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商品三国--品味寓意

来源:东饰资讯网
“追”能人

作者: 史宪文 发表日期: 2009-08-21 14:39 复制链接 对能人呢?你得去追。什么叫“追”?走枝儿加个自己的“自”,那“自”还少了一块儿。那意思是“你得失去一点自我,去追能人”。不失去点儿自我,能人你追不上。

你若追能人,就得自动矮三分,态度上得谦虚点儿,自尊上多少得失去点儿,即使你不能像人家刘备那样去给人才下跪,也得能弯下腰。若像主子叫奴才那样的态度,任何能人都不会搭理你。自矮的人是伟大的,自高的人是渺小的。

不仅在态度要失去一些自我,在权威上也要失去一点儿自我,不能把“能人”当成“实人”用,能人是有治理企业的主观见解的,不能被动地执行老板的意志,他们普遍需要自我价值的实现,认为通过企业发展证明自己的想法、价值,比其他任何回报都重要。

“求”贤人

作者: 史宪文 发表日期: 2009-08-21 14:37 复制链接 说这贤人怎么能够得到?招聘招不来,你得去求。

什么叫“求”呢?你看这“求”字怎么写的?那中间就像一个“水”字,不是水,像“水”,上面一个“一”,再一个“点”,拼凑起来的意思是“你得有一点水平”,起码得“像似有一点水平”。 你没有足够的水平,这贤人你是求不来的。你若是像张飞那样去求人家,把贤人捆来,命令人家:“你是贤人,你来帮帮我吧!”

谁能帮你呀?有道是“捆绑不成夫妻”,勉强也不能成伙伴。 那得具有什么样的水平才能求来贤人呢?大体上说,识人、识相、识货,三“识”。首先,你需要具体地给贤人下个定义,贤人最怕主人把自己和庸人放在一起,贤人最在乎主人心目中把自己与谁放在一个数量级上,就像开会邀请专家一样,被邀请的专家会问主办者还请了哪些专家,关心和谁并坐在主席台上,这就是所谓的“识人”。

所谓“识相”,就是知己,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配得上贤人,哪些方面还欠缺,有缺欠不要紧,只要自知就行。你总不能没有品牌、没有资金、没有技术,“我既不想出钱,也不想出力,您帮助我赚大钱”,那贤人会反问你“这样的好事没有,若有,我还能帮助你吗?反正也不用出钱出力”。

最后就是“识货”,也就是要给贤人恰当的待遇,按照马斯洛的五个需求层次理论,给贤人搭配待遇套餐,所给的待遇既不浪费,也不勉强,恰到好处。真正的贤人不会提出非分的要求。这就是对贤人的“求”。

“问”真人、至人、圣人

作者: 史宪文 发表日期: 2009-08-21 14:35 复制链接 说真人、至人、圣人,你可以问他,却不能招来。你既求不来,也没有必要招聘他们做常任,因为他们的最大价值在于智慧、见识,关键时刻得到他们的点拨就行了。

所以,你可以“问”,会问、善问即可。你有什么难题可以问问他们。

那怎么才算“问”呢?“问”字怎么写的?一个“门”字,里面加个“口”字,你若想问高人,你得到门里问,起码得在饭店里预定个雅间,得关上门问,万不能在大街上,随便说:“我有一个问题解决不了,你能不能给我出个主意?”人家理你吗?人家不会理你,即使给你点拨一下也不是真心,敷衍了事,随便得来的主意万不可用。 况且在市面儿上你也见不着这些真人、至人、圣人。这些人大多淡薄名利,远离闹世,爱求清净,往往常住一个固定的、不起眼儿的地方。所以,“问”的第一要义是“讲究场合”,尊重感是第一位的,只有足够的尊重,才能获得人家的真话,获得人家的真经。

俭人是什么人?

作者: 史宪文 发表日期: 2009-08-19 17:02 复制链接 俭人厉行节约,因为节约而勤奋,开源也许不能,节流却是他们的习惯,这类人才就是企业的日常工作骨干。

惠人是什么人?

作者: 史宪文 发表日期: 2009-08-19 17:00 复制链接 惠人是那种善解心结,和风细雨排解心郁的人。沟通乃团队之魂,沟不通无以成团,行不连无以成队。管理的最大期待是通过别人去完成任务,惠人未必亲为,但他们能号召左右,照顾前后,理顺上下,

把命令转化成公益,把任务转化成乐趣。此类人才适合做职能经理。

实人是什么人?

