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地域文化视野下的合肥城市形象设计研究

来源:东饰资讯网
第2 9卷第2期 2 0 l 2年3月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V01.29,No.2 March,201 2 地域文化视野下的合肥城市形象设计研究 汤艳艳 (巢湖学院艺术学院,安徽巢湖238024) 摘要:合肥城市地域文化内涵以包公文化为重要内容,并体现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巢湖文化。合肥城市形象 设计应立足历史文化名城的积淀,开发具有地域文化内涵的城市建筑;巩固“宜居”城市的优势,构建具有地域文化内 涵的城市公共空问;顺应多媒体发展的趋势,传播具有地域文化内涵的城市整体形象。 关键词:合肥;地域文化;城市建筑;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形象 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47(2012)・02—0048—02 Research on the City Image Design of Hefei in the Perspective of Regional Culture G Yan-yan (School of Art,Chao Hu University,Chaohu 238024,Anhui,China) Abstract:The connotation of the city regional culture of Hefei can be included in Baogong culture as the core with the presentation of broad and profound Huizhou culture and Chaohu culture.The city image design of Hefei full of regional cul— ture connotations can be focused on:the accumulation of its famous cultural city in histor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ts urban architecture,the consolidation of its advantages as a city suitable for living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its urban public space, and the adaptation to the trend of its multimedia extension with the transmission of its overall city image. Key wolds:0ity of Hefei;regional culture;urban architecture;urban public space;city image 个城市作为空间和物质的存在,是由地域文化 长期作用、积淀和演化而成的。美国著名城市理论家、 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说过:“将来城市的任务是 充分发展各地区、各文化、各个人的多样性和他们各自 的特性,这些是互为补充的;否则势必像现在这样,机 械地把大地的风光和人的个性都消磨掉。”L1 的确,文化 是城市的灵魂,任何一个城市都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之 下生成的。地域文化是城市生存和生长的土壤,只有 深入理解、分析和运用地域文化的表面和内在的特质, 才能使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保持自己的特色,掌握自己 的发展脉络,保持城市良好的形象。 合肥是安徽的省会城市。随着国家促进中部崛起 战略的实施,合肥正努力建设成为在全国有重大影响 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这必将进一步提升合肥的城市 形象。在近年来的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合肥并没有很 好地挖掘城市特色文化,没有很好地塑造城市灵魂。 虽然已经认识到城市文化建设特别是地域文化建设的 重要性,但是还没有把地域文化上升为城市特色文化 大层面来建设。如何体现合肥城市地域文化内涵,提 升城市形象的品位,张扬和宣示城市文化、性格与魅 力,这是合肥城市形象塑造的关键。 一化的零散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后发现,合肥被安徽 众多的地域文化力量所包围,是安徽显著地域文化的 集合之地。如徽州文化、皖江文化、淮河文化三大地域 文化及其外延的佛教文化、道教文化、三国文化、楚汉 文化等。笔者将合肥的历史文脉进行整理分析,提取 最具优势的合肥地域文化,并应用于合肥城市形象设 计中。 (一)包公文化 包公是我国知名度、美誉度最高的历史名人之一, 关于包公的动人传说广为流传。近年来多部描写包公 断案题材的经典影视作品进一步加深了民众对包公的 了解。合肥是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包公 的出生与安葬之地。包公这一历史人物形象与其城市 定位非常符合,同时还能体现合肥城市廉洁、正义的正 面形象。包公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 合肥人文历史资源中影响最为深远、最体现合肥特色 的部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所以,合肥城市形象设 计中应当以包公文化为重要内容。 (二)徽州文化 一、合肥的地域文化 在几千年历史进程中,合肥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 合肥在历史上是我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农产品种类 繁多,农产资源十分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加之交 通四通八达,这些条件促成了合肥地域文化的丰富多 彩。然而合肥在地域文化上似乎并没有显现出清晰强 势的风格特色。通过近年来众多学者对于本地地域文 收稿日期:2012一Ol一05 徽州文化作为我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以其博大 精深、流派纷呈、保存完整、影响巨大而闻名于世。由 于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徽州文化发展从 未被间断,尤其是徽商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徽州文化发 展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并使其达到鼎盛,在徽州区 域内遍布大量的文化遗存和充满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 氛围。