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级加工中心操作工理论知识考核试卷

来源:东饰资讯网
高级加工中心操作工理论知识考核试卷

一、单项选择(第1题~第80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1分,

满分80分。)

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道德具有( )的社会功能。 A、鼓励人们自由选择职业 B、遏制牟利最大化

C、促进人们的行为规范化 D、最大限度地克服人们受利益驱动 2. 为了促进企业的规范化发展,需要发挥企业文化的( )功能。 A、娱乐 B、主导 C、决策 D、自律 3. 职业道德对企业起到( )的作用。 A、决定经济效益 B、促进决策科学化 C、增强竞争力 D、树立员工守业意识

4. 正确阐述职业道德与人的事业的关系的选项是( )。 A、没有职业道德的人不会获得成功

B、要取得事业的成功,前提条件是要有职业道德 C、事业成功的人往往并不需要较高的职业道德 D、职业道德是人获得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5. ( )不属于压入硬度试验法。

A、布氏硬度 B、洛氏硬度 C、莫氏硬度 D、维氏硬度 6. 奥氏体冷却到( )开始析出珠光体。

A、727oC B、1148 oC C、912 oC D、1127 oC 7. 高温回火后得到的组织为( )。

A、回火洛氏体 B、奥氏体 C、回火索氏体 D、回火卡氏体 8. 感应加热淬火时,若频率为50kHZ,则淬硬层深度为( )。 A、17.5mm以上 B、26~48mm C、10~15mm D、7mm 9. 加工中心执行顺序控制动作和控制加工过程的中心是( )。 A、基础部件 B、主轴部件 C、数控系统 D、ATC 10. 提高机床动刚度的有效措施是( )。

A、增大摩擦或增加切削液 B、减少切削液或增大偏斜度 C、减少偏斜度 D、增大阻尼

11. 端面多齿盘齿数为72,则分度最小单位为( )度。 A、17 B、5 C、11 D、26

12. 加工中心的自动换刀装置由驱动机构、( )组成。 A、刀库和机械手 B、刀库和控制系统 C、机械手和控制系统 D、控制系统

13. 按主轴的种类分类,加工中心可分为单轴、双轴、( )加工中心。A、不可换主轴箱 B、三轴、五面

C、复合、四轴 D、三轴、可换主轴箱 14. 转塔头加工中心的主轴数一般为( )个。 A、3~5 B、24 C、28 D、6~12

15. 加工中心按照主轴在加工时的空间位置分类,可分为立式、卧式、(A、不可换主轴箱 B、三轴、五面 C、复合、四轴 D、万能 16. 逐点比较法圆弧插补的判别式函数为( )。 A、F= Xi- Xe B、F= Ye+Yi C、F=Xi2+Yi2-R2 D、F= Xe- Yi

1

)加工中心。17. ( )只接收数控系统发出的指令脉冲,执行情况系统无法控制。 A、定环伺服系统 B、半动环伺服系统 C、开环伺服系统 D、联动环伺服系统

18. 某系统在( )处拾取反馈信息,该系统属于半闭环伺服系统。 A、转向器 B、速度控制器 C、旋转仪 D、电动机轴端 19. 机床通电后应首先检查( )是否正常。

A、机床导轨 B、各开关按钮和键 C、工作台面 D、护罩 20. 为了使机床达到热平衡状态必须使机床运转( )。 A、15min以上 B、8min C、2min D、6min 21. 读零件图首先看( )。

A、后视图 B、剖视图和主视图 C、尺寸 D、标题栏 22. 分析零件图的视图时,根据视图布局,首先找出( )。 A、主视图 B、后视图 C、俯视图 D、前视图

23. ( )是由于采用了近似的加工运动或者近似的刀具轮廓而产生的。 A、原理误差 B、加工误差 C、工艺误差 D、计算误差 24. 基准位移误差在当前工序中产生,一般受( )的影响。 A、定位器 B、夹具 C、量具 D、电源和夹具 25. ( )不属于零件毛坯工艺性分析内容。

A、机械性能 B、加工余量 C、表面状态 D、工序尺寸及其公差 26. 氮化处理的处理层厚度为( )μm。 A、30—50 B、5 C、6 D、7

27. 夹紧力通过工件传至( )造成工件变形和定位基准位移。 A、平面 B、外平台 C、内圆 D、支承元件

28. 铸造内应力是灰铸铁在( )摄氏度从塑性向弹性状态转变时,由于壁厚不均、冷却收缩不匀而造成的。

A、100~220 B、700~800 C、620~400 D、170 29. 跨距大箱体的同轴孔加工,尽量采取( )加工方法。 A、装夹和联动 B、调头 C、平动 D、双爪卡盘装夹 30. 基准不重合误差由前后( )不同而引起。

