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申请书B表

来源:东饰资讯网
B表:

年度 编号 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人文社会学 研究方向 2012-11-2013—11 起止时间 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 一、研究工作方案和计划;课题组人数(其中正高职称 1 人,副高职称 人,中级职称 5 人,初级职称 1 人). 1 研究工作方案和计划 1。1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岭南文化和民族传统体育的已有研究成果,掌握最新研究动态,(2012—11—2012-12)。 1.2 通过实地考查、调研,结合资料查阅结果,形成关于岭南文化新特征的研究报告和广东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2013—01—201304)。 1。3 通过走访专家、实地调研,形成关于广东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新策略的研究报告,(2013-05—2013—07). 1。4 整理研究报告,发表论文,阶段性展现研究结果,(2013-08—2013-11)。 1.5 结题。 2 课题组成员 正高职称1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1人. 二、研究成果预计去向及使用范围: 2.1 通过本研究,促使广东省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步伐得到加快,朝着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试图寻找一条适合广东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具有岭南特色之路。 2.2 广东省民族传统体育在岭南文化特征的指导下,使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登上一个新台阶,为广东省全民健身、体育市场经济贡献应有的力量。 2.3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提升广东的软实力和构建文化大省添砖加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广东,和谐广东,文化广东,幸福广东。 研 究 项 目

1

2012 年

项目类别 学科分类 一般项目 二级学科 名 称 岭南文化的新发展与广东民族传统体育的适应性研究 课题设计论证

本论证活页不得出现申请人及课题组人员姓名,请分3部分逐项填写。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选题意义和价值。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基本思路和方法。3。课题负责人近年来的前期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参考文献(两类限填20项)。限3000字以内。 项目名称:岭南文化的新发展与广东民族传统体育的适应性研究 1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选题意义和价值 1.1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典型的地域文化,代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先进文化。其产生的历史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掀起对岭南文化的研究热潮却是近几十年的事情,虽然只有几十年的研究历程,但确呈现出了一片繁荣的景象。而广东的民族传统体育在龙舟、醒狮、舞龙等龙头项目的带领下,也将广东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演绎得风生水起.发挥岭南文化新发展下的新特征来指导广东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是创建文化大省的主要推动力量,也是提升广东软实力的重要途径。而广东民族传统体育在广东全民健身中的作用和进一步推动体育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 岭南文化研究的学者层出无穷,他们从不同的视角来研究岭南文化。从岭南文化的特征和价值进行研究的有:徐南铁在《20世纪末岭南文化的现状分析》中指出,岭南文化的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在文章中对岭南文化的开放性,兼容性、平民性、重商性特质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刘斯奋 谭运长在《岭南文化的独特价值在哪里》一文中谈到岭南文化的生命优势,岭南文化巨子“开风气之先”,也谈到了岭南文化的缺陷 对岭南文化构建文化大省的研究有:管华在《摒弃人文弱势 建设文化大省》中指出,历史和当代的岭南文化尽管包含有许多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内容, 但同时也掺杂着一些缺陷和弊端,诸如在强烈的重商性、务实性当中所隐含的理性成分和人文精神的不足,在开拓进取特色背后的浮动性, 以及在开放兼容背景下自觉意识的薄弱等。 研究岭南文化的文化功能有:邓星华,谢毓祯在《岭南文化与2010年广州亚运会宣传》一文中指出岭南文化作为区域性的历史文化形态,是一种优质文化资本,将与2010年广州亚运会宣传产生良性互动。 在文化语境下来研究民族传统体育的有:郭发明,楚碧洋,龙佩林在《“和而不同\",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取向》一文中,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当前形势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予以分析探讨,提出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逻辑应当是“和而不同”,应该吸收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构建出独具民族特色而又具有时代精神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模式.王岗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社会文化选择》一文中提到,导致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进入瓶颈有着特定的社会历史根源和文化根源,其本质是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交融的结果, 是西方体育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冲击所致.汤立许,蔡仲林在《文化变迁视域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流变》一文中指出,文化变迁使社会文化呈现出多样化、流变性和断裂性,同时也带来了民族文化生存诉求和身份认同危机。 刘毅,曹月勇在《论休闲时代的岭南传统体育》从岭南传统体育所具有的传统性、地域性、民俗性、兼容性、娱乐性与休闲性等特征出发, 阐述岭南传统体育在休闲时代背景下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在所参考的文献里,大部分学者都是从岭南文化的特征、文化属性、独特价值、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来进行研究,都忽略了地域文化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必须是在某一特定的地理区域内, 有自成体系的历史渊源、内涵特点, 表现形态以及时代影响, 它必然具有区别

