,成就美好人生”这一中心论点,可立足于“是什么”设问自答,阐释内涵,分类割取:①踮起脚尖,是对未来的憧憬;②踮起脚尖,是对知识的渴望;③踮起脚尖,是对自己的超越。
2.层进溯源。中心论点所包含的内容之间,有的存在着互为因果、逐层推进的纵向发展联系。论证这类问题,务必围绕中心论点,剖析这些层进联系着的内容,深挖根源或探究发展,组成分论点,展开论证。其操作要领为:立足多点,设问自答,纵向深入,寻根溯源。需要明确的是这种纵向深入的情況比较复杂:或由现象而本质,或由原因而结果,或由历史而现在,或由一般而特殊,或由表及里、由小及大、由面及点、由轻而重,不一而足。例如《栽树与乘凉》一文,确立了中心论点:乘凉不能忘了栽树。先立足于“是什么”设问自答,明确内涵:乘凉就是享福,栽树就是造福。再立足于“为什么”设问自答,寻找原因: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是前人的后人,又是后人的前人,既要乘凉,更应栽树,只乘凉不栽树,就贻害后人。然后立足于“怎么办”设问自答,得出结论:乐于栽树,多作奉献,才无愧于历史使命。
3.逆向求异。中心论点所包含的内容之间,有的存在正反对比、相反相成的对立统一的联系。论证这类问题,务必围绕中心论点,探求这些对立统一联系着的内容之间的不同点,由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及反或由反及正,两相映衬,组成分论点,对比烘托地展开论证。其操作要领为:辩证思考,设问自答,逆向探取,对比求异。例如写作《要培养自立精神》一文,题目就是中心论点。为什么要培养自立精神?先正面作答:摒弃优越条件,经受艰苦磨炼,努力奋斗,才有所作为;再逆向发掘:仰仗优越条件,耽于安逸享乐,苟且度日,将一事无成。这样以反托正,对照鲜明,鞭辟入里,必定会使论证产生很强的力度。运用过程中,能否对事物辩证思考,由正及反或由反及正地寻找对比点,决定着分割的成败。考生如能深谙此道,那么自己的文章就会精彩无比,引人注目。
最后还需强调的是,分割分论点要遵循“九字”原则,务必时刻牢记心头,这就是“扣得住,分得开,排得顺”。“扣得住”,是指所割取的几个分论点应紧扣中心论点,绝不可以游离;“分得开”是指所割取的分论点之间界限清楚,不彼此交叉重合,没有包容关系;“排得顺”是指所割取的分论点在安排先后顺序时要合乎逻辑,合乎情理。当然,表述分论点时,最好选用相同的句式,突出其中的关键词,避免意义上的重复或交叉,使之构成排比或对举形式,以便加强论证的力度和结构的美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