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从编辑角度谈医学论文写作与投稿策略

来源:东饰资讯网
地方病通报2004年第19卷第1期󰀁EndemicDiseasesBulletin2004Vol.19,No.1󰀁

∃87∃

文章编号:1000󰀁3711(2004)01󰀁0087󰀁03

从编辑角度谈医学论文写作与投稿策略

温󰀁娟,曹汉礼

( 地方病通报!编辑部,新疆乌鲁木齐830002)

关键词:医学论文;写作;投稿中图分类号:H15;R192

文献标识码:A

󰀂

󰀁󰀁医学论文是记录医学发展进步的历史文献,它是用于描述医学科研成果和对某些专业进行深入探讨的一类文章,其质量主要取决于研究课题本身的学术价值,其次是精湛的写作技巧。医学科研论文是论证性文章,要求有鲜明的论点、充分的论据、正确的论证方法,论点、论据和论证是其三大要素。创新性、科学性、学术性和实用性与规范性是医学论文的特点。

创新性:是核心,是衡量论文学术水平高低的标准,表现为:(1)在成果上,是前人或他人未做过的或未报道过的,如:新发现、新规律、新见解、新理论、新问题;(2)在方法上,不重复和抄袭他人的工作,若是模仿,也要仿中有创。

科学性:是论文的根本特点,是衡量和评价学术论文质量的标准之一。表现在真实性、全面性和逻辑性三个方面。真实性,就是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经得起时间考验和他人复验;全面性,要求文章不能以偏概全,要阐明有利的一面,也要说明不利的一面;逻辑性,即用科学的论据和逻辑性推理来论述问题,做到概念明确、结构严密、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结论正确、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说明透彻,可信度高。

学术性和实用性:学术性主要表现在专业性上,是专业性很强的知识,注意一定不能将科普性或基础理论的一般知识写进去。实用性是指论文发表后,读者能用,用则有效,能产生社会和经济效益。

规范性:随着计算机应用普及,为使论文的信息迅速而广泛的传递,目前大部分公开发行的医学期刊都要求论文按照特定的规范和标准来撰写,目的在于方便计算机在存储、检索时更加快捷。所以在撰写论文时一定要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撰写,达到所投医学期刊的规范要求。

1󰀁医学论文的写作

1.1󰀁医学论文的写作步骤:可分成三个阶段,即写作前阶段、写作阶段和写作后阶段。

1.1.1󰀁写作前阶段:包括选题和准备。

选题,即研究课题的选择和论文的取舍。选定了课题就确定了方向,择定了论文题目,决定了内容。选题时要考虑适合自己的能力和客观条件,要求具有特色。其原则是要体现∀新#与∀好#。∀新#是要有创造性,虽然其难度大,有失败的可能,但往往学术意义大、实用价值高;同时要有发展性,即虽有人涉足或探讨过,但在其基础上能有创新性和进步。∀好#是指比同类文章质量高,分析与经验介绍水平

高、实用性强,可供他人吸取和推广。选题分为调查性研究、

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很多期刊的栏目是以选题分类而设置的。(1)调查性研究多用于预防医学和流行病学研究。分为回顾性和前瞻性,前者是根据已有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找出规律,后者是预先拟出指标进行数据积累,通过整理分析,获得结论。此类研究是以调查方法取得科学资料,主要适用于疾病的分布及影响分布的原因、疾病的预防及控制疾病的对策以及病因探讨等方面。(2)观察性选题:临床医学写作中选用较多,对病例的一般资料、随机分组情况、诊疗情况、疗效观察项目及疗效标准等数据积累,通过对患者病情演变的观察而获取研究材料。(3)实验性研究选题:包括具体的实验对象、实验方法、环境条件、分组方式等,有明确的科研目的,从而获得可信的科研数据。选题的途径在于要善于发现空白,即指那些未曾引起人们重视的、引起争鸣的问题;要求作者多查有关文献资料,进行有的放矢的探讨。或者借鉴别人选题启发自己,在别人的选题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认识和观点;或者在矛盾中寻求选择,即对同一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进行争鸣。

准备,在准备写作时,要多搜集资料,包括作者在实验和调查、观察中直接获得的数据资料和作者查阅的有关文献,后者可帮助作者了解自己的选题在国内外的进展动态,为研究和撰写论文提供线索。获得的直接资料应是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作者应对所搜集的直接资料和查阅的文献进行记录整理,记录中要实事求是,没有遗漏;整理时要分门别类,并通过归纳、分析而得出结论,保证其真实性。

