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必背古诗词
第一单元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译文】
①我国北方的风景,千里冰封冻,万里雪花飘。眺望长城内外,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黄河的上上下下,(因结冰而)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似乎)想要与苍天比试一下高低。等到天晴的时候,看那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格外娇艳美好。
②祖国的河山是这样的美好,引得古今无数英雄人物为之倾倒。只可惜(像)秦始皇、汉武帝(这样勇武的帝王),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差文治功劳。称雄一世的天之骄子,成吉思汗,也只知道拉弓射大雕。都已经过去了,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第三单元(课内)
诗词三首
行路难(其一) 李白 【唐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
金杯里的美酒一斗要十千。我放下酒杯和筷子不能下咽,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却一片茫然。我
1
想远渡黄河,却正值冰块堵塞河流,我想要登上太行山,又遇大雪封山。闲来无事想学姜太公在碧溪之上钓鱼,忽然又梦见自己像伊尹乘船经过太阳边。行路难啊!行路难!人生有很多岔路,现今出路在哪里?总会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巨浪,高高挂起云帆横渡大海!
【主旨】
借乐府古题抒发情志,既抒写了诗人初仕无路,被迫离开长安时的苦闷彷徨和抑郁悲愤之情,也体现出其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和执着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唐代】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
巴山楚水地处偏僻凄凉,二十三年来,我就被贬弃在这地方。怀念老朋友只能徒然地吟诵向秀的《思旧赋》,回到故乡,也像王质所处的情况一样人事全非。这沉舟的旁边有千帆竞发,这枯萎的老树,迎来的是万术争春的景象。今天在筵席上听了你高歌一曲,暂且借着这杯美酒来振作精神吧。
【主旨】
既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心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水调歌头 苏轼 【北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
①丙辰年中秋,(我)高兴地喝酒直到天亮,(喝得)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表达对弟弟的想念之情。
2
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询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今晚是哪一年。我想乘着轻风回答天上,只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②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月儿不会对人们有所怨恨吧,但为什么偏偏在人们分离时圆满呢?人生有悲哀、欢乐、离别、团聚,月儿会有阴、晴、圆,这些情况自古以来难得十全十美。只希望离别的人都能健康长寿,即使远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主旨】
这首词通过对中秋醉酒赏月的描写,抒发了词人政治失意的苦闷和对弟弟子由的怀念之情。表达了词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的情怀。
全词步步设疑,问天、问月、问人生,把“天”“月”人格化,并借月抒情,将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融于一体,天上人间,虚实并述,寓哲理于抒情中,创造了一个神话般优美的意境。
第三单元(课外)
月夜忆舍弟 杜甫 【唐代】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主旨】
这首诗望秋月而思念手足,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惆怅之情,同时含蓄地表现出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唐代】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3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译文】
贾谊被贬在此地居住三年,可悲遭遇千万代令人伤情。我在秋草中寻觅人迹不在,寒林里空见夕阳缓缓斜倾。汉文帝重才恩德尚且淡薄,湘江水无意凭吊有谁知情?寂寞冷落深山里落叶纷纷,可怜你不知因何天涯飘零?
【主旨】
这首怀古诗,通过对汉代文学家贾谊不幸遭遇的凭吊和痛惜,抒发了诗人自己被贬的悲愤,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唐代】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译文】
早晨给皇宫送上一封奏章,晚上就被贬到遥远的潮州。我本想替皇帝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啬残余的生命!云彩横在秦岭,自己的家在哪里?来到大雪阻塞的蓝田关,连马都不愿前行。我知道你远道而来定是有所打算。就请你有一天到充满瘴气的江边收拾我的尸骨。
【主旨】
这首诗叙述了诗人忠而获罪并被远谪的遭遇,表达了诗人的愤怨之情,也含蓄地表现了他刚正不阿的性格。
商山早行 温庭筠 【唐代】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译文】
清早起来出行,马车上的铃铛响个不停,出门在外的人思念家乡倍感悲伤。雄鸡已经报晓,茅草店外残月当空,板桥上铺了一层寒霜,早已印上了行人的足迹。槲树叶纷纷凋落铺满山路,月光下白色的枳树
4
花映照着驿站的院墙。昨夜梦见故乡杜陵,春来池塘水暖野鸭和大雁自由嬉戏。
【主旨】
这首诗选取富有意味的典型的意象,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旅途的失意和无奈。
第六单元(课外)
咸阳城东楼 许浑 【唐代】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译文】
登上百尺高楼,引我万里乡愁。芦苇杨柳丛生,好似家乡沙洲。乌云刚刚浮起在溪水边上,夕阳已经沉落楼阁后面。山雨即将来临,满楼风声飒飒。秦汉宫苑,一片荒凉。鸟儿落入乱草之中,秋蝉鸣叫枯黄夜间。行人莫问当年繁华盛事,都城依旧,只见渭水不停东流。
【主旨】
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赋予抽象的感情以形体,在呈现自然之景的同时又体现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无题 李商隐 【唐代】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
相见难,相别也难上加难,在这春风消退的百花凋谢的季节里。思不断,似春蚕到死丝方尽,望不绝,如蜡烛燃尽泪才干。朝来怕对镜,只愁别后相思一夜鬓毛斑,夜吟多时,只觉月光渐渐滋生寒意。对方的住处距离这里没有多远,可只能托青鸟殷勤地为我去探望情人,传递消息。
【主旨】
这是一首感情深挚、缠绵委婉、咏叹忠贞爱情的诗篇。诗人情真意切而又含蓄蕴藉地写出了浓郁的离
5
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
行香子 秦观 【宋代】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译文】
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淋浴着东风,带着豪兴我信步而行。小园很小,却收尽春光。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 远远一带围墙,隐约有几间茅草屋。青色的旗帜在风中飞扬,小桥矗立在溪水旁。偶然乘着游兴,走过东面的山冈。莺儿鸣啼,燕儿飞舞,蝶儿匆忙,一派大好春光。
【主旨】
