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阅读练习及答案

来源:东饰资讯网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婆,人道是、清光更多。

吕叔潜:作者志同道合之友。姮蛾:即嫦娥,传说中的月中仙女。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人在中秋之夜,联想到与月亮有关的神话,“飞镜”运用比喻生动地描绘了月亮的形态,“金波”描绘了月下波光粼粼的水面。

B.“被白发”表达了词人白发已多、功业无成的慨叹,“欺人奈何”以质问的方式有力地展示了英雄怀才不遇的内心痛苦。

C.词的下片,词人想象自己要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的大好山河,强烈地表现了词人渴望收复山河的理想。

D.全词想象丰富,把超现实的奇思妙想与现实中的思想矛盾结合起来,体现了浓厚的

浪漫主义色彩,是一篇瑰丽激昂的优秀词章。

15.请赏析“斫去桂婆婆,人道是、清光更多”精妙之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l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l)《诗经·氓》中,叙述自己早起晚睡每天都在操劳家务的两句是“ , 。”

(2)屈原《离骚》中“ , ”两句,表明自己光明纯洁的品质没有亏损。

(3)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 , ”两句,写出自己对同舍生“略无慕艳意”的原因。

14.(3 分)A(“金波”指月光的波动)

15.(6 分)

(1)诗人运用想象,(2 分)想砍去月中摇曳的树枝,这样月亮在人间洒下的的光辉更多。(2 分)

(2)挡住月光的“桂婆娑”暗指现实的黑暗(或指山河破碎的现实),诗人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寄托了要扫荡黑暗、把光明带给人间的理想主义与情怀。(2 分)

16.(6 分)

(1)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2)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