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唱歌《男儿当自强》教案

来源:东饰资讯网


唱歌《男儿当自强》教案

【教材分析】

歌曲《男儿当自强》是电影《黄飞鸿》的主题歌,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起于五声羽调式,结束于徵调式,乐句之间变化强烈,但却有很强的对称、对应感,在给人强烈的动感之时又给人一种稳定感;第二乐段比较简短,前半段节奏短促、后半段节奏放宽,表现了强大的气势。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活动,感受《男儿当自强》的阳刚之美,树立自信的人生观。

2、聆听音乐,发现歌词的对称美、旋律的对应美、伴奏的气势美、力度的对比美等。能用打击乐器、声音、身势动作等表现歌曲的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

1、聆听并感受歌曲的情绪,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表现音乐。

2、教师如何运用通俗易懂的手段,引导学生发现歌曲的表现手法,并感受其带来的美的效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聆听乐曲《将军令》主题音乐。

师:请同学们聆听一段音乐,边听边思考:这段音乐同学们听过吗?

学生回答:在古装功夫片的武打中有这种音乐……

2、师生律动(模仿武术动作),感受中华武术的魅力。

(1)同学们喜欢这段音乐吗?能否模仿几个武功动作?其他同学一起为他配音。(嗨!哈!)

(2)跟着音乐的节奏一起模仿武术动作。(教师再次播放乐曲《将军令》主题音乐。)

师:这段音乐威武、雄壮,是来自民族吹打乐《将军令》中的一个片段。

二、欣赏歌曲《男儿当自强》

1、初听歌曲《男儿当自强》。

(1)欣赏歌曲──《男儿当自强》,请同学们完整地聆听这首歌曲,边听边思考:

①乐曲《将军令》与《男儿当自强》的旋律有没有相同之处?(有相似之处。)

②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情绪威武、雄壮,充满阳刚之气。)

歌曲《男儿当自强》是根据《将军令》曲调改编的。由黄霑(文本)老师填词。

2、复听歌曲《男儿当自强》,概括歌曲表现的主题。

复听歌曲。听完后请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歌曲的主要内容,注意歌词。

歌曲充满阳刚之气,威风、气势宏大,表现了武士们的博大胸怀、惊人胆识和铁骨傲气。一句话“男儿当自强”!让我们带着这种情怀一起来读部分歌词。(教师出示歌曲谱例。)

3、再次聆听歌曲《男儿当自强》,感受歌曲的伴奏之美。

聆听第一段并设问:

(1)歌曲为什么会给我们带来充满阳刚、气势宏大的情绪体验呢?(播放歌曲《男儿当自强》第一段。)

(2)歌曲的伴奏,运用了哪些打击乐器,你能听出来吗?(鼓、小镲。)

4、听歌曲片段,感受人声伴唱的和谐之美。

师:在这首歌曲中,还有一种特殊的伴奏,同学们听出来了吗?

师:人声伴唱的运用给人一呼百应之感,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仿佛是一支庞大的武术队伍。

5、分析歌词的对称美。

武术健儿们个个胆似铁打、骨如金刚,正如歌词中所描绘的一样。我们一起来读一遍歌词,注意读出气魄、气势来。(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教师范读,并引导学生寻找歌词的特点。

总结并提示:这样的歌词就像是对联一样,无论是朗读还是演唱都容易上口,易于传唱。

6、完整聆听歌曲《男儿当自强》,感受旋律、节奏的线条美、对应美。

(1)视唱歌曲,小组合作演唱(一个小组演唱一句歌词),感受歌词“一问一答”式的对应特点。

(2)引导学生关注第一乐段中,每一句后的休止符,思考休止符的作用。

(聆听《将军令》中,相同旋律处对休止符的处理。)

尝试在《将军令》中休止符处加上“呼”“嗨”或打击乐器(鼓),感受休止符“亮相”“填空”的作用。

7、师生共同总结歌曲的特点。

互动式总结:词曲作者正是抓住了歌词、旋律、节奏、伴奏等这些要点,再加上男声高亢、刚劲的音色,使得这首歌曲有一种气势磅礴、胸襟万丈之势,非常好听。

8、演唱歌曲,学生用歌声表现歌曲情绪。

三、拓展延伸,简要介绍《黄飞鸿》。

1、教师介绍,这首歌曲是电影《黄飞鸿》的主题曲。

2、播放视频电影片段《黄飞鸿》并介绍,辅助理解歌曲的意境。

四、课堂小结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中国功夫为题材的影视、音乐作品也很多。希望同学们在课下搜集相关音乐作品,仔细聆听、感受音乐的魅力。

【教学反思】:

四年级的学生都比较活跃,也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素质,所以本课运用对比法和学生自主学习法进行了教学,让学生在不断的聆听中感受歌曲情绪,感受歌曲意境,感受歌曲内容,从而自主学会歌曲。尤其是拓展延伸教学时,播放电影《黄飞鸿》片段,更进一步地使学生了解了歌曲表现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更激发了他们对武术的热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