这首词以白描的手法、浅近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表现了词人享受田园风光时内心的快意与轻畅。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南宋】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译文: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主旨】
此词通篇言愁,上片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下片写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写出了人生的两种境界,写尽了人生的无奈。
九上必背文言文
第三单元
岳阳楼记
6
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⑥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参考译文】
①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滕子京)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原有的建筑规模,在岳阳楼上刻唐代和当代贤人名家的诗和赋,(并)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重建岳阳楼)这件事。
②我看那巴陵的胜景,全在洞庭湖一带。(洞庭湖)连接着远处的群山,吞吐着长江的水流,水势浩大,宽阔无际。(一天中)或早或晚阴晴多变化,景象的变化无穷无尽。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壮丽的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既然如此,那么,(从这里)向北面直到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水,被贬谪流迁的人和诗人,大多都聚集在这里,看到自然景物所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③像那细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号着,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都隐藏起了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前行,桅杆倒下,船桨断折;傍晚天色昏暗,老虎咆哮,猿猴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的情感,满眼萧条的景象,感慨到极点而悲伤了啊。
7
④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上下湖光天色(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边;沙滩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在水中)畅游;岸上的香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茂盛青翠。有时(湖面上)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人唱着歌互相应答,这样的乐趣哪有尽头!这时登上这座楼,就感到心情畅快、精神爽快,荣耀和屈辱都忘了,端着酒杯迎着风,高兴到了极点。
⑤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和以上两种人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们)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担忧他的君王。这就是进入朝廷做官也担忧,辞官隐居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⑥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醉翁亭记 欧阳修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
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参考译文】
8
①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方的那些山峰,树林山谷尤其优美,从远处看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地方,是琅琊山啊。沿着山路走六七里路,渐渐地听到潺潺的酿泉水声并有水从两峰之间飞泻出来的,是酿泉啊。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上方的,是醉翁亭啊。建造亭子的人是谁呢?是山上的僧人智仙。给亭子命名的人是谁?太守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太守与客人来到这里饮酒,喝得不多就醉了,同时年纪又是最大的,所以自己取了个别号叫作醉翁。醉翁的情趣并不在于酒上,而是在于山光水色中啊。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②那太阳一出来,林中雾气消散,烟云聚拢在一起,山谷洞穴变得昏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的,是山间早晚的景色。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儿,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天高气爽,凝霜洁白,水面下降,隐石现出,这是山间的四季景象。早晨进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一样,那乐趣也就没有穷尽了。
③至于那背着东西的人在途中歌唱,赶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回应,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的人们出游啊。靠近溪水旁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造酒,泉水香,酒儿清,野味野菜,杂七杂八摆开在面前的,是太守的宴席啊。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人能投中目标,下棋的人能取得胜利,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人们时起时坐,大声喧闹,这是众宾客在尽情地欢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④不久,傍晚的太阳已落到远山之上,人影散乱,这是太守回城,众宾客随行。树林茂密成荫,鸟鸣之声到处可闻,这是游人离开,鸟儿欢乐起来了。可是鸟儿只知山林的乐趣,却不知人的乐趣;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欢乐,却不知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啊。太守是谁?是庐陵人欧阳修。
湖心亭看雪 张 岱
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②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参考译文】
9
①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大雪接连下了三天,西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只小船,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雾气凝结成的冰花(在白雪的辉映下)弥漫着白气,天空与云层与远山与湖水,上上下下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像小草一样微小的舟、舟中的两三个人影罢了。
②到了湖心亭上,(我看见)有二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仆僮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十分高兴地说:“想不到西湖中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于是)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我)询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回来)下船时,(我听到)船夫低声嘟哝道:“不要说相公您痴迷,还有如同相公一样痴的人呢!”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