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科学运用微格教学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实践

来源:东饰资讯网
第28卷第5期 龙岩学院学报 V01.28 No.5 2010年1O月 JOURNAL OF LONGYAN UNIVERSⅡY 0ctober 2010 科学运用微格教学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实践 杨静 。刘闽阳 (1.集美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福建厦门 361021;2.龙岩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福建龙岩364012) 摘要:微格教学是训练师范生掌握课堂教学技能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对微格教学和模式特征 的理论分析,提出微格教学训练的组织与实施步骤、方法等,以促进师范生教学技能水平的不断 提高。 关键词:微格教学;模式特征;训练步骤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629(2010)05—0125—03 “微格教学”在为有效提高师范生课堂教学技 系统。它使师范生和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 能,缩短毕业后的上岗过渡期,尽快适应本职工作, 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I】教学 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损失等方面,发挥了不可估量 技能是指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教师运用有关知识经 的作用.在我国师范学校的理论与实践相互转化过 验及教育教学理论,促使学生积极活动的一系列可 程中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乔治・布朗先生曾说 描述、可培训的具体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可以通过 过:“微格教学……它不能解决教学中所有的问题, 训练掌握,在实际练习中得到巩固和发展。教学技 它不能把一个普通教师变成一个天才完美无缺的 能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因此也具有可观察性和可操 教师,但可以把他变成一个好一点的教师”,揭示了 作性,可以通过鲜明的示范具体地展示出来。【:】 任何一种手段都不可能是万能的,都是服务于目的 我们从“微格教学”和“教学技能”含义的理解 的,然而不是所有的手段都能达到最后目的.因而 上,不难找出二者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 不在训练的方式,而应追究训练的合理性的深刻内 结合点,这是能否有效运用微格教学进行教学技能 涵。现代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不仅把丰富的知识传递 训练的关键。 给学生。让学生知道“是什么”,还要让学生知道“怎 其一,心理学研究表明,技能是一种行为方式, 么办”、“如何做”,即使学生形成一系列相对完善的 既有内隐的心智活动,又有外显的动作活动,每个 教学技能,而学生所学习的各种理论知识是不能直 人所表现出来的技能水平是有差异的.虽受多种因 接转化为教学能力的,因此,需要给学生提供教育 素的影响,但通过一定形式的训练又是可以掌握和 实践的最有效的“场”。“微格教学”活动要凸显“场” 提高的。[31传统的训练模式是采用理论灌输或师徒 的主要的特性即“相互作用”及其“连续性”。不仅为 传带的方式,教师通常讲授理论、原则较多,学生被 师范生创设人与人、人与物相互交流的氛围,更可 动听讲、死记硬背或机械模仿,效果甚微。而微格教 以充分利用和挖掘现有资源,以最少的时间,最高 学冲破了传统的训练模式,将复杂的教学过程作了 的效率,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效益,发挥教学活动 科学的细分,并应用现代化的视听技术,对细分后 合力的效能。 的教学技能逐项进行训练。当每一个技能都掌握以 1微格教学与教学技能的关系 后再把它们综合起来,形成较为完善的课堂教学能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是在美国斯坦福大学 力。而技能培养通常要经历从局部到整体.再到协 教授爱伦博士和他的同事一起创导下。于1963年 调完善的阶段过程.因而这种学习和训练教师教学 产生的。它是通过“微缩”的教学实践活动,培训师 技能的方法是符合心理学中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方法.20世纪80 形成规律和原理的。 年代中期传入我国。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实践 其二,根据巴甫洛夫学说,在学习活动中,多种 收稿日期:2010--05—25 作者简介:杨静,女,辽宁抚顺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家庭教育。 125 分析器的参与,可以大大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 促进暂时神经联系;如果只有一种分析器连续地进 行活动,大脑皮层就容易产生内抑制过程。微格教 学训练过程中,除有教师的理论指导外,更多运用 观察、示范、操作、反馈、评议等实践活动,视听并 用,能使信息接受者获得大量的信息,比只用语言 描述的方法好得多。澳大利亚微格教学专家科力 格训练过程中,要针对微格教学和技能训练的特 点,精心设计,严密组织,将各种要素协调形成一个 整体,即探索出切实可行的分析研究方法和解决问 题的步骤,形成规范、科学、有效的实践指导。 2.1 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与操作技能 任何一门学科学习都必须建立在了解相关知 识和掌握相关技能的基础之上。指导教师在做微格 夫・特尼就曾说过:“微格教学成功取决于好的示 范。”教师为被受训学生提供多种风格的教学示范, 教学训练前,首先让学生了解其相关知识,即在学 生学习了“电化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等学科内容 辅以对各种技能的说明,有了模仿的样板,学生就 获得了关于练习方法和实际动作的清晰表象,但绝 非是盲目模仿。而是感受别人提出的教学细节的优 缺点,研究找出改进教案,纠正教学偏差。同时,人 的技能学习是以反馈为基础的。学习的过程是一个 不断反馈强化的过程。微格教学为师范生或在职教 师在教学技能训练时提供及时、准确、自我反馈的 机制。