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主题背景
当前,新冠疫情正在肆虐,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由于各地严控没有更大范围扩散,目前各地学校陆续开学!年前疫情卷土重来,确实让人揪心,也同样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新冠比想象的更狡猾,疫情防控仍不能松懈!
班会对象 在校学生 班会主题
疫情防控不松懈,我们在行动 班会目的
1.了解疫情及合理防范的相关知识,认识到做好安全防范的重要性。
2.认识到科学合理的防范措施是克服疫情恐慌的核心,树立战胜疫情、学习防疫两不误的坚定信念。
班会流程
一、介绍:什么是新冠
老师:春天是传染病多发的季节,而新冠一个狡猾的潜伏者,随时可能冒出来扰乱我们的生活。谁来介绍一下新
冠?
小结:冠状病毒是一类主要引起呼吸道、肠道疾病的病原体,是一类病毒的总称,之所叫做“冠状病毒”,是因为在电子显微镜下,病毒边缘上的突起刺突蛋白(S)看上去就像皇冠一样。冠状病毒除人类外,还可感染猪、牛、猫犬、蝙蝠、老鼠等多种哺乳动物及多种鸟类。一年来,在国外等地出现了变异病毒,年前在我们卷土重来,可见它十分狡猾。
二、提问:怎样判断是否感染新冠
(假如不幸生病,我们应如何应对?学生举手发言,老师总结)
1.首先要测量体温,看看是否发烧,是否有咳嗽症状。 2.如果只是低烧,休息后出现好转,那么可能只是感冒。感冒还可能有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症状。
3.如果休息后高烧不退,并开始出现没有精神、乏力、食欲不振、腹泻、呕吐等现象,则有可能是流感或者是新冠。
4.如果3-5天退烧,则可能只是流感症状。
5.但如果3-5天后,孩子出现剧烈咳嗽、呼吸急促、喘息甚至胸痛现象,则很可能是感染了新冠。
6.如果得了流感或者感染了新冠,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送医院
前,我们应该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1)体温是否超过37.3℃?是否有比较明显的呼吸困难?
(人的正常体温一般腋窝下的温度在36.3—37.3摄氏度是正常范围)
2)是否症状前14天内到过中高风险地区,或接触过来自国外的有发热、呼吸道症状者,或者冷冻食品。
3)是否为聚集性感染?如果这些都没有,那就先“居家隔离”,服用对症药物,每日监测体温并自行观察症状轻重变化。2-3天休息下若症状呈好转趋势,则继续维持上述措施至症状消失。但如果存在上述情况,或在自行观察期间病情有加重趋势,则说明“敌强我弱”,需及时就诊寻求帮助。
三、防护方法知多少
1.正确佩戴戴口罩。虽然病毒感染情况严重,但是我们还是要进行必要的外出,而外出是必须注意的就是要学会戴口罩,所接下来是戴口罩的演示环节。
请几位班委上台演示一下自己戴口罩的过程。如果有不对的,老师请同学们及时指出并且提问学生纠正,最后让同学们观看正确的戴口罩示范视频。
2.懂得咳嗽礼仪。无论是咳嗽、喷嚏、流鼻涕,一定要用纸张、手帕遮挡,若无东西可用,可用手遮挡,绝对不能污染环境,更不能对着别人喷嚏、咳嗽。
人与人之间接触时,要保持1米上的距离,尤其是面对面谈话时。传染病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各类聚会。
3.不探视疑似罹患传染病的病人。
4.传染病高发季节生病时尽量居家休息,不要凑热闹。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
5.如果必须要到人口密集的地方,如菜市场、超市、车站、医院、乘坐公共交通(地铁、汽车、飞机)工具等,须戴口罩。口罩一般2小时更换一次,最长不
超过4小时。戴口罩时间过长,同样也会降低上呼吸道的抵抗力,只要离开密集人群,尽量不戴口罩。
6.无论是学习场所还是居家,保持室内不断的通风换气。病原体传播致病是需要一定的浓度和数量的。我们经常给室内开窗通风换气,就大大降低了疾病的传染性,甚至比用消毒剂都好!
