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乳与乳制品常规理化指标检验脂肪的检测

来源:东饰资讯网
乳与乳制品常规理化指标检验脂肪的检测 YLNB 2.6 1. 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脂肪测定的基准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乳粉、液体奶、婴儿配方食品、炼乳、稀奶油和奶油、冰淇淋样品中脂肪的测定。 2. 原理

样品用浓氨水和乙醇处理,氨水使酪蛋白钙盐变成可溶解的盐,促进脂肪球和乙醚的作用;加入乙醇使一系列的能被酒精浸出的物质留在水相中。然后利用乙醚提取试样中脂肪。加入石油醚使乙醚不被水饱和,并使分层清晰。将醚层倒入脂肪收集瓶中后使乙醚和石油醚挥发掉,就可得到剩在收集瓶中的脂肪的重量。 3. 试剂

所有试剂,如未注明规格,均指分析纯;所用实验用水,如未注注明其他要求,均指三级水。

按5.4规定的步骤进行空白试验,检验试剂的纯度。按5.1的操作准备一空的脂肪收集瓶用来校正环境的影响。试剂残余物含量不得大于0.5mg(见8.1)。

如果全部试剂空白残余物大于0.5mg,则分别蒸馏100ml乙醚和石油醚,测定溶剂残余物的含量。用空的控制瓶测得的量和每种溶剂的残余物的含量都不应超过0.5mg。若超过

0.5mg,则应更换不合格的试剂,或对试剂进行提纯。 3.1 淀粉酶

3.2 氨溶液:质量分数约25%,ρ

20

约910g/L。

注:如果买不到此浓度的氨溶液,可使用已知的、更大浓度的氨溶液。

3.3 乙醇或由甲醇变性的乙醇:体积分数至少为94%(8.5)。 3.4 刚果红溶液:1g刚果红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 注:可选择性地使用。刚果红溶液可使溶剂和水相界面清

晰(见5.5.4),也可使用其他能使水相染色而不影响测定结果的溶液。

3.5 乙醚:不含过氧化物(见8.3),不含抗氧化剂,或抗氧化剂含量不大于2mg/kg,并满足空白试验的要求(见8.1和8.4)

3.6 石油醚:沸程30-60℃。

3.7 混合溶剂:等体积混合乙醚(3.5)和石油醚(3.6),使用前配制。

3.8 氯化钠溶液:20g/L,将20g 氯化钠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mL。 4. 仪器及器材

由于测定中使用了挥发性可燃溶剂,所有电器的使用均按照这些溶剂使用的有关规定进行。 4.1 分析天平

4.2 离心机:可安放脂肪瓶或管(4.6)转速为500-600r/min,可在抽脂瓶外端产生80-90g的重力场。

注:可选择性使用

4.3蒸馏器或蒸发器:可在不超过100℃情况下,蒸馏除掉脂肪收集瓶中的溶剂和乙醇,或蒸发除掉烧杯或平皿中的溶剂和乙醇(5.5.7,5.5.11)。 4.4 烘箱:温度可控制在102±2℃。 4.5 水浴:温度可控制在65℃±5℃。

4.6 毛氏抽脂瓶:抽脂瓶应带有适当的优质软木塞或其他不影响溶剂使用的瓶塞(如硅胶或聚四氟乙烯)。软木塞应先浸于乙醚中(3.5),后放入60或60℃以上的水中保持至少15min,然后在水中冷却,使用时木塞已饱和,不用时要一直浸泡在水中,浸泡用水每天更换一次。 4.7 支架:放置抽脂瓶。

4.8 洗瓶:适合装混合溶剂(3.7)。不能使用塑料洗瓶。 4.9 脂肪收集瓶:例如:容量为125-250ml可加热烧瓶(平底烧瓶),150ml锥形瓶或金属皿。若使用金属皿,最好为不锈钢、平底、有溢流口的、直径为80-100mm,高约50mm。 4.10 沸石:无脂肪、无气孔的瓷片或碳化硅或玻璃珠(用金属皿的情况下)。 4.11 量筒:5ml和25ml。 4.12 吸量管:10ml刻度吸管。

4.13 金属夹钳:用于夹烧瓶、烧杯和皿。

4.14 毛氏抽脂瓶摇混器:可夹放毛氏抽脂瓶,摆动频率为100±10次/min。 5. 方法

5.1 脂肪收集瓶的准备

于干燥的脂肪收集瓶(4.9)中加入几粒沸石(4.10),放入烘箱(4.4)中干燥1h。使收集瓶冷却(防尘)至天平室的温度(玻璃收集瓶至少需要1h,金属皿至少0.5h)。 注:1.去除溶剂过程中,特别是使用玻璃收集瓶时,沸石