使学生明确自己在哪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或 问题,及时改进、提高。 其三,微格教学是以教育心理学理论为依据,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单纯化了的教学技 能也是如此。所以,对于教学技能不仅要注意教师 应怎么教。同时也应该注意学生怎么学。微格教学 设计过程,其实就是教育技能多要素的综合体现过 程。从表面来看,微格教学的教学目的是受训学生 实践所学的教学技能,逐渐熟练地掌握各种教学技 能。但实际上,无论是哪一项教学技能的训练,都是 运用这些技能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促进 思维,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之功效。因而无论是 教师还是受训学生,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通过系统 地对学习内容的分析、学习者的分析,形成制定、选 择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的的优化技术以及评价调 控技术.使得解决复杂教学问题的最优微观教学方 案逐步形成,从而取得最佳的学习训练效果。 2微格教学训练的实施方法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对应用型人才的 高要求,使得长期以来师范生在毕业前的短期教育 实习模式受到了较大的挑战。学生上岗初期很难适 应教育教学实习环境。对教师课堂中所传授的理 论、指导以及教师在实践中提出的宝贵意见,缺乏 直观的感受,而课后又很难完整地回忆出自己教学 时的情景,难以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直接影响了 学生教学能力的提高。因而,传统的、走过场的微格 教学模式势必无法改变上述局面。在组织与实施微 126 之后进行或同步进行。这些学科教师主要从操作技 术、原理出发,指导学生了解微格技术及操作步骤; 而教育学科教师主要从实施原则、技能出发.指导 学生学习编写实践教案,提炼教育技能动作,互为 补充、相得益彰。最后指导学生明确实施步骤.即第 一步,在微格教学开始前,指导教师向学生讲明技 能训练的目标、要求以及要领等。使学生有明确的 心理准备;第二步,由被训练学生根据教学计划,设 计、组织教学活动过程,用电视录像记录下来;第三 步,重放录像,由指导教师和其他学生一起观看录 像;第四步,对照训练目标,由训练者本人、同组同 学及指导教师共同分析、评价其教学技能的优缺 点。然后修订方案,再做训练,直到掌握正确的教学 技能为止。 2.2确定切合学生实际的训练目标与模式 培训目标的确定可以使指导教师在教学工作 中明确方向,有的放矢,提高效率。应明确确立目标 的目的不在于教师怎样完成活动,而在于通过活动 促使学生在行动上发生某些变化,因而我们制定培 训目标要符合课程要求。要有利于学生掌握并理解 教学技能理论;要切合学生实际,目标不可定得过 高,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要具体细致,从具体的 内容细节到实际操作步骤,不是空泛的,同时,也便 于教师随时检查目标的完成情况,及时作出反馈、 修正和完善。在目标的指引下。结合训练内容、学生 教育水平的实际和教学设备的实际,再确定训练模 式。常用的模式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任何一种方 式都不是万能的,在使用的过程中,或单一使用,或 交叉使用,或递进使用等,选择并发挥其优势。 ①分组训练式 利用多个微型教室,学生同时开展教学活动, 用电视录像记录下来,重放录像,对照训练目标,共 同分析、评价其教学技能的优缺点。针对不足,修订 方案。再做训练。 ②交互学习式 通过控制室的有关设备,可进行小组与小组之 间的联播。指导教师可以通过总控制台,将任意一 问微型教室的训练活动切换到另一问或多问微型 教室的电视机上,并可向模拟学生做同步的评析, 让各间教室的模拟学生相互学习、讨论。 ③示范教学式 在开展微格教学前。指导教师在示范室播放、 分析教学技能训练、模拟教学、优秀教师课堂教学 录像,为受训学生提供典型范例。在教学技能训练 中.指导教师随时可以利用电视教材展示标准的示 范.给受训学生对照仿效。 ④讲评反馈式 教学训练操作完成后,指导教师与受训学生一 起观看教学训练录像,并对受训学生的教学技能进 行分析、评价。指导教师除了同时对各间微型教室 的训练活动做单独实时录像外,还可以在总控制台 上按需要编录各室训练活动片断。 2.3指导学生精心设计与编写教学活动方案 这是微格教学训练中重要的环节,是受训学生 教育实践的起始环节。教学活动方案的编制引领实 践的全过程。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完成教案时,着重 考虑如何合理安排课堂中的各种活动,以保持课堂 的高效运行,课堂活动目标、活动方法、活动内容、 活动过程、活动媒体、活动时间的安排就显得格外 重要。 方案内容要求(见表一) 活动目标的表述:应具体化、尽量运用行为动 词,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活动内容的选择:应结构合理,难度适中,在突 出难点、创新上下功夫。 活动方式的呈现:应减少灌输、统一,以人为 本。增强互动性和创造性。 活动过程的安排:应能引发兴趣,又能集中注 意力,做好过渡与转换。 活动媒体的使用:应与教育内容、方式相匹配, 要适量、适时。 活动时间的分配:应有效分配,严格控制,最大 限度地减少损耗。 预想学生行为:包括学生的应答活动、观察活 动、操作活动等。 总之,微格教学课堂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 作用的多种要素构成的,如何组织、设计一堂课,把 各要素协调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通过反 馈给予完善和改进,这是编写微格教学活动方案时 必须把握的关键之点。 表一方案格式要求 2.4组织学生教学技能的有效训练 准备阶段:是在高年级学生已掌握了教学法的 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后,首先在规定的教学内容中, 进行教学活动方案设计的练习,这是第一层级的活 动。一种方式是个体训练。即由每个人按要求设计 教学活动方案,交任课教师认真批改后,提出改进 意见;另一种方式是集体训练,即由学生按不同年 龄班,分组设计教学活动方案,集体讨论教学活动 方式,推荐一人操作。同时还要为本次教学活动设 计并准备简单的教具材料。 操作阶段:是在充分讨论教学方案之后的“演 习”,这与正式教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被实践 的对象是模拟的。一种方式是延续式训练。将学生 分小组按顺序进行教学,在8一l5分钟内完成教学 的主体部分。由其他学生充当被施教者角色,配合 完成训练活动。同时用电视录像记录下来。