7.不能随地吐痰。痰液一定要吐到该吐的地方,如痰盂等。如果当时实在没有可吐痰的地方,可先吐在纸张上,在方便的时再把它放到它的归宿地。
8.不随便丢放废弃物。在公共场所垃圾投放至垃圾桶。居家垃圾,尤其是厨余垃圾,建议包装好再投放到公共垃圾桶。
9.保持个人卫生,尤其是手!要勤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尤其是在室外公共场合,更要注意这一条。
总结为:不凑热闹多居家,室内常通气;公共场所戴口罩,及时取掉要牢记。痰吐有形象,垃圾归位巧;手若管理好,百病不侵扰!
四、我们要保持好自身抵抗力,免疫力世上最好的医生 1.不做损害身体抵抗力的傻事。吃好、穿暖、别冻着,避免淋雨;合理作息、不熬夜、不过劳。疲劳可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得病。所,保持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防病的好办法。
2.多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增强免疫力。运动是最好的防病办法。
五、面对此次疫情,我们可为社会做什么。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一下班会内容,进行总结,大家可相互讨论一下面对此次疲情当下的我们可为社会做什么?
1.对于学校发布的有关疫情的科学防治知识和措施等消息,我们要及时进行学习,实施正面宣传。
2.不听信不实信息。在当前众志成城抗击新冠状疫情的严峻形势下,我们要从官方途径了解真实信息,客观地认识疫情、科学地预防疲情、有效地防控疫情。努力做到不散布、不听信不实信息,就是我们学生能做的最大贡献。
3.保持心态平和,减少焦虑。疲情每天都在新增人数,刷着新闻难免会感到恐慌和无奈,似乎感觉到深深的无奈。我们要把尽力投入到学习中去,乐观面对这一切。
2023年春季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主题班会
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新冠的症状、病毒的传播有哪些途径。
2.了解日常防护的重要性,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并做好防护。
【教学重难点】: 1.如何预防新冠。
2.新冠的症状表现及新冠的预防方法。 【教学准备】:
1.收集整理关于预防新冠的知识、图片、视频。 2.多媒体课件。 【教育主题】: 一、课题导入
孩子们,这个假期大家己经感受到了和往年的不一样,爱动的我们被爸爸妈妈告知:“不能出门”。那是因为一种病毒破了我们的正常生活。他的名字叫“新冠”。
二、活动过程
(一)关于新冠的事例通报
(二)从事例中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新冠?新冠全称为流行性感冒,是新型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新冠有甲、乙、丙三型。
(三)新冠与普通感冒有什么不同及如何传播的呢?
新冠与普通感冒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而我们平时讲的感冒,多是指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其特征是:病因复杂多样,包括多种病毒、支原体和少数细菌等,都可以引起感冒。感冒每次发病可由不同的病原引起,所以有些人一段时间内可以反复多次患感冒,但一次新冠流行通常为同一种病毒引起,患过新冠或注射过新冠疫苗的人通常短期内不会反复患新冠。在症状方面,新冠常表现为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并容易引起一些并发症,而普通感冒症状轻微,多以咽痛、咳嗽、鼻塞等呼吸道症状为主。普通感冒的病原多达百余种,无法控制疫苗进行特异性的预防;新冠可根据引起的病毒的种型,注射相应的疫苗得到有效预防。
新冠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新冠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污染的物品通过手间接传播。人群对新冠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对同一型的新冠,免疫力可维持较久,对同一亚型的变种间也有交免疫力。由于新冠不断发生变异,故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新冠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多风。
(四)新冠如何预防?(讨论式讲解)
新冠为乙类法定报告的传染病。隔离病人是减少传播的有效途径,隔离期为1周。流行期间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室内注意通风。公共场所可用,也可用食醋熏蒸。病人的用物可曝哂2小时或煮沸消毒。新冠可通过注射疫苗预防,尤其
适用于老年、婴幼儿和体弱多病者。
新冠的预防措施有(讨论后总结):
1.勤开窗户,保持寝室、教室的空气流通。每天通风至少2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其次,保持居室的清洁卫生,尽量少开空调。
2.注意防寒保暖并勤哂被褥。
3.注意个人卫生,要勤洗手,常用冷水洗脸,不随地吐痰、不随便拧鼻涕以减少空气飞沫传播新冠。
4.加强体育锻炼,积极参加课外活动。 5.饮食合理,多吃蔬菜水果,多喝热开水。 6.劳逸结合,睡眠充足,不要熬夜。
7.若有鼻塞、咽痛、发烧、头痛等上呼吸道症状时,要及早就医。
8.尽量少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
9.学校应加强晨检,发现新冠病人要及时隔离和治疗,以减少传染源的存在。
10.及早做好新冠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 (五)建议同学们应该怎么做 1.注意卫生的保洁; 2.注意宿舍的通风; 3.课后加强锻炼;
4.注意早晚温差变化,做好保暖;
5.感觉身体不适马上就医; 6.多喝水。
(六)戴口罩的详细方法
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就医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戴口罩是阻断传播的有效手段。应选择医用外科口罩,佩戴时,要将嘴、鼻、下颌完全包住,然后压紧鼻夹,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分清楚口罩的内外、上下。(浅色面为内,应该贴着嘴鼻,深色面朝外,金属条鼻夹)一端是口鼻的上方。要定期更换、不可戴反。
三、教师小结:
在当前疫情还未结束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做?
