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CAD中布局的使用方法

来源:东饰资讯网
CAD中布局的使⽤⽅法

AutoCAD中模型空间、布局空间、视⼝、相关⽐例的联想理解:⼩孔板:可以移动板的位置来调整⼩孔所成像的⼤⼩。且不需移动

布局幕视⼝

图(⼀)

***其中“各⽐例”换算以“⼩孔成像原理”联想、理解、记忆。

***⼩孔成像特点:在物与幕布间距离确定的情况下,像的⼤⼩可以通过调整⼩孔板位置来进⾏。⼀.可以将所有的空间(实物空间、模型空间、布局空间、图纸空间)都理解为“成像幕布”。注:1.实物幕中实物像尺⼨及单位与实物相同。

2.布局空间为完全不透明幕布,视⼝为在布局幕布上开的⼀个⼝⼦(只能显⽰指定尺⼨开⼝内的布局像)。3.模型空间为半透明幕布⼆.

1.实物像按绘图⽐例放⼤(缩⼩)后得到模型像;2.模型像按缩放⽐例放⼤(缩⼩)后得到布局像;3.视⼝像是布局幕上特定尺⼨的框内的布局像;4.视⼝像按打印⽐例放⼤(缩⼩)后得到图纸像。三.

1.实物像、模型像、布局像的内容是⼀样的;2.视⼝像、图纸像的内容是⼀样的;3.视⼝像只是指定尺⼨范围内的部分布局像;

4.视⼝像的“内容”和布局像有关;“⼤⼩”却只和所开⼝⼤⼩有关,和布局像⽆关四.1.实物幕单位为任意;2.模型幕单位为任意;

3.布局幕、视⼝、图纸幕单位⼀致。且均为mm。(原因:①因为视⼝必须开在布局空

间打印范围内(如果不,则打印不出打印范围外的图形部分)→所以视⼝单位与布局空间内打印范围的单位⼀致。②⽽布局空间内打印范围为标准纸张尺⼨,既与图纸纸张的单位⼀致。→从①、②可得出结论③:视⼝单位与图纸纸张单位⼀致,且为国际标准mm。④视⼝可看做是开在布局幕上的⼀个⼝⼦,可以将视⼝看做1:1⽐例缩放得到的局部的布局像。→所以视⼝单位与布局空间单位⼀致。→从结论③和④,可以得出总的结论:布局幕、视⼝、图纸幕单位⼀致。且均为mm。)———————————插⼊⾃定义的“专业名词”解释:————————————1.图纸⽐例:图纸像与实物像,在测定单位相同时,的尺⼨⽐例。图纸图形与实物,在测定单位相同时,的尺⼨⽐例。

2.打印⽐例:图纸像与视⼝像,在测定单位相同时,的尺⼨⽐例。图纸图形与视⼝图形,在测定单位相同时,的尺⼨⽐例。3.缩放⽐例:布局像与模型像,在测定单位相同时,的尺⼨⽐例。布局空间图形与模型空间图形,在测定单位相同时,的尺⼨⽐例。①⽐例尺:测定单位为布局空间单位时的缩放⽐例。

(布局像与模型像,在测定单位为布局空间单位时,的尺⼨⽐例。)②⽐例系数:测定单位为模型空间单位时的缩放⽐例。

(布局像与模型像,在测定单位为模型空间单位时,的尺⼨⽐例。)4.绘图⽐例:模型像与实物像,在测定单位相同时,的尺⼨⽐例。模型空间图形与实物,在测定单位相同时,的尺⼨⽐例。

以上4个⽐例相互间关系:“图纸⽐例 = 打印⽐例 * 缩放⽐例 * 绘图⽐例”

—————————————————————————————————————五.各“⽐例”作⽤:视⼝特性:1.视⼝的⼤⼩,在创建视⼝时就确定了。

2.视⼝的内容,却与布局幕上显⽰的布局像⼤⼩(因为视⼝⼤⼩确定了,所以布局像越⼤,则属于视⼝范围内的那部分内容就相对整个布局像就越⼩)及视⼝所开位置有关。

3.可以将视⼝看做1:1⽐例缩放得到的局部布局像。

1.打印⽐例:调整打印⽐例相当于移动⼩孔板,使得由视⼝像投影得到的图纸像⼤⼩改变。

①当⼩孔板在布局幕(视⼝所在幕)与图纸幕中间点时,视⼝像⼤⼩=图纸像⼤⼩,打印⽐例为1:1;