1.1.2󰀁写作阶段:论文写作时要切忌将实验数据和调查观察的现象简单罗列,而应通过数据和现象进行分析。写作前要明确主题和读者对象,构思好论文结构;写作时要列出提纲,撰写过程中,论文中的用词要恰当,格式要规范,图表清晰,符合统计学要求。

1.1.3󰀁写作后阶段:要对写好的论文进行反复的审校,确保在专业内容和技术数据上准确无误,核对所引用的文献,保证文献的作者、文献名、出处等无缺项;文章写成后,若条件许可应采用计算机进行录排,录排后保证输出的文稿无错误(包括字词与技术内容),并达到所要投稿的刊物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要求。

1.2󰀁医学论文的写作格式:随着大多数医学期刊加入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 中国期刊网!,医学论文的写作格式已基本统一,都按一定的规范和标准来撰写。医学论文基本上由下列几部分构成:文题(篇名)、著者(包括作者简

󰀂

收稿日期:2003󰀁11󰀁01

作者简介:温娟(1967-),女,副编审.

∃88∃

地方病通报2004年第19卷第1期󰀁EndemicDiseasesBulletin2004Vol.19,No.1

同类文献所标注的中图分类号。

1.2.7󰀁文献标识码:是为了便于文献的统计和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适用性而设置。每篇论文有一个标识码,其设置如下:

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

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

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

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另外,每篇论文在刊出时还将标出该论文的文章编号,这是便于期刊论文检索、查询、全文信息索取、远程传送及著作权管理。该编号是在全世界范围内该论文的唯一标识。中图分类号和文献标识码排在关键词下方。

1.2.8󰀁前言:是论文的开场白,应简明扼要地说明研究或实验的目的和意义,可简明介绍论文的背景和理论依据,也可适当引用过去的重要文献,作为研究设计的依据。但应注意:(1)不能把后面讨论的内容写上;(2)不宜引用过多的文献,造成文献罗列;(3)不能为强调本身的工作成就而使用∀文献未见报道#、∀国内外首创#等写法;(4)字数不宜超过300字。

1.2.9󰀁序号及标题层次:(1)文中的各种序号,全都用阿拉伯数字分别按照顺序连续书写;(2)序号应左起顶格书写,序号后空一个字的位置写标题。(3)标题层次按第1层1、第2层1.1、第3层1.1.1的顺序逐级标明(若无小标题时,则不能采取这种标题方式书写)。(4)病例报告类文章无序号,可直接介绍患者情况,如,∀例1,性别,年龄&&。例2,性别,年龄&&#。不要写姓名、职务、病历号。(5)参考文献不列序号,顶左写,后加冒号。1.2.10󰀁正文:

1.2.10.1󰀁材料与方法:这是别人能够重复实验的重要依据,应对选择的对象、所用的材料和采取的方法进行必要的说明。如,动物的性别、重量、数量,试剂的化学名称(勿用商品名称)和计量单位(涉及到浓度时统一用∀升(L)#表示基准单位的分母,如󰀁g/mL应换算成mg/L,ng/mL换算成󰀁g/L,󰀂g/mL换算成ng/L。时间天、时、分、秒应分别用英文字母d,h,min,s表示,而年、月、周用汉字则不用英文字母表示。材料和方法的叙述应以他人可以重复实验为度,常规方法可简述或引用文献,新方法或特殊方法应详细叙述。

医学论文应重视研究中的对比、随机和重复,进行前瞻性的研究,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动物实验应严格按统计学要求。若是临床研究,应在临床资料中说明研究对象的例数、性别、年龄、病例种类及资料来源、症状体征、诊断标准、分组方法、治疗措施、临床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研究应采用随机抽样或设立有效对照组。

1.2.10.2󰀁结果:是论文的关键部分。研究或实验的新进展、新发现,应在结果中体现出来,结果应对实验得到的各种数据进行归纳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出结论,然后用文字及图、表等表示出来,但不要用图或表重复反映同一组数据,结果应真实、准确、不虚假或模棱两可。注意在阐述研究结果时,文字、图、表三者应以文字为主,三者不能重复,也不能将数据简单罗列,应经统计学处理分析,避免出现以下问题:(1)在结果中进行讨论;(2)只谈好的一面,而对不良反应等坏的一面避而不谈或轻描淡写;(3)随访资料

介)、作者单位、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英文文题、作者译名、作者单位英文译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基本由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图表、致谢、参考文献。英文部分一般在重要文章中是不可缺少的。若为基金资助的课题或项目,应补充基金项目一项。下面就论文构成的各部分予以详细介绍。