2023年春季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主题班会
教案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新冠。
2.型冠的临床表现及传播途径。 一、教学重点: 怎样预防新冠 二、教学难点:
注意卫生,开窗通风,正确洗手。
三、教学用具: 媒体、黑板
四、教学内容及过程: 1.什么是新冠
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感染者表现从感冒到重症疾病不等,如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新冠是以前从未在人类中发现的病毒新毒株。
2.新冠患者临床表现一般症状:
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严重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
3.新冠的传播途径
新冠可能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在呼气、喷嚏或咳嗽时,病毒经口鼻排出,易感者吸入后可引起感染。接触传播:易感者直接或间接接触携带病毒的分泌物、
血液、体液或排泄物时,有可能造成感染。 4.防控措施 (1)远离传染源
通过正规渠道,关注新冠疫情报道,避免前往正在发生疫情的地区。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所和人多集
中地方,必要时请佩戴口罩。需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建议佩戴外科口罩。杜绝捕猎、贩卖、、加工、食用野生动物,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动物或养殖动物。尽量避免前往售卖活体动物(禽类、海产品、野生动物等)的市场。不屠宰或食用病、死禽畜或野生动物。养成良好安全饮食习惯,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家中肉蛋要充分煮熟。避免近距离接触任何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人,陪护就医时,一定要佩戴好合适的口罩。
(2)注意卫生
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屈肘遮掩口鼻,防止飞沫传播。不要随地吐痰,应将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保持手卫生。双手减少接触眼、鼻及口。咳嗽、饭前便后、接触或处理动物排泄物后,要用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教学生洗手的方法,洗手方法歌):
①冲水再用除菌皂。 ②揉搓指缝不能少。 ③手心手背要搓洗。 ④再把泡沫都冲掉。 ⑤毛巾擦手要做到。
⑥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保持家居、餐具清洁,勤晒衣被。
2023年春季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主题班会
教案
教学目标:
1.对学生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培训。
2.通过对新冠的了解,教育学生珍爱生命;
3.通过对“抗疫英雄”事迹的讲述,教育同学们爱国、爱人民。
教学内容:
1.让学生客观认识和了解新冠; 2.新冠对人类健康的巨大危害;
3.全国人民是如何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
4.全国人民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所取得的重大胜利。 5.我们如何预防新冠; 教学过程:
一.新冠肺炎病毒的特点:
全新、传播快、潜伏期长、危害大
二.新冠已经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还有大量的病人正在受到病痛的折磨
通过确诊人数、死亡人数、疑似病例来具体说明 三.讲述抗疫英雄的故事:
A.以韩红为代表的爱心人士,顶住压力、奋不顾身为疫
情筹集善款。
B.不惜牺牲生命的医务工作者和防控指挥者。
C.机关、社区负责人以及无数志愿者等的无私奉献。 四.抗疫取得的重大成果: A.对新冠的研究成果。 B.对疫情传播的防控成果。 C.对感染者的治愈成果。 五.如何预防新冠:
1.保持手卫生。咳嗽、饭前便后、接触或处理动物排泄物后,要用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2.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所和人多集中地方,必要时请佩戴口罩。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屈肘遮掩口鼻,防止飞沫传播。
3.医院就诊或陪护就医时,一定要佩戴好合适的口罩。 4.良好安全饮食习惯,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做饭时彻底煮熟肉类和蛋类。
5.尽量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或养殖动物。 六.爱国教育:
我们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沉积了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同时也沉淀出了五千年的民族精神。祖国是我们永远的母亲,我们第一次看到那张花花绿绿的地图时,老师告诉我们:这就是中国。从那一刻起,我们便知道:中华民族有
一种最热烈的感情叫做“爱国”O
“爱国”二字是神圣的,它是一种崇高而无私的感情,是民族精神中最宝贵的财富!