作者: 史宪文 发表日期: 2009-08-19 16:59 复制链接 实人任劳,执行力极强,计划过程总能抓住始终,与时间赛跑,与任务竞争,立如松,行如风,以忘我的境界带动他人,犹如扮演劳改犯,工作成为乐趣。任劳难得,任怨更贵,总把批评当收获,总把返工当进步,委屈只有一个理由——努力尚欠火候。此类人才适合做项目经理。

巧人是什么人?

作者: 史宪文 发表日期: 2009-08-18 15:01 复制链接 巧人是悟性极高,着眼原理脉络,直接针对机理要处,物物相谐,理理相通,只要解析一个机关,就能触类旁通。心灵可贵,手巧更是难得,即使土法上马,也能缔造精制,源于自然却高于自然是完美主义者的追求,小节显大美,简单而到位,是总工程师的上佳人选。

能人是什么人?

作者: 史宪文 发表日期: 2009-08-18 15:00 复制链接 能人是“不辱使命”者,只要领命,就一定能完成任务,不打折扣。能人是办法多的人、心态积极的人、乐观向上的人、创造性极强的人、永不言败的人,在困难的时候总能看到希望,胜不骄,败不馁,

勇往直前,是总裁的上佳人选。

贤人是什么人?

作者: 史宪文 发表日期: 2009-08-18 14:59 复制链接 以实用主义概括之,就是“胸兵百万”,他们眼界特别宽广,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经营资源,拿今天的职位讲,非常适合做CEO。他们胸中自有的百万兵,实际上就是他们的主意,他们的思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落实到个人就业能力上,思维、主意、创意、策划……就是第一生产力。所谓“人才资本”就是指人才头脑中的智力资源,可以增强企业资本的质量。

小节显大美,简单而到位,源于自然却高于自然是完美主义者的追求。

真人能给你打工吗?

作者: 史宪文 发表日期: 2009-08-17 10:48 复制链接 真人能给你打工吗?曹操天生就是创世的料,不会寄人篱下的。至于曹操是否属于真人,该当别论。他后来的表现离真人还有相当的距离,不属于500年才出一个的伟人。

即使他是至人,也不能给你打工,至人是继往开来的跨时代的能力非常强的人,他们的才能发挥不受时代所限,不可能委曲求全。

人才“九流”

作者: 史宪文 发表日期: 2009-08-17 10:46 复制链接 借“三教九流”一词,我们也把现代企业人才分为“九流”,按照“人才用人才”的顺序分,有这么九流、九类:真人、至人、圣人、贤人、能人、巧人、实人、惠人、俭人。

什么是“真人”?在曹操把袁绍打败了以后,前来捧臭脚的人不少,当然也有真心来助兴的。

电视剧里安排了三个老头儿,其中一个代表说:“丞相,桓帝的时候就有人预言,后50年当有真人出于此地,以今年记来,正好是50年。”也就是说,曹操就是当时的真人。

《黄帝内经》上讲,什么是真人?“独立守神,提挈天地”,也就是开天辟地之人。

《黄帝内经》中说,高人分四等,也就是四大类——真人、至人、圣人、贤人。这四大类,算是“四流”。

那么再往下排,还有“五流”人才。贤人之后是什么人?俗话说“贤能”,所以接下来第五流人才就是“能人”。

能人之后呢?俗话说“能工巧匠”,就是巧夺天工的人,所以,接下来第六流人才是“巧人”。

巧人之后呢?俗话说“实干加巧干”,所以,接下来第七流人才就是“实人”。

实人之后呢?俗话说“实实惠惠”,所以,接下来第八流人才就叫“惠人”。

惠人之后呢?成语说“惠而不费”,所以,最后一种人,第九流人才就是勤俭节约这种人,叫做“俭人”。

这九流人才,前后并没有高低之分,不能简单地说“真人”比“俭人”更有价值。办企业,这九类人都很重要,只是因为前者往往比后者更稀缺,人才供应更少,所以列在前面的人才显得更有价值。

品味寓意

作者: 史宪文 发表日期: 2009-08-04 15:57 复制链接 我们看《三国演义》电视剧片头的主题歌。 第一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我不知道大家听了这句歌词有什么体会,好像是描写了一个自然现象。但是你要深入品味它,这里头就大有寓意。

是什么力量把英雄全部淘尽的呢?是滚滚的长江吗,不是;是长江里的水吗,也不是;是水里的浪吗,还不是;是浪里的花!仅仅水浪的一个花儿就把英雄淘尽了,你说这浪的花儿怎么有这么大的力量?!