②当⼩孔板靠近布局幕多⼀些时,视⼝像⼤⼩<图纸像⼤⼩,打印⽐例1:n(n<1);

③当⼩孔板靠近图纸幕多⼀些时,视⼝像⼤⼩>图纸像⼤⼩,打印⽐例1:n(n>1)。

2.缩放⽐例:调整缩放⽐例相当于移动⼩孔板,使得由模型像投影得到的布局像⼤⼩改变。

①当⼩孔板在模型幕与布局幕中间点时,模型像⼤⼩=布局像⼤⼩,缩放⽐例为1:1;

②当⼩孔板靠近模型幕多⼀些时,模型像⼤⼩<布局像⼤⼩,缩放⽐例1:n(n<1);

③当⼩孔板靠近布局幕多⼀些时,模型像⼤⼩>布局像⼤⼩,打印⽐例1:n(n>1)。

3.绘图⽐例:调整绘图⽐例相当于移动⼩孔板,使得由实物像投影得到的模型像的⼤⼩改变。

①当⼩孔板在实物幕与模型幕中间点时,模型像⼤⼩=布局像⼤⼩,缩放⽐例为1:1;

②当⼩孔板靠近实物幕多⼀些时,实物像⼤⼩<模型像⼤⼩,缩放⽐例1:n(n<1);

③当⼩孔板靠近模型幕多⼀些时,实物像⼤⼩>模型像⼤⼩,打印⽐例1:n(n>1)。

六.绘图、出图联想理解:1.知道了你要画的实物是什么。相当于:确定了实物幕、实物像。

2.明确⾃⼰在模型空间中绘图所使⽤的单位。并按确定的绘图单位,以1:1⽐例⽅式绘图。

相当于:确定了实物幕与模型幕间⼩孔板位置,确定了模型幕、模型像。<==>确定以上说的“绘图⽐例”。3. 绘制完⼤致轮廓后,切换⾄布局空间,创建视⼝。

相当于:观察点从模型幕切换到了布局幕,并在布局幕上划开了⼀个⼝⼦。<==>确定了视⼝⼤⼩,也就确定了视⼝像⼤⼩。4.通过平移、缩放等⽅法将要打印的图形显⽰在视⼝内。相当于:

①平移相当于移动所开⼝⼦的位置(移动了⼝⼦的位置,原来⼝⼦在的幕布⾃动合上,这是超能⼒幕布,哈哈哈)

②缩放相当于移动模型幕与布局幕间⼩孔板。

5.选择视⼝,调整视⼝特性中的“⾃定义⽐例”与“锁定”项。相当于:

①调整“⾃定义⽐例”即为调整“⽐例尺”“⽐例系数”。这相当于微调模型幕与布局幕间⼩孔板,使得显⽰在布局幕上视⼝⼝⼦当中的内容更精确。②“锁定”改为“是”相当于锁定了模型幕与布局幕间⼩孔板的位置。6.打开布局中打印设置对话框,调整打印⽐例。相当于:调整布局幕与图纸幕间⼩孔板位置。7. 打印出图。

相当于:把图纸幕与图纸像变换为真实的图纸、图形。

——————————————————————————————————————————————————————————————————————————————————————————————AutoCAD中熟练使⽤布局的⽅法:1.绘制标准图幅。

———————————插⼊⾃定义的“专业名词”解释:———————————图幅包含:图纸轮廓线(420*297)、图框线(390*287)、内框线(去掉标题栏后的图框)。—————————————————————————————————————注:绘制标准图幅相当于划定了图纸幕上显⽰图纸像的位置。

①单位为mm;→(绘图时的单位⼼⾥清楚单位是什么即可,不需要设置“格式”菜单中的“单位”选项…,在插⼊到布局当中时单位必须转换为mm。)

②图纸轮廓线左下⾓坐标为(0,0);→(便于使⽤者插⼊图幅→插⼊图幅时将纸轮廓线左下⾓点与布局空间当中图纸轮廓线左下⾓点对上。)③将图框单独存为⼀个DWG⽂件。→(便于使⽤者插⼊图框)2.明确⾃⼰在模型空间中绘图所使⽤的单位。注:

