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茶园土壤耕作技术

来源:东饰资讯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土壤是茶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因此,土壤状态和土壤肥 力状况对茶树生长发育至关重要,能否保持土壤良好的养分供 应和气体交换,关键是搞好土壤耕作。 一、浅锄生长季节的茶树地上部分,处于旺盛的生长发育 阶段.芽叶不断地分化,新梢不断地生育和采摘,在此生长季节, 茶树需要地下部分不问断地供应水分和养分,必须适时地进行 浅耕,以保蓄土壤水分,减少土壤中养分水分消耗和增加土壤通 气性。具体耕作方法因耕作时间、目的和要求而异。 1.春茶前浅锄。这次耕作是增产茶叶的重要措施,茶园经过 冬季几个月的雨雪,土壤已较板结,而且土温也较低,此时耕作 既可疏松土壤,又可除去早发杂草,而且耕作后土壤疏松,表土 易于干燥使土温升高,有利于促进春茶提早萌发。浅锄时间,惊 1 J ll_ _ L __ l l… -0 ; :_ _ 曩曩 ∥≯ 警羚 警 ◇ 圜画鸯画画值鸯霭 深耕对土壤肥力的提高,不仅仅是土壤中微生物作用的加 蛰至清明为好,深度10~15 cm。 强.而且是土壤上下翻动。促进了底土的熟化作用,有效地加深 了活土层。深耕还起到杀虫灭菌的作用,通过深耕,把地表的害 虫卵、蛹和有害的病菌翻到土壤下层,使其窒息而死,或把下层 的土壤中越冬的卵、蛹、病菌翻到土表,致使其被日光晒死、冻 死.同时也消除了杂草,使茶树通风透光,改变了病虫滋生的环 境条件。 深耕对茶树根系损伤也很大,据有关资料报道,深耕23 cm 的损伤根系总量为浅耕10 cm损伤根系总量的5倍,从而影响 了茶树的生育、芽叶的分化和伸展。为避免过多的损伤根系,一 些茶园采用间隔1 2年深耕一次,深度为17—25 cm。条栽茶园 行间根系分布多,深度应浅些,一般控制在15—20 cm;丛栽茶园 2.春茶后浅锄。浅锄时间为5月中下旬,此时气温较高,降 雨量也较多,正是夏季开花植被旺盛萌发期,同时春芽采摘期 间.土壤被踩板结,雨水不易渗透。浅锄深度一般在10 cm左右, 以达到锄去杂草、切断土壤毛细管作用和保蓄水分为限。 3.夏茶后浅锄。时间一般在7月中旬进行,此时天气炎热, 夏季杂草生长旺盛,土壤水分蒸发量大,降雨量又较少,空气湿 度低.为了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消除杂草,促进土壤 中硝化细菌的活动,必须及时浅锄,深度约7~8 cm。 二、深耕是指在秋茶采摘后进行一次较深的耕作,广大茶 区历来很重视这次耕作.故有“七挖金,八挖银”之说。实践表明, 通过深耕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提高土壤的孑L隙度,降低土 壤密度,从而使土壤含水量增加。 和肥培管理较差的茶园,行间根系分布少,深度可在25—30 cm。 无论哪一种茶园.进行深耕时都应结合施基肥。坡地茶园深耕 时.最好耕后结合铺草,以减少土壤冲刷。 三、深翻改土深翻改土也是深耕的一种形式,是改造低产 茶园的一项有效的措施。方法是春茶采摘结束后,在茶树行间开 宽约80 cm、深50 cm的深沟,沟的具体深度还应根据土壤状况 和茶树幅度确定。茶树幅度大,行间空隙小,沟应窄些。待沟挖好 后,将表土填在底层,沟填土一半后,再施入大量的如土杂肥、垃 圾、青草、绿肥、糠壳等有机肥,并拌和磷肥15—25 kg,施肥后盖 上心土,让其风化。 据资料显示,土壤深耕后,增强了土壤中的气体交换能力, 有利于促使一些好气性细菌活动加强,在这一类细菌的作用下, 土壤中养分分解加快,特别是一些原来不能为茶树所利用的养 分.从而提高了土壤肥力。(见下表)。 茶园深耕与土壤肥力关系 1 3 cm 5.23 2.390 0.0860 8.55 27 cm 5.25 2.299 0.0862 10.08 7.35 8.69 2.73 4.20 6.60 7.25 为避免过分损伤根系,深耕应隔行进行。深翻改土时,针对 土壤状况配合采取相应措施,如下层土壤板结、粘重的应掺河砂 深耕515 2.118 0.0806 .14.38 11.59 5.58 7.80 或重施肥;对下层为粘盘层有积水的,深翻时,除应打破粘盘层 结合培土外,还应开深沟排除积水。 ■ )j c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