可以使沸腾均匀。用金属皿时,也可选择地使用沸石。 2 .收集瓶不可放入干燥器中,避免冷却不充分或冷却时间过长。 5.2 样品的制备

反复转动样品容器,使样品充分混合(必要时,将实验样品全部移入大的密闭容器中之后,再进行此操作)。 5.3 样品的称取和抽提准备

5.3.1 鲜乳,液体乳,脱脂乳等液体样品

5.3.1.1 用10ml或10.75ml吸管将样品移入小烧杯中,置于分析天平上用减量法称取10-11g,准确至0.1mg,移入毛氏抽脂瓶。

5.3.1.2 加入2ml氨溶液(3.2)或同体积的浓氨溶液(见3.2注),在小球中与样品充分混合。加入氨水后,应马上进

行下一步骤。 5.3.2 粉类样品

5.3.2.1 轻轻搅拌或转动样品容器,以便混合实验样品(5.1),立即取样,直接放在抽脂瓶(4.6)或其他容器中,精确至0.1mg,取样量如下:

a) 高脂乳粉、全脂乳粉、全脂加糖乳粉和配方乳粉:约1g。 b) 部分脱脂乳粉、乳清粉、酪乳粉:约1.5g。 c) 含乳婴儿谷物(配方)食品:约1.5g。

5.3.2.2 用10ml 65℃±5℃的水,将试样洗入抽脂瓶的小球中,充分混合,直到样品完全溶解,放入流动水中冷却。 5.3.2.3 加入2ml氨溶液(3.2)或同体积的浓氨溶液(见3.2注),在小球中与样品充分混合。

5.3.2.4 将抽脂瓶放入65℃±5℃的水浴(4.5)中,加热15-20min,时而振荡一次,取出,冷却至室温。 5.3.3 炼乳样品和粘性样品:

5.3.3.1 在小烧杯中称取4-5g淡炼乳,或2.0-2.5g甜炼乳样品,精确至0.1mg。

5.3.3.2 用8-10ml约50℃的热水将样品洗入抽脂瓶中,使水和样品的总体积为10~11ml,充分混合,放入流动水中冷却。

5.3.3.3 加入2ml氨溶液(3.2)或同体积的浓氨溶液(见3.2注),在小球中与样品充分混合。

5.3.4 稀奶油和奶油样品

5.3.4.1 称取脂肪量为0.3-0.6g的样品,精确至0.1mg。用减量法在抽脂瓶中直接称取样品,要尽量将样品移入小球内,避免附着在瓶壁上。

5.3.4.2 加入约50℃的热水,使水和样品的总体积为10-11ml,在小球内充分混合,放入流动水中冷却。 5.3.4.3 加入2ml氨溶液(3.2)或同体积的浓氨溶液(见3.2注),在小球中与样品充分混合。 5.3.5 冰淇淋样品

5.3.5.1 称取脂肪量为0.3-0.6g的样品,精确至0.1mg。用减量法在抽脂瓶中直接称取样品,要尽量将样品移入小球内,避免附着在瓶壁上。

5.3.5.2 加入约50℃的热水,使水和样品的总体积为10-11m,在小球内充分混合,放入流动水中冷却。 5.3.5.3 在抽脂瓶内加入氯化钠溶液(3.8)2ml,小心混合,然后加入2ml氨溶液(3.2)或同体积的浓氨溶液(见3.2注),在小球中与样品充分混合。

5.3.5.4 将抽脂瓶放入65℃±5℃的水浴(4.5)中,加热15-20min,时而振荡一次,取出,冷却至室温。 5.3.6 含淀粉的样品

5.3.6.1 在抽脂瓶中直接称取约1g样品,精确至0.1mg。 5.3.6.2 加入约0.1g的淀粉酶和一小磁性搅拌棒,混合均

匀后,加入8-10ml 45℃的蒸馏水,注意液面不要太高。 5.3.6.3 将抽脂瓶盖上瓶塞于搅拌状态下,置65℃±5℃水浴中2h,每隔10min摇混一次。检查淀粉是否水解完全:加入两滴约0.1mol/L的碘溶液,无蓝色出现,水解完全,否则将抽脂瓶重新置于水浴中,直至无蓝色出现。

5.3.6.4 冷却毛氏抽脂瓶,加入2ml氨溶液(3.2)或同体积的浓氨溶液(见3.2注),在小球中与样品充分混合。 5.4 空白试验

空白试验与样品检验同时进行,使用相同步骤和相同试剂,但用10mL水代替已稀释的样品。 5.5 测定

5.5.1 加入10mL乙醇(3.3)轻轻地使内容物在小球和柱体间来回流动,和缓但彻底地进行混合,避免太接近瓶颈,然后加入2滴刚果红溶液(3.4)

