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东饰资讯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水利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总结

水利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总结

来源:东饰资讯网


水利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总结

摘要: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当下水利工程建设中一种常见的施工技术,对水利工程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文章对混凝土容易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裂缝原因探讨未来如何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策略探讨 引言

水利工程的建设是我国民生之本的基础,它可以减少我国能源的消耗,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对水利工程项目的高度重视,加大了对其投资成本,使水利施工建设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然而,我国的水利工程中仍存在很多质量问题,尤其是混凝土工程质量的控制更是存在很多的不足和缺陷。

一、混凝土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

1、受水化作用影响而出现裂缝

水利工程项目一般较大,所以混凝土面积也比较大,结构尺寸要求较高,进而造成混凝土内部的散热性能不好,而水泥在水化过程中需要释放许多的热量,由于混凝土内部散热性能不好,造成水化热量无法正常排出,让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不断升高,最终因混凝土内外部温差较大而引起混凝土出现裂缝。通过调查一些施工实践表明,部分混凝土内外部的温差在五十摄氏度以上时,混凝土基本就会出现裂缝。

2、混凝土本身的原因

分析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发现,混凝土本身的收缩性是重要原因之一。混凝土在浇筑结束后,混凝土的水分会快速蒸发,这时混凝土内部就会收缩,进而产生变形。

二、水利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控制要点

1、混凝土做好水泥质量的控制

1.1 首先,在进行水泥配置混凝土之前,要对水泥进行严格的筛选和选择,最终选择适合工程项目的水泥。一般情况下,如果选择知名度较高的生产厂家的水泥,标号相同的水泥质量会更好;此外,一些强度相同的水泥也要尽量选择含水量较少的水泥。水泥也是一种凝胶材料,其自身特质常常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建筑方在选择水泥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实际的使用环境条件,从而保证水泥质量的高标准。

1.2 混凝土对水泥入厂工作进行严格的控制。对水利施工中所采购的水泥质量进行严格把关,所选用的水泥一定要通过国家质量检验,有相关的质量合格证,生产厂家等证明材料。相关质检人员还要对水泥的质量、规格、型号等方面进行仔细的检查,一旦发现质量粗劣,不符合水利工程建设的水泥,坚决不予使用,从而保障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

2、选择骨料的质量控制要点

2.1 混凝土是骨料的检测,骨料投入使用前,严格细致的粗细骨料检测工作不可忽视。对不能及时检测和缺少测验资料的砂石,通常进行抽查检验。还有要定期为骨料的含水率检查测验,确保其配合比复合水利施工要求。

2.2 混凝土是骨料的堆放。按照骨料的分类如粗骨料、细骨料,严格堆放,也要考虑到骨料品种,不同品种的骨料杜绝堆放在一起,尤其是石灰。

三、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策略

1、混凝土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众所周知,混凝土是由多种原料配合而成的,所以,在配料以前,对原材料选择必须严格把关,争取选择符合水利工程建设的原材料,而在原材料选择中,水泥是混凝土材料中的核心成分,做好水泥的选择尤为重要。由于混凝土受水泥水化热影响非常大,所以,可以优先选择水化热不高的水泥,比如:地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地热硅酸水泥等,进而保障水泥的水化热小,达到水利工程的施工要求。水利工程混凝土配合比优化。在进行水利工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当针对水利工程的特性进行全面的考虑,比如:混凝土的水化热、水利工程施工要求、水利工程对混凝土的稳定性要求等综合标准,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必须将这些因素融入到里面去,以达到水利工程的混凝土配合比要求,在设计配合比时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在保障混凝土的结构强度下,最大限度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影响;在保障混凝土施工、保障易性的前提下,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比如:减少混凝土中的含沙量,从而有效的混凝土产生变形情况的发生;混凝土在搅拌时尽量控制用水量,科学有效的控制混凝土的凝固时间。

2、水利工程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水利工程的混凝土生产必须严格依照水利工程的施工要求进行,在混凝土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相关的实验和检测,检测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进而保障混凝土的收缩、强度、水化热、坍落度等多项指标符合水利工程混凝土的施工要求。在运输水利工程混凝土时,必须采用专业的混凝土灌型运输车,进而防止混凝土在运输过程受遭受到雨水或者太阳等因素的影响,降低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外界对质量的影响因素。水利工程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运输装置必须保持转动状态,进而有效的防止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时间长、没有搅拌而凝固现象。如果水利工程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后,不能满足水利工程的施工要求,必须禁止使用,进而避免对水利工程质量带来隐患。

3、水利工程混凝土浇筑作业

在进行浇筑以前,必须做好相关的施工技术准备,必须参照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要求进行详细的验算,比如:对水利工程混凝土的温度、收缩应力、温度应力等进行综合检验计算,通过计算得出混凝土的内外部温度、降温的时差、混凝土升降温峰值等控制指标,然后参照这些控制指标制定有针对性的温控对策。在进行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的升温峰值维持在四十五摄氏度左右最好,内外温差最好不要超过三十摄氏度,降温的效率大概维持在每个小时降温在两摄氏度为宜。

3.1 混凝土模板施工。在进行模板施工时,必须掌握水利工程的特性,严格按照水利工程混凝土模板的建设标准进行施工,同时对模板的稳定性与刚强度进行检验计算,然后参照水利工程混凝土的养护周期和养护要求制定合理的养护对策。水利工程混凝土的拆除时间必须达到混凝土的养护刚强度的要求,同时,还需要对混凝土的内外温度进行全面控制,保障内外温差在标准范围之内,只有以上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时,才可以对模板实行拆除。

3.2 混凝土混凝土的浇灌。水利工程的混凝土浇筑方式比较多,目前采取的浇筑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分层连续浇筑,另一种是推移式连续浇筑。其中,分层浇筑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比如:斜线分层、全面分层、分段分层等。在进行水利工程混凝土浇筑实践中,必须最大限度的降低浇筑间隔时间,并且,千万不能在混凝土凝固后继续浇筑,必须一次性完成。在水利工程混凝土建筑过程中,浇筑顺利也是有严格要求的,通常情况下,对水利工程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是由低到高进行,浇筑方法是优先浇筑混凝土结构长的一方,在浇筑混凝土结构短的一方,并且,浇筑过程不能停顿,必须一次性连续施工完成。当混凝土浇筑工作开始后,相关的振捣工作必须及时跟进,并且振捣工作必须在混凝土凝固前完成,对工程的特殊位置应当实行二次振捣,振捣过程中需要把握重点,避免出现振捣不到位的情况出现,进而导致混凝土凝固强度不达标。

4、水利工程混凝土养护

考虑到水利工程混凝土的特点,可以采取两种养护措施,一种是适当保持混凝土的湿度,另一种适当保持混凝土的温度。水利工程混凝土的保温方法通常是将麻袋打湿铺盖在浇筑完的混凝土上,或者在浇筑完的混凝土上撒上一些保温物质,同时,也可以采取搭建挡风、遮阳保温棚的方法,但是,从经济的角度考虑,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还是前一种方法。在混凝土养护周期内,养护监管人员应当定期对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进行监控,如果内外温差超过了相关的规定,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一般来说,水利工程的混凝土养护周期不能少于两周。

结束语

混凝土工程质量的控制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过程时,要严格按照图纸设计和规章制度进行施工,对于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有效的减少对能源的浪费,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在缓解水利工程建设成

本压力的同时,又可以保障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丽,苗莉.浅述在水利施工中对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6):128.

[2]鲁艳秋.水利施工中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3):117.

[3]吕彦,孙启儒,任文娟.试述在水利施工中对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8(2):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yibo.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