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坡面情况
该处坡面位于某边坡,坡面顶部覆盖浅层棕土,山体基本为未风化的灰岩,大部分岩体完整,局部破碎;坡面极不平顺,坡面陡峭,最大坡度接近90度,甚至局部坡面为反坡。
裸露的未风化灰岩坡面
坡面存在反坡
二 植物选择和配置
1、北方半干旱地区生态修复、边坡防护工程中的植物配置原则
北方半干旱地区生态修复、边坡防护工程中的植物选择原则 ①适应当地气候,抗旱性强;
②根系发达、扩展性强;
③耐瘠薄、耐粗放管理,绿期长,多年生;; ④种子丰富,发芽力强,容易更新; ⑤育苗容易并能大量繁殖; ⑥适于播种栽植的时期较长。
⑦不会在当地恶性生长,造成生态危害。
北方半干旱地区生态修复、边坡防护工程中的植物配置原则
①草本植物与灌木、藤本植物混合;
②生长形成的植物群落在当地无养护条件的情况下具有稳定性,不易发
生退化,能够在自然条件下更新; ③各植物间互相不影响生长;
④要实现早期(施工后的1-2年)植被以草本植物为主,后期(3年以后)
植被以小型灌木为主;
⑤植物配置组合除基本的生态修复功能外,最好兼具一定的观赏性; 2、北方半干旱地区生态修复、边坡防护工程中的植物种类选择 碱茅 扁穗冰草 苇状羊茅 (Chinampoensis Puccinellia) (Agropyron cristatum (L.) (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
多变小冠花 (Coronilla Viria)
无芒雀麦
(Bromus inermis Leyss.)
多年生黑麦草 沙打旺
(Lolium perenne L.) (Astragalus Adsurgens) 紫花苜蓿
( Medicago sativa L.)
披碱草
( Elymus trachycaulus Goulex)
北方半干旱地区生态修复、边坡防护工程中可使用的草本植物种类 根据当地气候后施工地点的实地环境,我方提出以下草本植物种备选: 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 、紫花苜蓿( Medicago sativa L.)、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扁穗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 (L.)Gaertn.)、多变小冠花(Coronilla Viria)、披碱草( Elymus trachycaulus Goulex)、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碱茅(Chinampoensis Puccinellia)、马兰(Kalimeris indica),另还有多种植物可选用,但应以上述植物为主要建群种。
备选灌木种类:
荆条、多花木兰、紫穗槐 、胡枝子、拧条、羊柴、草木樨、马棘、金合欢、猪屎豆、丁香、六道木等,
备选藤本植物种类 : 五叶地锦、爬山虎等 备选草花植物种类:
矢车菊 (Centaurea cyanus)、花菱草(Eschscholzia californica)、丝石竹(Gpysophila elegans)、(Linum lewisii)、剑叶金鸡菊(Coreopsis lancelolata)、双色金鸡菊(Coreopsis tinctoria等,另有混合好的适宜北方地区生长的野花组合,
可少量添加在植物配比中,在增加群落植物丰富性的同时,也可增加边坡生态修复后的可观赏性。
方案设计
本项目设计采用生态袋护坡系统构筑稳定的植物生长的结构护面,结合喷播绿化与栽植灌木对坡面进行绿色防护。让局部反坡处的秃石裸露,使之与周边植物相映成趣。