注:冰淇淋样品若出现结块,必须重新测定。 5.5.2 加入25mL乙醚(3.5),塞上被水饱和的软木塞(见4.6),或用水浸湿的其他瓶塞,将抽脂瓶保持在水平位置,小球的延伸部分朝上夹在摇混器上,按约100次/min振荡烧瓶1min,不要过渡(避免形成持久乳化液)。必要时将抽脂瓶放在流水中冷却,然后小心地打开塞子,用少量的混合溶剂(3.7)冲洗塞子和瓶颈 [冲洗时使用洗瓶(4.8)],使冲洗液流入抽脂瓶或已准备好的脂肪收集瓶中(5.1)。

注:如没有摇混器,可用手进行振荡。

5.5.3 加入25mL石油醚(3.6),塞上重新润湿的塞子(浸入水中),接5.5.2所述,轻轻振荡30s。

5.5.4 将加塞的抽脂瓶放入离心机(4.2)中,在500-600r/min下离心1-5min。如果没有离心机,则将抽脂瓶放到支架上(4.7),静止至少30min,直到上层液澄清,并明显与水相分离。必要时,放在流水中冷却抽脂瓶。 5.5.5 小心地打开软木塞或瓶塞,用少量的混合溶剂冲洗塞子和瓶颈内壁,使冲洗液流入抽脂瓶或脂肪收集瓶中。 如果两相界面低于小球与瓶身相接处,则沿瓶壁边缘慢慢地加入水,使液面高于小球和瓶身相接处,以便于倾倒。 5.5.6 持抽脂瓶的小球部,小心地将上层液尽可能地倒入已准备好的含有沸石的脂肪收集瓶中,避免倒出水层。 5.5.7 用少量混合溶剂冲洗瓶颈外部,冲洗液收集在脂肪收集瓶中。小心操作,以防溶剂溅到抽脂瓶的外面。

按5.5.11所述,采用蒸馏或蒸发的方法,去除脂肪收集瓶中的溶剂或部分溶剂。

5.5.8 向抽脂瓶中加入5mL乙醇(3.3),用乙醇冲洗瓶颈内壁,按5.5.1所述进行混合。

5.5.9 重复5.5.2-5.5.7操作,进行第二次抽提,但只用15mL乙醚(3.5)和15mL石油醚(3.6),用混合溶剂(3.7)冲洗瓶颈内壁。

5.5.10 重复5.5.2-5.5.7操作,进行第三次抽提,但只用15mL乙醚(3.5)和15mL石油醚(3.6),用混合溶剂(3.7)冲洗瓶颈内壁。

5.5.11采用蒸馏的方法去除收集瓶中的溶剂(包括乙醇),对烧杯或皿可用蒸发(4.3)来除去溶剂。蒸馏前用少量混合溶剂(3.7)冲洗瓶颈内部。

5.5.12 将脂肪收集瓶放入102℃±2℃的烘箱(4.4)中加热1h,取出收集瓶,冷却至天平室的温度(不要放入干燥器中,但要放防尘,玻璃容器冷却至少1h,金属容器冷却至少0.5h)。称量,精确至0.1mg。称量前不要擦收集瓶。用夹钳将收集瓶放到天平上(避免温度变化)。

5.5.13 重复5.5.12操作,直到脂肪收集瓶两次连续称量不超过0.5mg,记录收集瓶和抽提物的最低质量。

5.5.14 为验证抽提物是否全部溶解,向脂肪收集瓶中加入25mL石油醚,微热,振摇,直到脂肪全部溶解。

如果抽提物全部溶入石油醚中,则含抽提物的收集瓶的最终质量(见5.5.13)和最初质量(见5.1)之差,即为脂肪含量。

5.5.15 如抽提物未全部溶解于石油醚中,或怀疑抽提物是否全部为脂肪,则用热的石油醚洗提。允许微量的不溶物质沉淀。小心地倒出石油醚,不要倒出任何不溶物,重复此操作3次以上,再用石油醚冲洗收集瓶口的内部。

最后,用混合溶剂冲洗收集瓶口的外部,避免溶液溅到瓶的外壁。将脂肪收集瓶放入102℃±2℃的烘箱(4.4)中,加热1h,按5.5.12和5.5.13所述去除石油醚,冷却,称量。 取5.5.13中测得的质量和5.5.15测得的质量之差作为脂肪的质量。