我们换个话题——世界上什么力量最伟大?

我们看的见摸的着的,最柔弱的,也是最坚强的是什么?是水! 水无形,它到了什么形的水道,什么形的容器就着什么形,很柔软,很迁就,但是青山遮不住它,毕竟东流去。它也是最坚强的。 无论什么东西,若像水那样去,那么它的力量就是最伟大的。一个人要像水那样去,那样发展,他就会自然成为英雄。

市场营销的根本是什么?

作者: 史宪文 发表日期: 2009-08-05 16:32 复制链接 首先,我们应当体会一下这“分分合合”的时代,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我们不难发现,分合的时代就是链接的时代,它的特征是“链接”。今天,我们这个时代也是分合的时代,我们仍然在倡导着链接——生态链、技术链、产业链、供应链……社会是由各种有形的链和无形的链连接起来的,人在链上,链在环上,“分不离链,合不落环”,这就是链接的时代的景象。

所以,我们的事业需要环环相扣,才能合上时代的步伐,我们的业务必须链环灵活才能应对时代的分解。

让市场到眼前,让客户来找你,这就是市场营销的根本。

何谓市场链?

作者: 史宪文 发表日期: 2009-08-05 16:34 复制链接 这市场也具有鲜明的链接特征,WBSA(世界商务策划师联合会)按客户的20来个消费心理属性,为了好记,结合中国的生肖文化,把市场分解成12属性,12种客户典型属性与我们中国的12生肖配比,非常相象,基本和谐。

客户有属牛的、属虎的、属兔的,等等。

客户走到你眼前

作者: 史宪文 发表日期: 2009-08-05 16:41 复制链接

 第一步——“用得上”,即客户不会买用不上的产品。  第二步——“买得起”,客户没钱,也不能买。

 第三步——“信得过”,他得信得过你这个牌子,信得过你的良心,那他才能买你的产品。

 第四步——“看得中”,这款式得行,款式要看得中。 最后第五步——“急着用”,不急着用他还不买。

可见客户走到眼前很不容易。但是不管什么样的客户,最终都得走到这个路上来。这叫“WBSA市场整合的路线图”,也就是说,市场最终要合到这个路线上。

什么是营销?

作者: 史宪文 发表日期: 2009-08-07 17:27 复制链接 营销就是用扎实与创新两只手去抓住市场链的根本。按照这个市场链,你若不去创新,那就不行了,你必须得创新思维,创造行动,才能抓住这市场链上的某个环节。

客户12属之分合

作者: 史宪文 发表日期: 2009-08-07 17:33 复制链接 如果是属鼠的客户,你需要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创新呢?得用“重点法”去创新。所谓的“重点法”,就是说你的产品有十个特点,其中九个特点必须忍着不说,你只能说出一个,突出一个特点。你把这一个特点送到客户眼前,就极有可能使你的客户快速地走完这五步,

来到你的眼前,来找你。

如果是属牛的客户,就要用“背景转换法”,用背景的力量来推动这类客户往前走,使具有势力感的这种客户能够快速地走完这五步,能够成为你产品的真正消费者。

如果是属虎的,属虎的客户就得用“品牌嵌入法”,用品牌嵌入的力量,来满足他追求面子、追求品牌的心理,一旦品牌嵌入客户眼帘之后,他的消费就具有排他性,他只认这牌子,不识别其他同类牌子。 对于属兔的客户,他的特点是激情消费。对待这样的客户,就得用“分解法”,把一个产品分解出多种价值,看他的激情对应到哪里,只对应到这一点下工夫,他就能成为你的消费者。