2

于他处区域文化鲜明的地方特色, 并为众所认同.岭南文化除了自身体系的完善和提升之外,也是正确引导广东顺应现代发展潮流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广东独特的地理和自然环境不仅造就了岭南文化,也让许多海外文化得势而入.因此在各种异域文化交流中无可避免地发生碰撞和冲突。岭南文化的开放兼容又使得文化交流沟通中不存在严重的冲突和对抗,而吸收了西方文化的精华,造就了一种创造力非常强的文化,自身也随之不断的提高。 广东的民族传统体育虽然有龙头项目点缀,但整体来说,发展不是很均衡,大部分项目的发展现状不尽人意,甚至还有些传统项目有流失的倾向,这对广东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十分不利。而且广东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现状也有待完善的地方.因此,挖掘和提高广东民族传统体育来说意义非凡.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对于广东经济、文化的影响力是不可置疑的.但是,如何在特有的地域环境下打造有岭南特色的发展之路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体育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尤其是构建文化大省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是岭南文化和广东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最佳契机.这也是本研究最初的动机所在。所以,在岭南文化新特征的引导下,健康、有效、快速、全面的发展广东民族传统体育对于广东整体实力的提升和文化大省的构建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1.2 选题意义 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无论是冲突还是和平,皆由文化的冲突或融合引起,世界竞争的落脚点都会在文化上。处于不同文化区域的城市,先知先觉者,都在加快文化调试的步伐,都在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城市优势力着力培育出适应时代发展的文化力.在现代快速变革的社会里,人们对观念创新的呼唤,对制度创新的渴求,对丰富文化生活的渴望日益强烈。一个社会的文化,如果不能孕育出这样的新观念、开发出这样的新制度、催生出这样的新文化形式,它会被时代所抛弃,也会阻碍社会前进的步伐。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首先在于通过对岭南文化新发展的研究,进一步丰富岭南文化的研究内容,提升岭南文化的研究深度,完善其理论体系。同时,以岭南文化的新发展为背景,对民族传统体育加以理性思考,拓宽了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领域,对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科学合理发展起着理论上的支持作用。再者,对岭南文化新特征及其体系下的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是对岭南文化内涵的丰富,同时也能起到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作用。 1.3本研究预期的应用价值 1。3。1 通过本研究,促使广东省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步伐得到加快,朝着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试图寻找一条适合广东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具有岭南特色之路. 1。3。2 广东省民族传统体育在岭南文化特征的指导下,使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登上一个新台阶,为广东省全民健身、体育市场经济贡献应有的力量。 1。3.3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提升广东的软实力和构建文化大省添砖加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广东,和谐广东,文化广东,幸福广东. 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基本思路和方法 2.1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2。1。1 构建文化大省背景下岭南文化发展的新特征 2.1.2 广东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现状研究 2。1。3 在岭南文化新特征指引下,广东民族传统体育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走一条具有岭南特色的发展之路。 2。2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 2。2。1 本研究的重点 在岭南文化新特征的指引下广东省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科学的改革,实质性的创新与发展. 2.2.2 本研究的难点

