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ugao3@chinaitedu.cn 课程整合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误区和应对策略 郭留英 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 摘要:本文归纳了目前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所存在的误匠在对其进行原因剖析的基础上,为一线教师提出了避免误区的应对 策略,以期为教师信忽化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提供借鉴。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技术工具;学习资源 中图分类号:G454 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674—2117(2015)01—0058--05 目前,在大中专院校以及中小学, 略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接受能力等实 很多教师已经有了信息化教学设计和 际水平,导致了课堂上学生在技术面 实施的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 前无所适从的局面,既浪费了时间也 而在具体的操作中,尚存在不少误区, 浪费了资源。 误区的存在无疑会偏离信息化教学设 2.误区二:拘泥于传统的教学设计 计的初衷,甚至会影响、阻碍日常教学 模式 的顺利实施。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归 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很多教师 纳并予以剖析,从而及早发现信息化教 使用了信息化资源和工具来开展教学, 学设计在具体应用中的问题,为一线教 组织教学活动,但仍然是以方便教师 师提供借鉴。 的教为主,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 ●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误区 位;在对学生的培养上,更多关注的依 1.误区一:满足于教学手段的改变 旧是知识本身的学习,忽略了对学生的 在教学中,很多教师用计算机、多 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培 媒体代替了黑板,鼠标代替了粉笔,课 养。在整个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使技术 堂教学中内容的呈现方式改变了,但教 工具功能单一化,忽略了技术工具的 学的实施依旧采用传统的授课形式。在 其他功能,缺乏有意识地让学生利用 教学方法和策略上没有结合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的意识。 和现有的信息资源进行设计,这样的 这样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无非是传统教 教学设计所带来的课堂教学是单一甚 学设计的翻版,并没有体现信息化教 至枯燥的。同时,由于过于关注内容的 学设计的特点。 完整性,呈现的内容多以文字居多,形 3.误区三:学习资源缺乏实用性 式相对单一,易引起学生的视觉疲劳, 计算机网络的兴起为我们提供了 这些无疑会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此 丰富的信息资源,通过基本的搜索工 外,现实中还有一种极端:在教学设计 具,网络上的资源就可以辅助我们进行 中,过分强调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而忽 教学设计,但很多教师在进行信息化 教学设计时过多地依赖现有资源,没 有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自身的信息素 养进行筛选、修改和再加工,忽略了将 搜集到的资源和自己的教学目标进行匹 配,以至于学习资源缺乏针对性,实用 性不强。 ●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误区的 原因剖析 造成上述误区的原因因时因地而 异,很多时候,一些客观因素是导致问 题的直接原因,如现有资源的匮乏、信 息化基础设施的不完备、时间仓促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实 施。但从教师主观原因上分析,以下是 造成误区的两个主要原因。 1.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理解片面, 流于形式 很多教师以为信息化教学设计只 是教学手段、知识传递工具的变化,这 显然是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误解。例 如,在((VB程序设计 课程中,有位教 师在讲解第l4章文件处理第一节课时, 完全按照PowerPoint的顺序,先讲磁 盘驱动器,接着讲列表框驱动器,最后 是文件列表框,即便在讲解实例时,也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01 53 课程整合l tougao3@chinaitedu.ca 只是蜻蜒点水般地在PoⅥrerPoint上演 示一下,这显然是不符合信息化教学 设计的内涵的。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指充分利用现 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 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 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 过程全优化的系统方法。其目的在于培 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综合能 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他 们的学业成就。 从概念的描述可以发现,信息化 教学设计强调利用技术和资源为学生 创建良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培养学 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 者。因此,在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过 程中,教师需要考虑充分利用信息技 术、信息资源的优势,为学生创设良好 的学习环境,将信息技术整合应用到教 学的各个环节,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最大 程度的支持,让学生在丰富的技术、资 源条件下进行有效的学习,达到教学过 程和结果的双优化。 2.过分依赖技术工具,忽略了自身 的角色定位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多样化的信 息技术工具为教学提供了便捷,如通过 可视化的知识表征工具(如思维导图) 把知识组织起来,方便学生理解知识之 间的联系;Google、Baidu等搜索工具可 以快速查找资源;QQ、MSN等聊天工 具使快速通达的交流成为可能……这 些工具的优越性极大地方便了教师的 日常教学,然而,正是这些技术工具的 多样化功能使很多教师过于崇拜技术 54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01 工具在课堂中的功用,而把自己推到了 课堂的边缘。 学习环境的改变促成了信息化教 学设计的生命力,但不管处于怎样的环 境中,教学设计、实施以至最终的教学 效果还是依赖于教师自身的创造性。教 学设计涉及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 环境和学习者等多个组成要素,要达到 最优的学习效果,必须综合考虑所有要 素。因此,作为学习环境组成之一的技 术工具只有在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符 合学习者自身特点的情况下适当使用, 才能真正有助于学习者的学习。而如何 达到“适当”,使技术工具的作用真正得 以施展,这些都是在教学设计过程中 教师需要考虑和进行协调的。因此,不 管是传统教学设计,还是信息化教学 设计,教师始终要把自己摆在教学设计 的“主导”地位,切不可让技术工具“越 俎代庖”而失去自身的设计思维。 ●针对上述误区的应对策略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以学生的学为 中心,注重学习者能力的培养。在教学 设计和实施中,教师是学习的设计者、 促进者和引导者,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创 设资源提供支持。因此,要解决上述问 题,作为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认真学习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内涵 作为信息化时代的新型教师,需要 系统地学习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内涵,避 免片面理解所导致的误区。在学习的过 程中,更新教学观念。在教育实践l中不断 地总结反思,结合具体的教学实施来加 深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理解,从而不断 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同样是 VB程序设计))课文件 处理这一章第一节课,另一位教师 是这样安排的,整节课几乎没有用到 PowerPoint。他首先复习了上一章讲解 的打开、保存文件,打开字体颜色对话 框等操作。强调了这里字体、颜色的设 置只能应用 ̄-ichtextbox中的字。而对 应于计算机硬盘中的字就爱莫能助了! 这一节课就来解决这个问题。引 入了本节课的讲解内容:文件的打开和 保存,首先讲解了顺序文件的保存问 题,即写操作。接着讲解了顺序文件的 打开问题,即读操作。整个课程的讲解 均在Visual Basic中度过的,每讲完一 个知识点就让学生自己操作一下,并及 时到学生中了解掌握的情况,根据学生 反馈的信息,及时解决问题。最后还留 了思考题,让学生在巩固中有所创新。 在学习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同时, 深入理解其理论基础,提升自身的理论 修养,所谓“厚积薄发”,教师只有全面 系统地打好理论基石,才能在教学设 计的具体实践中得心应手。此外,信息 化教学设计的内涵在不同的教学模式 下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作为一线教师, 在学习的同时,要善于结合具体的教学 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积累实践经 验,在不断的“教中学”过程中,修炼自己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 2.合理定位技术工具在信息化教 学设计中的角色 技术工具是学习环境的一部分, 为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提供了支持和 助力作用。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技 术工具类似于传统教学中的黑板和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