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全国自考美学(审美教育论)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来源:东饰资讯网


全国自考美学(审美教育论)模拟试卷3 (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部题型 3. 名词解释题 4. 简答题 5. 论述题 6. 填空题

名词解释题

1. 寓教于乐

正确答案:寓教于乐:古罗马的贺拉斯在谈到文艺的功能时,提出了著名的“寓教于乐”的原则,认为文艺必须具有真实性,形象性,情感性。这种寓教于乐的原则实际上是美育和道德教育统一的结果,同时又符合文艺的规律,更有魅

力,直接给人以感动。 涉及知识点:审美教育论

2. 柏拉图的美育观

正确答案:柏拉图的美育观:柏拉图是从培养理想国合格公民的角度来看待美育的。他认为艺术起源于模仿,也会导致欣赏者的模仿,淫秽内容会把人们教

坏,艺术作品应模仿一切好的人物和行为。柏拉图特别强调音乐的感化作用。 涉及知识点:审美教育论

3. 席勒的美育观

正确答案:席勒的美育观:1795年席勒发表《美育书简》,在书中,席勒第一次提出了“审美教育”的概念,并对美育的性质、特征和社会作用作了系统的阐述,这是第一部系统的美育著作。席勒认为,审美教育是实现人的自由的唯一途径。他的美育理论从哲学的高度解释审美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形式的独特目的,并把审美教育的目的与审美活动的性质内在地统一了起来,明确揭示了审美教育的价值是完满人性和回答了完满人性的方式——人性统一的根据就在于自

身。 涉及知识点:审美教育论

4. 马克思的美育观

正确答案:马克思的美育观:马克思从对异化现实的批判出发,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终极目的确立美育的基本任务。他认为“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他还指出,审美教育也是需要基本条件的,在不能解决基本温饱的情况下奢谈审美教育是不现实的。同时,没有能力获得基本艺术修养的

人,对于艺术的教育作用也是难以接受的。 涉及知识点:审美教育论

5. 亚里士多德的美育观

正确答案:亚里士多德的美育观:亚里士多德认为美育的特殊作用就在于能够通过理性对感性加以节制和净化。他在阐述悲剧的效果时,认为悲剧有一种“净化”作用,这种借怜悯与恐惧使情感得到净化的作用也是一种情感的陶冶。亚里士多德强调艺术净化心灵的教育功能,但他是将其艺术的审美功能与净化心灵的

教育功能有机地统一起来,这对古罗马贺拉斯的“寓教于乐”有一定的影响。 涉及知识点:审美教育论

6. 美育

正确答案: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它是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通过审美活动展示审美对象丰富的价值意味,直接作用于受教者的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理结构、铸造完美人性,提升人生境界

的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定向教育方式。 涉及知识点:审美教育论

7. 化育

正确答案:化育:强调美育对于人性情的陶冶、情感的净化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通过不断的熏陶和浸染,审美主体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发生着微小的变化,渐渐形成一种心理结构,持久地影响着精神生活。 涉及知识点:审美教育论

8. 化性起伪

正确答案:化性起伪:是苟子在解释人性和文化的生成时所提出的,体现了美育的功能,即美育以情感的方式陶冶人的情性,从而改造人自身的弱点,使其

健康发展。 涉及知识点:审美教育论

9. 怡情养性

正确答案:怡情养性:美育的功能之一,指美的形象以情感为中介感化人,

影响人,使人们的修养达到理想的境界。 涉及知识点:审美教育论

10. 审美的人

正确答案:审美的人:就是具备敏锐的审美能力、良好的审美趣味、健康的人生态度、完善的心理结构、丰富的个性魅力,并具有自由的超越精神和炽热的

理想追求的人。 涉及知识点:审美教育论

简答题

11. 中国美育思想的基本线索。

正确答案:中国古代的美育思想。 (1)上古时期的美育思想是以乐感化。

(2)朱熹认为美育实现目标的过程,是“消融查滓”的过程,以此实现天人和人际间的和谐,提升人格,完善人生。 (3)李渔指出戏曲的情节、文词都应有益于道德教化,三美俱擅。 中国现代的美育思想: (1)蔡元培率先引入“美育”一词,他强调了美育的目的在于陶养感情,倡导以“美育代宗教”。 (2)梁启超是中国近代美育思想的另一位先驱者,他认为美育是一种“趣味教育”,有着独立存在的价值。 (3)王国维则把西方的美育理论较为全面地介绍到中国来,将美育与德、智、体三育并称“四育”。 涉及知识点:审美教育论

12. 正确理解美育的内涵应该遵循的原则。

正确答案:(1)对美育内涵的确定应该体现手段与效果相一致的原则。一方面,审美教育不是以知识性内容的获取为目的,而是以充分有效地实现对象的审美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审美的教育作用为指归;另一方面,审美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以审美作为其特殊的教育手段。因此,我们必须要处理好审美与教育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既不能以审美吞没教育,把审美教育变成一种消遣、娱乐活动,又不能不顾艺术和美自身的审美特性,而导致审美教育主旨的丧失。把审美与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正是确定审美教育独特内涵的基本出发点。 (2)确定美育的内涵还应遵循直接效果与间接效果兼顾的原则。确定审美教育的内涵,必须同时兼顾直接效果与间接效果两个方面,舍弃任何一个方面都可能走向片面。美育是情感教育的规定只揭示了美育的中介因素,美育是艺术教育的规定也只揭示了美育的主要形式,二者都忽视了审美教育终极的价值指向。美育是人格教育的规定虽然揭示出了审美教育的间接效应,但却显得过于宽泛。 (3)确定美育的内涵还应遵循独特性的原则。所谓独特性,就是指审美教育不同于智育、德育、体育等其他教育形式所独具的本质属性,审美教育的本质属性,是确定审美

