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袁刘睿智
渊武汉纺织大学袁武汉430073冤
摘要院对武汉先进制造业发展进行杂宰韵栽分析袁对于转变为首个突破千亿元的产业袁2011年完成产值1334.18亿元曰武汉经济增长方式袁推动武汉经济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袁2012年6月袁投资140亿元上海通用国内第四个生产基地
尽早建成国家中心城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遥落户江夏金口袁国内汽车巨头会师武汉遥2011年电子信息关键词院武汉曰先进制造业曰SWOT分析产业完成产值1010.92亿元袁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独霸国中图分类号院F062.5文献标识码院粤内袁光纤光缆分别占国内尧国际市场的50%和12%袁生产规文章编号院1005-913X渊2013冤05-0027-04模居全球第二袁光通信元器件占据国内尧国际市场的70%和6%曰2011年钢铁产业完成产值1028.58亿元袁武汉是国一尧引言
内硅钢等部分特种钢材的最大生产基地遥装备制造业完成先进制造业的出现是一个产业融合过程袁是先进制造产值1080.66亿元袁武汉的激光装备等高端装备领跑全国遥食业技术与传统制造业进行产业融合尧现代信息化技术与传品烟草尧能源及环保等产业过600亿元袁六大产业完成产值占统制造业融合的结果遥先进制造业的先进主要有三层含全部工业总产值的80.8%袁形成多点支撑新格局遥大企业的支义院技术的先进性尧产业的先进性与管理的先进性遥因此袁撑作用进一步显现袁2011年袁产值过百亿企业为13户袁合计完先进制造业包括新兴制造业及用高新技术改造后效率显成产值3751.88亿元袁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50.8%遥
[1]
著提升的传统产业遥近年来袁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之一的武汉市利用其地理区位优势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袁采野渊三十一冤先五进制冶期造间业袁大的中自型主创骨干新企业能力明显普遍建增立强
用集约型和循环经济方式快速发展先进制造业袁但同时也构袁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8家袁省级企业技技术术中研心发达机
存在着野制造业规模不大尧竞争力不强尧创新力不足冶的问到69家遥工业企业专利申请量累计完成35203件袁是野十题遥因此袁有必要从战略的角度对武汉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五冶时期的8.5倍遥野十一五冶末新产品产值达到898.99亿进行分析遥
元袁是野十五冶末的3倍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销二尧武汉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现状
售收入比重由2005年的0.89%增加到2010年的1.4%遥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比野十五冶末下降40.4%遥野渊十一一冤先五进制冶时造期业袁武的汉空间初步布实现局基了从本成老形
工业基地向具有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89.58%袁工业废水排放达标产业集聚特色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转变袁八十多家世界500率达99.12%袁工业烟尘去除率达98.59%袁分别比野十五冶末强企业在武汉投资兴业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获批国家自主提高4.22尧3.48和0.74个百分点遥71英寸激光电视尧大型航
创新示范区袁形成以光电子信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空航天非标准化专用机床尧紧凑型4000瓦轴快流二氧化碳群曰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激光器等一批工业产品和技术处于国际国内领先水平袁中地袁形成以整车为代表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曰吴家山
国驰名商标达到13个袁中国名牌工业产品达到19个袁分别经济开发区获批为武汉第三个国家级开发区袁形成了以食比野十五冶末增加7个和11个遥
[2]
武汉邮科院生产的一种细
品和机电为主体的产业集群曰青山区初步形成以精品钢如发丝的光纤袁能让11亿人同步通话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曰材尧船舶及配套尧节能环保装备为主体的产业集群渊循环经武汉重型机床公司生产出世界最大数控立式车床袁重达
济试点冤遥武汉化工区初步形成以基础化工产业尧精细化工1200吨曰武昌造船厂制造出国内吨位最大尧装备最先进的产业和化工新材料为主的化工产业园遥2011年袁东湖开发巡航救助船及多种测量考察船遥标准战略稳步推进袁新增区完成产值1301.46亿元袁武汉开发区完成产值1682.75亿国际标准5项袁国家标准50多项遥东西湖区和青山区被确元袁两大开发区合计完成产值2984亿元袁占全市规模以上定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遥
工业的40.4%遥
渊渊20四世冤先纪进制80年造代以来模式的应袁基用于领已有域不工断业拓基础宽
袁武汉市投入
汽车二冤先及进制零部造件业产的业野产十一业集五中冶度明显期间年提均高
增长33.4%袁成
专项经费袁大力配合和支持建立多个各具特色的
收稿日期院2013-03-12
基金项目院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渊D20111607冤曰武汉市软科学项目渊201240933338-1冤
作者简介院胥朝阳(1966-)袁男袁河南平舆人袁教授袁博士袁博士生导师袁研究方向院企业并购与产业经济曰谭
畅(1989-)袁女袁湖北
恩施人袁硕士研究生袁研究方向院区域经济学曰刘睿智(1974-)袁男袁湖南新化人袁副教授袁研究方向院企业战略管理遥
27.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N