①⾃⼰⼼⾥清楚这个绘图单位即可,不需要设置“格式”菜单中的“单位”选项。

②⼀个模型空间中,可能要绘制不同的⼏个图形,可能要⽤到不同的⼏个单位。这时,

⼼⾥⼀定要清楚每个图形所使⽤的单位。→(出图时不同的单位的出图⽐例可能会不⼀样,需要⽤到⼏个“视⼝”。所以记住每个图形的绘图单位,是为便于在⼏个“视⼝”中最后确定“全局⽐例”、“⽂字⾼度设置”、“线宽设置”“⾃定义⽐例”等出图⽐例。)

———————————插⼊⾃定义的“专业名词”解释:————————————出图⽐例:为确定图纸⽐例,⽽进⾏过换算的所有相关⽐例的统称。出图⽐例的具体内容包含:

①打印⽐例:(布局打印设置⾥设置);

②缩放⽐例:包含“⽐例尺、⽐例系数”(在《AutoCAD绘图⽤系数》⼩软件中可相互换算)、“⾃定义⽐例”(在布局视⼝特性中设置);③绘图⽐例:(绘图时⾃⾏设置)

④尺⼨标注的全局⽐例:(模型空间中尺⼨标注样式⾥设置);⑤⽂字⾼度:(模型空间中⽂字标注中设置);

⑥线形宽度的全局⽐例:(模型空间中线型管理器⾥设置)。共6项。

——————————————————————————————————————④、⑤、⑥项概念解释:全局⽐例的作⽤:

①图纸上尺⼨标注的⽂字⾼度(箭头⼤⼩等等)=模型空间中尺⼨标注的⽂字⾼度(箭头⼤⼩等等)*全局⽐例*缩放⽐例*打印⽐例(注:公式中缩放⽐例必须为⽐例系数,不能为⽐例尺。只有这样,这个公式在数值上才会成⽴。所以没有为什么不是⽐例尺这个问题,这是规定。以下公式同理。)故公式改写为:

“图纸上尺⼨标注的⽂字⾼度(箭头⼤⼩等等)=模型空间中尺⼨标注的⽂字⾼度(箭头⼤⼩等等)*全局⽐例*⽐例系数*打印⽐例”

②图纸上说明⽂字⾼度=模型空间中⽂本输⼊的⽂字⾼度*⽐例系数*打印⽐例③-1图纸上线形宽度=模型空间中线形宽度*全局⽐例*⽐例系数*打印⽐例③-2图纸上线形宽度=模型空间中线形宽度*⽐例系数*打印⽐例(因为有的线形没有全局⽐例设置项。)

——————————————————————————————————————3.按确定的绘图单位,以1:1的⽐例⽅式绘图。注:

!第2、3步合起来相当于确定了“绘图⽐例”,并投影出了模型像。

!绘图⽐例=1:1,将公式“图纸⽐例 = 打印⽐例 * 缩放⽐例 * 绘图⽐例”简化为了“图纸⽐例 = 打印⽐例 * 缩放⽐例”

①⼀个模型空间中,可能要绘制不同的⼏个图形,可能要⽤到不同的⼏个单位。这时,⼼⾥⼀定要清楚每个图形所使⽤的单位。并且按这个单位以1:1的⽐例画图。

4. 确定打印⽐例,⼀定按1:1或1:1.02(就是缩⼩⾄98%)。其余的打印设置按习惯。

注:打印⽐例=1:1(1:1.02),将上步设置后所得的公式“图纸⽐例 = 打印⽐例 * 缩放⽐例”进⼀步简化(相近地简化)为“图纸⽐例 = 缩放⽐例”。①设置成1:1或1:1.02打印⽐例的好处是,打印时不⽤进⾏繁琐的⽐例换算。→

(所有的⽐例问题都在a.布局中的“视⼝”特性和b.模型空间中的“标注样式”、“⽂字⾼度设置”、“线宽设置”中换算。)

——————————————————————————————————————打印⽐例=1:1(1:1.02),将包含④、⑤、⑥项的⼀下3个公式简化为:①“图纸上尺⼨标注的⽂字⾼度(箭头⼤⼩等等)=模型空间中尺⼨标注的⽂字⾼度(箭头⼤⼩等等)*全局⽐例*⽐例系数*打印⽐例”