每个国人都应该热爱祖国。无论去到哪里,时时刻刻要惦记着祖国。祖国是国人生命的摇篮,是慈爱的母亲。爱国的力量是多么的伟大啊!在它前面,个人的利益变得那么渺小,个人的生死又显得那么卑微?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帮,所谓尊敬老师,孝敬父母是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还有对朋友要真诚,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龙的传人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就像爱国一样,把这种感情刻进骨头里。让我们每个人都学会“爱国”O
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的表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正是由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要热爱祖
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
八、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要懂得珍爱生命、讲究卫生,讲究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且还要懂得生活在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度里,是我们的骄傲,我们一定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2023年春季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主题班会
教案
一、班会主题: 共防时疫,同赴未来 二、活动背景:
新冠无情、人有情。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我们没有退缩,而是勇敢面对困难;我们没有恐慌而乱,而是团结一致;我们没有自私,而是肩负责任;我们没有添乱,而是严格遵守规定。我们坚信,在我们的坚定信念下,我们必定可以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团结就是力量,这就是和我们胜利的武器。
新冠疫情反反复复,从没远离,我们要有常态化的预防
心理,不能侥幸大意。近段时间,我国不少地方又有疫情反弹的景象,这又给我们每个人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我们要强化疫情防控意识,阻止疫情通过校园传播扩散,保障校园、家庭和学生健康安全。
三、班会目标:
1.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活动,引导学生加强新冠防范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个人防范意识,牢固个人日常防疫方法,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2.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抗疫中的感人事迹,领悟到抗疫英雄的伟大,领悟到无数逆行者的无畏,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四、活动过程:
(一)播放振奋抗疫精神歌曲
班主任:你们听,这是激昂的音乐,让我们所有人产生强烈的自豪感,让我们全身充满抗疫的激情。
(二)观看防疫知识课堂视频,重点学习正确洗手和正确戴口罩。
1.按照“七步洗手法”用皂液和流动水进行洗手(洗手至少30秒以上);如果没有流动水洗手,就使用免洗手消毒剂对手表面进行认真揉搓。
2.熟读七步洗手诗:
掌心相对指并拢,相互揉搓多几遍;
手心手背黑白配,指缝交叉用水洗; 掌心相对手交叉,干净卫生好习惯; 手指弯曲关节处,旋转揉搓要仔细; 手掌握住大拇指,正确姿势要记住; 指尖并拢立手心,消灭污垢不能懒; 其中三步最重要,洗手一定不能忘; 七步洗手姿势对,不给病毒从口入。
3.正确科学地佩戴口罩是防控疫情最基本的有效措施 之一,不仅有利于个人防护,也有利于保护他人,所以要正确佩戴口罩,预防病从口入。
(1)戴口罩前,先认真观察口罩,辨别清楚,请将口罩鼻夹侧朝上、深色面朝外。如口罩无颜色区别,可根据口罩皱褶判断,皱褶处向下为外。
(2)严密合戴口罩时,将手指置于金属鼻夹中部,一边向内按压,一边顺着鼻夹两侧移动指尖,直至将鼻夹完全贴紧鼻部,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不留缝隙。戴口罩时,要将口罩盖住口鼻和下巴;要将口罩压实鼻夹;
(3)口罩要定期更换,一般情况下不能重复使用; (4)打喷嚏或咳嗽时不用摘下口罩;
(5)在戴口罩过程中,如果发现自己很不舒服,应立即前往空旷通风处摘除口罩。
五、总结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希望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同学们能够真正严格落实学校防疫要求,重视疫情防控,做好个人防护,从自身做起,做到疫情防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