ORTHERNECONOMYANDTRADECAD/CAM/CIMS培训中心袁包括国家863/CIMS培训中心等遥经过连续20年的发展袁目前武汉市的电信基础设施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袁其通讯网络规模尧技术层次和通信服务水平均居全国领先地位袁为制造业的信息化与提档升级提供支撑遥国际上主流的CAD/CAM软件在武汉企业中的应用率较高曰MPRII尧ERP尧电子商务等技术产品也逐步被企业接受和实施曰反求工程尧并行工程尧虚拟制造尧网络化制造等技术已有部分企业在应用袁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遥
三尧武汉先进制造业的SWOT分析
渊1.一国冤家实施加快武扩汉大先内进制需战造略业遥发展的未来五战年略袁机我国遇
经济将保持
适度增长态势袁工业化尧城镇化仍是拉动经济的主要动力遥扩大内需提升为主导发展战略袁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袁国内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遥武汉地处内陆市场腹地袁是发展内生型经济的重点区域袁在中央扩大消费袁优化投资结构战略实施中有望成为吸引国内外各类产业投资的核心区域遥地处中国中部的武汉产业门类齐全袁汽车尧光电子等产业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袁装备制造尧钢铁及深加工尧石化产业基础雄厚袁契合国家扩大内需的要求袁具有巨大发展空间遥2.多重国家政策在武汉叠加遥野十一五冶末袁国家定位武汉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尧全国先进制造业中心尧重要科教基地尧未来科技城建设试点和综合交通枢纽袁有利于武汉在政策尧资金尧重点项目布局等方面获得国家更多支持遥野副两冶纵开两发横开冶放战经济略带布建设局调和省委省政府整袁将武汉野建设成两圈一为带促冶尧进野中一主部两
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袁使武汉产业发展和项目落地指向更加明晰袁中部崛起战略进入实施阶段遥野两型社会冶建设的稳步推进袁有利于武汉体制机制创新袁获取更宽领域的政策支持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袁有利于充分发挥武汉科教优势袁壮大以先进制造业主体的高新技术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新三板的设立袁为武汉先进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金融支撑遥尤其是2012年温家宝总理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明确表态袁将为武汉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带来更多机遇遥
3.国内外产业加速转移遥野十二五冶时期袁经济全球化格局将继续深入发展袁新一轮国际产业分工和结构调整将促使国际资本加快向基础设施完善尧劳动力素质较高的中国转移遥从国内看袁随着土地尧劳动力等要素价格上升袁供给优势逐渐消失袁沿海地区产业和资本加速向中西部转移成为必然趋势遥武汉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明显袁科技研发能力强袁熟练技术工人充裕袁具有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条件和优势遥野高铁时代冶的到来尧省内城际铁路的建成通车袁武汉与珠三角尧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区域及省内城市的快捷联系得以建立袁经济与区位优势进一步强化遥武汉新港尧天河机场尧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建设袁轨道交通尧水电气路和排污等基础设施改善提升袁以及中部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等袁拓展了城市功能袁优化了投资环境遥武钢尧东风尧上汽尧联想尧富士康尧80万吨乙烯等大企业和重大产业项目的发展及布局袁国家级开发区辐射带动作用持续
28增强袁为武汉先进制造业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遥
渊1.二产冤业转加快型武升汉级先的进制压力造遥业国发展际金面融临危的机挑催战
生重大技术变革袁新能源尧新材料尧信息技术尧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逐渐成为重塑国家和地区经济竞争力的主动力袁各省市纷纷强化自主创新袁周边的合肥尧长沙等城市借助民营资本的内在活力袁纷纷把先进制造业作为主要支柱产业优先支持袁抢占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制高点遥武汉传统制造业所占比重比较高袁科技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能力较弱袁先进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袁新城区新型工业化发展相对滞后袁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依然繁重袁制造业的转型发展面临严峻挑战遥
2.区域竞争加剧的压力遥珠三角尧长三角尧成渝经济区尧中原经济区尧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尧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等多个区域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袁中部地区比邻武汉城市圈的长株潭城市群尧合肥皖江经济带的先进制造业发展迅猛尧实力凸显遥各地区尧各城市进位争先袁加速赶超势头十分明显遥各城市都力争获得吸引工业资源的战略地位袁在争夺工业市场方面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袁这些都对武汉工业发展形成新的压力和制约遥同时袁随着近两年新建项目的陆续投产袁部分行业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袁钢铁尧水泥尧化工等产业产能严重过剩的局面将逐步显露袁进一步加剧竞争压力遥武汉是能源净输入城市袁随着工业扩张袁能源尧资源消耗增大袁加之国家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以及资源税改革的推进袁能源资源供应和价格上升对工业发展的速度和效益的冲击将日益加大袁资源约束力度加大遥野十二五冶期间武汉经济社会发展处于转型期袁工业环境影响限制日趋严格袁工业污染排放与治理将对工业发展形成强制约束袁环境压力有增无减遥此外袁工业发展土地要素既面临总量制约袁又面临结构性管控遥