如果是属狗的,他们因为经常给它扔块骨头,经常给它扔块肉,没骨头没肉扔棍子也行,反正属狗的这种客户非常忠诚,只要与他保持交流,就可以维持密切关系。只有在你把他实在惹急了的时候,他才有可能弃你而去。一般情况下,他都能保持和你的友好关系。所以,对属狗的客户宜使用“增值服务法”,通过服务传递一种增值感,通过增值去打动他,去满足他,让他和你产生一种非常好的情感,使这种忠诚不断地延续下去。

对待属猪的客户,宜用“回避法”。属猪的客户非常懒惰,他给你提出来一系列看似非常非理的、无理的要求,你根本就满足不了他的需求,这时你要用回避法。满足不了怎么办?你就不用满足了,因为客户所需要的,并不是他嘴里说的,他说的那个需求,不是他真正的需求。你要努力发现他深藏在内心的真正需求是什么,把它激发出来,

效果会非常好。

客户12属之分解,五步之整合,在创新思维的引导下,“分”和“合”是一体的。所以我们说:“分不离链,合不离环”,也就是说,你要进入市场的这个链条,必须得进入市场的这个12属之中,面对12种市场,你得深入某一个具体市场,抓住了一个链条,才能进入整个市场的循环。

什么才是对市场的正确态度?

作者: 史宪文 发表日期: 2009-08-07 17:37 复制链接 什么叫“合”,合作、合成、整合,整体上看多个产业是合成一体的;什么是“和”?和谐、和睦、和气,虽然这些产业表面差别很大,但是往一起放,这个形相似,这神也相似,相互支持,相互促进,这就叫“合和”。

我们要有这么一种“合和”意识,才能使我们进入到最广大的国际产业链之中。

没机会宁可静等,有机会必须快抓,这才是对市场的正确态度。

这个人就是刘备

作者: 史宪文 发表日期: 2009-08-10 16:41 复制链接 汉末那个时候,天下突然分合节奏加快,全社会有识之士纷纷建立属于自己的“友情链接”,“上网”的人越来越多。在这之中,我们特别介绍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刘备。

背景是这样的,大将军何进向小皇帝报告,说:皇帝,不好了!天下大乱了!咱朝廷想镇压,没有足够的能力,镇压不了了,咱得靠各地的诸侯,让他们也和我们朝廷一块去镇压反叛之敌。 过去各地诸侯是不允许养兵的,现在要允许他养兵了,让他们去镇压黄巾起义。类似促进民营经济的政策。小皇帝吓得要死,只好同意了。

于是朝廷的“海报”就贴出来了,说各地都可以招兵买马,组织武装。这“群发邮件”一发,地球人就都知道了。

老百姓纷纷到城门口去围观朝廷“海报”。外行看热闹,内行的看门道,外行的看家业,内行的看事业,外行的看利益,内行的看效益。 在众多的人中,有那么一个人,他24岁,是卖草席、卖草鞋的,他看着看着就叹了一口气,他叹息什么呢?因为他是汉室宗亲,自称是刘皇叔,也就是说当朝皇帝都得管他叫“叔叔”。

汉王朝这么乱,作为皇族一员,自己家乱得一塌糊涂,他心里能好受吗?他不舒服,他想为汉王朝做点贡献,可是又没有机会。他忍耐多时了,属于“忍者神龟”那一类的。 这个人,就叫刘备,字玄德。

他是贫贵的青年,说他贫,可以说几乎是家徒四壁,说他贵,他皇室宗亲。

我们常常说“成事在天”,实际上天归法,成事在法,谋事在人。只要草根唱起《在路上》,光辉的前途就会等着他的来到。 刘备想借朝廷新政来谋划自己的事业,他能成功吗?他能把握住这次

创业机会吗?

机会对谁都是平等的,关键是这机会你能不能看的见。看见机会是第一位的,抓住机会是第二位的。

企业创业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作者: 史宪文 发表日期: 2009-08-10 16:45 复制链接 第一,品牌定位,为自己的产品设计一个商标,没品牌也行,去做人家的品牌,代理、特许、经销都可以,贴牌也要评估一下所贴的牌子是否具有增值潜力;

第二,得具有基本的经营技术,一点儿技术含量都没有,进入门槛特别低,想创业,这年头不成; 第三,还要有必要的启动资金。

这三者都得具备,然后再到市场上试验一下,实践证明一下,认定市场可行,再去正式申请营业执照,办公司。

不知是否具备条件,就开始拉架子,那不是创业,那是“撞墙”。 五“挟”

