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高新技术企业专项审计中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研究 张建勇(瑞安安阳联合会计师事务所,浙江 瑞安 325200)摘要: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这使得许多企业想要通过认定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而这一过程需要会计师事务所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进行专项审计,确保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准确性和规范性。然而在实际专项审计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本文结合高新技术企业专项审计中常见的问题,具体提出一些应对的措施,以期能为相关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一些有效的参考。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专项审计;会计师事务所一、高新技术企业及专项审计概述在国家鼓励创业、支持创新的背景下,高新技术企业最大的特点便是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其也切实获得了国家在资金、税收、融资等方面的扶持。也正因如此,许多企业都想要申请认定成为高新技术企业,从而获得国家方面的有力支持。但需要明确的是,认定高新技术企业需要符合国家相关的规定要求,且认定之后也是具有有效期的,即一般是自认定后的三年内有效,而并非长期性的。方面,企业在组织研发活动时,往往会从产品研发部门调用人员作为研发项目的成员,但在项目结束后,所调用的人员将回归至原属部门,而在项目进行期间,项目成员不仅要负责产品研发,还要负责原属部门的工作任务,这便导致人员存在多重身份。而正因如此,审计人员在审计时无法准确界定出研发人员,这也容易导致人工成本与企业生产成本或业务成本混为一谈,不利于后续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三)难以准确划分高新技术产品或服务收入目前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中,也未对高新技术领域与高新技术产品或服务的对应关系作出明确的解释,且缺乏完善的高新技术产品或服务认知管理系统,加之超出注册会计师能力范围,从而导致其难以全面地掌握企业所申报的高新技术产品或服务的性能、特征、应用领域等,因此其在审计过程中无法准确判断企业申报的高新技术产品或服务收入是否属于高新技术产品或服务收入。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审计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一)科研活动及技术领域辨别存在较大难度高新技术企业的确获得了较多的好处,因此许多企业想要通过认定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来获得政策上的支持。在利益驱使下,有的企业试图通过造假的方式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资格,而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虽然具有专业的财务方面的知识,但对于高新技术领域方面的知识并不完全熟悉。即便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中明确界定了科研活动的概念,也比较笼统,难以准确地对应企业申报的具体项目,这便导致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难以准确辨别科研活动和技术领域。比如,在审计过程中,其对于企业现有的产品是否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的产品相符合难以准确判定;无法准确判断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是不是转换产品的核心技术等。(二)研发人员的界定模糊考虑到企业研发人员的工资薪酬在企业研发费用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因此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审计过程中,也需要对研发人员的界定进行明确。然而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在审计过程中往往无法准确判定哪些属于研发人员,其原因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部分研发人员具有双重身份,既进行研发活动,也参与企业生产管理;另一32三、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工作开展的建议(一)配置专业的、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专项审计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对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为此,会计师事务所应配置专业能力较强,且具有丰富审计经验的人员进行审计,以降低审计风险。必要情况下,可通过引入高新技术辅助专家,确保认定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另外,审计人员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高新技术知识水平,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指引》的学习,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落实。会计师事务所也有必要对审计人员进行审计业务的培训及专业辅导,促使其能够掌握国家最新的高新技术扶持政策,了解高新技术企业项目研发各个环节的内容,从而确保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审计(二)进一步完善企业研发支出及收入的审核流程在当前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工作中,收入认定、研发项目费用是审核的重中之重,也是审计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难点。为此,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企业研发支出及收入的审核流程,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引导企业根据项目开发的内容进行技术项目研发费用的审核。对于企业研发项目费用中的人工成本、直接材料费用、设计费用等,需要根据企业研发项目的研发流程进行详细的核算和审计。而对于高新技术产品或服务收入的审核,要在明确界定高新技术领域的基础上,对高新技术产品或服务收入的金额、在同期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等进行确定。同时,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制定促使自身发展的项目研发费用及高新技术产品或服务收入的审核标准,从而确保该项审核工作开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参考文献:[1]张舸.基于风险导向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审计研究[J].中国市场,2019(8):86-88.[2]朱建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业务中若干具体政策把握问题探讨[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8(8):82-84.四、结语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工作需要审计人员认真履行自身的审计职能,并重视在实际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以此降低审计风险,进而推进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及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审计风险的影响效应分析 张丽敏(河南精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河南 郑州 450000)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速度日益加快,企业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在这一背景下,审计工作在我国大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审计事项披露,其意义重大,不仅可以对重大财务错报风险进行有效控制,而且可以促进审计过程中与管理层之间的交流。因此,在目前的我国企业发展中必须高度关注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特别是要重点研究分析其对审计风险产生的影响效应,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我国企业的稳定发展,全面贯彻落实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基于此,本文从关键审计事项的界定、关键审计事项的信号传递制度以及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和审计风险的有关性三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以供有需要的人参考。关键词: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审计风险影响效应关键审计事项,简单来说,是指注册会计师结合职业判断认定的财务报表中最关键的事项,通常包含多个方面,如存在重大判断事项及重大错报风险等。审计报告中规定必须有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这样一来,既让审计报告有更大的信息价值,让整个审计过程愈加透明,又对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另外,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也会直接影响审计风险,这些都是审计人员需要重点讨论的问题。作出的界定如下:注册会计师根据个人的职业判断,与管理层进行深入的交流后,审计财务报表中必须重视的主要事项。有学者指出在本期财务报表设计中,关键审计事项是不可或缺的主要事项,有时是一个报表项目,有时是一类交易。识别关键审计事项的依据,关键在于重大错报风险及认定计价与分摊。也有学者根据关键审计事项的工作职能,提出当期财务报表的重要事件是关键审计事项,利用审计人员评估识别重大错报风险领域的有关内容,可以将审计监管级别、投资决策和审计监管是否可靠全面反映出来。二、关键审计事项的信号传递制度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而言,就过程导向来讲,可加强审计人员和审计对象的交流,从多个角度仔细衡量审计风险,制定不同于以往的规范;就结果导向来讲,其对财报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存在诸多影响,如提升信息的公开透明度及提高信息有效性等。以过程导向为依托,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可以促进不同审计对象之间的交流,深入挖掘信息中包含的价值。有学者对关键审计事项和交流价值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可以将上市企业33一、关键审计事项的界定我国审计准则中对关键审计事项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