它代表了一种典型的汉民族特色文化,是我国 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l2 徽州文化有着强大的品牌优势和直观的物质符号 作者简介:汤艳艳(1978一),女,安徽巢湖人,巢湖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硕士。 48 汤艳艳:地域文化视野下的合肥城市形象设计研究 辨识体系。作为省会的合肥市,理所应当地将徽州文 市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  化纳入自己的文脉之中。在合肥城市形象设计中,融 要部分。高质量的公共空间往往能成为城市的标志,人徽州文化内涵无疑能打造品牌效应,提高城市的综 也是最能体现城市文化、形象的场所。 合肥市一直比较注重公共空间的开发。1992年, 合竞争力。 合肥与北京、珠海等城市一起被命名为首批国家级“园 (三)巢湖文化 巢湖是中华古人类的发源地和古文明的发祥地之 林城市”,具有“绿色之都”之称,在全国率先树立了“宜 是大江南北的人文荟萃之地。巢湖土地肥沃,物华 居”的城市形象。在合肥现有的公共空间中,已有部分 天宝,历史上素称“鱼米之乡”;巢湖名人辈出,秦范增为 被广大市民所接受,如胜利广场、和平广场、天鹅湖公 居巢人,现代又出了“上三将(冯玉祥、张治中、李克 园、淮河路步行街等。它们虽然在地域文化内涵的表 农)”,堪称“名将之乡”;巢湖民歌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 现上还有提升的空间,但形式风格多样,在视觉和文化 产,是闻名遐迩的“民歌之乡”;巢湖湖光山色,温泉潺 层面上均发挥着装饰和审美的作用。然而,也有一些 一,潺,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温泉之乡”。这四个“之 乡”,凸显了巢湖的湖泊文化 温泉文化、名胜文化和名 人文化。 随着2011年8月巢湖市的区划调整,巢湖成为合 肥的“内湖”。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不仅为合肥提供了 丰厚的旅游资源,同时又为其城市形象建设提供广博的 文化资源。这是合肥城市形象塑造的又一有利条件。 二、打造富有地域文化合肥城市形象的举措 (一)立足历史文化名城的积淀,开发具有地域文 化内涵的城市建筑 建筑是城市文化发展和演化的载体,是城市的气 质和灵魂。在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作用下,即使是外 表相似的城市,它们内部所隐藏的逻辑与美也必然有 所不同,这一点可以通过城市建筑这一载体呈现出来。 如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在整体风格上是北面拙政 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及其现代版的诠释;北京香山饭店 以仿北京四合院天井形式而独具一格等等。优秀的建 筑应该植根于本土文化,透彻理解和领悟地域文化的 内涵,并通过合理的形式表现出来,绽放城市形象的个 性风采,才能有持久的魅力。 多年来,合肥在城市建筑上对如何打好文化牌缺 乏统一的能够抢占制高点的指导思想。由于历史条件 的限制和认识的局限,历史文化仅体现在现有的景点 中,如包公祠、逍遥津公园、李鸿章故居等。可以说,囿 于景点的有限空间,地域文化在城市建筑形象中的吸 引力并未得到充分体现。另一方面,现代房地产业的 发展带动城市建筑的规模化发展,这种大规模的发展 不可避免地带有单一风格的烙印,成为制约合肥在地 域建筑风格维护及复兴方面的重要因素。 合肥地处长江淮河之间,同时受到南北两地文化 的熏陶,地域文化上表现为介于二者之间过渡融合的 特点,这是合肥地域文化的一大亮点。在合肥的城市 形象设计中,合理地把握本地多元地域文化的主次关 系,既可以突出合肥的特色地域文化内涵,又能体现作 为安徽省会城市兼容并蓄的文化特征。 (二)巩固“宜居”城市的优势,构建具有地域文化 内涵的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公共空间是由公共权利创建并保持的,供所 有市民使用和享受的场所和空间。它包括街道、广场、 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和体育场地等o E3]公共空问是城 不太和谐的公共空间存在着,比如在合宁高速公路肥 东人城口,神情严肃的包公塑像被设在马路中央,被市 民戏称为“昼夜不停指挥交通的包青天”。这种对市民 的实际需求漠然的现象,是地域文化内涵不合理运用 的结果。对这类公共空问需要进行重新营造,应利用 新的形式手法,使之更贴合市民的需求。合肥城市公 共空间的建设应在满足市民宜居、休闲的生活需求的 基础上,增建地域文化内涵,突出城市文化休闲氛围。 (三)顺应多媒体发展的趋势,传播具有地域文化 内涵的城市整体形象 随着合肥城市的大规模发展,城市形象塑造与宣 传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合肥的城市形象宣传如何在形 象宣传中既能突出历史文化城市的特色,又能体现时 代感,已是越来越紧迫的现实问题。 当前多媒体技术发展迅猛,它综合了印刷、广播、 电视等传统单一媒体的优点,利用多媒体软件可以集 成图形、图像、文字、声音、气味等元素,将它们优化整合 地表现出来。对在城市形象设计中地域文化的形式这 类特殊题材的表现上,多媒体不仅可以体现图文声像 并茂的城市形象,还能与市民产生良好互动,并通过现 代数字技术加入已流逝的城市历史虚拟形象和抽象的 地域文化形象等。在宣传合肥城市形象的多媒体设计 时,可以首先通过对城市发展的现状和历史文化城市 特点的分析比较,从合肥的地域文化人手,展现合肥历 史变迁的历程,来体现合肥城市形象中最宝贵的地域 文化精髓。 利用多媒体技术来体现合肥城市形象设计的现代 感和地域文化内涵,加强城市形象的对外传播速度与 质量,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我 们应顺这一发展趋势,加大相应的政策支持力度和资 金投入,整合人才资源,通过多媒体探索出一条合肥城 市形象表现与传播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Hannebaum,L.G..园林景观设计:实践方法[M].沈阳:辽宁 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53. [2]汤艳艳.浅析徽州文化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科 技信息,2011(9):28—21. [3]刘欣.城市公共空问复兴设计与实施运作研究[D].天津:天 津大学,2007. (责任编辑汪继友1 4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