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中语文病句辨析、病句修改之我见

来源:东饰资讯网


初中语文病句辨析、病句修改之我见

修改病句以改通顺、改正确为原因,不作语言修饰,不变句子原意。常以选择题和辨析并修改两种题型出现。正确把握句子结构,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的应对策略。

什么是病句?顾名思义,就是不符合现代汉语句子的结构规则和组合习惯。

新课标与教材对修改病句这一考点的相关要求是:辨析并判断句子的正误;从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对、结构混乱等方面有侧重地修改病句;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在语段中找出病句进行修改;用符号修改有语病的句子。

修改病句以改通顺、改正确为原因,不作语言修饰,不变句子原意。常以选择题和辨析并修改两种题型出现。正确把握句子结构,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的应对策略。中考复习中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四方面的语病。

1 病因与例句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重复啰嗦、语序不当、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用词不当、句子杂糅、关联词不当等。

1.1 成分残缺。成分残缺就是句子不完整,常见的成分残缺有主语残缺,谓语(中心语)残缺,宾语(中心语)残缺,缺少必要的定语、状语等,使句子不完整。

例句:

(1)经过这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主语残缺)

修改:删去“经过”或“对”,因介词滥用而造成主语残缺。

(2)这次回到故乡,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母亲,那熟悉的乡音。(谓语残缺)

修改:在“那熟悉的乡音”前面补上谓语动词“听到”。

(3)我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宾语残缺)

修改:在“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后面,补上宾语中心语“的精神”。

(4)要想取得优异成绩,必须付出劳动。(定语残缺)

修改:在“劳动”前面补上“艰苦的”。

(5)我校举办的数学、物理、化学三个短训班,开设了农用数学、农业机电和农作物栽培等课程,使数学直接为四个现代化服务。

修改:在“开设”前面补上“分别”。

1.2 搭配不当。搭配不当就是词语与词语间搭配不当,常见的搭配不当有: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语和宾语意义上搭配不当,修饰语、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一面与两面不能搭配,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例句:

(1)今年这个县的水稻生产,由于合理密植,加强管理,一般长势良好。(主谓搭配不当)

修改:删去“水稻”后面的“生产”。

(2)为了四个现代化,必须加强与提高科学技术。(动宾搭配不当)

修改:在“科学技术”后面补上“水平”。

(3)她的家乡是湖北省黄冈市人。(主语和宾语意义上的搭配不当)

修改:删去“人”。

(4)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造出来。(定语与宾语中心语搭配不当)

修改:删去“聪明”。

(5)对不起,这次我们对你们照顾得太不周全了。(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修改:补语“周全”换“周到”。

(6)学习成绩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一面与两面不呼应)

修改:删去“是否”,加“的”。

(7)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希望非常渺茫。(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修改:删去“没有”。

1.3 重复啰嗦。 重复啰嗦就是成分累赘,避免重复啰嗦,使语言表达简洁明快,这是写作的一项基本要求,常见的语病有:同一句内的字面重复,同一句内的词义重复,堆砌成语等。

例句:

(1)课业负担和娱乐负担造成用眼过度,影响危害了视力健康。

修改:删去“影响”。

(2)群众性文化活动新格局的局面正在我市形成。

修改:删去“的局面”。

1.4 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常见的有:词序不当和句子成分顺序不当。

例句:

(1)学生、领导和老师参加了开学典礼。(词序不当)

修改:领导、老师和学生参加了开学典礼。

(2)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定语与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修改:我国生产的棉花,长期不能自给。

(3)我们要及时的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句子成分顺序不当)

修改:“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互换。

(4)对我来说,这件事包含着深刻的一种教训。(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修改:“一种”与“深刻”位置互换。

注意:定语中数量词组应该放在形容词的前面。表领属的定语,应放在表数量的定语前面,才不致于发生歧义。

(5)我们伟大的祖国再也不是一个四分五裂的、任意被帝国主义列强侮辱蹂躏和掠夺的国家了。(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修改:将“任意”与“被帝国主义列强”位置调换。

1.5 不合逻辑。 不合逻辑常见的语病有:自相矛盾、分类不当、不合事理、

否定不当等。

前后矛盾就是句子前后意思不一致,自相矛盾。

(1)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自相矛盾)

修改:在“没有”前面补上“其他国家所”。

(2)老王师傅自己生活很节约,可是看到厂里有些学徒工衣服单薄,就买了一件新绒衣送给他。(自相矛盾)

修改:把“有些”换成“一位”。

(3)我估计他今天一定不会来参加会议了。(自相矛盾)

修改:删去“一定”。(4)我将要在这所全市闻名的学校里度过了有意义的三年。(自相矛盾)

修改:删去“了”。

(5)农场决心提高粮食、棉花和经济作物的产量。(分类不当)

修改:把“棉花”删去。

(6)谁也不否认长江不是向东流的。(否定不当)