作者: 史宪文 发表日期: 2009-08-10 16:48 复制链接 什么叫挟天子?什么叫“挟”?“挟”这个词可不怎么好听,提手加个“夹”字,把皇帝放在胳膊下面一夹,这就是“挟”。起码有五“挟”:

第一个“挟”,咱俩签一个协议吧?核心条款是“你听我的”,不

公平交易,这是第一“协”。

皇帝若不听,就上第二个“挟”——“胁”——胁迫,威胁皇帝,皇帝你必须得听我的,不然我折腾死你,你被迫听我的。

再来第三个“挟”——“携”——携手,咱俩携手共进共退,你皇帝为我服务。

领皇帝携手走正道吗?第四个“挟”——“斜”——斜路,逼迫皇帝走斜路。

走斜路干什么事呢?还不干正事,尽干邪恶的事,这是第五个“挟”——邪——邪路与邪恶。

这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就是“挟”。一般地认为,天子都是享福的,可是没有多少皇帝当成“天子”,多数的皇帝不是天子,而是“扁子”,为什么叫“扁子”呢?就是被权臣给夹扁了,“挟天子以令诸侯”,让人夹扁了。直到今天,个别董事长竟然被几位高管“挟”着。

曹操的“笑”文化

作者: 史宪文 发表日期: 2009-08-11 16:31 复制链接 曹操这一辈子,很少哭,几乎遇到什么事都笑,好事笑,坏事也笑。在笑的背后是无奈,是痛苦,是自我壮胆,是自我解脱,是自我调整——难言之苦,一笑了之,一笑解百愁。因无奈而笑是阴险,因宽容而笑是文化。所以说,他的阵营文化是集权制下的霸权主义“笑”文化。

我认为企业应当学习曹操的治理哲学,来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 第一,要像曹操那样,相对集中地决策,万不能让各地分公司各自为政,那非乱不可。

第二,要统一法制,要以法治企,在财务等关键系统,还要实行“统派统管”政策,从人事到业务,都得管。

第三,管得太狠了,太严了,也不行,还要建立各种各样的奖金制度,颁发各种各样的奖项,奖项层出不穷,使职场中充满着各种笑声。当然,这种笑是可以控制的笑,不是随便的笑。

所以,大型企业应当建立类似曹魏式的集权制下的霸权主义“笑”文化。

这里的“笑”就是包容的意思,并不是说,想要领导大型企业,老板就得像曹操那样哈哈老笑,不是这个意思。那“笑”也得分人,有的人笑比哭都难看,就别笑了。这“笑”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包容”的意思,不要什么事你都批评,要有一定的包容性。

法制上严格,人格上宽容,严格需要宽容陪衬,宽容需要严格奠基。

刘备的“哭”文化

作者: 史宪文 发表日期: 2009-08-11 16:49 复制链接 刘备的行为告诉我们,作为外来的企业,异地投资,到别人家的地盘上投资经营,就应当授权决策,给派出经理以一定的自主权,便于见机行事。

外来企业,“强龙斗不过地头蛇”,为人处事要低姿态,团结当地人士,同情弱者,积极参与慈善事业,讲仁义,讲正气,符合当地规矩,树立道德形象。

要像刘备那样,把你的公司调理出“放权制下的理想主义‘哭’文化”。这里所谓的“哭”就是亲和的意思,要做仁者,做正人君子,这样的话,一个外来企业才能快速站稳脚跟。

孙权的“板”文化

作者: 史宪文 发表日期: 2009-08-11 16:39 复制链接

孙权可以说是“分权制下的机会主义‘板’文化”。“分权制”和“机会主义”我们已经说了,为什么说他“板”文化呢?因为孙权的这张脸一直是板着的,他喜怒不形于色,是这看看,那看看,直到最终才一怒,轻易不定案。在一般的决策过程中,他都不表现出任何的偏向性,他非常民主,非常的机会主义,非常的冷静。先民主后倾向的是决策,先倾向后民主的是贯彻。

