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缺答案

来源:东饰资讯网
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物理试卷

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1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开普勒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B.牛顿第一定律能通过现代的实验手段直接验证 C.卡文迪许发现地月间的引力大小满足距离平方反比规律

D.伽利略将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发展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2.如图所示,某学习小组利用直尺估测反应时间:甲同学捏住直尺上端,使直尺保持竖直,

直尺零刻度线位于乙同学的两指之间。当乙看见甲放开直尺时,立即用手指捏住直尺,根据乙手指所在位置计算反应时间。为简化计算,某同学将直尺刻度进行了改进,以相等时间间隔在直尺的反面标记反应时间的刻度线,制作了“反应时间测量仪”,下列四幅图中刻度线标度正确的是

0.4 0.3 0.2 0.1 0.4 0 0.1 0.2 0.3 0.2 0

0.1 0

0.4 0.3 0.1 0.2 0.3 0.4 0

A

B C

D

3.如图所示,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甲、乙的x-t图象,由图可

A.在时刻t1,甲车追上乙车

B.在时刻t2,甲、乙两车运动方向相反 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两车的平均速率相等

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当乙车速率为零时两车相距最远

0

t1

t2

t x b a

4.如图D、E、F、G为地面上水平间距相等的四点,三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B、C分别在

E、F、G的正上方不同高度处,以相同的水平初速度向左抛出,最后均落到D点.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可判断A、B、C三个小球 A.初始离地面的高度之比为1:2:3 B.落地时三个小球的速度大小之比为1:2:3 C.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之比为1:2:3

D.从抛出到落地过程中,动能的变化量之比为1:2:3

5.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弧的柱状物体A,A的左端紧

靠竖直墙,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若把A向右移动少许后,它们仍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球B对墙壁的压力增大 B.球B对物体A的压力减小 C.地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减小 D.墙壁和物体A对球B的合力不变

6.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块A,受到水平拉力F的作用,F与时间t的关系

如图乙所示,设物块与地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大小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

A.0~t1时间内力F的功率逐渐增大

B.t1~t2时间内物块A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C.t3时刻物块A的动能最大 D.t3时刻后物体沿反方向运动

7.如图甲所示,轻杆一端与一小球相连,另一端连在光滑固定轴上,可在竖直平面内自由

转动.现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到达某一位置开始计时,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小球的水平分速度vx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刻小球通过最高点,图乙中S1和S2的面积大小相等 B.t2时刻小球通过最高点,图乙中S1和S2的面积大小相等 C.t1时刻小球通过最高点,图乙中S1和S2的面积大小不相等 D.t2时刻小球通过最高点,图乙中S1和S2的面积大小不相等

二、 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

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答或不答的得0分.

8.小船横渡一条两岸平行的河流,船本身提供的速度(即静水速度)大小不变,船身方向

始终垂直于河岸,水流速度与河岸平行,已知小船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 A.越接近河岸水流速度越小 B.越接近河岸水流速度越大

C.无论水流速度是否变化,这种渡河方式耗时最短 D.该船渡河的时间会受水流速度变化的影响

9.信使号水星探测器于2015年5月陨落至水星表面.陨落之前工程师通过向后释放推进系

统中的高压氦气来提升轨道,使其寿命延长了一个月.如图所示,释放氦气前,探测器在贴近水星表面的圆形轨道Ⅰ上做匀速圆周运动,释放氦气后探测器进入椭圆轨道Ⅱ,忽略探测器在椭圆轨道上所受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探测器在轨道I的运行周期比在轨道Ⅱ的大

B.探测器在轨道Ⅱ上某点的速率可能等于在轨道Ⅰ上的速率 C.探测器在轨道Ⅰ和轨道Ⅱ上的E处加速度相同

D.探测器在轨道Ⅱ上远离水星过程中,引力势能和动能均增大

10.如图①所示,高空滑索是一种勇敢者的运动项目.如果一个人用轻绳通过轻质滑环悬吊

在足够长的倾斜钢索上运动,在下滑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如图②(绳与钢索垂直)和如图③(绳竖直)所示的两种情形.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②的情形中,人可能匀速下滑

B.图②的情形中,钢索对人的作用力小于人的重力 C.图③的情形中,钢索对轻环可能无摩擦力

D.图③的情形中,若轻环突然被卡而停止,则在此瞬间轻绳对人的拉力一定大于人的重力

11.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相同斜面如图所示紧靠在一起,固定在水平面上,它们的倾

角都是30°.小球从左边斜面的顶点以不同的初速度向右平抛,最后落在斜面上.其中三个小球的落点分别是a、b、c,已知落点a最低,落点c最高.图中三小球比较,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落在a点的小球的初速度最大

B.落在a点的小球飞行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最大

C.改变小球抛出时初速度大小,落在左边斜面时小球的瞬时速度方向不变

D.改变小球抛出时初速度大小,落在右边斜面时小球的瞬时速度方向可能与斜面垂直

12.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AB、水平轨道BC与斜面CD平

滑连接在一起,斜面足够长.在圆弧轨道上静止着N个半径为r(r<A.N个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不会散开 B.第N个小球在斜面上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R C.第1个小球到达最低点的速度2gRvgR D.第1个小球到达最低点的速度vgR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9分)

三、 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其中第10题8分,第11题10分,共计18分.请将答案填

写在答卷相应的位置.

