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1.1调和原则。设计要使植物与植物、植物与建筑物之间的联系,以使之密切配合,相互协调,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进而使人从中找到平静、舒适、柔和而愉悦的精神享受。
1.2统一原则。园林景观进行配置时,应使各景物的比例、形状、线条、质地以及色彩都有比较一定的变化或差异,使人看起来既和谐统一,又有一定的活泼性。
1.3均衡原则。景物尤其是植物的厚重感觉和轻盈感,进行配置时,应先对周围的环境有一定了解,然后根据环境的具体情况以不对称式规则或对称式规则对植物进行合理配置。
1.4适宜原则。其包含了2个方面,一方面是适地适树,另一方面是和四周外界环境的相互协调性。
1.5合理安排,统筹兼顾。园林景观配置过程应当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结合园林所在的地理环境、土壤状况与景观性质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统筹设计规划。使设计更能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可以回顾历史,保留历史文化的命脉。
1.6经济适用性原则。经济适用性原则一般是指应当充分地考虑节约资源、就地取材等的问题。
1.7符合生态学原理。设计应符合自然发展规律与外观风貌的园林景观建设,应当关注生物的自然多样性。既体现群落的多层次特点,使得内容更加丰富。
2.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2.1园林景观设计盲目照搬,缺乏设计风格。好的园林景观设计应该使地方特色和独有的风格得以充分体现,且在区域内很好的体现地方的文化底蕴及其历史内涵。然而当前我国大多数园林景观设计都是照搬国外发达国家的设计模式,导致我国到处都能看到欧式、美式及其东南亚风格的园林。这种毫无创新和习惯性的照搬模式丢失了设计的个性和特色。个别设计人员忽略了园林内道路设计的作用,使得人们随意踩踏草坪,或没有结合当地实际的自然情况引入外露树木,造成资金的浪费,也没有实现应有的效果。
2.2不以人为本、应用功能较少。园林景观服务于人,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然而部分设计师常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对景观的风格和具体表现形式的研究上,把形式作为最终的追求目标。形式上的美并不等于实用和适用。比如设置的草坪中央小道不合理,造成人们出行不便,从而在日积月累下人们在草坪中踏出一条条小道;广场虽然大,然而可供遮蔽阳光的树木太少,座椅也比较少,人们难以把其作为休息的地方;雕塑太大,与周边环境比例不协调,给人以压迫感。像这种的问题是层出不穷,园林景观只仅仅成为景观,无法真正的提供更多的应用功能,所以也很难真正的满足人们的需求。
2.3设计风格单调乏味。当前在我国园林设计中,无论设计规模大小、功用如何,基本都是采用相同的设计手法和方式,导致最终设计出来的景观风格都是雷同的。更为不可取的是,这些设计大部分都是抄袭和复制的,没有加入自己的设计个性和设计理念,使得最终呈现的作品无法体现特有的文化和内涵。
2.4设计和施工脱节有些设计,为了在招标中获取胜利,采用了违反常规的设计程序,把效果图制作得美轮美奂,然而其中所作出的一些设计,在实际操作很难中完成。细节决定成败,把握好施工过程中的细节也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有的設计师很少下工地,没有及时的和施工人员进行沟通,造成设计与实际施工脱节,最后建成的园林景观和设计效果图相差甚远。
3.加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的对策建议 3.1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
现代园林景观在设计过程中首先应明确园林的服务对象, 不仅仅要净化空气、美化自然,还要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人际交往,引导区域人群休闲健身活动,提倡公共参与、互动等。所以整个设计理念都应凸显人文关怀,包含人对环境的适应、对美的体验及其心理上的满足,如第一感觉、美好的事物、值得记忆或留念元素的设计点等。在关注大部分人的感受时, 对于特殊人群的照顾也需要体现出来,体现人性化。还应体现区域文化,在微现设计上还要凸显环境对人精神领域的影响,采取不同的形式如自然或文化展示,激发人们对不同生命哲学的探寻,比如由仿生设计使人产生对自然的联想,或是从微缩景观中窥视自然,起到以管窥豹的乐趣,或通过字画引起人的雅兴来欣赏自然,或通过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引发生活的回归。还应吸收各历史时期经典的造园风格,充分利用和实现历史的再生。通过人与自然的结合,体现人工性,增强人与自然的和谐氛围,从而将景观设计提升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3.2坚决放弃盲目模仿的行为
园林景观设计对于生态学及其社会进步的需要在逐渐的增加,在现代化的园林景观设计中一定要摒弃传统的设计理念和单纯的满足人们需要的设计手法,应该更加能够满足人们审美方面的需要,并且对于提高人们对于自然和谐的关注有利,从而实现人们在可以观察和认识环境的过程中,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及其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因此,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可对优秀的设计方案进行借鉴,并在其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设计才能和理念,通过认真研究和科学的设计使园林景观设计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3.3加强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的沟通
设计人员在设计之前就应该对实地情况进行了解,充分的对周边环境进行调研,及时与施工方交流,杜绝那些不切实际、难以完成的设计。设计人员应该全程参与施工,把握设计的尺度,如果有突发状况,能够及时的将问题解决,并提出新的方案。不至于使临场设计偏 离原来的设计思路和理念,破坏整体的和谐统一。
3.4注意空间的设计
园林景区不应只是一个平面的实体或者是由景观元素拼凑的实体,应形成立体的空间。要直接利用建筑结构组织空间的概念,也就是通过建筑轴线和格网系统的表达直接利用场地与建筑物结构间的关系,对景观分区进行限定。在设计的过时候要注意硬质实体的布局与软质实体的搭配,开阔视域从而使空间的形态和区域得到扩大和外延,可借助提取出来的元素对设计重新进行组合,进而创造良好的效果,也可通过借景如荒地、原野、废墟、渗水、再生、节能、野生植物或是原有的景致废物利用等,加强空间结构与景现格局的塑造及其视觉空。间领域给人的冲击。
3.5选用多元化设计风格和手法
为满足不断提高的人们对于园林景观设计审美方面的需求,园林设计应呈现个性化与多元化设计并重的趋势,尽量的创造出适合于各类人群与自然接触和参与的机会,通过设计风格的丰富来体现设计区域的特色,也符合人们不同层面的需求。还需要因地制宜,充分的利用当地景观和自然环境,使得设计方案更加与当地和谐结合,对于资源和环境保护也十分有利。园林景观在设计、施工及其日后的管理活动中,人员的专业素养对园林景观影响很大。在设计时,不但那要考
虑人们的需求,还要结合当地的情况,结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施工的时候,各类机械的操作、建筑物的建造、植物的栽植,都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和把关。
4.结束语
总之,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要本着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原则,从社会发展的全新角度出发,拓宽思路,建造出更具特色和艺术性的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金彦鹏.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若干问题探讨[J]. 安徽农学通报,2013,17:111-1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