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2957677 U(45)授权公告日 2021.04.13
(21)申请号 202021668487.8(22)申请日 2020.08.12
(73)专利权人 中建八局浙江建设有限公司
地址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宁围街
道泰宏巷40号联合中心北区2幢1701室(72)发明人 徐鹏 刘洋洋 吴世通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代理人 曾耀先(51)Int.Cl.
E04G 21/1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3页
CN 212957677 U(54)实用新型名称
混凝土厚度控制器(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厚度控制器,包括控制杆(1)、水平度控制件(2)、垂直度控制件(5)、控制板(3)和顶板(4);顶板(4)垂直连接在控制杆(1)的顶部,水平度控制件(2)安装在顶板(4)的顶部,垂直度控制件(5)垂直连接在顶板(4)的底部;控制板(3)可活动式的连接在控制杆(1)上并能沿控制杆(1)的轴向上下移动,控制板(3)位于顶板(4)的下方,使垂直度控制件(5)向下发出的定位光束照射在控制板(3)的定位点上。本实用新型能快速检测混凝土的浇筑厚度,解决了混凝土浇筑厚度控制不精确、不方便的问题,有效辅助现场施工,提高施工质量,节约施工成本。
CN 212957677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混凝土厚度控制器,其特征是:包括控制杆(1)、水平度控制件(2)、垂直度控制件(5)、控制板(3)和顶板(4);顶板(4)垂直连接在控制杆(1)的顶部,水平度控制件(2)安装在顶板(4)的顶部,垂直度控制件(5)垂直连接在顶板(4)的底部;控制板(3)可活动式的连接在控制杆(1)上并能沿控制杆(1)的轴向上下移动,控制板(3)位于顶板(4)的下方,使垂直度控制件(5)向下发出的定位光束照射在控制板(3)的定位点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厚度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控制板(3)的一端形成有孔径大于控制杆(1)杆径的安装孔以及与安装孔垂直连通并贯穿控制板(3)端部的螺栓孔,使控制板(3)通过安装孔套装在控制杆(1)上,并通过螺栓经螺栓孔锁紧在控制杆(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凝土厚度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控制杆(1)上沿轴向设有刻度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凝土厚度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控制杆(1)的下端为锥形尖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厚度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控制板(3)的长度大于顶板(4)的长度,且垂直度控制件(5)位于定位点的正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厚度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垂直度控制件(5)的定位光束的截面直径与定位点的直径相当。
2
CN 212957677 U
说 明 书混凝土厚度控制器
1/2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浇筑施工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厚度控制器。背景技术
[0002]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在不同施工阶段、不同设计要求下,混凝土厚度会有所不同,但在混凝土浇筑表面控制时,人工很难精确控制混凝土厚度,混凝土厚度太薄会形成局部结构安全质量隐患,太厚会造成混凝土的浪费,同时也会影响观感效果。在日常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会通过在柱钢筋做出参照标记,并在两柱间拉细线做参照标高,但这种方
标高的控制法受到现场环境制约,施工过程中参照标高线极容易破坏,且不利于操作移动,
也会受到误导,从而导致混凝土浇筑厚度不精确的情况发生,并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厚度控制器,能快速检测混凝土的浇筑厚度,有效辅助现场施工,提高施工质量。[000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0005]一种混凝土厚度控制器,包括控制杆、水平度控制件、垂直度控制件、控制板和顶板;顶板垂直连接在控制杆的顶部,水平度控制件安装在顶板的顶部,垂直度控制件垂直连接在顶板的底部;控制板可活动式的连接在控制杆上并能沿控制杆的轴向上下移动,控制板位于顶板的下方,使垂直度控制件向下发出的定位光束照射在控制板的定位点上。
[0006]所述的控制板的一端形成有孔径大于控制杆杆径的安装孔以及与安装孔垂直连通并贯穿控制板端部的螺栓孔,使控制板通过安装孔套装在控制杆上,并通过螺栓经螺栓孔锁紧在控制杆上。
[0007]所述的控制杆上沿轴向设有刻度线。[0008]所述的控制杆的下端为锥形尖状。
[0009]所述的控制板的长度大于顶板的长度,且垂直度控制件位于定位点的正上方。[0010]所述的垂直度控制件的定位光束的截面直径与定位点的直径相当。[0011]本实用新型能快速检测混凝土的浇筑厚度,解决了混凝土浇筑厚度控制不精确、不方便的问题,有效辅助现场施工,提高施工质量,节约施工成本。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混凝土厚度控制器的主视图;[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混凝土厚度控制器的侧视图;[0014]图3是本实用新型混凝土厚度控制器的俯视透视图。[0015]图中,1控制杆,2水平度控制件,3控制板,4顶板,5垂直度控制器,6螺栓。
3
CN 212957677 U
说 明 书
2/2页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17]请参见附图1至附图3,一种混凝土厚度控制器,包括控制杆1、水平度控制件2、垂直度控制件5、控制板3和顶板4;顶板4垂直连接在控制杆1的顶部,水平度控制件2安装在顶板4的顶部,垂直度控制件5垂直连接在顶板4的底部;控制板3可活动式的连接在控制杆1上并能沿控制杆1的轴向上下移动,控制板3位于顶板4的下方,使垂直度控制件5向下发出的定位光束照射在控制板3的定位点上。
[0018]所述的控制板3的一端形成有孔径略大于控制杆1杆径的安装孔以及与安装孔垂直连通并贯穿控制板3端部的螺栓孔,使控制板3通过安装孔套装在控制杆1上,并通过螺栓6经螺栓孔锁紧在控制杆1上,安装孔的孔径略大于控制杆1的杆径,确保控制板3能沿控制杆1上下移动到指定测量高度,并通过螺纹实现控制板3在控制杆1上的锁紧。[0019]所述的控制杆1上沿轴向设有刻度线,可用于精确调节控制板3的高度。[0020]所述的控制杆1的下端为锥形尖状,便于插入混凝土中。[0021]所述的控制板3的长度大于顶板4的长度,且垂直度控制件5位于定位点的正上方,确保垂直度控制件5发出的定位光束与定位点之间的精确定位,从而避免由于安装孔略大于控制杆1杆径而造成的控制板3的安装倾斜的问题。
[0022]所述的垂直度控制件5的定位光束的截面直径与定位点的直径相当,进一步确保了精确定位。优选的,定位点可采用2mm的凹槽结构,易于辨认。[0023]优选的,控制杆1可采用长83cm、半径0.8cm的带刻度钢圆柱轴,顶板4可采用长14.3cm、宽4cm、厚4cm的长方体木板,控制板3可采用厚度为1.5cm的模板,水平度控制件2可采用水平仪,垂直度控制件5可采用激光笔。[0024]使用时,将顶板4垂直连接在控制杆1的顶部并固定,顶板4上安装水平仪,顶板4底部安装有激光笔。根据需浇筑混凝土的设计厚度,将控制板3沿控制杆1移动至相应刻度值处,打开激光笔,调节控制板3的倾斜角度使激光笔的激光束对准控制板3上定位点的凹槽,从控制板3的一端将螺栓6插入螺栓孔内,并通过螺纹旋进将控制板3锁紧在控制板1上,保证控制板3的水平固定。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将控制杆1通过锥形尖状插入混凝土中,通过水平仪使控制杆1处于竖直状态即垂直于地面,通过控制板3即可查看混凝土厚度、水平度、表面平整度是否符合施工要求。
[0025]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4
CN 212957677 U
说 明 书 附 图
1/3页
图1
5
CN 212957677 U
说 明 书 附 图
2/3页
图2
6
CN 212957677 U
说 明 书 附 图
3/3页
图3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