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 JIU
58
Jian li gong zuo biao zhun hua de nei rong he zuo yong
监理工作标准化的内容和作用
章华锋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等级和规模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工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功能上的联系。只有将它们按其内在程质量关注和安全出行等要求越来越高,“标准化”在施的联系严密地组织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同时,企工建设中已成常态,以及近期交通运输部提出打造“品质业的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构成了工程”相关要求,也进一步明确了“标准化管理”在工程企业标准体系的总体框架。
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监理作为工程建设的关键单位之一,由于,目前监理工作标准化正处于起步阶段,通过近监理工作的标准化将直接影响工程建设标准化的管理。
几年来的探讨和研究,认为监理工作标准化就是把监理“五在我国,交通建设工程监理经历了30年的风雨兼程,控制、两管理、一协调”的工作内容程序化、表格化和清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交通运输部公路建设管理体制改单化,并将每一项、每一步工作按统一的规定和要求联系革的深入,监理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起来,这是衡量监理工作活动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的主要依身处改革浪潮中的监理企业能如何适应改革的大环境,在据。“监理工作标准化”就是事、人、物的标准化,即以“事”困境中求生存,这需要监理企业苦练内功,努力提升企业为管理对象的管理标准,以“人”为管理对象的作业标准,的核心竞争力。“标准化”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以“物”为管理对象的现场标准。其中管理标准是保证,要素,而监理企业的标准化关键在于监理工作。因此,“监现场标准是条件,作业标准是核心。
理工作标准化”是规范监理企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为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提供一个重要的保障。
三、监理工作标准化的内容
“监理工作标准化”主要由驻地建设标准化、制度建一、监理在工程管理中的作用和特点
设系统化、监理程序流程化、从业行为规范化、监理资料监理作为工程参建单位和项目管理体制中的重要成格式化和监理工作信息化六个部分组成,并强化总监负责员,并且“社会监理”也成为建设工程领域推行的四项基制和监理工作清单化等内容。
本制度之一,特别是《建筑法》颁布和实施后,使工程监1.驻地建设标准化
理制度纳入法制轨道。监理在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所发挥其内涵是,按照招投标文件和监理办标准化建设实施的作用已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明显。同时,工程监理具有细则等规定,选择合适的场所设置监理办,应遵循交通便服务对象单一性、监督职能等特点,并且属于强制推行的利、临近现场、确保“三通”(即:通水、通电、通网络),一项基本制度和市场准入双重控制等特性。特别是在工程并结合公司VIS视觉识别系统,以及关注企业文化、质安监理具有监督职能方面,我国监理工程师在质量控制方面文化和优化职工生活条件等要求,从而做到办公区布局合工作深度和细度,应当说远远超过国际上项目监理人员,理、生活区宜居、上墙图表规范统一。
这对保证工程质量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2.制度建设系统化
其内涵是,构建结构清晰、职责分明、重点突出的监二、企业标准化和监理工作标准化的基本概念理企业和监理内管理制度与体系,从整章建制入手,建立按照标准化的定义,在企业标准化的概念上可理解为: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旁站、巡视、为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交底、隐患排查、会议、学习、内部考核和奖惩等制度),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活动。这些并进行动态管理与考核,从而做到实施有规范、操作有程活动包括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制定、发布企业标准序、过程有控制、结果有考核。
和贯彻实施各级标准的过程。企业内的标准不是彼此孤立
3.监理程序流程化