13.(8分)如图所示,NM是水平桌面,PM是一端带有滑轮

的长木板,1、2是固定在木板上的两个光电门,中心间的距离为L.质量为M的滑块A上固定一宽为d的遮光条,在质量为m的重物B牵引下从木板的顶端由静止滑下,光电门1、2记录遮光时间分别为Δt1和Δt2.

(1)若用此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且认为滑块A受到外力的合力等于B重物的重力,除

平衡摩擦力外,还必须满足 ▲ ;在实验中,测得的加速度a= ▲ (用d、L、Δt1、Δt2表示)。

(2)如果已经平衡了摩擦力, ▲ (选填“能”或“不能”)用此装置验证A、B组成的系统

机械能守恒,理由是 ▲ 。

A P N 1 2 M B

14.(10分)如图甲所示,一位同学利用光电门、数字毫秒计时器等器材做“验证机械能守

恒定律”的实验.有一直径为d、质量为m的金属小球由A处由静止释放,下落过程中

能通过位于A处正下方、固定于B处的光电门,测得A、B间的距离为H(H>>d),光电计时器记录下小球通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t,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

0 1 2 1 21 t2 0 t010 20 0 乙 H0 H 丙 (1)如图乙所示,用游标卡尺测得小球的直径d= ▲ mm. (2)小球经过光电门B时的速度表达式为v= ▲ . (3)多次改变高度H,重复上述实验,作出

1随H的变化图象如图丙所示,当图中已知量t2t0、H0和重力加速度g及小球的直径d满足关系式 ▲ 时,可判断小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4)实验中发现动能增加量Ek总是稍小于重力势能减少量Ep,则增加下落高度后,

Ep-Ek将 ▲ (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而另一实验小组使用同样的器

材实验进行实验,发现Ek总是稍大于Ep,可能的原因是: ▲ .

四、 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61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

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

单位.

15.(15分)一颗在赤道上空运行的人造卫星,其轨道半径为r=2R(R为地球半径),卫星

的转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已知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ω0,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求

(1)该卫星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g; (2)该卫星绕地球转动的角速度ω;

(3)该卫星相邻两次经过赤道上同一建筑物正上方的时间间隔△t.

16.(15分)如图所示,一物体M从A点以某一初速度沿倾角α=37°的粗糙固定斜面向上运

动,自顶端B点飞出后,垂直撞到高H=2.25m的竖直墙面上C点,又沿原轨迹返回.已知B、C两点的高度差h=0.45m,物体M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取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10 m/s2.试求:

(1)物体M沿斜面向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2)物体返回至B点时的速度;

(3)物体被墙面弹回后,从B点回到A点所需时间.

H s 37° M A h B C

17.(15分)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有轨道AOBOC,AO段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

弧,圆心在C点,圆弧轨道OBO的圆心在D点,半圆轨道OC圆心在E点.三圆弧相切于O点,图中C、E、B、D、O点在同一竖直线上,现让一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的小球从与C点等高的A点开始沿轨道向下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若轨道光滑,且让小球无初速从A点滑下,小球沿轨道AOBOC运动,当小球运动

到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F,求圆轨道OBO的半径r;

(2)若轨道粗糙,且让小球以初速度v0从A点滑下,小球沿轨道AOBOC运动,当小球

从C点抛出后恰好打在AO弧上的H点,已知∠ACH=37°.求全过程中小球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已知sin37°=0.6,cos37°=0.8) 18.(16分)有一个固定的、足够长的光滑直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3°,杆上套着一个质量

为m的滑块 A(可视为质点).用足够长的且不可伸长的轻绳将滑块A与另一个质量为2m的物块B通过光滑的定滑轮相连接,轻绳因悬挂B而绷紧,此时滑轮左侧轻绳恰好水平,其长度为L.现将滑块A从图中O点由静止释放,(整个运动过程中A和 B不会触地,B不会触及滑轮和直杆).

(1)试定性分析滑块A从O点运动至最低点的过程中机械能的变化情况; (2)当绳子与直杆垂直时,求滑块A的速度v; (3)求滑块A沿杆向下运动的最大位移x. 53° A O B

命题、制卷、校对:张季锋 审核:郭燕



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物理答卷

注姓 名 班 级 考位号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填写清楚并认真填涂考试号下方的涂点。 2.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意 事项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涂填样例 考试号

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

1 2 3 4 5  6 7 8 9 10 11 12  三、填空题

13.(8分) (1) ; . (2) ; .14.(10分) (1) (2) (3) 

(4) ; . 15.(15分)

16(15分) 17.(15分)







18.(16分)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