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重大危险源计算

来源:东饰资讯网
05案例真题:脱硫系统包括制氢装置和氢气储罐,制氢装置为两套电离制氢设备和6个氢气储罐,两套电离制氢设备存有氢气数量分别为50kg和30kg;6个卧式氢气储罐体积为20m3、额定压力为3.2Mpa、额定温度为20℃,作为生产过程整体装置,这些装置与储罐管道连接。(氢气密度:0℃,0.1MPA状态下密度0.09kg/m3.)

锅炉点火主燃油使用柴油,厂区有2个500m3的固定柴油储罐,距离制氢系统500m.在同一院内有2个20m3的汽油储罐,距离制氢系统550m.(汽油的密度750kg/m3,汽油、柴油储罐充装系数为0.85.) 氢气临界量为5吨,汽油临界量为200吨。

.答:(1)汽油储罐(2个20m3)是危险源,其储量是: 2×20m3×750kg/m3×0.85=25500kg=25.5吨

汽油临界量为200吨,这两个汽油储罐在一个单元内,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柴油储罐2个500m3:2×500m3×840kg/m3×0.85=714000kg=714吨

柴油临界量为5000吨,不是重大危险源。(柴油这个可以不答,一般不是重大危险源)

(2)制氢设备(包括氢气罐)是危险源,其储量计算如下: 按临界量。解法1(精确)先把高压氢气储罐换算为标准状态下的氢气体积:(纯理想气体的标准态是该气体处于标准压力p(100kPa)下的状态,即0.1Mpa,温度273.15K(0℃)作为参考温度)

P1V1/T1=P2V2/T2

20×3.2/(273+20)=标准状态下氢气的体积×0.1/273

标准状态下氢气的体积=20×3.2/(273+20)/(0.1/273)=596.3m3 氢气在0℃,0.1MPA状态下密度为0.09kg/m3, 6个氢气储罐的储量是:6×596.3×0.09=322.0kg

再加上两套电离制氢设备存有氢气数量分别为50kg和30kg 则生产单元氢气储量是:50+30+322.0=402.0kg.=0.402吨,氢气临界量为5吨,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解法2若未给温度和密度,标准情况下任何气体的摩尔体积约是22.4L/mol(近似数)

换算到常压下的质量是: 3.2×20÷0.1÷(22.4×10-3)×2(氢气分子量)×6 =342857g=343kg

再加上两套电离制氢设备存有氢气数量分别为50kg和30kg 则生产单元氢气储量是:50+30+343=423kg.=0.423吨, 氢气在生产场所的临界量是5吨,所以该4个氢罐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按压力容器。按照压力容器,易燃介质,最大工作压力≥0.1MPa,且PV ≥100MPa·m3的压力容器(群)是重大危险源。制氢站6个氢罐的工作压力为3.2Mpa>0.1 Mpa,体积20m3,氢气是易燃介质,且PV=3.2×20×6=384Mpa·m3>100Mpa·m3,所以该 4个氢罐构成重大危险源。

07真题三、某火力发电厂有6台额定压力13.72 MPa、额定蒸发量670t/h的电站锅炉。为保证锅炉启动和稳定燃烧,建有2个500m3的轻柴油储罐。为发电机冷却,建有制氢站。制氢站装有1套制氢设备和4个氢罐,氢罐的工作压力3.2 MPa、体积13.9m3。锅炉燃用煤粉由磨煤机加工后,经输粉管道直接进入炉膛。因生产需要,该厂决定对磨煤输粉系统进行改造。改造工程包括:拆除部分距离地面6m

高的破损输粉管道,更换新管道。在施工中,部分拆除和安装工作在脚手架上进行,使用额定起重量为5t的电动葫芦。拆除旧管道时,使用乙炔进行气割。新管道焊接前,使用角磨机进行抛光。拆除的旧管道和其他旧设备使用叉车运走。施工现场周围有正在使用的动力电缆和高温管道,还有部分未清除的煤粉。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该施工现场有哪些特种设备?哪些作业属于特种作业? 2.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规定,指出该企业应申报的重大危险源。

3.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的规定,说明该施工场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其发发因素。 4.简述该施工现场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常 见 气 体 性 质

气体 甲烷 乙烷 丙烷 丁烷 乙炔 乙烯 分子式 分子量 CH4 C2H6 C3H8 C4H10 C2H2 C2H4 16 30 44 58 26 28 危险性 毒性 爆炸极限 5.0-15.4 3.4-12.5 2.2-9.5 1.8-8.4 3-81 2.7-36 气味 甜味 微甜 甜味 比重 0.561 1.04 1.56 2.05 0.91 0.96 遇火或反应 窒息性 遇火 遇火 遇火 窒息性 窒息性 遇火或高压 窒息性 遇火 窒息性 丙烯 一氧化碳 C3H6 CO 42 28 44 30 46 64 34 36 80 17 31 70 2 原子量 1 12 14 16 遇火 窒息性 2.0-11.1 难闻气味 14.7 0.96 1.52 遇火或反应 50ppm 12.5-74.2 高压 5000ppm 不可燃 二氧化碳 CO2 一氧化氮 NO 吸入或反应 2ppm 强氧化剂 微刺激性 1.02 遇火或反应 3ppm 强氧化剂 微刺激性 2.83 吸入 遇火 2ppm 10ppm 不可燃 刺激性 2.25 二氧化氮 NO2 二氧化硫 硫化氢 氯化氢 溴化氢 氨气 氧气 氯气 氢气 SO2 H2S HCL HBR NH3 O2 CL2 H2 4.3-45.5 臭鸡蛋味 1.18 不可燃 不可燃 16-25 刺激性 刺激性 刺激性 1.25 2.77 0.59 吸入或接触 5ppm 吸入或接触 3ppm 吸入或接触 25ppm 遇火或反应 不确定 强氧化剂 微刺激性 1.1 吸入或接触 1.0ppm 遇火或反应 窒息性 元素 氯 Cl 溴 Br 硫 S 助燃 4.0-75 原子量 35.5 80 32 刺激性 2.46 0.694 元素 氢 H 碳 C 氮 N 氧 O 1.该施工现场特种设备有电站锅炉、氢罐(压力容器)、氧气瓶(罐)(1分)、乙炔气瓶(罐)(1分)、电动葫芦(起重机械)、压力管道、叉车。

