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我们的守护者 测试题 班级 姓名 考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 )和( )。 2. 刑法是规定( ) 和刑罚的法律。
3. 民法指导人们签订和履行( ),调整生产、贸易、消费等社会关系。
4. 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法律为我们提供了( )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 5. 宪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 )。
6.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 )意志的集中体现。 7. 宪法是国家的( )法。
8. 宪法国家生活中最重要、( )的问题。 9. 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掌握( )。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后边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1.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时常与我们相伴。( ) 2. 尊老爱幼只关系道德,不是法定义务。( )
3. 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 ) 4. 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 ) 5. 法律保障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 )
6. 宪法规定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 ) 7. 1982年宪法是我国第一部宪法。( )
8. 普通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一方面的内容。( ) 9. 我国宪法保护公民享有的所有权利。( )
10. 宪法有权威,国家秩序才良好,人民生活才美好。( ) 三.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 法律保护了我们的权利,下列不属于权利的是( ) A. 人身权 B.受教育 C.遵守交通法规
2. 关于道德与法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 B. 道德与法律都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 C. 对社会而言,道德与法律缺一不可 3. 在工厂里涉及的法律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障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4.下列观点你认同的是( )
A.如果有人欺负我,我就找人去教训他
B.小明被别人家的狗咬伤了,他只能认倒霉,没有办法
C.李叔叔就职的公司拖欠他工资,他运用法律武器,获取自己的工资 5.在( )年,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A.2001 B.2014 C. 2006
6. 下列关于宪法的说法你不赞同的是( ) A. 宪法规定社会生活中某些方面的内容 B. 宪法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C. 刑法必须依据宪法制定
7. 小明的父亲向税务部门缴纳个人所得税,依据宪法( )条款 A. 第十二条 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 第十三条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 第五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8. 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单位组织,都必须以( )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A. 宪法 B 民法 C刑法
四.把下列情境与对应的法律用线连起来。(16分)
1.每次升起时,师生一起唱《义勇军进行曲》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小芳师范毕业后,被聘为一所学校的英语老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3.一家工厂烟囱排放废气,导致附近居民不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呼吸新鲜空气
4. 学校门口的墙上,禁止张贴烟草广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刑法的作用有哪些?
2. 观察下面的图片,谈一谈为什么要设立国家宪法日?
答案部分
一.填空题
1. 强制力 权威性 2.犯罪 3.合同 4.外部 5.依据 6.党和人民 7.根本 8.最根本 9.宪法知识
二.判断题1.√2.×3.√4.√5.√6.√7.×8.√9.×10.√ 三.选择题1.C 2.B 3.B 4.C 5.B 6.A 7.C 8.A 四.连线题
1.每次升起时,师生一起唱《义勇军进行曲》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小芳师范毕业后,被聘为一所学校的英语老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3.一家工厂烟囱排放废气,导致附近居民不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呼吸新鲜空气
4.学校门口的墙上,禁止张贴烟草广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五.简答题
1. 刑法惩罚犯罪,保护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2. 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第二单元 我们是公民 测试卷
班级____ 姓名____ 考号____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
2.公民______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____。 3.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______等信息,应注意______ 。 4.为国家______、民族______作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使命。 5.______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______。 6._______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7.权利不是____的,而是有界限的。 8.宪法规定,权利和义务是______的。
9.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包括______,______、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后边打“√”,错误的打“×”,每小题3分,共24分) 1.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才是中国公民。( )
2.小华的妈妈是中国人,爸爸是英国人,小华出生在中国,小华即是中国公民,又是英国公民。( )