→“图纸上尺⼨标注的⽂字⾼度(箭头⼤⼩等等)÷⽐例系数=模型空间中尺⼨标注的⽂字⾼度(箭头⼤⼩)*全局⽐例”

②“图纸上说明⽂字⾼度=模型空间中⽂本输⼊的⽂字⾼度*⽐例系数*打印⽐例”→“图纸上说明⽂字⾼度÷⽐例系数=模型空间中⽂本输⼊的⽂字⾼度”③-1“图纸上线形宽度=模型空间中线形宽度*全局⽐例*⽐例系数*打印⽐例”→“图纸上线形宽度÷⽐例系数=模型空间中线形宽度*全局⽐例”

③-2“图纸上线形宽度=模型空间中线形宽度*⽐例系数*打印⽐例”(因为有的线性没有全局⽐例设置项。)

→“图纸上线形宽度÷⽐例系数=模型中线形宽度”

——————————————————————————————————————5.绘制完图形的⼤致轮廓,并在没有进⾏“⽂字标注”和“尺⼨标注”时,就可以确定其余的“出图⽐例”了。注:

①其余的“出图⽐例”包括:“缩放⽐例”“全局⽐例”“⽂字⾼度”“线宽设置”。

②其余的“出图⽐例”(特指①中提到的四个⽐例)最好在绘出线形图形⼤致轮廓后,并进⾏尺⼨标注和⽂字标注之前的这个“中间段”进⾏。(原因:①在绘图前,⽆法判定图形最⼤范围,⽆法确定“缩放⽐例”,其余的“其余出图⽐例”也不好确

定。不好。②在绘⾄⼀半,还没显⽰图形最⼤范围时,不好看出各⽐例应该怎么设置才协调,不好确定“缩放⽐例”,其余的“其余出图⽐例”也不好确定。不好。③在绘制完⼤致轮廓后,缩放⽐例就可以确定了,尺⼨标注中⽂字⼤⼩,⽂字标注中⽂字⼤⼩、线宽也可设置了,这样设置可以看出是否协调。④在尺⼨标注、⽂字标注完成后才设置全局⽐例、⽂字⾼度,那标注的这些⽂字很可能需要调整。那样会很⿇烦。→所以综合考虑选择在这个特定“中间段”确定最好。)

============================================================================ “出图⽐例”确定步骤:⑴.绘制好图形⼤致轮廓后,从“模型空间”切换⾄“布局”。⑵.按⽂章所⽰进⾏“布局设置”。

⑶.插⼊“标准图幅”,⽤MV (MVIEW)命令开“视⼝”。“视⼝”沿“内边框”开设。

———————————插⼊⾃定义的“专业名词”解释:———————————图幅包含:图纸轮廓线(420*297)、图框线(390*287)、内框线(去掉标题栏后的图框)。—————————————————————————————————————⑷.双击视⼝范围以内(或⽤MS命令),从“布局空间”进⼊“模型空间”。通过平移、缩放等⼿段将要打印的那部分显⽰在“视⼝”范围内。

⑸.结束上⼀步后,双击视⼝范围以外(或⽤PS命令),从“模型空间”退回到“布局空间”。

⑹.先选中视⼝。然后打开视⼝特性,点击特性窗左上⾓,选中“视⼝1”,(表⽰选中的对象只有⼀个视⼝)。然后修改视⼝的特性。

注:主要修改两个属性:“显⽰锁定”和“⾃定义⽐例”。

①“显⽰锁定”⽤来将最终修改好的视⼝进⾏锁定。→(以免因为误操作⽽导致反复调整视⼝)

②“⾃定义⽐例”:(等同于“AutoCAD绘图⽤系数”软件中的“⽐例系数”)→(这就是⽤来确定简版公式“图纸⽐例=缩放⽐例”的关键位置了。)

—————插⼊“AutoCAD绘图⽤系数”⼩软件中“专业名词”解释:—————A.⽐例尺:测定单位为布局空间单位时的缩放⽐例。(数值上等于图纸⽐例以布局空间单位(即mm)表⽰时的数值。)

B.⽐例系数:测定单位为模型空间单位时的缩放⽐例。(数值上等于图纸⽐例以模型空间绘图时所⽤单位(第2⼤步中已确定)表⽰时的数值。)C.出图字⾼:指⽂字在最终图纸纸张上的实际⾼度。

D.全局⽐例:模型空间标注样式中应设置的全局⽐例。(数值上等于⽐例系数的倒数)

