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吃亏是福》一书,读后便爱不释手,感触良多,并叹服于那种安贫、守愚、知足和居尘出尘的人生态度,以及讲求适度、平衡、和谐的哲学思想。
贫不可耻。能安贫才能超然物外,不受物欲的左右和干扰,从而免受拖累,保持身心的自由和安逸,拥有虽不富有却逍遥自在的快意人生。所谓“无欲则刚”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大智若愚”。“愚”是一种比聪明更难得的品质。郑板桥说:“聪明难,糊涂亦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守愚实际上就是培养自己超凡的智慧和高尚的美德。守愚也象征着踏实的工作精神。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尽心尽力地去做好,并且在做事中得到一种快乐和满足,这是追求幸福的至道。
书中主张“以出世的热情来做入世的事情,或以入世的热情来做出世的事情。”如果太入世,在人生受挫折之际,就没有摆脱的能力。如果太出世,那显然与积极的人生观相悖。我们需要积极与轻松相结合。既要忘我地努力不懈地工作,同时也需要心有余裕、栖情物外、悠然淡适而赏玩清闲。
在为人处事上,作者主张“在谦退时不失进取之心,在进取时,时怀谦退之念。”这样,才能在进取时不失之于狂妄,在谦退时不至于因心怀叵测而让人猜忌。把握住自己,便可迷途知返,不至于心灰意冷,不致于火冒三丈。
《吃亏是福》旨在提醒世人凡事皆不可太贪,而应适可而止。以“过于坚硬的容易折断,过于洁白的容易被污染。”“太满则溢”来阐明“物极必反”的道理,以“福祸相倚”来说明事物相生相克、相互转化的发展变化规律。倡导世人以平和的心态和超脱的胸襟对待生活。 人作为一种高智能的生灵,有着主宰喜怒哀乐的极其敏感的心灵。前言中的作者认为:人生需要忍耐、需要退却、需要迂回、需要超拔,就连人生的幸福也需要细细咀嚼、慢慢品味。它是人得以度过艰难人生的安身立命之本。是人的能量的厚积薄发,是进取精神的持之以恒、是面临挫折的不急不躁,是享受人生的知足适度。人生幸福与苦涩并存,喜与忧掺半。人真正感到幸福,应该是心灵的愉悦,这需要修炼。 追求幸福的人生是人类永恒的目标,让我们先找到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
喷煤高压室:朱琴
2013-7-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