3.享受权利比履行义务更重要。( ) 4.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 5.在火车站自助机上取票需用身份证。( )
6.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等信息,应注意保密。( )
7.身份证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 )
8.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 三.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香港近期发生了骚乱事件,我国公民应该履行()
A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B.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C.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2.小华的爸爸因在北京打工,村里通知他回村里参加人大代表的选举,这里小华的爸爸享有
A.人身自由权 B.文化权利 C.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3.下列属于公民权利的是( )
A.劳动权 B. 依法服兵役 C.遵守公共秩序 4.下列关于中国公民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只有年满18周岁,才是公民 ②犯罪后被判刑,就失去公民身份了 ③外籍华人不是中国公民
A.①② B.②③ C.③
5.李奶奶卧病在床,他的儿子和女儿轮流在床前伺候,照顾的非常细心,这里他的儿女履行了( )
A.人身自由权 B.赡养和扶助父母的义务 C.文化权利 四、把下列情境与宪法规定的相关权利连起来。 (共15分)
小亮的爷爷今年年80岁,他领取了当地政府发族的高龄津贴。 劳动权 家琪的爸爸工作的公司要求员工工作12小时,还没有加班费, 物质帮助权 小明给同桌同学起外号叫“大傻” 平等权 月月的姐姐大学毕业,考某单位工作时,看到要求“仅招男性” 建议权 晓红在教育局长留言板就校园环境提建议 名誉权 五、材料分析题(13分)
小明的爸爸是一名高材生,七周岁开始上小学,学习非常努力,高中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从部队退役后回到地方自己创办了公司,做了老板,他诚信经营,按时缴纳税款,去年,他又被选举为全国人大代表。
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小明的爸爸享受了哪些权利,履行了哪些义务?(10分) (2)除此之外,你还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权利或者应该履行那些义务?(3分)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公民 2.身份证号码 号码 3.家庭住址 保密 4.富强 复兴 5.护照 证件 6.宪法 7.绝对 8 .一致
9.纳税 服兵役 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 二.判断题
1.×2.×3.×4.×5.√6.√7.×8.√ 三.选择题
1.A 2.C 3.A 4.C 5.B 四.连线题
小亮的爷爷今年年80岁,他领取了当地政府发族的高龄津贴。 劳动权 家琪的爸爸工作的公司要求员工工作12小时,还没有加班费, 物质帮助权 小明给同桌同学起外号叫“大傻” 平等权 月月设问姐姐大学毕业,考工作时,看到要求“仅招男性” 建议权 晓红在教育局长留言板就校园环境提建议 名誉权 五.材料分析题
(1)受教育权 依法服兵役的义务、劳动权 依法纳税的义务 被选举权 (2)人身自由权 财产所有权等等(答案不唯一)
第三单元 我们的国家机构 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一(30分) 二(30分) 三(10分) 四(20分) 五(10分)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国家机构是( )的统称。( )是确定国家机构的最高法律依据。学校,医院,银行,邮局等单位( )宪法规定的职权,( )国家机构。
2.选举分为( )与( )。我国县级人大代表和乡级人大代表都是由( )产生。全国人大代表和省、市、州人大代表都是由( )产生。
3. ( )要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约束,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 )。
4.行政机关的名称中常常出现人民政府、部、厅、( )等。 5.关心国家大事不仅仅是人大代表的职责,其他公民也可以积极建言,参政议政。这既是公民应有的( ),也是公民自觉承担( )的体现。
6.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按照( )要求,保持同公民与社会的联系,倾听意见,接受( ),保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权力,自觉履行职责。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30分)
1.我们学校设有负责教育、德育的部门,国家也设有保障国家运转的国家机构。 ( )
2.作为国家的主人,为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就必须让自己当人大代
表。 ( )
3.教育管理部门也是行政机关,也在行使行政权力。( ) 4.国家机构只包括中央国家机关。 ( )
5.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是全体选民行使选举权的重要体现。 ( )
6.我们在去办身份证以前,可以登录公安局的网站,查询需要准备的材料。 ( )
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 8.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要密切联系群众。 ( ) 9.“一站式”服务,办事不再走“冤枉路”。 ( ) 10.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是国家行政机关。 ( )
11.参证议证不仅仅是成年人的事,作为小学生的我们也可以积极参与。 ( )
12.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按照法律要求行使权力,自觉履行职责。( )
13.人民代表行使国家权力。 ( )
14.直接选举是选民选举县级,乡级人大代表。 ( ) 15.我们有权监督,但一定要依法监督。 (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下面的( )是国家机关。
A、学校 B、检察院 C、银行 D、邮局 2.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是( )
A.市级人大代表 B.乡级人大代表 C全国人大代表
3.依据宪法规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认识正确的是( )
A、是最高的行政长官之一 B、是权力最大的人之一 C、是国家机构组成之一 D、是个人能力最强的人之一 4.车辆乱停乱放交通拥堵,应该找( )解决。 A.公安交通机关 B.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C.医疗保障部门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期( )年。 A、3年 B、4年 C、5年 D、10年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四项权力是什么? 答:
2. 人大代表拥有哪些权力? 答:
3.你知道哪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当穿制服? 答:
4.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时,造成损害,应该要怎样处理?