E.Mode字⾼:模型空间⽂字设置中应设置的⽂字⾼度。(数值上等于“出图字⾼*全局⽐例”

———————————————————————————————————确定最终“⾃定义⽐例”的步骤:

ⅰ.将“视⼝特性栏”中的“⾃定义⽐例”输⼊到“AutoCAD绘图⽤系数”软件中的“⽐例系数”⼀栏。→软件计算得出“⽐例尺”。

ⅱ.对软件计算得出的“⽐例尺”取整。然后将取整所得的数值输⼊到软件中的“⽐例尺”⼀栏。→软件计算得出“⽐例系数”。(这就是最终确定的“⾃定义⽐例。)ⅲ .将计算所得的“⽐例系数”输⼊到视⼝特性栏中的“⾃定义⽐例”中,点击确定,这样就得到了制定“图纸⽐例”的图纸图形了。(或者双击视⼝范围内(或者⽤MS命令),从“布局空间”进⼊到“模型空间”。在命令⾏中输⼊Z(ZOOM)命令进⾏缩放。注:缩放命令输⼊值为“aXP”。其中“a”即为布局空间中最终确定的“⽐例系数”。)

iiii.双击视⼝范围外(或者⽤PS命令),从“模型空间”退回到“布局空间”。打开视⼝特性,将“显⽰锁定”改为“是”,点击确定。→⾄此第5⼤步“出图⽐例”确定完毕。

=============================================================================== 6.切换⾄“模型空间”,按照算出来的全局⽐例,设置标注样式。进⾏尺⼨标注。注:①设置标注样式指的是设置箭头⼤⼩、⽂字⾼度、超出尺⼨线长度等等(“全局⽐例”先不设置),设置的原则是:最终打印成什么尺⼨就设置成什么尺⼨,⽐如最终打印出来箭头⼤⼩为2.0mm,⽂字⾼为3.0mm,超出尺⼨线1.5mm,那么在设置这些值时就设置成前⾯的数值。最后,再把“全局⽐例”调整为换算所得的值就⾏了。→(这样做的好处是:不管你的出图⽐例是多少,直接将各项设置成最终出图的效果,需要针对不同出图⽐例调整的唯⼀⼀个参数就是全局⽐例。)

②在设置这⼏个不同的标注样式时,最好是在设置完⼀个标注样式以后再以此样式为基础样式新建其他的样式。(因为可能要绘制不同的⼏个图形,可能要⽤到不同的⼏个单位,所以可能会⽤到⼏套不同的标注样式)。

7.再在“模型空间”内,设定“⽂字⾼度”“线宽”等内容。进⾏⽂字标注。

——————————————————————————————————————第6、7⼤步中,设置各参数(尺⼨标注中的箭头⼤⼩、⽂字⾼度;说明⽂字⾼度;线形宽度)值为图纸中实际尺⼨(实际尺⼨*全局⽐例)的原因为:“全局⽐例在数值上等于⽐例系数的倒数”。详细原因请参照下列3项公式:

①“图纸上尺⼨标注的⽂字⾼度(箭头⼤⼩等等)÷⽐例系数=模型空间中尺⼨标注的⽂字⾼度(箭头⼤⼩)*全局⽐例”

→“图纸上尺⼨标注的⽂字⾼度(箭头⼤⼩等等)=模型空间中尺⼨标注的⽂字⾼度(箭头⼤⼩)”

②“图纸上说明⽂字⾼度÷⽐例系数=模型空间中⽂本输⼊的⽂字⾼度”③-1“图纸上线形宽度÷⽐例系数=模型空间中线形宽度*全局⽐例”→“图纸上线形宽度=模型空间中线形宽度”③-2“图纸上线形宽度÷⽐例系数=模型中线形宽度”

——————————————————————————————————————8.继续将图绘制完毕。

1)、命令MS,是在布局空间打开模型空间(⾮常重要),坐标变成模型空间的坐标,选中要调整打印⽐例的窗⼝,输⼊Z,**XP,**就是⽐例数,⽤PAN命令可调整该窗⼝显⽰的内容、图形的位置。其他窗⼝的打印⽐例设置与次类似,不同窗⼝的显⽰⽐例可以不同,显⽰内容也可以⾃⼰指定;