1.2.1󰀁文题:又叫题目、标题,是对文章思想内容最集中、最凝炼、最高度的概括,文题要准确、贴切、能准确表达文章的思想内容;同时要简洁、精炼,言简意赅。突出、醒目的标题有较强的吸引力,可激发编辑和读者的兴趣。对文题的基本要求如下:(1)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2)应尽量避免使用缩略语和非公知公用的外来语,尤其是不常见的缩略词均应写出外文名称;(3)尽量不使用标点符号、代号;(4)尽量不使用副标题,若必须使用时,副标题应在正题下加括号,另行书写。(5)若文章属于∀资助课题#项目,可在文题的右上角加注释角号或星号,如∀1)#、∀*#,等,并在脚注处(该文左下角以短横线分隔开)书写此角号及其内容,并用括号注明项目号。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939960047)#。

1.2.2󰀁作者:应是该项研究或实验的主要参与者,能对发表内容的科学性负责任,并能对读者的讯问做出适当的回答。为了名誉或凑论文篇数而未参加实际工作只是挂名的行为不可取。要求:(1)作者署名应用真实姓名,不用笔名;(2)作者人数不宜超过6人;(3)若作者来自不同单位,应在作者姓名的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前加注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4)少数民族作者一定要写全姓与名,即父姓与名,中间以居中圆点相隔;(5)多位作者之间以逗号相隔。在实验过程中给予帮助或参加常规工作的、对论文做过指导者等,可在正文后、参考文献前的致谢栏中给予感谢。为了便于了解与交流,每篇文章应附有第1作者简介,内容为,∀姓名(生年-),性别,族别(汉族略去),学历,职称,研究方向#等。

1.2.3󰀁作者单位:写在作者项下,应写全称,作者单位名称后,以逗号隔开,写清单位所在省市(或)县和邮编,不得使用简称。

1.2.4󰀁中文摘要:应简明、准确地提供论文梗概,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使读者一看即对全文有所了解。常用的摘要有两种,报道性文摘和指示性文摘,多数医学期刊都采用报道性文摘,即采用结构式4要素写成,在文中标出目的、方法、结果、结论。而指示性文摘多按上述4个要素写成,文中却未标出4要素,指示文章的陈述主题及取得的成果性质和水平。摘要的特点是:(1)应简明扼要、语言确切,忌发空洞的评语或写成文章的缩写;(2)以单数第三人称写成,避免使用∀本人#、∀作者#等;(3)不使用数学公式、化学结构式、插图及表格;(4)摘要以不超过400个字为宜。

1.2.5󰀁关键词:包括类词、主题词(即经过规范化的词或词组),可参阅 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及 汉语主题词表!。目前,医学论文常用的是自由词,它是直接从论文的题名、摘要或内容中抽出来,能反映该文主题自然语言、词或词组,每篇论文可给出4~6个,不宜超过8个,另起行排在摘要下方,每个关键词之间以分号相隔。

1.2.6󰀁中图分类号:是为了便于论文进行统计、分类、检索而设立的。作者应按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目前多使用第4版)将论文按分类表划出分类号。若一篇论文涉及多门学科内容,可列出几个分类号,其中主分类号排在首位,一般不宜超过3个。如果没有分类法的工具书,亦可参考所查到的地方病通报2004年第19卷第1期󰀁EndemicDiseasesBulletin2004Vol.19,No.1不完整、时间太短,或不提随访结果;(4)自撰判断标准。1.2.10.3󰀁讨论:是对研究和实验进行的评价和总结,是作者通过实验、推理、论证而引出恰当讨论的最后见解。具体写法是指出争议、阐明作者的观点和得出最后的结论。其内容有:(1)本研究的原理和概念;(2)所用材料和方法的优缺点和可能出现的问题;(3)对所得的结果的分析与评价;(4)同以前本人或前人工作比较;(5)本研究的临床和科学含义;(6)从结果引出的推理和结论;(7)尚待解决的问题和展望等。

讨论部分易出现的问题有:(1)只是重复材料和方法、结果等内容;(2)大量罗列文献尤如文献综述;(3)泛泛其谈,离题太远;(4)推想太远,不着边际;(5)不成熟的武断结论。

1.2.10.4󰀁致谢:对本文有过贡献,如参加本研究的工作人员、资料及技术绘图协作者、经费提供者、物资提供者、论文审阅、指导者等,作者可表示谢意,但应事先征得被致谢者的同意。

1.2.10.5󰀁参考文献:是反映论文的科学依据和尊重他人研究成果,而向读者提供文中引用有关资料的出处。撰写时按照文中首次出现的次序编号,在右上角用方括号注明(以1年内参考文献最有价值)。引用文献的要求有:(1)论文一般不超过15条,综述不超过25条,短篇报道不超过5条;(2)引用论文应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资料;不要转引文献,尽量不用文摘;(3)引用论点必须准确无误,不能断章取义;(4)内部刊物、资料汇编、私人通信和未发表的著作不能引用;(5)应按各杂志稿约规定格式书写完整。