修改:删去第二个“不”。

1.6 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就是意思表达得不清楚,使人误导。

表意不明常见的语病有:歧义和指代不明。

例句“

(1)自行车没锁。(歧义)

(两种意思:一是自行车没安装锁子,二是自行车有锁子没有锁。)

(2)小明收到了许多朋友送来的礼物。

修改:小明收到了许多位朋友送来的礼物。

(究竟是朋友多还是礼物多,不清楚。)

(3)她有个姐姐,在医院工作,是个护士。

修改:“在医院工作”前面补上“她”或者是“姐姐”。

(4)我亲眼看见张师傅扶着一位老人走过来,身上挎着一个黑皮包。

修改:在“身上挎着一个黑皮包”前面补上“张师傅”或者是“老人”。

1.7 用词不当。 用词不当就是近义词用错。

例句:

(1)世博园内的中国馆用高科技手段完善地展示了中国的强盛,城市的美好。

修改:“完善”换成“完美”。

(2)张文涛努力学习,老师经常夸耀他。

修改:“夸耀”换成“夸奖”。

(3)我提出展开学习竞赛,大家纷纷附和。

修改:“附和”换成“赞同”。

1.8 句子杂糅。

有两种:

两句杂糅:同一内容,往往可以采用不同的说法。说话、写作时,由于拿不定主意,既想用这种说法,又想用那种说法,结果把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形成两句混杂。

例句:

(1)听了张连等三位同志动人的报告,对我启发教育很大。

(把单句表达法和复句表达法混杂在一起。)

修改:①张连等三位同志动人的报告,对我启发教育很大。

②听了张连等三位同志动人的报告,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教育。

前后牵连:把前一句的后半句用作另一句的开头,硬把前后两句连成一句。

例句:

(2)它是把事件的结局先写出来,然后再按照时间的顺序叙述事件发生、发展、经过叫倒叙。

(此句把“它是… …经过”和“把… …叫倒叙”硬连在一块,应该去掉“它是”。)

1.9 关联词不当。关联词不当一般指关联词误用、滥用或缺少以及关联词位置不对等。

例句:

(1)尽管严寒酷暑,我们都坚持清晨的锻炼。(关联词误用)

修改:把“尽管”换成“无论”。

(2)由于对语文不感兴趣,所以对数学很喜欢。(滥用关联词语)

修改:删去“由于”和“所以”。(此分句中没有因果关系)

(3)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缺少关系词)

此句中两个分句明显是转折关系,应加上“虽然……但是……”这一对关联词。

(4)鸟的翅膀不管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空气,鸟就永远不能飞到高空。(关联词位置不对)

修改:把“不管”放在“鸟的翅膀前面”。

2 辨析病句的方法

2.1 主干枝叶梳理法。 从语法入手,抓住句子主干,先将句子中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紧缩出主干,检查主干是否有毛病。

如:粮库主任的失职,使40吨小麦霉烂变质,上级领导为了严肃法纪,决定给他行政记过处分,并赔偿经济损失。

这个句子的主干:上级领导……决定…….并赔偿……。

错误:“赔偿”的人应该是失职的粮库主任,而不是上级领导。

2.2 语感审读法。 调动语感,从感性上察觉语句毛病。

按习惯说法看是否别扭,找出原因,加以修改。

如: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不符合习惯:不管… …都极端不利。

2.3 造句类比法。 有些句子一下子不容易看出其毛病所在,可以仿照这个句子的结构形式造一个常见的类似形式的句子,进行比较。

如: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

首先:将原句压缩为“这值得中小学教师的重视。”

模仿造句:“这值得中小学教师重视。”

修改方法:将原句中的“的”去掉。

2.4 逻辑分析法。有的句子在结构上检查不出毛病,就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

看看句子在判断、推理过程中,有没有犯不合逻辑的毛病,找出不符合事实情理的地方。

如:该市有人不择手段地仿造伪劣产品。

不合事理:产品可以仿造,但谁会去仿造伪劣的产品呢?

3 修改病句的方法

常见修改病句的方法有:增、删、调(移)、换。

(1)增:增补残缺的成分。

(2)删:删除赘余的成分。

(3)调:调整不当的词序。

(4)换:换掉不恰当的词语。

口诀:

先借助语感体会,再提主干查枝叶。

主干枝叶没问题,要看语序当不当。

句首出现了介词,警惕主语会残缺。

自相矛盾与重复,删去调换要简洁。

是否能否关键词,一面两面要对应。

增删调换灵活用,句子毛病定除去。

病句的辨析及修改,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全掌握,它需要现代汉语语法的积累和平时的语感训练。作为一名初中语文老师,在当前淡化现代汉语语法的前提下,平时决不能忽略对学生进行现代汉语语法的点滴渗透,要把词性、短语、句子成分、单句和复句等语法知识,在平常教学中要加以灌输、讲解,加深学生对语法的理解和运用,只有这样,我们辨析并修改病句才能得心应手,否则将是纸上谈兵,收效甚微。

总之,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愿我们在辛勤的耕耘中,收获多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