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买东西的学问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4买东西的学问 第二课时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四年级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文明购物的意思,培养维权意识。 学习 目标 3、知识目标:了解生活中的不文明购物行为,学会做一个文明顾客,掌握消费维权方法。 重点 文明购物、合理维权。 难点 掌握消费维权方法。 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 1、 视频:如此超市购物 2、 思考:这样的购物在现实生活中你也有看到过吗?这样做对不对?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3、 导入语:我们在购物时需要培养良好的购物习惯,做一个文明的消费者。这既是必要的行为规范,也是社会道德的基本要求。 讲授新课 1、 不文明购物曝光台:在日常生活当中,你还见过哪些类似的不文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 2、能力目标:能够避免不文明购物行为,能够合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明购物现象?请你用描述、绘画、摄影等方式为我们展示一下吧! 认识生活中的不2、 小组讨论:你看到这些行为有什么样的感觉?这些行为给你带来文明购物行为。 困扰了吗?是怎样的困扰? 3、 学生讲述超市购物的小困扰: (1) 超市里不同的豆子被小朋友玩得都混在了一起,要挑到干净的绿豆真是太难了。 (2) 很多人把购物车乱停乱放,把路都挡住了。 (3) 一些阿姨挑水果总是捏来捏去的,水果都捏坏了,每次买水果都要选好久。 4、 购物大侦探: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不文明的购物行为给商家带来了不少的困扰,于是大家纷纷设置了一些警示语,你在生活中发 感受不文明购物行为对自己(消费者)带来的困扰。 感受不文明购物行为对商家(经现了哪些警示语,这些警示语都表达了商家怎样的烦恼与诉求? 营者)带来的烦5、 学生说说商家的烦恼。 恼。 6、 观察与发现:通过分析这些不文明购物行为给自己和商家带来的 烦恼、影响,你有什么发现? 7、 总结:不文明购物的行为不仅会损害我们自身的形象,也会给商结合消费者和经营者进行分析,家带来困扰,而其实这些行为最终,还可能会伤及我们自身。 认识不文明购物8、 讨论:请你阅读课本第33页刘晓明购物的故事,并讨论以下问行为的危害。并题: (1) 你同意刘晓明的做法和观点吗?为什么? (2) 我们要怎样才能做到文明购物呢? 鼓励学生文明购物,争当文明顾客。 9、 文明购物我能行:请你结合自己购物的烦恼和商家的一些烦恼, 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做一个文明的顾客?(语言和行为) 10、视频总结:文明购物懂礼貌 11、出主意:采购终于结束了,雯雯看上去有点不开心。请你阅读课本第34页,看看她遇到了什么事情。想一想,如果你遇到这些事情该怎样做呢? 12、如果这样做:你认为这两种做法可取吗?这样做会有怎样的结果?(课本第34页) 13、提示:在购物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侵犯自己权益的行为,我们要有维权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14、法律小讲堂:消费者享有人身、财产不受侵害的权利,商家无权搜查顾客的身体或背包。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有权要求经营者修理、更换、退货、弥补损失、赔礼道歉等。 15、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做: 通过课本的材料,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商家侵权行为,并学会解决这两种问题,维护好自己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6、思考:如果商家坚持要搜包、坚决不肯退换商品,我们可以怎么做? 17、小提示: 购物时遇到矛盾和问题,如果与商家、厂商协商未果,可以向 消费者协会或者工商管理部门投诉,甚至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消费者协会投诉电话:12315 18、购物心得歌。 再讨论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其19、购物大讨论:在日常的购物中,你还有哪些维权方面的困扰吗?他侵犯行为的处说出来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吧! 理方式。 课堂小结 购物是我们生活中最常有的行为之一,文明购物,争当文明顾客很重要,学会维权,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重要。 总结提升 板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