渊1.三区位优冤武汉势先突进制出袁造宜业于投内在资的兴比业较遥优武势
汉市位于中部地区的经济腹地袁处于我国东西和南北的结合部和我国野十冶字形一级发展轴线的交汇处遥中国最大河流长江袁及其最大支流汉江袁在市区交汇袁形成三镇鼎立的天然格局遥武汉城市圈和隔江相望的长株潭城市群尧鄱阳湖经济带共同组成的长江中游经济区渊即中三角冤袁东承野长三角冶尧西启野成渝冶袁南连野珠三角冶尧北接野京津冀冶袁具有吸引四面尧辐射八方的综合区位优势袁是我国承东启西尧连南接北的纽带和桥梁袁是长江流域经济带和京广铁路经济带的交汇中心袁铁路尧水运尧公路尧空运优势均十分明显袁是名副其实的综合交通枢纽袁被誉为东方的野芝加哥冶遥在中部崛起战略及扩大内需战略等国家多重战略交汇的大背景下袁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袁武汉及周边地区必将成为今后较长时期内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遥
2.智力资源密集袁科技金融支撑给力遥武汉科教实力居全国前茅袁科研机构门类齐全袁是全国重要的多学科尧综合性科研基地袁科研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三袁为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奠定了雄厚基础遥截至2011年底袁武汉拥有科研机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构106所袁高等学校68所袁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1个袁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个袁国家级企业技术研究中心19个袁国家级生产力研究中心3个曰进入国家级人才工程人选4000多人袁其中野两院冶院士59名袁入选中央野千人计划冶超过100人袁居全国前列曰生物学尧物理学尧化学尧数学尧地球科学等基础科学研究实力雄厚袁生命科学尧冶金尧机械尧桥梁尧水利尧电力尧海河航运等工程技术领域具有较强优势袁在光纤通信尧激光加工设备等先进制造领域全国领先遥
自2009年开始袁财政支持的总额1亿元的武汉科技创业引导基金得以设立袁与湖北省科技厅及上海融昌尧浙江硅谷天堂合作建立规模各为1亿元的创业投资基金开始运作袁与国开行湖北省分行等合作的科技信贷开始发放遥建立市区孵化器共同担保平台袁并为青山尧武昌尧硚口尧洪山等区孵化器的中小企业集中打包担保贷款曰财政支持全面推进科技保险试点袁武汉成为中部地区唯一获批的全国首批科技保险试点城市遥近两年袁政府支持的项目孵化展基金尧产业创业发展基金尧风险投资基金等及其他金融支持力度日益加大遥
3.产业基础较好袁承接产业转移有优势遥截至2010年末袁来武汉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超过70家袁富士康尧中芯国际尧武钢冷轧硅钢尧东风自主品牌乘用车尧神龙第二工厂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袁80万吨乙烯尧东风本田二厂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遥2010年袁湖北省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工业企业200家渊其中过100亿元的20家冤袁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52.6%遥这些企业大部分位于我国的工业重镇武汉市遥另外袁东风尧武钢尧武烟尧三环尧烽火通信等企业连续多年入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袁东风尧武钢多次进入世界500强遥
武钢为我国中部和西南地区重要的钢铁生产企业袁中国石化武汉80万吨乙烯项目将使武汉成为中部地区石油化工生产基地和产品供应中心袁两者构成我国重要的原材料基地遥
武汉城市圈是中部地区最大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地袁并日渐成为以光电子信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袁现代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遥
武汉光谷已形成国内最大的激光研发尧生产尧高端人才培养基地袁散布着由50多家激光企业所组成的激光产业集群袁武汉的桥梁建造及工程勘察设计产业不仅在全国首屈一指袁而且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遥
4.市场发育成熟袁资源优化配置便利遥武汉交通便利袁通信顺畅袁是中部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交通通信枢纽曰拥有一批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专业和综合性商品交易市场袁如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尧舵落口五金建材大市场尧竹叶山汽车市场尧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等袁是中部地区的商品集散地与物流中心曰拥有武商尧中百等老字号上市公司遥金融机构及金融品种齐全袁拥有中部地区最多的金融机构总部及分支机构袁是中部地区的区域性金融中心曰设有法国尧美国尧韩国等中部地区最多的外国领事馆袁是中部地区区域性国际交流中心曰拥有同济尧协和等知名医院袁是中部地区的医疗服务中心遥此外袁武汉还拥有中部地区最大的会
北方经贸展中心及配套设施遥
渊现代四冤意加快义上武的汉先先进制进制造造业业中发展的心指竞争制约力强因素