1、施工技术简介
生态袋护坡系统针对开挖坡度65~75度,甚至更大坡度,开挖面基本为未风化或弱风化的岩石边坡;少数碎岩填方造成,填方密实度不够,易发生滑坡和垮塌的边坡,宜采用生态袋生态护坡系统进行防护施工。生态袋护坡系统是最近几年从国外引进的一种目前国内最新的一种边坡防护技术,其核心技术是不可替代的高分子生态袋:一种进口的用由聚丙烯及其它高分子材料复合制成的材料编织而成,耐腐蚀性强,耐微生物分解,抗紫外线,易于植物生长,使用寿命长达70年的高科技材料制成的护坡材料。主要特点是:
A.它允许水从袋体渗出,从而减小袋体的静水压力。
B.它不允许袋中土壤泻出袋外,达到了水土保持的目的,成为植被赖以生存的介质。
C.袋体柔软,整体性好 TAMP Bag Bag Bag Bag Bag Bag Bag Bag Bag
Bag Bag 三角型生态袋结构
生态袋护坡系统通过将装满植物生长基质的生态袋沿边坡表面层层堆叠的方式在边坡表面形成一层适宜植物生长的环境,同时通过专利的连接配件将袋与袋之间,层与层之间,生态袋与边坡表面之间完全紧密的结合起来,达到牢固的护坡作用,同时随之植物在其上的生长,进一步的将边坡固定然后在堆叠好的袋面采用绿化手段播种或栽植植物,达到恢复植被的目的。由于采用生态袋护坡系统所创造的边坡表面生长环境较好(可达到30-40cm厚的土层),草本植物、小型灌木,甚至一些小乔木都可以非常良好的生长,能够形成茂盛的植被效果。近年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恶劣情况下的边坡防护施工以及其他一些防护和生态修复领域
生态袋护坡系统施工中 生态袋护坡系统施工后 因核心材料——专利的生态袋面料及配套材料需要进口,同时对植物生长基质的需求量大,生态袋护坡系统的造价比较高。
2、施工工艺
施工工序
施工准备 清理、平整边坡 砂土料运输 填充、堆砌生态袋,加筋格栅安装,打锚杆,回填填料 清除坡面 喷播绿化、栽植灌木
(1) 施工准备
植被养护 做好人员、机具、材料、准备。挖好基础。 (2)清坡
清除坡面浮石、浮根,尽可能平整坡面。 (3)生态袋填充
将基质材料填装入生态袋内。采用封口扎带(高强度、抗紫外线)或现场用小型封口机封制
注:每垒砌四平方米生态袋墙体中有一生态袋填充中粗砂以利排水. (4)生态袋和生态袋结构扣及加筋格栅的施工
基础和上层形成的结构:将生态袋结构扣水平放置两个袋子之间在靠近袋子边缘的地方,以便每一个生态袋结构扣跨度两个袋子(见图2),摇晃扎实袋子以便每一个标准扣刺穿袋子的中腹正下面。每层袋子铺设完成后在上面放置木板
并由人在上面行走踩踏,这一操作是用来确保生态袋结构扣和生态袋之间良好的联结。铺设袋子时,注意把袋子的缝线结合一侧向内摆放,每垒砌三层生态袋便铺设一层加筋格栅,加筋格栅一端固定在生态袋结构扣。 生态袋和标准扣摆放步骤示意图(1)—图(4)
图(1)将生态袋水平放置
图(2)将标准扣骑缝放置
图(3)上层生态袋叠砌其上
图(4)将结构压实成整体互锁结构
重复上述施工砌叠步骤,直至完成。
压顶:在墙的顶部,将生态袋的长边方向水平垂直于墙面摆放,以确保
压顶稳固。
(5)绿化施工 a.喷播
采用液压喷播的方式对构筑好的生态袋墙面进行喷播绿化施工,然后加盖无纺布,浇水养护。
b.栽植灌木
对照苗木带的土球大小,用刀把生态袋切割一“丁”字小口,同时揭开被切的袋片;用花铲将被切位置土壤取出至适合所带土球大小,被取土壤堆置于切口旁边;用枝剪把苗木的营养袋剪开,完全露出土球,适当修剪苗木根系与枝叶;把苗木放到土穴中,然后用花铲将土壤回填到土穴缝边,同时扎土,直到回填完好,并且盖好袋片;对于刚插植完的苗木,必须浇透淋根水;后期按绿化规范管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