教育内涵的根本依据。 涉及知识点:审美教育论

13. 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正确答案:联系: 它们同属于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它们既各自独立,又相互渗透,是一种相互推动的辩证关系。 区别: 如果说智育是以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人的求真能力为目的,德育是以锤炼人的道德品质,培养人的求善意志为指归,体育是以强化人的体能,培养人的健壮体魄为宗旨的话,那么,美育的独特性就在于,它通过对人内在情感的直接感染,调动起人的各种心理能力并使之和谐运动,从而潜移默化地实现对人的塑造,以不断提升人

的精神境界。 涉及知识点:审美教育论

14. 美育与以道制欲的关系。

正确答案:(1)美育体现着以道制欲的原则。道,指感性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原则,指理。欲,指人的感性要求和欲望。以道制欲即通过生命的原则驾驭人的感性欲望,从中实现对人的感化。 (2)以道制欲是通过人情之常的途径对人进行

造就的准则。 涉及知识点:审美教育论

论述题

15. 美育与审美活动的联系与区别。

正确答案:联系: 美育与审美活动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审美活动本身就具有陶冶人、塑造人的教育功能,如果没有审美活动,也就不可能有审美教育;另一方面,审美教育通过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唤起人追求美的无限热情,又必然会推动审美活动的不断发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审美活动与审美教育之间虽然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我们却不能把它们简单地混同起来。 二者之间的区别主要是: (1)从活动的存在形式上看,审美活动是一种带有很大随意性的个人行为,它具有很强的即兴性、偶发性等特点,而审美教育则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行为,它是一个按照预先拟订好的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受教者施以定向审美培育的活动过程。 (2)从活动的存在结构上看,审美活动是由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两个因素构成,审美活动的现实发生,就是审美关系的确立和展开的过程,也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同时被建构、生成的过程。而审美教育是由施教者、作为教育媒介的审美对象以及受教者三个因素构成,审美教育的现实发生.就是施教者以审美对象为中介

与受教者有机结合的过程。 涉及知识点:审美教育论

16. 美育与人格教育、情感教育、艺术教育的主要区别。

正确答案:人格教育、情感教育、艺术教育是美育内涵的三种主要观点,即认为美育是人格教育、美育是情感教育、美育是艺术教育。而实际上美育与它们有明显的区别。 首先,人格教育主要还是一种道德教育,它与美育相关,但不能等同。把美育看成是人格教育也只是指出了美育的间接效应和终极指向,而未能揭示出美育独有的价值内涵。 其次,把美育界定为情感教育也只是把握了美育的中介形式及其直接效应,却未能揭示出美育独有的价值目标。 再次,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虽然都离不开艺术。但它们的目的和方法却不同。美育是艺术教育的规定只是揭示了美育的主要形式,但它看不到除艺术外,还有很多自然审美现象和社会审美现象可以充当审美教育的教材和媒介。艺术教育要培养艺术人才,而美感教育则是要达到全面培养人的目的。 涉及知识点:审美教育论

17. 结合中国古代美育思想具体阐述美育的基本特点。

正确答案:(1)诉诸感性 美育的基本特点首先在于,审美对象以其感性特征,通过丰富的形象,以情感为中介,悦耳悦目,并打动人的心灵,从而激发共鸣,达到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丰富人的心灵的目的。 ①各种具有审美价值的对象在对人进行感化时,首先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具有吸引力的感性形象。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育就是使人“乐”的教育,美育是在满足人的感性需要和前提下感化人。 ②感性形象是情感的载体。 ③美育的过程是使人的感情得到表现和升华的过程。 (2)潜移默化 美育主要是一种“化育”,中国古人虽有儒、道、禅之别,但其美育思想在这一点上却是一致的。 (3)能动性 在美育过程中,审美主体不只是被动地受到感

发,而是有着能动性与创造性。 涉及知识点:审美教育论

填空题

18. 率先把“美育”一词引人中国的是蔡元培。1901年他在《哲学总论》一文中就用到了“美育”概念,是中国近代以倡导美育著称的学者。他倡导________。

正确答案:“以美育代宗教” 涉及知识点:审美教育论 19. 梁启超认为美育是一种_______。

正确答案:“趣味教育” 涉及知识点:审美教育论 20. 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将______三育并称“四育”。

正确答案:美育与德、智、体 涉及知识点:审美教育论 21. 在西方,最早明确谈到审美教育的是_______。

正确答案:柏拉图 涉及知识点:审美教育论 22. 席勒发表______后,美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人类文化史上正式出现。

正确答案:《美育书简》 涉及知识点:审美教育论 23. 美育的内涵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美育是人格教育、美育是情感教育、美育是艺术教育 涉

及知识点:审美教育论

24. 美育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诉诸感性、潜移默化、能动性 涉及知识点:审美教育论 25. 在中国古人看来,________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正确答案:审美境界 涉及知识点:审美教育论 26. 美育有________和________的功能。

正确答案:怡情养性、化性起伪 涉及知识点:审美教育论 27. 美育的最高目的就是_______。

正确答案:要造就一种审美的人 涉及知识点:审美教育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