尧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配置型先进制造业中心袁其生产中心与技术中心相对分离且为技术中心控制遥即中心所在地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尧控制着主要市场的销售网络袁主导产品在本地加工制造并吸引零配件及配套产品生产基地等在周边集聚遥对照上述标准袁制约武汉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中心的主要因素可归纳为产业政策尧技术创新尧市场与品牌尧产业集群与专业化分工遥
1.政策制约因素遥武汉市在2003年就意识到先进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袁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加以支持袁但未形成相互衔接的政策体系遥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牵扯到政府多个职能部门袁需要多部门协同规划袁才能达到预期的政策效果遥而且原则意见尧发展纲要的落实需要用政策体系保障遥另外袁武汉先进制造业中的核心企业是中央企业袁地方政府的政策对其影响力有限袁也制约了政策功能的发挥遥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袁经济资源主要由政府配置袁政府主导经济的作用虽然相对弱化袁但是缘于政策条款的政府引导功能及保障功能不能弱化袁政府的相关政策在武汉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的过程中作用无法取代遥所以袁政府统筹规划袁借鉴兄弟省市乃至国际经验袁统筹促进武汉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是当务之急袁落实好政策则是重中之重遥
[3]
2.技术创新制约因素遥纵观制造业的发展历程袁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共同推动了制造业技术水平的提升遥武汉市制造业的技术引进工作20世纪50年代就起步了袁半个世纪来对建立武汉的制造业起着明显的支撑作用遥但时至今日袁技术创新能力的不足仍制约着武汉先进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遥
首先是技术创新缺少引导袁未能从区域尧全国乃至全球产业分工尧先进制造业发展趋势及武汉自身特点进行深入透彻地多层次分析袁缺乏对武汉先进制造业的顶层设计袁导致武汉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战略规划不可持续袁难以形成配套的政策支撑体系及科学的宏观管理体制遥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偏重于抓具体项目袁而缺乏对技术引进的协调尧评价尧导向机制导致技术重复引进尧成本高尧效率低等现象的发生遥截止目前袁除硅钢尧造船尧激光尧光器件尧光纤光缆尧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国内具备技术优势外袁在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尧计算机软件尧新医药及新材料等主流先进制造业领域并无优势遥
其次是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遥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袁也是生产力承载的主体遥武汉市科教综合实力仅次于北京和上海袁居全国第三位遥武汉市第二次科学研究与实验发展渊R&D冤资源清查数据显示袁[4]到2009年底袁武汉共有各类研发机构703个袁其中政府和高校所属的研发机构有393个袁占55.9%曰企业研发机构占比不足45%遥更缺少类似微软研究院尧三星研究院尧华为研究院等知名企业研发机构遥但科技人员主要集中在学校尧医院及独立科研单位遥其中袁高等院校约占总数的48%曰独立研究与开发机
29.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N
ORTHERNECONOMYANDTRADE构约占15%曰工业企业约占38%遥尽管武汉科技人员与科技成果较多袁但由于产学研对接不畅袁缺乏有效的转化机制曰或由于高校及独立科研机构研发未紧密结合实践袁科技成果不符合市场需求袁导致许多科技成果难以转化成现实生产力袁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袁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标准低遥企业科技人才不足,制约了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跨越的步伐遥
3.品牌制约因素遥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遥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袁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袁品牌已经成为企业进行差异化竞争袁获取利润来源的重要武器遥武汉制造业发展到今天,在品牌培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袁但与青岛等其他城市相比袁仍有较大潜力可挖遥以截至2007年年末的数据为例袁武汉制造业拥有中国名牌19个袁同期青岛市制造业的中国名牌拥有总量达到69个遥海尔尧双星尧海信等青岛中国名牌的市场销售额是武汉制造业难以望其项背的遥在历史上袁荷花洗衣机尧莺歌电视机等全国著名的武汉品牌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难觅踪影遥老的品牌没有维持传承袁新的品牌又未有效培育袁导致今天武汉制造业的中国名牌数量与武汉制造业的地位不对称袁成为武汉建设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中心的制约因素袁没有知名品牌,就没有市场认可度袁市场占有率就不高袁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壮大无从谈起遥
