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闶 工业 NO.06,2O1 4 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201 4年第O6期 我国出国读研人数影响因素分析 倪虻 张诗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 摘 要:“出国热”已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一犬显著现象。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经济条件的 改善,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国留学,中国的留学生数量急剧上升,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留学生出口国之首。探索影响 中国出国读研人数的因素,搜集相关数据,并对统计数据进行计量经济模型的实证研究,最终得出城乡居民储蓄、城镇登记 失业率和留学中介机构数为显著影响中国出国读研人数变化的因素,并据此提出建议。 关键词:出国读研;影响因素;计量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l4)06—0086—03 1 引言 1990年——2O11年间都呈现出几何级的增长。同时,折线 l872年,被称为“中国留学生之父”的容闳率3O位孩子 具有明显拐点,考虑引入虚拟变量。 漂洋过海到美国学习,为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热潮奠定了 2.2解释变量 基础;1985年由于国务院为逐步完善自费留学政策,颁布 曹聪在《中国的“人才流失”、“人才回归”和“人才循 《关于自费出国留学的暂行规定》,促使中国留学生人数逐 环”》一文中指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城镇登记失业率、中国 年增加;从l983到2007年底,超过1O5万的中国人在海外 人均收人情况、人民币汇率会影响到出国读研人数的规模。 留学或从事研究。如今,中国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 根据河北大学的《改革开放3O年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演变 国出国留学人共有33.97万人,成为世界留学生第一“出口 分析》一文得出国内研究生招生人数、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 国”,随着留学热的持续高涨,国内形成“留学产业”,留学生 业人数这两个因素对中国出国读研人数有显著影响。《6年 群体逐渐成为社会民众关注的焦点。 来中国几代研究生观念各有不同》中提出留学中介个数以 及美国四年大学所需学杂费等对我国出国读研人数有显著 影响。综合考虑到我国实际情况(域名数量不正常变动)、 数据能否取得、以及是否会造成多重共线等问题之后,最终 选定以下7个解释变量。 2.2.1 X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能够较为直观地体现出人们生活水 平的变化,而人们生活水平的变化能够显示出人们对于出 国读研费用的支付能力,支付能力越高,期望出国读研学生 的需求才会转化为有效需求,故预测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正 向影响出国读研人数的变化。 2.2.2 X2:国内研究生招生人数 国内研究生招生人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出国读研人 数,国内研究生招生人数增加,考研保研难度相对降低,本 图1 1990—2011中国出国留学人数增长图 科生可能会选择留在国内读研,因此预测国内研究生招生 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放弃了直接就业或者考研的机 人数负面影响出国读研人数的变化。 会,而是选择去国外继续深造,出国读研逐步成为一个热点 2.2.3 X3:人民币汇率 选择。出国留学一方面可以提升人才素质,但另一方面在 人民币汇率直接体现出人民在国际市场上的升贬值状 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的人才外流损失。 况,即体现出了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购买力,会影响期望 在此情形下,本沦文在搜集、考察大量数据的基础上, 出国读研学生对于学费的支付能力,因此以“人民币汇率” 建立相关计量经济学模型,利用Eviews软件分析了各种可 为测量,选作解释变量。 能变量对学生做出出国读研选择的影响,期望对留学现状 2.2.4 X4: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人数 有进一步理解和认识。