A、设计基准 B、环境温度 C、工序基准 D、形位误差 31. 减少毛坯误差的办法是( )。

A、粗化毛坯并增大毛坯的形状误差 B、增大毛坯的形状误差 C、精化毛坯 D、增加毛坯的余量 32. 拼装夹具具有( )的优点

A、专用夹具 B、可调夹具 C、成组夹具 D、组合夹具 33. 与成组夹具相比,可调夹具的适用性( )。

A、更窄 B、更宽 C、与成组夹具的适用性相同 D、更差,制造成本更高 34. ( )属于夹紧件。

A、T形键和定位销 B、叉形压板 C、定位盘和定位销 D、平键和基础角铁 35. ( )属于紧固件。

A、T形键和定位销 B、螺栓 C、定位盘和定位销 D、平键和基础角铁 36. ( )属于辅助件

A、手柄和三爪支承 B、定位盘

C、T形键和圆形基础板 D、基础角铁和圆形基础板

2

37. 刀具磨损的最常见形式是( )。

A、磨料磨损 B、扩散磨损 C、氧化磨损 D、热电磨损 38. 通常依据后刀面的磨损尺寸来制定刀具允许磨损的( ) 。 A、最大限度 B、最小限度 C、标准限度 D、时间 39. Ti元素的扩散速度( )。

A、与钨一样 B、高于碳 C、与钨、碳一样 D、远远低于钴 40. 合金钢粗车时,后刀面的磨钝标准VB是( )mm。 A、2.7 B、1.9~2.4 C、0.4~0.5 D、3.9

41. 碳素钢粗车时,后刀面的磨钝标准VB是( )mm。 A、0.6~0.8 B、2 C、2.2~2.5 D、1~3.3 42. 刀具进入正常磨损阶段后磨损速度(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突增 43. 宏程序的( )起到控制程序流向作用。

A、控制指令 B、程序字 C、运算指令 D、赋值

44. 在等误差法直线段逼近的节点计算中,任意相邻两节点间的逼近误差为( )误差。 A、等 B、圆弧 C、点 D、三角形

45. 在圆弧逼近零件轮廓的计算中,整个曲线是一系列彼此( )的圆弧逼近实现的。 A、分离或重合 B、分离 C、垂直 D、相切

46. 在变量赋值方法I中,引数(自变量)B对应的变量是( )。 A、#22 B、#2 C、#110 D、#79 47. 宏程序( )。

A、计算错误率高 B、计算功能差,不可用于复杂零件 C、可用于加工不规则形状零件 D、无逻辑功能 48. #jGT#k表示( )。

A、与 B、非 C、大于 D、加 49. 在加工界面内计算刀具中心轨迹时,若球头刀半径为R,则球头刀球心距加工表面距离应为(A、Rcosφ B、R4sinφ C、Rtanφ D、4R2cosφ 50. 在运算指令中,形式为#i=#j+#k代表的意义是( )。 A、立方根 B、求极限 C、正切 D、和

51. 在运算指令中,形式为#i=SQRT[#j]代表的意义是( )。 A、矩阵 B、数列 C、平方根 D、条件求和 52. 在运算指令中,形式为#i=ABS[#j]代表的意义是( )。 A、离散 B、非负 C、绝对值 D、位移 53. 加工精度的高低是用( )的大小来表示的。

A、摩擦误差 B、加工误差 C、整理误差 D、密度误差

54. 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实际几何参数与( )的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 A、导轨槽 B、理想零件 C、成品件 D、夹具 55. ( )是用来分析加工误差的方法之一。

A、测量检验法 B、分析计算法 C、安装调试法 D、单一测量法

56. 机床在无切削载荷的情况下,因本身的制造、安装和磨损造成的误差称之为机床( )。 A、物理误差 B、动态误差 C、静态误差 D、调整误差

57. 主轴在转动时若有一定的径向圆跳动,则工件加工后会产生( )的误差 。 A、垂直度 B、同轴度 C、斜度 D、粗糙度 58. 一般情况下,( )的螺纹孔可在加工中心上完成攻螺纹。

3

。 ) A、M35以上 B、M6以下、M3以上 C、M6以上、M20以下 D、M25以上 59. 一般情况下,直径( )的孔可直接在加工中心上完成。

A、大于φ30mm B、小于φ30mm C、为φ35mm D、大于φ40mm 60. 磨削时传给工件的磨削热( )。

A、占80%以上 B、只占20%至30% C、可忽略不计 D、占10%以下

61. 封闭环的最大极限尺寸等于各增环的最大极限尺寸( )各减环的最小极限尺寸之和。 A、之差乘以 B、之差除以 C、之和减去 D、除以

62. 封闭环的上偏差等于各增环的上偏差( )各减环的下偏差之和。 A、之差乘以 B、之和减去 C、之和除以 D、之差除以

63. 按照标准规定:任意300mm测量长度上的定位精度,普通级是( )mm。 A、1.9 B、0.02 C、0.2 D、0.3

64. 按照标准规定:任意300mm测量长度上的定位精度,精密级是( )mm。 A、10 B、0.01 C、0.28 D、0.37 65. 重复定位精度普通级是( )mm。 A、1.2 B、0.4 C、0.016 D、0.35 66. 主轴噪声增加的原因分析主要包括( )。