答:
五、材料题。(10分)
材料:县、乡两级的人大代表是由全体选民直接选举的,每位选民通过手中的选票选出自己心中的人大代表,甚至有些老人行动不便,还是会亲自到场把自己的选票投进箱子中。
问题:大家知道为什么选票会被如此的重视吗? 答:
第三单元 我们的国家机构
单元检测卷二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的统称。(宪法)是确定国家机构的最高法律依据。学校,医院,银行,邮局等单位(不享有)宪法规定的职权,(不属于)国家机构。
2.选举分为( 直接选举 )与( 间接选举 )。我国县级人大代表和乡级人大代表都是由( 直接选举 )产生。全国人大代表和省、市、州人大代表都是由( 间接选举 )产生。
3.( 行政机关 )要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约束,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 不可为 )。
4.行政机关的名称中常常出现人民政府、部、厅、( 局 )等。 5.关心国家大事不仅仅是人大代表的职责,其他公民也可以积极建言,参政议政。这既是公民应有的(权利),也是公民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
6.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按照(法律)要求,保持同公民与社会的联系,倾听意见,接受(监督),保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权力,自觉履行职责。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30分)
1.我们学校设有负责教育、德育的部门,国家也设有保障国家运转的国家机构。 ( 对 )
2.作为国家的主人,为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就必须让自己当人大代表。 ( 错 )
3.教育管理部门也是行政机关,也在行使行政权力。( 对 ) 4.国家机构只包括中央国家机关。 ( 错 )
5.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是全体选民行使选举权的重要体现。 ( 对 )
6.我们在去办身份证以前,可以登录公安局的网站,查询需要准备的材料。 ( 对 )
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对 )
8.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要密切联系群众。 ( 对 ) 9.“一站式”服务,办事不再走“冤枉路”。 ( 对 ) 10.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是国家行政机关。 ( 对 )
11.参证议证不仅仅是成年人的事,作为小学生的我们也可以积极参与。 ( 对 )
12.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按照法律要求行使权力,自觉履行职责。( 对 )
13.人民代表行使国家权力。 ( 对 )
14.直接选举是选民选举县级,乡级人大代表。 ( 对 ) 15.我们有权监督,但一定要依法监督。 ( 对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下面的( B )是国家机关。
A、学校 B、检察院 C、银行 D、邮局 2.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是( B )
A.市级人大代表 B.乡级人大代表 C全国人大代表
3.依据宪法规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认识正确的是( C ) A、是最高的行政长官之一 B、是权力最大的人之一 C、是国家机构组成之一 D、是个人能力最强的人之一 4.车辆乱停乱放交通拥堵,应该找( A )解决。 A.公安交通机关 B.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C.医疗保障部门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期( C )年。 A、3年 B、4年 C、5年 D、10年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四项权力是什么?
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四项权力是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2. 人大代表拥有哪些权力?
答:人大代表享有提案权、审议权、发言权、表决权、提名权、选举权、建议和批评权、询问权、质询权、罢免权。
3.你知道哪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当穿制服? 答:(1)人民警察必须穿制服。
(2)法院的审判员、助理审判员、书记员和司法警察必须穿制服。 (3)检察院的检察员、助理检察员、书记员和司法警察必须穿制服。 (4)国税和地税系统直接从事征税的工作人员必须穿制服。 (5)卫生部门直接从事食品卫生监督的专职工作人员必须穿制服。 4.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时,造成损害,应该要怎样处理?
答: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国家要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促使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五、材料题。(10分)
材料:县、乡两级的人大代表是由全体选民直接选举的,每位选民通过手中的选票选出自己心中的人大代表,甚至有些老人行动不便,还是会亲自到场把自己的选票投进箱子中。
问题:大家知道为什么选票会被如此的重视吗?
答:因为选票意味着你在行使一个国家公民,一个国家的主人的真正的权力,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是全体选民行使选举权的重要体现,每一张选票都应该认真对待和珍视。
第四单元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 ( )是我国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而制定的法律,于( )年通过,经2006年和2015年两次修正。强调教育公平、( )的理念,关注( )群体的受教育问题是这部法律的重要特点。
2.公民享有( )权、( )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权以及参与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项权利。( )、( )、刑法、行政法等各部门法,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对公民的权利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在公民权利受到侵害时,应当运用相应的( )维护自身权利。
3.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中国强。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在我国,( )、( )以及整个社会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都给予了许多特别关怀。国际社会也一直致力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4.针对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问题,2016年11月,教育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 ),向校园欺凌和暴力“亮剑”。
5.很多法律规定都涉及具体的年龄节点,比如,准许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的最低年龄是( )周岁,公务员应当具备的最低年龄是( )周岁。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1. 有些法律规定达到一定的年龄才享有相应的权利,但不管什么年龄都要承担义务和责任。( )
2.当遭遇侵害时,青少年一开始就要与歹徒作斗争! ( ) 3.我们的学习压力大,作业又多,所以不用为家人做家务。( ) 4.一旦有人侵犯我们的身体,应当想办法尽快离开并告知父母和老师。( )
5.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 )
6.当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采取任何方式维权。( )
7.青少年犯罪已经呈现出低龄化、手段智能化、团伙性和暴力性犯罪增多的特点。( )
8.小方是班上的班长,同学们都服从她的安排。一天,她让小明把铅笔借给她用一下,小明不愿意,她就让同学们孤立小明,不和小明玩耍。( )
9.1992年4月1日,《儿童权利公约》在我国正式生效。( ) 10. 好朋友吴某从美国归来,何某到机场接她时,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日本的成年年龄是( )岁。
A.16 B.18 C.20 D.22
2.星期天,我一个人在家写作业时,有人按门铃说他是抄水表的,我应该( )
A.马上开门,让他进来 B.不理他,让他一直按门铃 C.有礼貌的拒绝他,让他下次再来
3.1993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宣布每年的( )为国际家庭日
A.3月15日 B.4月15日 C.5月15日
4. 贾某某的爸爸经常在酗酒后打他。他可以依( )向有关部门反映。
A.《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5.小明的爸爸被施工队拖欠工资,你建议张东的爸爸依《申请劳动仲裁。( )
A.劳动法 B.刑法 C.治安管理处罚法 D.行政处罚法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我国有多少未成年人? 答:
2.如何预防性侵害? 答:
》
五、论述题。(10分)
我们常见的校园欺凌现象有哪些? 答:
六、材料分析题。(10分)
材料:一个社会对未成年人的态度,可以反映出它的文明程度。全社会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大家能列举一些学校和社会关爱未成年人的例子吗?