2)、命令PS,转回布局空间(⾮常重要),开始打印,打印⽐例按1:1设置;则可输出需要⽐例的图纸。3)、上述“Z,**XP,**就是⽐例数”要解释⼀下:1XP表⽰按作图单位显⽰;2XP表⽰按作图单位的2倍显⽰,如此类推。注意,与“1X,2X”的区别。例如:单位是毫⽶,模型空间作图⽐例1:1;布局视⼝显⽰⽐例1/100xp,打印⽐例1:1,则图纸实际输出为1毫⽶:100单位的图纸⽅法是在布局空间⾥创建图框和视⼝,然后调整视⼝的显⽰⽐例,具体操作如下:

(1)、先在模型空间上画图;(2)、转到布局空间,命令PS,然后在布局空间上画图框,按1:1的⽐例画,单位为毫⽶;

(3)、如果⽆需创建多个视图的话,可以跳过本步骤。新建图层,命令MV,在新图层上新建窗⼝,可建多个窗⼝,这些窗⼝可以随意移动、删除、拉伸等等(关闭图层可以隐藏窗⼝边框);

(4)、命令MS,是在布局空间打开模型空间(⾮常重要),坐标变成模型空间的坐标,选中要调整打印⽐例的窗⼝,输⼊Z,**XP,**就是⽐例数,⽤PAN 命令可调整该窗⼝显⽰的内容、图形的位置。其他窗⼝的打印⽐例设置与次类似,不同窗⼝的显⽰⽐例可以不同,显⽰内容也可以⾃⼰指定;

(5)、命令PS,转回布局空间(⾮常重要),开始打印,打印⽐例按1:1设置;则可输出需要⽐例的图纸,⽽且同⼀张图纸各窗⼝的⽐例可以不同,⽽图

框的尺⼨是固定的。(6)、上述“Z,**XP,**就是⽐例数”要解释⼀下:1XP 表⽰按作图单位显⽰;2XP表⽰按作图单位的2倍显⽰,如此类推。注意,与“1X,2X”的区别。例如:单位是毫⽶,模型空间作图⽐例1:1;布局图框⽐例1:1;布局视⼝显⽰⽐例1/100xp,打印⽐例1:1,则图纸实际输出为1毫⽶:100单位的图纸。可把常⽤的图框做成模板。CAD同⼀张纸打印不同⽐例的图

在布局上,可以有很多个浮动窗⼝,每⼀个浮动窗⼝都可以设置不同的⽐例的。

同⼀张CAD图,有不同⽐例的图,出图时,应按什么⽐例输出图?(即按什么⽐例打印图

⽐如说:有⼆个平⾯图,⽐例分别是:1:50 和1:25,要在⼀张A3纸打印,打印时应按什么⽐例出图?另外我想再向你请教⼀个问题:⽐例1;100的图,分别⽤SC命令缩放成1:50、1:150、1:120、1:200,输⼊⽐例因⼦是多少?是如何换算的?谢谢!

不管是什么⽐例的图纸,出图时我们⼀般让它⾃动调整,采⽤纸张⼤⼩还打印,⼀般是A3.A4的纸张居多,这要看你的打印机了既然都是打印在A3的纸上,就不需要理会平⾯图原来的⽐例,只要使图能够完整的打印到A3的纸上就可以了!可能你会想,打1:25的在A3上要是正好打下的话,那打1:50的可能就打不下了!!

其实只要在打印页⾯设置⼀下就好了!详细说明⼀下: 点\"打印图标\"或键盘Ctrl+P,跳出\"打印- 模型\"对话框,选好打印设备(即\"打印机/绘图仪\"项),然后在\"图纸尺⼨\"项选择A3,⼀般都有,A3的纸张⼤⼩是297mm*420mm(A4=210*297),没有的话,找这个尺⼨⼤⼩也可以!

在\"打印⽐例\"项,装\"布满图纸\"打上勾,在\"打印区域\"选择\"窗⼝\"打印,然后⽤⿏标将图纸框选就可以了其实SC的⽐例因⼦,是不需要像你这样思考的,在数学⾥是很简单的问题,跟CAD⽆关!

像你说的,要将1:100放成1:50,输⼊的⽐例因⼦就是后⾯的数除以前⾯的数,即50:100,其它的以此类推,150:100;120:100;200:100如果是将100:1放成50:1,则是前⾯数除以后⾯的数,即100:5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