A、机械手转位是否准确 B、主轴部件松动或脱开 C、变压器有无问题 D、速度控制单元有无故障 67. 在电动机转速超过设定值的原因分析不包括( )。 A、主轴电动机电枢部分故障 B、主轴控制板故障 C、机床参数设定错误 D、伺服电动机故障 68. 刀具交换时,掉刀的原因主要是由于( )引起的。

A、电动机的永久磁体脱落 B、松锁刀弹簧压合过紧

C、刀具质量过小(一般小于5kg) D、机械手转位不准或换刀位置飘移

69. 根据切屑的粗细及材质情况,及时清除( )中的切屑,以防止冷却液回路。 A、开关和喷嘴 B、冷凝器及热交换器

C、注油口和吸入阀 D、一级(或二级)过滤网及过滤罩 70. 伺服电动机的检查要在( )。

A、数控系统断电后,且电极完全冷却下进行 B、电极温度不断升高的过程中进行

C、数控系统已经通电的状态下,且电极温度达到最高的情况下进行 D、数控系统已经通电的状态下进行

71 .G02 X20 Y20 R-10 F100;所加工的一般是( C )。

A、整圆 B、夹角≤180°的圆弧 C、180°<夹角<360°的圆弧 72. 辅助功能中表示无条件程序暂停的指令是( A )。 A、M00 B、M01 C、M02 D、M30 73. 辅助功能中与主轴有关的M指令是( D )。 A、M06 B、M09 C、M08 D、M05 74. 刀尖半径左补偿方向的规定是(D)。

A. 沿刀具运动方向看,工件位于刀具左侧 B. 沿工件运动方向看,工件位于刀具左侧 C. 沿工件运动方向看,刀具位于工件左侧 D. 沿刀具运动方向看,刀具位于工件左侧 75. 设H01=6mm,则G91 G43 G01 Z-15.0;执行后的实际移动量为( A )。 A、9mm B、21mm C、15mm

76. 用Φ12的刀具进行轮廓的粗、精加工,要求精加工余量为0.4,则粗加工 偏移量为( C )。

4

A、12.4 B、11.6 C、6.4

77. 数控机床的标准坐标系是以( A )来确定的。

A、右手直角笛卡尔坐标系 B、绝对坐标系 C、相对坐标系

78. 在CRT/MDI面板的功能键中,用于刀具偏置数设置的键是( B )。 A、POS B、OFSET C、PRGRM

79. 在CRT/MDI面板的功能键中,用于报警显示的键是( B )。 A、DGNOS B、ALARM C、PARAM 80. 数控程序编制功能中常用的删除键是(C)。 A、INSRT B、ALTER C、DELET

二、判断题(第81题~第100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每题1

分,满分20分。)

81. ( )要做到办事公道,在处理公私关系时,要公私不分。 82. ( )黄铜是铜和硅的合金。

83. ( )对于形状复杂的零件,应优先选用正火,而不采用退火。 84. ( )经回火后,能使工件提高脆性。

85. ( )中小型立式加工中心常采用移动式实心立柱。

86. ( )在试切和加工中,刃磨刀具和更换刀具辅具后,可重新设定刀号。 87. ( )工艺系统的刚度不影响切削力变形误差的大小。 88. ( )基准不重合误差由前后设计基准不同而引起。

89. ( )组合夹具由于是由各种元件组装而成,因此可以多次重复使用。 90. ( )刀具磨损的最常见形式是雾化磨损。

91. ( )在一定切削速度范围内,切削速度与切削寿命之间在双对数坐标系下是非线形关系。 92. ( )在零件毛坯加工余量非常均匀的情况下进行加工,会引起切削力大小的变化,因而产生误差。 93. ( )在加工过程中,因高速旋转的不平衡的工件所产生的惯性力不会使机床工艺系统产生动态误差。

94. ( )刀具半径补偿是一种平面补偿,而不是轴的补偿。

95. ( ) 固定循环是预先给定一系列操作,用来控制机床的位移或主轴运转。 96. ( )刀具补偿寄存器内只允许存入正值。

97. ( )刀具补偿功能包括刀补的建立、刀补的执行和刀补的取消三个阶段。 98. ( )数控机床配备的固定循环功能主要用于孔加工。

99. ( )为了防止工件变形,夹紧部位要与支承对应,不能在工件悬空处夹紧。 100. ( )在批量生产的情况下,用直接找正装夹工件比较合适。

附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

1. C 2. D 3. C 4. D 5. C 6. A 7. C 8. C 9. C 10. D 11. B 12. A 13. D 14. D 15. D 16. C 17. C 18. D 19. B 20. A 21. A 22. A 23. A 24. B 25. D 26. A 27. B 28. C 29. B 30. C 31. C 32. D 33 B 34. B 35. B 36. A 37. A 38. A 39. D 40. C 41. A 42. B 43. A 44. A 45 D 46.B 47.C 48. C 49. A 50. D 51. C 52. C 53. B 54. B 55. B 56. C 57. B 58. B 59. B 60. A 61. C 62. B 63. B 64. B 65. C 66. B 67. D 68. D 69. D 70. A 71. C 72. A 73. D 74. D 75. A 76. C 77. A 78. B 79. B 80.C 二、判断题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0.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100. ×

5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