答:
第四单元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单元检测卷二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我国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而制定的法律,于(1986)年通过,经2006年和2015年两次修正。强调教育公平、(教育
均衡)的理念,关注(弱势)群体的受教育问题是这部法律的重要特点。
2.公民享有(人身)权、(财产)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受教育)权以及参与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项权利。(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各部门法,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对公民的权利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在公民权利受到侵害时,应当运用相应的(法律)维护自身权利。
3.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中国强。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在我国,(家庭)、(学校)以及整个社会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都给予了许多特别关怀。国际社会也一直致力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4.针对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问题,2016年11月,教育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向校园欺凌和暴力“亮剑”。
5.很多法律规定都涉及具体的年龄节点,比如,准许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的最低年龄是( 12 )周岁,公务员应当具备的最低年龄是( 18 )周岁。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1. 有些法律规定达到一定的年龄才享有相应的权利,但不管什么年龄都要承担义务和责任。( 错 )
2.当遭遇侵害时,青少年一开始就要与歹徒作斗争! ( 错 ) 3.我们的学习压力大,作业又多,所以不用为家人做家务。( 错 ) 4.一旦有人侵犯我们的身体,应当想办法尽快离开并告知父母和老师。( 对 )
5.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 对 )
6.当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采取任何方式维权。( 错 )
7.青少年犯罪已经呈现出低龄化、手段智能化、团伙性和暴力性犯罪增多的特点。( 对 )
8.小方是班上的班长,同学们都服从她的安排。一天,她让小明把铅笔借给她用一下,小明不愿意,她就让同学们孤立小明,不和小明玩耍。( 错 )
9.1992年4月1日,《儿童权利公约》在我国正式生效。(对) 10. 好朋友吴某从美国归来,何某到机场接她时,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对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日本的成年年龄是( C )岁。
A.16 B.18 C.20 D.22
2.星期天,我一个人在家写作业时,有人按门铃说他是抄水表的,我应该( C )
A.马上开门,让他进来 B.不理他,让他一直按门铃 C.有礼貌的拒绝他,让他下次再来
3.1993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宣布每年的( C )为国际家庭日
A.3月15日 B.4月15日 C.5月15日
4. 贾某某的爸爸经常在酗酒后打他。他可以依( A )向有关部门反映。
A.《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5.小明的爸爸被施工队拖欠工资,你建议张东的爸爸依《 》申请劳动仲裁。( A )
A.劳动法 B.刑法 C.治安管理处罚法 D.行政处罚法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我国有多少未成年人?
答: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未成年人超过我国人口数量的五分之一。
2.如何预防性侵害?
答:首先我们要正确区分正常的身体接触和不当的身体接触;其次是要加强自我防护意识,远离侵害,学会自卫;若出现性侵害事件,应立即向家长、学校报告,由有关部门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论述题。(10分)
我们常见的校园欺凌现象有哪些? 答:我们常见的校园欺凌现象有: (1)给同学取侮辱性绰号;指责同学无用。 (2)打骂同学。 (3)向同学索要财物。
(4)传播同学的消极谣言和闲话。
(5)恐吓、威迫同学做他不想做的事情,或者威胁同学跟随命令。 (6)孤立、排挤同学等。 六、材料分析题。(10分)
材料:一个社会对未成年人的态度,可以反映出它的文明程度。全社会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
大家能列举一些学校和社会关爱未成年人的例子吗?
答:学校和社会关爱未成年人的例子有:
(1)开学第一天,交通警察到学校讲解交通安全知识。 (2)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火灾逃离”现场演练。
(3)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公园等场所,未成年人可享受免费或优惠票价。
(4)网吧门口张贴了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警示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