3

岭南文化新特征如何合理、科学、有效地引导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为建设文化广东尽到地域文化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2。3 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2。3。1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观点 2。3。1.1 岭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方向,尤其是市场经济文化的先进代表,但是难免也有自身的缺陷所在。因此,加强对岭南文化的研究,提升研究的理论水平,是构建文化大省所必须具备的软实力。 2.3.1.2 作为全国流动人口最大的省份,广东的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和个性特点。 2。3。1。3 广东民族传统体育在全面健身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小觑。 2.3.1 .4 利用区域的优势项目,起到龙头的作用,带动整个区域的民族传统体育良性发展。 2。3。1。5 在岭南文化新特征指引下的广东民族传统体育能得到更加规范,持续的发展. 2。3.1.6 适应岭南文化新特征,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反过来对广东省的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3。2 本研究的拟创新之处 2。3。2。1 研究深度的创新 在构建文化大省这一背景下研究岭南文化的新发展,对于提升岭南文化的内涵、深度以及体系的完善都是一次理论上的更新。 2.3.2。2 研究思路的创新 首次在研究岭南文化新发展的前提下,找寻岭南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契合之处,进而探讨广东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策略,使得广东民族传统体育事业能更持续、健康的发展. 2.3。2。3 研究内容的创新 首次将地域文化来指导地域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进行研究,使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具备更好的文化适应性,能为广东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新战略。 2.4基本思路和方法 2.4。1基本思路 2。4。1。1 新形势下岭南文化的新发展 2。4。1。1.1 岭南文化的历史溯源 2。4。1。1.2 岭南文化的历史发展阶段 2。4。1.1.3 岭南文化的最新发展动态 2。4。1.1。4 多元文化背景下岭南文化的新特征 2。4。1.1.4.1 国际化 2。4.1。1.4.2 科学化 2.4。1。1。4。3 生活化 2。4.1。1。4.4 人本化 2。4.1.1。4。5 前沿性 2.4.1。1.4.6 远瞻性 2.4。1。2 广东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现状与困境 2。4。1。2.1 广东民族传统体育的界定 2。4。1。2。2 广东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历史 2。4.1。2。3 广东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 2.4.1.2。4 岭南文化背景下广东民族传统体育遭遇的困境 2。4。1。3 岭南文化指引下广东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策略研究 2.4。1。3.1 岭南文化新特征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契合之处

4

2。4。1。3。2 当前民族传统体育健康发展的策略 2。4.1.3。2。1 提升理论水平 2.4。1.3。2。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训练基地 2。4。1.3.2.3 将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学校体育课程体系 2。4。1.3.2.4 对体制进行科学的改革和创新 2。4。1.3.2。5 加大宣传力度,普及民族传统体育 2。4。1。3。2。6 建立人才梯队 2.4.1。3.2.7 多与外界进行交流 2。4.1。3.2。8 整合资源、打造品牌 2.4。2 研究方法 2。4。2.1 文献资料法 2。4.2。2 专家访谈法 2。4.2。3 问卷调查法 2.4。2。4 统计分析法 3 课题负责人近年来的前期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参考文献(两类限填20项) 3.1负责人近年来的前期相关研究成果 3。1.1 《试论民族传统体育与养生之道的关系》,2005,02; 3。1.2 《我国男子优秀散打运动员年龄特征的实证研究》2005年10月荣获2005年全国高等院校体育教学训练研讨会论文二等奖。 3。1.3 《擒拿格斗对于优化航海类专业体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2012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教研教改立项课题(2012C13) 3.1。4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大纲的》的编写与实施. 3.1。5 《航海体育健康》教材的编写成员。 3。1。6 《社会武术发展模式的创新研究》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武术研究项目课题组成员. 3。2主要参考文献 [1] 徐南铁.2 0 世纪末岭南文化的现状分析[J]。粤海风,1999,(12):124—126 [2] 梁凤莲.创新岭南文化是国际化的需要[J]. 粤海风,2011,(4):71—73 [3] 刘斯奋, 谭运长.岭南文化的独特价值在哪里[J]。 同舟共进月刊, 2007,6:5—9 [4] 邓星华,谢毓祯.岭南文化与2010 年广州亚运会宣传[J]。体育学刊,2008,15(12):19-22 [5] 王岗.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社会文化选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7):872-876 [6] 宋卫.关于构建具有广东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模式的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1,1(3):78—79 [7] 李刚, 廖有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湛江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探究[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9(6):119-123 [8] 汤立许,蔡仲林.文化变迁视域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流变[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4):67-82 [9] 周伟良。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0] 邓星华。全球化视角:中国体育发展走向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注: 1。活页左上方第一个代码框申请人不填。

2.活页文字表述中不得直接或间接透露个人相关背景材料。

3。课题负责人的前期相关成果只填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和发表时间,不能填写作者姓名、单位、发表刊物等。

4。.课题负责人的相关著作不列入参考文献.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