下面介绍一下医学期刊普遍采用的格式与著录规则。(1)著录格式:杂志:序号(顶格)󰀁作者.文题[文献类型标识].刊名,年份,卷(期):起-止页.书:序号(顶格)󰀁著者.书名(版次)[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论文集:序号(顶格)作者.文题[文献类型标识].论文集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

(2)著录规则:作者:3名或少于3名者全部写出,并用逗号分隔,3名以上写前3人的姓名,无论中西文姓名均姓在前、名在后,西文姓用全称,首字母大写,名用缩写字母大写,每名作者之间用逗号隔开,3人以上用∀等#或∀etal#表示,集体作者要写全称。刊名:中文均写全称,外文缩写可按美国医学索引 InderMedicus!的格式。版次(本):第一版不标注,其它版次用阿拉伯数字著录,如∀第2版#,∀2nded#。

(3)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

(4)参考文献举例:

[1]󰀁安艳,高增林.砷的诱变性[J].国外医学卫生

学,1999,26(6):324-338.

[2]󰀁PinkneyJH,BossO,BrayGA,etal.Physiologicalrela󰀁

tionshipsofuncouplingprotein-2geneexpressioninhu󰀁manadiposetissueinvivo[J].JClinEndoCrinolMetab,2000,85(6):2312-2317.

∃89∃

[3]󰀁刘守军,张旭丰,张兆军.儿童少年甲状腺容积的

正常值[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6398-1996.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1996.

[4]󰀁肖崇厚.中药化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

版社,1987.15.

1󰀂2.10.6󰀁图表的规范要求:

(1)表格:设计时要清晰、简练、规范,每个表除有栏头、表身外,一定要有表序和表题,并在正文中要明确提及见表X,表随文字写,一般应列在∀见表X#文字的自然段落的下面。许多作者将表附在文后,不便于审读。

若一篇文章只有一个表时,则在表题前加∀表1#两字,而不用∀附表#。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表时,在表题前依次加表序号:表1、表2、表3&&。表中线条一般用三条线分隔,即通常所说的三线表,若有表注,可写在表下方。被注释的表格部位与脚注采用序号一致。表中计量单位若一致,应写在表题的右侧;若不一致,应写在每个栏头下,加上括号。表内阿拉伯数字上下各行的个位数对齐,未发现的数据用∀-#表示,未测或无此项目空白表示,实测结果为零用∀0#表示。

(2)图与图版:图要求有自明性,大小比例适中,粗细均匀,数字清晰,照片黑白对照分明,与表一样图也要随文字写,先见文字,后见图。若只有一幅图,应标明图1,每幅图都要有图题,图序、图题写在图的下方,若有图注,应放在图序与图题下方。

线条图绘制一定要清晰、准确,可用计算机绘制也可用硫酸纸墨绘,横纵坐标上的刻度应在坐标的内侧,坐标的文字说明应在外侧,绘制曲线时,不同浓度、课题或时间的坐标点可相同而曲线可分别用虚线、实线、点线等表示。图中的文字和图说明应中英文对照。

图版:形态学的照片应清晰、反差适度,图版制作应整齐美观,大16开本的图版要求:宽<17cm,高<22cm,图与图间距约1mm,图中的结构应用箭头或字符标示,图的左下角应附有标尺,右下角应用4号黑体字标出图的序号。

图版说明:是对图的解释。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主要描述新的发现或与他人发现的不同之处,众所周知的或教科书中已有的不必赘述。图版说明应中英文对照并尽可能保持一致。

1.2.10.7󰀁数字与统计学符号用法:

(1)年份不能简写,如∀1997年#不能写成∀97年#或∀九七年#;(2)表示数字范围一律要用波纹线∀~#,而不用∀-#,如:36∋C~38∋C;(3)有相同幂数的参数范围,不应将前一个参数的幕次省略,如:5(109~9(109;(4)表示一个数量与其量的和或差,其单位符号应写成各个量的和或差,如:80mm)6mm;(5)百分数的表示范围,前一个参数的百分号不能省略,应写成63%~67%,而不能写成63~67%;(6)斜线、词头和∀每#字不得多于1次,如:mg/kg/d,应

-1-1

写成mg∃kg∃d;(7)统计符号:根据国家 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样本的算术均数用x,不要用X。标准差用s,不用SD。标准误用sx,不用SE。除符号P,F用大写斜体外,其余n,x,s,sx,t,r均用小写斜体, 2用希腊文。

(待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