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食品安全背景下我国农产品绿色包装设计
作者:黄燕军 班级:物流091班 学号:200900709017 指导老师:赖君荣 张光明
2012年10月20日
1
食品安全背景下我国农产品绿色包装设计
黄燕军
摘要:绝大数农产品被制成食品,而我国食品加工企业绝大多数规模比较小,工艺落后,卫生条件极差;同时由于缺少强有力针对食品安全的法律 ,管理的部门太多,导致我国农业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用绿色理念生产、包装农产品,就成了我国农产品破除绿色壁垒,与其他国家农产品进行竞争的有利手段。 绿色包装产品从原料选择、产品的制造到使用和废弃的整个生命周期,均应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应从绿色包装材料、包装设计和大力发展绿色包装产业三方面入手实现绿色包装。
关键字: 食品安全; 农产品; 绿色包装设计 ;企业实例及分析 ;绿色包装对策
0 引言
城市固体垃圾废弃物排放量日益增加,其中包装废弃物占城市废弃物体积的50%,重量的33%。一些发达国家迫于资源危机和防治污染的双重压力,纷纷开发“绿色包装”。
目前包装材料再回收利用在欧美发达国家形成拳头产业体系,设计良好且又符合标准的“绿色包装”则是进入国际市场的有效通行证。农产品大多数被作为食品,国际市场对食品的包装要求也非常严格。
我国目前在农业技术推广上仍仅重视生产种植技术,没有充分认识到农产品包装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成品后的包装设计技术投入过少,导致我国农产品包装技术落后。
1 绿色包装的概念
从技术角度讲,绿色包装是指以天然植物和有关矿物质为原料研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有利于回收利用,易于降解、可持续发展一种环保型包装。
2 我国农产品绿色包装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绿色包装概念模糊
错误地将使用易降解材料制成的包装产品视为绿色包装,而不重视生产是否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产品在使用后是否能再利用。 2.2 发展不平衡 首先,不同企业实行绿色包装的时间不同步。最早实行绿色包装的都是出口型企业。其次,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经济发达的地区绿色包装发展迅速,而经济较为落后的中部和西部地区绿色包装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宣传,发展缓慢。 2.3 资金技术、人才等投入不足
由于采用先进技术并受到企业生产规模的限制等原因,绿色包装产品往往比传统的包装产品成本高,与传统包装产品竞争时,不具备价格优势。这直接导致了绿色包装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劣势,严重影响了企业发展绿色包装的信心。绿色包装是以高科技为支撑的,提高科技水平,大力培养绿色包装方面的人才,加快
2
绿色包装的发展。
2.4 绿色消费不足
在我国各大中小城市和农村集镇仍旧是“白色”难禁,“绿色”难兴。并且由于出口供不应求,而国内市场需求(消费)严重不足,至使很多绿色包装企业只关心国外市场,而忽视国内市场。
3 农产品使用的绿色包装材料及技术
3.1 纸质包装
在自然界会很快腐烂,不会污染环境,减少处理包装废弃物的成本,而且纸质包装的原材料丰富易得,因此纸质包装已成为当前国际流行的“绿色包装” 3.2 天然材料包装
我国的竹林面积居世界首位,竹类包装具有资源广、无毒无污染可回收的特点,符合绿色包装材料的选择原则。竹子自身有抗菌性其抗菌性使竹子在生长过程中无虫蛀、无腐烂,无需使用任何农药。使用材料生产餐具或食品包装容器,不仅原材料供应无后顾之忧,而且主材料餐具或食品包装容器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无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3.3 绿色包装材料 以淀粉、纤维素、壳聚糖3大类天然高分子材料为基础,经过改性或混合,制备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生物降解性及抗菌性能的功能高分子膜。 3.4 气调包装技术
气调包装技术可广泛用于各类食品的保鲜,延长食品货架期,提升食品价值。
4 农产品绿色包装设计要求
4.1 回收方便
拆卸化、易压缩、折叠的设计。在设计包装物的结构时,应考虑可拆卸、易压缩、易折叠,使之更便于运输和回收。这种容易压扁的包装不但生产成本较低,而且能够减少占用,方便运送再循环加工,并减少运输成本。 4.2 便于分离
再生包装,如聚酯瓶,其在回收之后,可用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再生。物理方法是指直接彻底净化粉碎,无任何污染物残留,经处理后的塑胶再直接用于生产再生包装容器。化学方法是指回收的PET瓶粉碎洗涤后,用解聚剂如甲醇水、乙二醇或二甘醇等碱性催化剂作用下,使PET全部解聚成单体或部分解聚成低聚物,纯化后再将单体或低聚物重新聚合成再生PET树脂包装材料。 4.3 便于反复使用
设计可周而复始循环使用的包装,使用可复用包装材料,既省资源又可减少污染,应大力提倡。 4.4 制造过程绿色化
绿色包装是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来考虑对环境的影响。纸包装如果回收处理不当就不符合绿色包装的要求,塑胶包装如果实现减量化、资源化等目标,就是绿色包装所提倡的。在许多人的意识里,绿色包装往往被片面地理解为包装产品的绿色,错误地将使用易降解材料制成的包装产品是为绿色包装。 4.5 尽量简化包装
对绿色食品进行适度包装,积极推广“无包装”、“减包装”及局部包装。
3
4.6 适度包装
过度包装造成资源浪费,也造成不必要的环境污染。 4.7 放弃包装
由于采用先进技术并受到企业生产规模的限制等原因,绿色食品包装产品往往比传统的包装产品成本高,因此在与传统包装产品竞争时,不具备价格优势,直接导致绿色食品包装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劣势,影响了企业发展绿色包装的信心。