其内涵是,把监理各项工作流程(包括:质量控制、安全管理、事故处理、进度控制、变更审核和计量支付审批等流程)进行优化整合,将各项工作流程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全过程,并通过绘制成统一的工作流程图进行全员工作交底和上墙公示,从而达到监理程序不断优化、不断升华,以及达到提高监理工作效率为目标。4.从业行为规范化其内涵是,坚持以“公正、科学、诚信、自律”为工作原则,严格执行监理人员“十不准”行为准则,抓源头、抓过程、抓细节,严把“五关”(即:开工关、材料关、工艺关、验收关、安全关),加大对施工现场的过程控制,切实提高质量意识,强化工程安全监理意识,并制定出以分项、分部工程为单位的监理从业行为规范图例,形成原先“要我规范”的被动观念到“我要规范”的主动观念的转变,从而做到监理的各种检查、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等有序管理,以及做到监理工作行为举止、语言动作等规范文明为目标。5.监理资料格式化其内涵是,对监理资料格式、填写和建档等方面进行统一(包括:旁站记录、巡视记录、会议纪要、监理指令和通知单等文本),从而做到资料整理及时、内容准确、评语规范为目标。6.监理工作信息化其内涵是,通过运用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和科技创新手段(比如:无人机技术、BIM技术、智能安全帽、APP专用办公软件等),探索“互联网+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新思路,推进大数据与项目管理系统深度融合,积极推广工艺监测、安全预警、隐蔽工程数据采集和远程视频监控等应用水平,从而提升监理对各类信息的处理效率,减少传统管理办法中存在一些无法避免的管理漏洞。四、监理工作标准化的意义和作用1.监理工作标准化是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企业生命在于质量,质量保证在于科学管理。标准化的实质就是科学化、规范化、经济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经验的总结,是更经济、更规范、更合乎事物规律的不断优化的管理技术和方法。无庸讳言,我们的监理行业不同程度存在着管理粗放,现场管理松散,人员流动频繁,过程控制不严等弊端,许多制度和标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往往都是草草行事,不照章办事,没有起到实质的作用。虽然很多监理企业早就进行了1S0质量体系认证,多年来也形成了一整套卓有成效的企业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但是,目前各监理办在管理形式、内容、深度上发展不平衡,总监、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员的能力素质参差不齐,建设管理个别监理人员对自己的职责不清楚、监理程序不到位。此外,由于承接业务量不断增加、经营范围不断扩大,新入监理行业的人员增加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制定一套日常监理工作的行为标准。如果我们在工作中着力改善目前的状况,把标准化建设贯穿工作的始终,由简入繁、由浅入深,将极大的提升监理的工作质量,也会减化自身的工作强度,经过创新的监理工作标准化也将为监理企业改革和发展推波助澜,促进监理企业核心竟争力的提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2.监理工作标准化是监理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监理工作标准化管理将促进监理企业对监理办管理的规范化,促进监理企业制度的标准化,以及监理办人员的科学配备。通过对监理工作重要环节的标准化管理,从而实现整个企业标准化意识的形成,成为企业和个人的自觉行为。3.监理工作标准化是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监理企业的标准化建设,有利于监理办对项目的管理,尤其是对加强施工单位的监管和检查上,对实现施工单位的现场标准化管理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4.监理工作标准化是监理企业“做大做强”的前提“大”反映的是企业规模, “强”体现的是公司实力,这两方面要上档次、上水平都离不开标准化这个基础,标准化建设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前提。监理工作标准化建设是新时期建设市场的需要,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推进标准化管理,将大大促进监理企业整体素质、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提高,从而必将大大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监理工作标准化建设的全面实施,将有力推进项目管理的基础工作,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和必要的客观条件。五、结语总之,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交通建设的飞速发展,建设规模、质量标准、管理要求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监理工作标准化已成为了“打造品质监理、服务品质工程”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工程项目监管水平的重要手段,我们先后在象山快速通道、古高线、明州大道等项目试行,效果显著,但全面推行监理工作标准化任重道远,需要监理行业以及全体监理行业人员都提高对监理工作标准化建设的认识,将监理工作标准化落到实处,继续深入开展监理工作标准化创建活动“比、学、赶、超”的争先创优氛围,逐步开成优质高效、健康有序的监理工作新局面,为创建“品质工程”奠定扎实基础。(作者单位:宁波市交建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5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