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人数为中国出国读研人数的生 2变量选取与说明 源基数,故预测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人数正向影响出国 2.1被解释变量 渎研人数的变化。 我们选择1990—2011年出国读研人数作为被解释变 2.2.5 X5:城镇登记失业率 量。原始数据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www. 失业率的变动体现出社会就业压力的变化.这可能会 stats.gov.en)中得到。 导致人们意识到“学习充电”的必要,因而选择出国渡经来 初步观察数据变动,发现无论是中国出国读研人数在 增加自身优势,以便能找到让自己心仪的就业岗位。因此 基金项目:本研究得到北京林业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编号:201310022040)的资助。 作者简介:倪虻(1993一),女,蒙古族,内蒙古赤峰人,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金融,计量经济学;张诗 (1993一),女,福建武夷山人,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金融,计量经济学。 一86— No.06。2O14 现代商贸工业 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2Ol4年第06期 城镇等级失业率正向影响出国读研人数的变化。 2.2.6 X6:留学中介个数 国留学人数呈正相关关系,此结果合理,符合经济意义。 (6)b7为负,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分别于出国 上海财经大学的洪诗雨教授曾指出,由于政府颁布的 留学人数负相关,此种结果符合经济意义,合理。 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政策,使得留学手续过程由繁变简, 3.2.2 统计检验 促使出国人数在2000年之后迅猛增加,故本文在模型中添 加一新的解释变量——留学中介机构数量。留学中介为出 (1)拟合优度检验。 ①R0—0.970247明回归直线对观测值的拟合程度不 ②因模型中为多元解释变量,使用调整的拟合优度,消 除解释变量对拟合优度的影响,调整后的样本可决系数R0 —0.955370,其拟合程度相对较好。 (2)方程显著性检验。 Ho:bi一0 H1:bi≠0 国读研的人群提供服务以及便利、拓宽了出国读研的途径、 错; 及时有效地传播了出国读研的最新消息,这将有利于促进 出国读研人数的增加,因此留学中介个数将正向影响出国 读研人数的变化。 2.2.7 X7:美国四年大学所需学杂费 近几年自费出国所占的比重不断攀升,但出国读研的 费用对于许多家庭而言都是一笔不菲的支出,各项资料显 示美国四年大学所需学杂费与中国出国读研人数的变动息 息相关,因此将此因素纳入解释变量。 3主模型的构建与回归分析 3.1模型的设定 影响我国出国留学人数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本文试 图建立经济模型,通过适当的数学关系式近似、简化地表达 出影响出国读研人数主要因素问的关系。由原始数据可以 看出出国读研人数、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国内研究生招生人 数、100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人数、美 国四年大学所需学杂费都是逐年增长的,但增长速率有所 变动,而城镇登记失业率、留学中介个数在多数年份呈现出 水平的波动,说明变量间不一定是线性关系,可探索将模型 设定为以下对数模型: I NY—bo+blI NX1+b2I NXz+b3I NX3+b4LNX4+ b5I NXs+b6LNX6+b7I NX7+u 其中Y为被解释变量,表示中国出国读研人数,其余为 解释变量Xl表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亿元)Xz表示国内研 究生招生人数(人)Xa表示人民币汇率(100USD/CNY)x4 表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人数(万人)X5表示城镇登记失业率 ( )X6表示留学中介个数(个)X7美国四年大学所需学杂 费(美元)。 利用Eviews软件生成所需对数数据,并进行普通最小 二乘参数估计,从估计结果可得模型: I NY=2.56+0.81LNX1+0.25I NXz+0.24I NX3— 0.12I NX4+1.26LNX5+0.08I NX6—0.55LNX7+u 3.2模型的检验 3.2.1经济意义检验 根据模型: (1)b1—1.32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城乡居民 储蓄存款和出国留学人数呈正相关关系,此结果合理,符合 经济意义。 (2)b2—0.25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内研究 生招生人数与出国留学人数正相关,此结果不符合经济意 义,因此可能存在多重共线。 (3)b3—0.24,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汇率变 化与出国读研人数呈正相关关系,不符合经济意义,故可能 存在多重共线。 (4)b4为负,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与出国读 研人数呈负相关关系,不符合经济意义,故可能存在多重共 线。 (5)b5,b6均为正,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与出 在Ho成立的条件下,统计量: F一(ESS/k)/(Rss/(n—k一1))一65.21996 而在a一0.05 n一22 k一7时,查表得FO.05(7,14) 一2.76<65.21996,由此可知,应拒绝原假设,接受H1,认 为回归方程显著成立。 (3)参数显著性检验。 H0:bi一0 H1:bi≠0 在H。成立的条件下,统计量: T。一(*bi—bi)/s(b) 当b;一0时,Tl—lI 979880 Tz一0.239678 T3— 0.290972 T4一一0.260413 T5—0.777796 T6—0.788357 T7一一0.424476 在d一0.05 n一22 k=7时,查表得T0 025(14)一 2.145,T1,T2,T3,T4,T5,T6,T7 ̄To.025(14)接受原假设, 拒绝备择假设。T检验均不显著,因此可能存在多重共线。 3.2.3计量经济学检验 (1)多重共线检验。 利用Eviews软件得出各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可以看 出,各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可能存在多重共线。 采用逐步回归法,首先得到一元回归估计结果,其中加入 LNX1的方程调整 最大,基于LNX1,顺次加人其他变量 进行逐步回归。 经比较,新加入的LNX5的方程调整的R 一0.960183, 改进最大且t检验显著,故可选择LNXs,再加入其他变量, 逐步回归。经过多重共线修正后的模型进行普通最小二乘 得到的模型为: I.NY=0.042+O.76I NX1+1.70I NX5+0.08I NX6+u t一(o.04) (5.04) (1.81) (1.73) R —0.97 调整的R0—0.96 F一188.21 DW一 0.8O 这说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当城乡居民储蓄存 款增加1 时,中国出国读研生人数就增加0.76 ,当城镇 登记失业率增加l ,中国出国读研人数就增加1.7O ,留 学机构数量每增加1 时,中国出国读研人数就增加 0.08 。 (2)模型的异方差检验。 本文使用的是中国1990—2011年的出国读研人数的 时间序列数据,由于时问序列的相关效应,会影响方差的不 同分布,这种情况很容易产生异方差,从而影响模型的估计 和运用。因此,必须检验该模型是否存在异方差。 采用white(怀特)检验来判断异方差性,根据怀特检验 中辅助函数的构造,最后一项为变量的交叉成绩项,因为本 一87— NO.06,2O14 现代商贸工业 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201 4年第O6期 文为一元函数,故无交叉乘积项,辅助函数: o 一 0+a1 Xt十a2x +vt 国的较高费用;城乡居民储蓄与出国读研人数成明显的正 相关趋势;而汇率对于出国消费变动的影响,在本研究中反 映并不显著,说明汇率的变动对于留学费用的影响并不大, 检验结果为:nR0—7.30,由white检验知,在Q一0.05 .下.查 分布表,临界值 0205(9)一16.9190,同时可看出x 主要原因可能是汇率的变动幅度不如城乡居民储蓄的增加 和 的t检验不显著,比较Y 统计量与临界值并进行比 变化大,且就现今趋势,只要家庭经济实力足够,汇率的变 较,由于nR —7.3o<x5.05(9)=16.9190,故接受原假设,拒 动对学生出国与否的决定影响较小。绝备择假设,这表明模型不存在异方差。 (3)自相关检验。 型: I NY一0.0424-0.76I NX1+1.7OlnX5+0.08I NX6 4-u (3)学生所处周围环境对其的影响,我们称之为环境因 素,学生对出国留学的成本和所带来的收益要进行比较,其 比。 根据多重共线性调整后使用的最小二乘法估计的模 中一个重要参考就是将自己与周边环境下的人群进行对 根据现今实况,无论是国内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还足 t一(0.04) (5.04) (1.81) (1.73) R —0.97 调整的R —0.96 F一188.21 DW一 0.8O 该方程可决系数较高,回归系数显著,对于样本量为 22,3个解释变量的计量模型,在0.1的显著水平下,查DW 统计表可知,dI 一0.831,d 一1.407,表明残差项存在一阶 正相关,模型中的t统计量和F统计量的结论不可信,需要 采取补救措施。 为解决自相关问题,选用广义差分法。