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教学大纲(标题居中,用2号黑体加粗)
课程编码: 适用专业:
44号黑体学时: 学分:
号楷体一、编写说明(一级标题用4号黑体加粗,单倍行矩)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二级标题用小4号黑体,1.3倍行矩,以下同)(正文用5号宋体,1.3倍行矩,以下同)
性质:指本课程在教育培养计划中属①公共基础课,②专业基础课,③专业课,④实习实训课,⑤选修课。
任务:指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在理论的掌握上达到的要求,在思想方法训练、能力培养上达到的要求,以及该课程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有何作用。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指该课程在知识、能力的培养上的总体要求,要根据培养计划及课程的性质,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
(三)实践环节
说明本课程所安排的实践环节,如实验、上机、课程设计、课程实习等,确定名称,说明主要内容与要求和学时分配。其格式为:
1.名称:如实验、上机、课程设计、社会调查等。 2.主要内容与要求:写清通过何种环节培养何种能力。 3.学时分配。
4.可用文字叙述,亦可用表格说明。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介绍学习本课程应具备的基本知识或先修课程,本课程和相关课程的关系。
(五)教学时数分配表(表格内的文字为5号宋体)
适用章节专业 序号 一 二 三 学 时 名 称 总计 教学 环节 课堂讲授 实训课程讨论 实验其它 设计 实习 小计 6
(六)考核方式与要求
1.课程:考试课/考查课。
2.考试形式:开卷/闭卷/口试/现场测试。
3.成绩的计算方法。
所有课程成绩的计算原则上按照: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期末试卷成绩占60%的标准计算;个别文科专业课根据专业情况调整比例,但最低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不低于25%。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教材 2.主要参考书
按使用的重要性程度顺序排列,注明教材名称、主编姓名、出版社、出版日期等。主要参考书要两本以上。
二、课程各章教学内容纲要(一级标题用4号黑体加粗,单倍行矩)
基本要求:
1.按顺序说明各章节的教学内容。
2.对各章节教学内容,应首先说明该章节教学内容需要了解、理解、掌握、熟练掌握、应用等层次的教学基本要求。
3.在具体教学内容中,用“△”明确重点,用“○”明确难点。 4.“△”或 “○”一律写在重点、难点内容的前面。 5.“△”与 “○”可以并用,表明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第×章 ××× 1.教学基本要求 (1) (2) …
2.具体教学内容 (1) (2) …
编写人 ×××
审核人 ×××
说明:
1.页边距:上2.54cm 下2.54cm 左3.3cm 右3.0cm 2.页面底端(页脚)居中标注页码(字号小五宋体)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