特种作业有锅炉作业(含水质化验)、起重机械作业、电工作业、压力容器作业、金属焊接、切割作业(气焊、电焊、气割)、企业内机动车驾驶员(叉车)、登高架设工作。(按照新的规定红字不算)

2. 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规定,该企业应申报的重大危险源是:

(1)锅炉。额定蒸汽压力大于2.5Mpa,且额定蒸发量大于等于10t/h的锅炉即为重大危险源,所以6台电站锅炉均构成重大危险源。

(2)氢罐。按照危化品临界量,制氢站4个氢罐的工作压力为3.2Mpa ,体积13.9m3,根据公式: P1V1/T1=P2V2/T2;

气体重量计算公式【(Mpa×10×m3×1000)/22.4】×分子量×罐数=克数

换算到常压下的质量是:

3.2×13.9÷0.1÷(22.4×10-3)×2(氢气分子量)×4 =158900g=158.9 kg=0.1589吨 氢气在生产场所的临界量是5吨,所以该4个氢罐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按照压力容器,易燃介质,最大工作压力≥0.1MPa,且PV ≥100MPa·m3的压力容器(群)是重大危险源。制氢站4个氢罐的工作压力为3.2Mpa>0.1 Mpa,体积13.9m3,氢气是易燃介质,且PV=3.2×13.9×4=177.92Mpa·m3>100Mpa·m3,所以该 4个氢罐构成重大危险源。

按照氢气管道,输送极度、高度危害液体介质、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100 mm,设计压力≥4 MPa的管道是重大危险源。制氢站氢气管道的工作压力为3.2Mpa<4Mpa,氢气管道不是重大危险源。

(3)轻柴油(柴油)罐。2个500m3的轻柴油储罐作为乙类可燃液体对待,国标柴油的密度范围为0.810~0.855,通常柴油密度以0.84计算,充装系数按0.85计算500×2×0.85×0.83=705.5t,远低于其5000吨的临界量,所以不是重大危险源。(可以不管)

3.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的规定,该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其引发的因素是:

(1)锅炉爆炸。电站锅炉可能因为强度降低、超压使用、维修、操作不当等原因发生锅炉爆炸事故。

(2)压力容器爆炸。制氢站的制氢设备和4个氢罐属于高压设备或容器,有发生压力容器爆炸的可能。氧气瓶(罐)、乙炔气瓶(罐);

(3)起重伤害。电动葫芦属于起重设备,在操作时有可能发生起重伤害事故。

(4)机械伤害。角磨机磨煤机等机械设备的转动部件有发生机械伤害的可能。

(5)车辆伤害。该火力发电厂有叉车等厂内运输车辆,可能发生车辆伤害。

(6)中毒。CO

(7)高处坠落。改造工程的部分拆除和安装工作在脚手架上进行,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高空作业

(8)触电伤害。电焊、角磨机、运行中的电缆 (9)物体打击。高空落物;

(10)灼烫。锅炉、高温管道、电焊、气割 (11)火灾:焊渣、煤粉及其他可燃物 (12)其他爆炸:煤粉

4.该施工现场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是:

(1)预防锅炉、压力容器爆炸、起重伤害的安全措施

定期做安全检定、保证安全附件可靠运行、专职管理、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做好司炉工、压力容器操作工、起重工培训考核。

(2)预防机械伤害措施

机械运动部件必须有防护,机械强度验证,使用本质安全机械,职业培训。

(3)预防车辆伤害措施 制定车辆使用管理规程。

(4)预防中毒的安全措施是:加强监测报警、加强安全教育、配备防毒面具。

(5)预防高处坠落的安全措施是:高处作业要用防坠落栏杆,有安全带,避免上、下同时作业。

(6)预防触电的安全措施是: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使用安全电压,保证绝缘防护用品的穿戴。

.(1)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2)使用劳动保护用品或安全带或安全帽或防护网或安全手套; (3)照明良好;

(4)清理煤粉或清理现场或专设通道; (5)设置标志;

(6)电动工具使用前检查或配备漏电保安器; (7)进行检查; (8)隔离措施;

(9)起重作业设专人指挥: (10)防火措施;

(11)保护措施; (12)责任制; (13)管理制度; (14)培训;

(15)应急预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