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姓名:
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赏析简答题】【参考答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习题】 一、理解性默写:
1、陈述自己因直言进谏而“朝奏夕贬”的诗句是:
2、尽管招来一场弥天大祸,但还是愈老弥坚,使人见到他的刚正不阿的气概的句子是: .
3、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韩愈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的诗句是/直言诗人忠君报国的信念的诗句是: 4、以景来寓前途坎坷难料的句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它与李白《行路难》里的“ ”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选择题:
1、对《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首联直接写出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朝奏”与“夕贬”对比,让人感觉到诗人命运变化的急剧。
B.颔联表明诗人的心迹:不惜残年为皇上革弊除害。
C.颈联即景抒情,表现了诗人忧家伤国的情怀。“马不前”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痛苦,也让人联想到马致远的“瘦马”,都是以马写人。
D.尾联写诗人向侄孙韩湘交代后事,显得从容、宁静,表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思想境界。
2、对《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本诗是韩愈写给自己的侄孙韩湘的,诗题中“左迁”一词是“降职、贬官”之
意。
B.“圣明”在这里指皇帝,与圣上、陛下、天子等词意义相同。 C.“家何在”“马不前”,表明作者感到回朝廷无望和前途渺茫。 D.“肯将衰朽惜残年”,传递出作者由于年老而不得不屈服的悲愤之情。 3、对《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首联直写自已获罪被贬的原因。“朝”与“夕”,
“九重天”与“路八千”,让人深切感受到诗人命运变化的急剧
B.“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进而表明自己的心迹。“圣明”而有“弊事” 相对成趣。
C.“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即景抒情,情悲且壮。“马不前”流露出英雄失路之悲。“横”“拥”两字形容物态都很精当,且有气势。 D.“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沉痛而从容。诗人向侄孙交待后事,语义紧扣第四句,进而叶露出积极向上的情怀。 三、简答题:
1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一联中,“朝”和“夕”、“九重天”、“路八千”都包含有鲜明的对比之意,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处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一联中,作者将眼前之景和心中之情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请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 一、理解性默写:
1、陈述自己因直言进谏而“朝奏夕贬”的诗句是: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2、尽管招来一场弥天大祸,但还是愈老弥坚,使人见到他的刚正不阿的气概的句子是: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3、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韩愈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的诗句是/直言诗人忠君报国的信念的诗句是: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4、以景来寓前途坎坷难料的句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它与李白《行路难》里的“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选择题:
1、对《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D )
A.首联直接写出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朝奏”与“夕贬”对比,让人感觉到诗人命运变化的急剧。
B.颔联表明诗人的心迹:不惜残年为皇上革弊除害。
C.颈联即景抒情,表现了诗人忧家伤国的情怀。“马不前”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痛苦,也让人联想到马致远的“瘦马”,都是以马写人。
D.尾联写诗人向侄孙韩湘交代后事,显得从容、宁静,表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思想境界。
【解析】D结语沉痛而稳重,语意紧扣第四句,进一步吐露了凄楚难言的愤激之情。
2、对《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D ) A.本诗是韩愈写给自己的侄孙韩湘的,诗题中“左迁”一词是“降职、贬官”之意。
B.“圣明”在这里指皇帝,与圣上、陛下、天子等词意义相同。 C.“家何在”“马不前”,表明作者感到回朝廷无望和前途渺茫。
D.“肯将衰朽惜残年”,传递出作者由于年老而不得不屈服的悲愤之情。 【解析】D 颔联是说,本想替皇上除去那些有害的事,哪里考虑衰朽之身还顾惜余生。
3、对《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理解不正确的是( D )
A.“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首联直写自已获罪被贬的原因。“朝”与“夕”,
“九重天”与“路八千”,让人深切感受到诗人命运变化的急剧
B.“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进而表明自己的心迹。“圣明”而有“弊事” 相对成趣。
C.“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即景抒情,情悲且壮。“马不前”流露出英雄失路之悲。“横”“拥”两字形容物态都很精当,且有气势。 D.“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沉痛而从容。诗人向侄孙交待后事,语义紧扣第四句,进而叶露出积极向上的情怀。
【解析】D进而叶露出积极向上的情怀是错误的,吐露了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 三、简答题:
1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一联中,“朝”和“夕”、“九重天”、“路八千”都包含有鲜明的对比之意,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处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对比反映了诗人命运急剧变化的处境。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忠心为国却遭贬谪的怨愤之情。
2、“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一联中,作者将眼前之景和心中之情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请加以分析。
答:表面上写的是山高云深、大雪阻路,自己无法前行,实际上作者也是在挂念家人、感叹人生之路的难行,读来诗人顿生英雄失路之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