6. 结果计算

m1m2m3m4m0样品中脂肪的含量(g/100g)=

100

式中:m0—样品的质量(5.3),g;

m1— 5.5.13中测得的脂肪收集瓶和抽提物的质量,g; m2—脂肪收集瓶的质量(5.1),或在有不溶物存在下,

5.5.15中测得的脂肪收集瓶和不溶物的质量,g; m3—空白试验(5.4)中,脂肪收集瓶和5.5.13种测得的抽提物的质量,g;

m4—空白试验(5.4)中脂肪收集瓶(见5.1)的质量,

或在有不溶物存在时,5.5.15种测的的脂肪收集瓶和不溶物的质量,g。 报告质量分数结果精确至0.01% 7. 允许差 7.1重复性

在短时间间隔内,同一分析人员对同一样品进行的两次单独试验的结果差,应不得超过下列值:

—0.02%

生鲜乳和加工乳:

—脂肪含量为0.02%

0.5~2%的液体乳产品:

—脂肪含量<0.5%的液体乳产品: —高脂和全脂奶粉: —部分脱脂奶粉和酪乳粉: —脱脂奶粉和乳清粉:

0.01% 0.20% 0.15% 0.10%

—脂肪含量>5%的乳基婴儿食品: 0.20%

—脂肪含量等于和小于5%的乳基婴儿食品: 0.10% —液体乳基婴儿食品: 7.2 重现性

不同实验室两个分析人员对同一样品进行的两次独立试验的结果之差,应不得超过下列值: —0.04%

—脂肪含量为0.03%

—脂肪含量<0.5%的液体乳产品: —高脂和全脂奶粉: —部分脱脂奶粉和酪乳粉:

0.025% 0.30% 0.25%

0.05%

0.5~2%的液体乳产品:

—脱脂奶粉和乳清粉: 0.20%

—脂肪含量>5%的乳基婴儿食品: 0.40%

—脂肪含量等于和小于5%的乳基婴儿食品: 0.20% —液体乳基婴儿食品: 8. 注意事项

8.1 空白试验检验试剂

在进行空白试验时,使用相同的质量控制瓶,以消除环境及温度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在极其偶然的情况下,溶剂中可能会有易溶于脂肪的挥发性物质,此时应对所有试剂做空白试验。进行空白试验时在脂肪收集瓶中放入1g新鲜的无水奶油。必要时,于每100mL溶剂中加入1g无水奶油后重新蒸馏,重新蒸馏后必须尽快使用。

8.2 空白试验与样品测定同时进行

对于存在非挥发性物质的试剂可用与样品测定同时进行的空白试验值进行校正,抽脂瓶与天平室之间的温差可对抽提物的质量产生影响(5.5.13和5.1或5.5.15)。在理想的条件下(试剂空白值低,天平室温度相同,脂肪收集瓶充分冷却),该值通常小于0.5mg。在常规测定中,可忽略不计。若此值稍高(±2.5mg),一般也可忽略不计,校正之后,结果仍可准确的,但当校正值大于2.5mg时,检验报告中应予

0.10%

以说明。

如果空白试验值经常超过0.5mg,且近期没有对试剂进行检验,则应马上对试剂进行检验,更换或提纯任何不纯的试剂。 8.3 乙醚、石油醚必须彻底挥发,否则放入烘箱中有爆炸的危险。实验必须在通风橱内完成,且周围不能有明火。 8.4 脂肪接收瓶反复加热,会因脂类氧化而增重。在恒重过程中,如质量增加,应以增重前的质量为恒重。对脂肪含量高的样品,可在真空烘箱中进行干燥,可避免因脂肪氧化所造成的误差。

8.5 抽提所用的乙醚、石油醚要求无水、无醇、无过氧化物,因水和醇会导致糖类及水溶性盐类等物质的溶出,使测定结果偏高。过氧化物会导致脂肪氧化,在烘干时还有引起爆炸的危险。

8.6 乙醚中过氧化物的检验

取一只具玻璃塞小量筒,用乙醚冲洗,然后加入10mL乙醚,再加入1mL新制备的100g/L的碘化钾溶剂,振荡,静止1min,两相中均不得有黄色。

也可使用其他适当的方法检查过氧化物。

在不加抗氧化剂的情况下,为长久保证乙醚中无过氧化物,使用前三天按下法处理:

将锌箔削成长条,长度至少为乙醚瓶的一半,每升乙醚用80cm锌箔。

2

使用前,将锌片完全浸入每升中含有10g五水硫酸铜和2mL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溶液中1min,用水轻轻彻底地冲洗锌片,将湿的镀铜锌片放入乙醚瓶中即可。也可以使用其他方法,但不得影响检测结果。 8.7 乙醚中含抗氧化剂的情况

如果每1kg乙醚中约含1mg抗氧化剂,不影响使用。如乙醚中含有较高的抗氧化剂,例如:每千克中含有7mg抗氧化剂,此种醚仅用于常规测定,并且空白试验与样品测定要同时进行,以校正抗氧化剂残留引起系统误差。若用于基准法测定,使用前应重新蒸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