4.8.1 有关农产品绿色包装设计企业案例探析
辽宁绿色阳光天然食品有限公司近日正式启动以生产、配送、社区连锁经营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为宗旨的绿色阳光食品产业链项目。实施绿色阳光食品工程,关键是从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储存、销售各个环节进行过程式控制,其中农产品包装是十分重要的环节。项目实行后,半成品、成品包装率将达到95%,苹果类要实现净菜包装上市,鲜奶类要做到无菌包装。长期以来,韩国、日本、俄罗斯、蒙古等国家每年都要从我国进口大量农产品,由于包装标准程度低、效果差造成出口受阻的情况很多。绿色阳光食品产业链项目的实施和发展,给农副产品的包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认真研究农产品包装,不断借鉴国外先进技术以及国内药品、保健品包装的经验,以满足农产品在加工、运输、贮存、销售环节的要求。 4.8.2 案例分析
农产品的包装设计过程及要求 步骤一:调查农产品的基本信息
a 农产品产地,习性,质量要求,价格等。
b中间流通环节:经历了菜农、批发商、二级批发商、零售摊贩几个环节。 c最终顾客消费需求:质量鲜嫩、不枯黄、不失水、不腐烂、无农药。 步骤二:探究包装容器要求:
a 具有保护性,在装卸,运输和堆码过程中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b具有一定的通透性,利于产品散热及气体交换。
c 具有一定的防潮性,防止吸水变形,降低机械强度及引起产品腐烂。 d 整洁,无污染,无异味,无有害化学物质,内壁光滑,卫生美观。 e 重量轻,成本低,便于取材,易于回收及处理。
f 注明商标,品名,等级,重量,产地,特定标志及包装日期。 g 尺寸,形状适应新鲜蔬菜贮藏和运输的需要,包装容器的高度可根据产品特点自行确定。
步骤三:选择包装容器
a 标准托盘:国际上通用的底面积为120cm*100cm的标准托盘。 b 定位包装:使产品在包装容器内稳固地保持在它的位置上的包装。 c 塑胶衬:以0.01mm~~0.02mm厚聚乙烯薄膜为筐内衬垫物。 d 加固竹筐:竹筐四周用竹子加固,筐盖用木板制作。
4
5 实现包装绿色化的对策
5.1 加强法制建设
法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强制性手段,政府应该健全完备的法律制度,能够保证绿色包装体系顺利运行,使绿色包装的生产、流通和使用有法可依,以法律形式促进和规范绿色包装发展。
5.2 政府给予政策扶持
5.3 强化绿色包装意识
5.4 农产品包装标志要实行绿色化
5.5 农产品包装材料使用绿色化
绿色包装材料强调的是不造成资源浪费并且对人体及环境不造成危害,绿色包装材料对发展绿色包装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5.6 农产品包装方法要绿色化
要实现这一点首先要做的就是发展循环经济模式,它是对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中的资源流动方式实施“减量化、再循环和无害化”管理调控,并具有较高生态效率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模式下的包装系统,实际上正是实施绿色包装的全过程。发展我国的绿色包装,必须走循环经济下的包装发展模式。其次是在包装设计中运用“并行工程”,促使农产品包装规范化。
6 结论
包装处于生产过程末尾和流通过程的开头,既是生产的终点,又是物流过程的起点。绿色物流是发展的方向和趋势,绿色包装是实现物流绿色化的必要条件之一。包装绿色化是大势所趋,它对商品的内销,出口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在材料选择,包装物的生产,废弃物回收等方面采取积极的措施,用绿色理念生产、包装农产品,使绿色包装贯穿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而破除绿色壁垒,增强竞争力。
5
参考文献
[1]徐红.农产品营销技法[M].江西: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34-136 [2]张伟.浅谈我国农产品绿色包装[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03(3):1-2. [3]谢 海.生鲜农产品的包装调查与设计实训报告[R].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 ,2012.
[4]林朝平.面向材料设计的绿色包装材料选择研究[M]. 轻工机械 ,2004(3):1-2.
[5]刘娅,赵国华,陈宗道, 阚建全.甲基玉米淀粉/PVA可降解薄膜的研制[J] .包装工程,2004(2).
[6]徐晓凤 , 张光华 .论包装用天然高分子膜[J].包装工程,2006(1):1-2. [7]董翠芳,何源. 我国包装企业如何提高国际竞争力[J].2004(6):1-2. [8]刘婷. 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绿色包装问题与对策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2011.
[9]宋亚萍. 对现代绿色包装设计的探讨[J]. 文教资料,2008(23):1-2. [10]徐辉.绿色包装壁垒对湖南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0(18):194-195.
[11]慧聪商情.辽宁绿色阳光发展食品产业链项目— 绿色食品,绿色包装.[0l] 食品产业网,2003.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z].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06.
[13] 马春梅.绿色农产品营销概论[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2.08. 78-91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