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电缆安装敷设规范

来源:东饰资讯网
电缆安装敷设规范

作业程序 1.大巷电缆 1.1.电缆的敷设 动作规范 1.1.1.电缆应敷设在进风巷中,在轨道提升的上下山、总回风巷和专用回风巷中不得敷设动力电缆,如果确需敷设时,应制定专项安全措施。 1.1.2.在水平或倾角30°以下的巷道中,电缆用电缆钩悬挂;电缆过巷道拱顶或在倾角30°以上的井巷中敷设时,应用夹子、卡箍等夹持装置进行敷设。严禁使用铁丝吊挂电缆。电缆钩采用40×4mm扁铁加工并镀锌。夹持装置应能承担电缆重量,并不得损坏电缆。 1.1.3.电缆应有适当的松弛度,且松弛度均匀整齐,并在承受意外重力时能自由坠落。 1.1.4.平巷、斜巷及工作面锚喷支护巷道采用两端固定电缆钩悬挂,电缆钩上下两端均用锚杆固定,两电缆钩之间的间距为1.5m,电缆的高度不得低于1.6m,且在电缆坠落时,不得落在轨道或输送机上。 1.1.5.电缆不得悬挂在风、水管路上,不得遭受淋水或滴水。 1.1.6.如果电缆同风、水管在巷道同一侧敷设时,必须设在管子上方,并保持0.3m 以上的距离。 1.1.7.高、低压动力电缆敷设在巷道同一侧时,高、低压电缆之间的距离应大于0.1m。高压电缆之间、低压电缆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0mm。 1.1.8.在有瓦斯抽放管路的巷道内,电缆(包括通信、信号电缆)必须与瓦斯抽放管路分挂在巷道两侧。电缆同风筒等易燃物品应分挂在巷道的两侧。 1.1.9.电缆不应有多余的长度,如电缆较长又不能截短,则应选择宽敞、平直又无其他影响的巷道段进行“S”形吊挂,不得盘圈或盘成“8”字形,电缆排列应整齐、美观。 安全要点 1.1.1.1.移动时电缆必须停电,并办停电工作手续. 1.1.2.1.用人力敷设电缆时,应将电缆顺直,在巷道拐弯处不能过紧,人员应在电缆外侧搬运. 1.1.5.1.严禁在电缆上悬挂任何物件。 处罚条款 1.1.1.1.1移动电缆不停电的,罚款200元. 1.1.5.1.1在电缆上悬挂物件的,罚款100元. 作业程序 1.2.电缆的连接 1.3.电缆的接线 动作规范 1.2.1.电缆同电气设备的连接,必须使用与电气设备防爆类型相符的接线盒。电缆芯线必须使用压线板(卡爪)或线鼻子同电气设备进行连接。 1.2.2.高压电缆必须使用符合要求的电缆接线盒连接,接线盒必须灌注绝缘充填物(热缩型线盒除外)。 1.2.3.不同类型电缆之间不得直接连接,必须用符合要求的接线盒、连接器或母线盒进行连接。 1.2.4.低压橡套电缆之间连接时,除使用符合要求的接线盒、连接器或母线盒进行连接外,还可以使用硫化热补或与热补有同等效能的冷补方法直接连接。 1.2.5.塑料电缆的连接,其连接处的机械强度以及电气、防潮密封、老化等性能应符合该型矿用电缆的技术标准要求。 1.2.6.不得有明接头、鸡爪子、羊尾巴和破口。 1.2.7.电缆必须整体进入电缆引入装置,并用防止电缆拔脱装置压紧并且密封要良好。 1.2.8.设在平巷或斜巷的接线盒,应放置在托架上或吊起,接头不得承受拉力,接线盒上方无淋水。 1.3.1.进线嘴的连接及密封: (1)电缆橡套进入长度及要求:橡套电缆的橡套伸入器壁的长度5-15mm,橡套的切口应光滑、平齐。 (2)密封圈安装要求:密封圈的内径不得大于电缆外径1mm,密封圈的外径与进线装置的内径差不得大于2mm,宽度不得小于电缆外径个0.7倍,厚度不小于电缆外径0.3倍。 (3)压线嘴及压线板:线嘴压紧后应有余量,压线嘴与密封圈之间加金属垫圈,压线板应压紧电缆,电缆压扁量不得超过电缆直径的10%。 (4)备用线嘴:不用的线嘴应用密封圈及厚度大于2mm的钢挡板堵死,并用喇叭口或螺母压紧,挡板放置 安全要点 1.2.4.1.热补或冷补后的橡胶电缆,必须进行浸水耐压试验,合格后方可下井. 处罚条款 1.2.4.1.1热补或冷补后的橡胶电缆,不进行浸水耐压试验的,罚款100元;不合格的电缆下井使用的,罚款300元. 1.3.1.1电缆引入长度不符合要求为失爆. 1.3.1.2密封圈内外径及宽度、厚度不符合要求为失爆. 1.3.1.3电缆压扁超过10%为失爆. 1.3.1.4备用线嘴不封堵或挡板密封圈不合格为失爆. 1.3.1.5法兰式线嘴用手摇能晃动,螺旋式用两个手指拧紧方向能拧动为失爆. 作业程序 2.采掘巷道电缆 2.1.电缆敷设 动作规范 于密封圈的外面,挡板直径与进线装置的内径差不大于2mm。 (5)接线嘴的松紧程度:法兰式喇叭口压紧后,用手摇,不晃动;螺旋式喇叭口压紧后,用两个手指向拧紧方向拧不动为合格。 1.3.2.接线装置及电缆头: (1)接线装置应完整、齐全、紧固、导电良好。 (2)绝缘座完整无裂纹。 (3)卡爪、平垫片、弹簧垫齐全、紧固。 (4)两相低压导线裸露部分的空气间隙为500V以下不小于6mm,500V以上不小于10mm。 (5)接线整齐、无毛刺、卡爪、平垫片不压胶皮,芯线裸露距卡爪不大于10mm。 (6)接地芯线长度适当,拉动电缆时,三相火线拉紧或松脱时,地线不掉。 (7)导线排列整齐、美观,不交叉,任一芯线的绝缘部分不接触线柱或其他导电部分。 (8)接地螺栓、螺母、垫圈不许涂有绝缘物。 (9)电器的接线室内应清洁,无散落的铜丝或其他杂物。 (10)卡爪型母线盒接线要接成8字型,以免线头发热。 2.1.1.电缆应用电缆钩悬挂。溜放煤、矸、材料的溜道,禁止敷设电缆。 2.1.2.采掘工作面巷道内的电缆,由于工作面的推进或收缩总会有一定的超长的电缆,这部分电缆应选择相对宽敞、平直又无其他影响的巷道段呈“S”形吊挂,不得盘圈或盘成“8”字形(采煤机电车上的电缆除外) 2.1.3.采掘工作面巷道内的临时电缆(如煤电钻电缆),必须进行临时吊挂,不得落地。 安全要点 处罚条款 1.3.1.6凡出现失爆每次每台件罚款5000元. 2.1.1.1不用电缆钩悬挂电缆的,罚款200元. 动作规范 2.1.4.通信、信号和监测电缆,应 同动力电缆分挂在巷道的两侧,如 敷设在同一侧时,相互之间的应保 持至少100mm的间距。 2.1.5.工作面支架支护巷道采用电 缆钩吊挂,电缆钩用铁丝固定在支 架肩窝处,根据棚档的间距,两电 缆钩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5m,且间 距均匀。 2.1.6.工作面与顺槽拐角处的电缆 要吊挂牢固,禁止在上三角区吊挂 电缆. 2.1.7.电缆钩采用25×4mm扁铁或 30×3mm扁铁加工,并镀锌。 2.2.电缆连接 2.2.1.电缆同电气设备的连接,必须 使用与电气设备防爆类型相符的接 线盒。电缆芯线必须使用压线板(卡 爪)或线鼻子同电气设备进行连接。 2.2.2.低压橡套电缆之间连接时, 使用符合要求的接线盒、连接器或 母线盒进行连接或采取热补、冷补。 2.2.3.不得有明接头、“鸡爪子”、 “羊尾巴”和破口。 2.2.4.电缆必须整体进入电缆引入 装置,用防止电缆拔脱装置压紧并 且密封要良好。 2.2.5.接线盒应放置在托架上或吊 起,接头不得承载拉力,接线盒上 方无淋水。 2.3.电缆的接线 2.3.1遵循“1.3. 电缆的接线”的标准 23.电缆管理 3.1.建立电缆管理组.负责全矿4mm 以上低压橡套电缆的到货验收、领、发、修补、试验、编号的统一管理工作,并建立电缆管理台账。 3.2.新电缆到货后,由电缆管理组负责进行阻燃性试验及质量验收,不合格的不得入库。 3.3.电缆入井前,必须经过浸水耐压试验和绝缘电阻测试,经检测合格并开据“下井合格证”,方可下井。不合格的不允许入井使用。 3.4.井下各采、掘工作面电缆的选用必须和供电设计一致,如有改变,必须经过重新验算,并进行审批。 作业程序 安全要点 2.2.2.1.掘进机、耙装机及煤电钻的负荷电缆,禁止使用接线盒连接。 处罚条款 2.2.2.1.1掘进机、耙装机及煤电钻的负荷电缆使用接线盒连接的,罚款200元。 3.2.1电缆不进行阻燃性试验的,罚相关单位500元。 3.3.1电缆不做浸水耐压试验和绝缘电阻测试而下井使用的,罚相关单位500元。 作业程序 动作规范 3.5.加强使用中电缆的日常检查,具体要求如下: 3.5.1.移动设备使用的电缆,应专职到人,每班对电缆吊挂(包括手持式设备电缆的临时吊挂)情况、以及有无炮崩、挤碰、受拉危害等方面进行检查维护。 3.5.2.井下电缆的吊挂情况应由专职(或兼职)人员每天巡回检查一次。有顶板冒落或侧压过大的区域,应及时将电缆落下并妥善覆盖,防止受损。 3.5.3.低压电网中的防爆接线盒,应由专人每月巡回检查一次,重点检查接线端子有无松动过热现象。3.6.电缆的定期检查与试验. 3.6.1.移动设备使用的橡套电缆的绝缘,每月检查一次。 3.6.2.固定敷设的橡套电缆的绝缘,每季检查一次。 3.6.3.高压电缆的泄漏和耐压试验,每年进行一次。 3.6.4.井下敷设的铠装电缆的防腐,每年进行一次。 3.7.井下大巷内的电缆,在沿线拐弯或分支点、连接电缆的接线盒两端、穿墙电缆的墙的两边设置注有编号、用途、电压和截面的标志牌,标志牌应面向巷道。 3.8.电缆进出硐室穿过墙垛时,必须使用钢管保护,并严密封堵管口。 3.9.运行中的电缆严禁超载、超压使用,受机械损伤而破皮漏电的电缆必须立即更换。 3.10.回收上井和热补后的电缆必须进行全面检查,进行浸水耐绝缘电阻测试及浸水耐压试验,填写检查试验记录。 安全要点 3.10.1.做电缆试验时,操作人员应穿绝缘靴,试验地点应设防护栏,并悬挂警示牌. 处罚条款 3.10.1.1做电缆试验时,操作人员不穿绝缘靴的,罚款200元;试验地点不设防护栏、不悬挂警示牌的,罚款200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