一种方 式是暂停式训练。将学生集中起来,由一位学生组 织教学,教师在控制室中监控学生的教学活动。当 出现明显的教学问题时。及时中止活动并进行评 析,按照改进建议,教学活动继续进行。这种形式, 可以使教学中的一般性、普遍性问题及时得以改 进,实效性比较强。 2.5师生共同评价共享成果 这是训练活动的最后环节,对照训练目标,由 教师、受训学生、配课学生共同分析、评价其教学方 式方法的优缺点。在播放教学训练录像的同时,指 导教师除自己做评析外,还要指导受训学生进行分 组或全班进行,也可将有代表性的教学训练录像完 整地或片断地向小组或全班播放,以供大家学习, 针对不足,修订活动方案,再做新一轮的训练。另 外,还可以收集和剪辑部分学生的微格教学实训片 (下转第136页) 127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Literature Resources of Newspapers and Journals in Minxi LIN Lan-xiang Abstract:The literature resources in Minxi(west of Fuji=),including newspapers and journals,are an im— portant par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 collections for library.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se re- sources are of significant importance to the study of local political,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material and spiirtual civilizations and pushing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library special collec- tions.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resources are nOW in its initial stage wiht many diifculties to deal with.As a result,it should be well planned,managed and time,technologies and fund should be guaranteed for it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Key words:Minxi(west of Fujian);local newspapers and journals;speciany—coUected joumals;development and ufilization (上接第127页) 缺乏真情实感;由于是机器控制,灵活性的缺乏,教 段,记录学生在微格教学中的变化,为今后的教学 师的面对面辅导作用降低等不利因素都应予以关 提供思考和借鉴。 注。更重要的是,教育技能是一个外化的动作技能, 在微格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遵循着陶行知先 通过训练可以快速掌握。但如果训练中忽略学生的 生的“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教育原则, 意识水平、个性发展等因素,也容易出现动作机械 从开始交待目标与内容,到实际操作,再到重放录 或一致,不利于创新。鉴于此,在开展微格教学活动 像、修订方案和模拟训练,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圈, 时,还应树立整体教育观念,不断学习和探究,广泛 充分体现了教师在操作中的教,学生在操作中的 吸取其他教学方式的精华,有机结合,积累宝贵的 学。与此同时,指导教师与受训学生每个人不断转 经验;还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针对学生的个 换角色,从执教者,到学习者,到评价者;每个人不 体差异,取长补短,使得微格教学的训练模式更合 断获取经验,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分析研究, 理、更科学、更有效。 共享着劳动成果,共同成长着,如此反复,教育理念 不断升华,教育技能日趋成熟,教育水平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在整个微格教学实践中,我们充分感受到了现 [1】李志河.微格教学概论【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代化教学手段对教学的支持作用。但是任何一种教 出版社.2009:3. 学方式都有其局限性,我们也不能将微格教学的作 [21Z建国,张海珠.课堂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M】. 用任意扩大化。我们首先应考虑的是在基础教育普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 遍落后的地区,推广微格教学有观念上和经济上的 [3】林崇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388. 制约;由于是模拟训练。面对镜头,有时会给受训学 [责任编辑:黄素华] 生带来较大的压力和不安,有时会有做作的感觉, Improving Teaching Skills by Microteaching for Students Trained to Be Teachers YANG Jing,LIU Min—yang Abstract:Microteaching is an effective way to train students who will become teachers upon graduation to master classroom teaching skills.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microteaching and its mode characteristic, hte paper gives advice on how to organize micro-teaching training and its steps and method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level of students. Key words:microteaching;model characteristic;training procedures and methods 13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