4.产业集群制约因素遥产业集群实质是知识网络尧生产网络和社会网络的融合遥在资源日趋紧张的背景下袁利用土地尧税费的减免招商引资的空间越来越有限袁而用产业集群吸引企业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袁发展产业集群的重要性日益凸现遥武汉的制造业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袁时代的局限性使大的制造业企业普遍具有大而全的典型特征袁没有形成完善的知识网络袁技术创新还处于各自为政的阶段袁知识的整合与扩散效率太低袁产品中的知识附加值不高曰由于专业化分工缺乏深度袁一体化高效率的市场网络没有形成遥
在汽车产业袁武汉拥有东风日产有限公司尧神龙汽车公司尧东风本田公司袁主机厂的数量和规模在全国处于前列遥但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民营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相对落后袁导致武汉汽车产业配套成本过高袁未能充分发挥汽车产业关联度高尧产业链长的优势袁汽车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有限袁一度出现神龙公司把第三工厂建在零部件产业发达的江浙地区的意愿遥而远离主机厂的江苏尧浙江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已经成为地方的支柱产业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劳动就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遥
钢铁业作为武汉制造业中的传统优势产业袁长期大而全造成了与相关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合作进展不畅袁参与专业化分工合作的企业有限袁武钢年钢产量只有10%的产品消化在武汉遥而武昌造船厂尧神龙汽车等钢材消耗大户袁过去却很少采购武钢的产品遥总之袁武汉先进制造业拥有大企业尧大项目袁但是未形成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的产业集群袁制约了武汉先进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遥
5.民营经济制约因素遥先进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一批有活力的市场主体遥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天然产物袁相比国有经济具有产权清晰尧机制灵活尧市场反应敏
30捷尧创新活力强等特点遥与深圳尧长沙等城市相比袁武汉的科教优势及产业基础较好袁但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却逊于深圳尧长沙袁民营先进制造业发展滞后于深圳尧长沙是主要制约因素之一遥民营经济尤其是民营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滞后袁导致不少商业价值高的新技术尧新发明却往往被异地的民营企业相中并率先产业化袁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武汉科学技术资源向先进制造业的市场化转移袁使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传统工业优势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武汉产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羁绊遥
四尧结语
由于国家的大力支持袁未来5年是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黄金时期袁但同时全球经济在曲折中缓慢复苏的大环境下可能也会存在着各种挑战遥在这种背景下袁武汉市及湖北省政府应做好先进制造业产业战略规划袁在发展先进制造业的过程中袁要高度重视产业结构调整袁把发展先进制造业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相结合袁促使发展先进制造业成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主线遥在技术上袁先进制造业企业应积极同高校尧科研单位和一些国外企业开展合作袁寻求技术上的进步从而提高自主研发能力袁将技术创新和品牌打造相结合遥[5]以各类工业园区为载体袁完善武汉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和产业配套袁培育先进制造业主导产业集群袁提高产出效益曰加快重点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袁推进传统产业集群转型提质升级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提高协作配套能力尧原材料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扩大发展规模曰研究制定产业链招商目录袁引导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袁提高单位面积土地投入强度和产出率袁优化工业空间布局遥力争把先进制造业培育成为构筑中部崛起战略支点的主导产业之一袁把武汉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遥
参考文献院
[1]武行汉情市经济况及2012和信年息重点化委员会工作安院.2011[Z].2012-01-17.[EB/OL].年全市工业经济运
[2]
http://www.whec.gov.cn/Read.aspx?cid=85&aid=12721.武五汉冶规市经济划[Z].2012-04-19和信息化委员会袁[EB/OL].http://www.whec.gov.
.武汉市工业发展野十二
[3]cn/SectionRead.aspx?cid=228&aid=13358.陈素剑锋分析.[J].武平汉顶建设山学院学中部地报区袁先2008(4)进制造院29-36.业中心的制约因
[4]
武第二汉市次统科计局学研究与袁科技实局验袁发展改革委发展渊R&D)资源袁财政清局查.武主要汉市
数据公布渊第一号冤[Z]袁2011-02-21.[EB/OL].http://www.[5]
whtj.gov.cn/Article/ShowArticle.aspx?id=6077.于选择要要要波袁李基平于华SWOT.南京市分析浦[J].口区现代管先进制理造科业学发展袁2012(5)战略
院
44-46.
咱责任编辑院兰欣卉暂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