由模型式可得 残差序列e ,使用e 进行滞后一期的自回归,得出以下回归 方程: e1—0.562et一1,p一0.562 将原模型进行广义差分,得到方程: lnyt一0.5621nyt一1一p0(1—0.562)4-pl(1nxl一 0.562lnxl(一1))4-B5(1nx5—0.562lnx5(~1))+ (1nx6— 0.562lnx6(一1))+U 内于使用广义差分数据,使得样本容量减少了1个,为 21个,查在0.1显著水平下的DW统计表可知,dI 一0.803, du=1.408在无自相关区间,表明在1 显著水平下广义差 分模型中已无自相关,无需再进行迭代。此外,可决系数、t 统计 量、F值水平已达到理想水平。 由差分方程式有: B1—0.690/(14-0.562) 0.442 由此可以得出最终的中国出国读研人数模型: 1.nY一0.4424-0.55LnX1+2.41I.nX54-0.08I.nX6+u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本文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方法,客观分析了影 响我国出国读研人数的因素,并基于中国闲家统计局发布 的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美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历年《Di— gest of Education Statistics))公报的数据以及教育部公布的 数据,利用Eviews软件进行了实证分析。 研究主要得到以下,L点结论: (1)对我国出国渎研人数的影响 素进行理论分析后, 建立计量模型,并采用实际数据进行检验。验证了居民储 蓄余额、国内研究生招生人数、周内本科生毕业人数、汇率 变动、城镇登记失业率、留学中介数量、美国留学学杂费等 对出国读研人数变动的影响,本文认为结沦与中国现状是 基本相吻合的。 (2)根据最后估计结果本文得出以下 素对于我国出 国读研学生人数有显著影响:表示城乡居民储蓄x1和城镇 登记失业率x5以及留学中介机构数x6。因此,得出经济状 况为影响出国读研的主要因素,即自身财力是否能支付出 88一 社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都十分不乐观,在这样的环境 压力下,一部分人便选择了相对容易的出国留学考试。当留 学人数愈益增多,大学本科生会想到自身将来竞争力有下降 的可能性,由于就业压力愈紧,为增强自身竞争力,学生易将 重心转向继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方面,于是选择国外教学质 量较高、科技水平较为先进的学校就读,而并非就业。 (4)在本模型中能够看出政策因素也足近些年留学热 的一个催化剂,国家鼓励学生走出国门,引进先进知识,政 府出台的各种扶持政策持续推动留学人数的上涨,随着留 学中介的出现,留学手续的简化,使得出国读研的门槛进一 步降低,促使更多的本科毕业生期望出国渎研继续深造。 4.2 建议 由于出国读研人数越来越多,积极的一面是为我国培 养了大量的高端人才,使得人才综合素质普遍得以提高,但 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伴随出国留学人数增多,许多学生盲月 跟风,一味选择“走出去”,促使近年来所谓“野鸡大学”的出 现,而这些大学并不注重教育质量,出现一些所谓的语言学 校,专门针对中国学生进行低质量的语言培圳。一些国家 甚至存在虚假的大学,这些大学的学费同样高昂,教育质量 却使人担忧。 我国已形成以公派留学为主导,自费留学为主体的留 学形势。政府应正确引导该群体,避免人才流失国外。 此,科学、理性、客观选择出国淡研是未来的积极导向。 其次我国也需要加强国内经济建设。罔有企业的招 收、用人的制度和模式相对比较落后,不利于自身的发展。 部分出因深造的科研人员,因为国内有些科研的支持条件 不能满足其需求,所以在海外寻求更好的科研条件,使得部 分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无法回国。我困还需加强对科研体 制的改革以及对国有企业制度的革新。 参考文献 [13曹聪.中国的“人才流失”、“人才回归”和“人才循环”[J].科学文 化评论,2009,6(1). E2]杨绍志.改革开放3o年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制度演变研究ED]. 河北大学,201O. [3]潘爱建.我国教育财政支出分析及政策建议[J].产业与科技论 坛,2009,8(10). E4]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3.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ol1. Es]庞皓.计量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olo. [63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北 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73洪诗雨.中国学生海外留学趋势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EJ].科 技创新导报,2O1o.(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