所以,像孙权那样紧守着江东的区域化经营企业应当实行民主决策、分权管理把外界的普遍真理结合本地的具体情况去应变,轻易不树敌,也轻易不向外扩张。

我们有很多企业区域化经营,经营得非常好,它们不主动去走国际市场,甚至也不争取全国市场,只局限在本城市、本地区,经营内容都按照产业的链条布置,上下游产业移动、搭配、调整、融合,一下子能横跨几个产业,上面经营桑拿浴,下面就经营洗头坊,反正客

户洗桑拿出来可能要理发,业务密切关联着,抓住一个环节,延伸到链条的末梢,把精力穷尽,把财力发挥到极致,他们的理念是:本地市场就是国际市场的组成部分,本地的就是全球的。

建议那些区域化、多元化经营的企业,要学学孙权的文化观念,实行“分权制下的机会主义的‘板’文化”。

危机有时是最好的时机

作者: 史宪文 发表日期: 2009-08-12 17:05 复制链接 人有四种血型,人的决策思维也有四个思型——保守、竞争、投机、理想。

就这个基本思型来说,袁绍属于保守型的,保守型的人在遇到危机时总是先想到自我,总是先把自己的最大长处拿出来应付竞争,也不管这个长处是否能派得上用场。无论是政治危机还是经济危机,“危”字揭示了本质特征,上面一把没把柄的“刀”,斜着砍下来,砍到了“厂”子上,人在厂子里蜷曲着,就像袁绍一样,无所作为,被刀砍头是必然的。

孙权是属于竞争型的,他不怕自己跑不过狗熊,他只关心能否跑得过同伴,只要能跑得过同伴就行了,这就是竞争型人的思维特点。他没有长久的敌人,也没有固定不变的朋友,不怕自己无能,只求对手比自己更无能,这就是孙权。

曹操则属于投机型的,那危机不也是机会吗?有时危机是最好的机会。想当初,天下大乱,谁愿意养着皇帝?谁愿意成为众矢之的?

这皇帝本身不就是个“狗熊”吗?可是曹操却认为,皇帝落到他手里可能就成为机会了,这就是投机型的曹操的思维特点。

刘备属于理想型的,无论遇到什么事,他都先坚持住自己的理想,轻易不动摇。

刘备的目标感特别强,他若编草席,在男耕女织的时代,永远也编不成草席大王,但他选择了编织国家,终有所成。 思型说

作者: 史宪文 发表日期: 2009-08-12 17:09 复制链接 “思型说”是WBSA`策划思维模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四个人的四种“思型”,实际上哪种思型都没有优点,也没有缺点,关键在于自己如何正确利用,如何适时地矫正。

对于决策者来说,最大的潜在威胁在于对自己的思维类型的无知,也就是说,你属于哪种思型你竟然不知道。那么,你就会做出不自觉的决策。

动物靠本能也能作出决策,人区别于动物在于:人能够评价自己的决策,可以矫正自己的决策。人若不能为了检测决策思维而进行二次思维,那么,人与动物就没有太大的区别。

每个人的思维都有其基本型,保守的人往往愿意从“自我”出发去考虑问题。

竞争型的人往往习惯于从“对象”入手去思考问题。 投机型的人往往倾向于从“环境”切入问题。

理想型的人往往从“目标”开始反推思路。

自我、对象、环境、目标,就是思维八卦里的“四相”,形成头脑里的四面墙,不同的人从不同的方面开始想起。而且人们的思维类型随着自己的心情变化也不断地变化着,调整着,位移着,变易着。

每个人都会“变态”

作者: 史宪文 发表日期: 2009-08-12 17:11 复制链接 人一高兴就容易顺时针转,从保守移动至竞争、投机,反之,人一不高兴就倾向于逆时针转,由理想型移动至投机型。所以说当你特别高兴的时候,容易失去自我,你就别轻易决策了,因为你再去决策就可能冒险。

反之,人特别不高兴的时候,受外部环境影响,比如说听着《二泉映月》,甚至“哀乐”, 人马上就不高兴了,这时你想啥事都会趋于保守。本来是挺投机的人,“算了,我还是保存自己的实力吧,变成保守的人了。”

所以,人的思维状态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戏称之为“变态”,每个人都会“变态”,不“变态”的不是人,就怕自己“变态”自己还不知道,自己的“变态”自己不知道是最危险的。 人才的第一定义

作者: 史宪文 发表日期: 2009-08-14 14:08 复制链接

拥有他的时候,你觉得他很有价值;失去他的时候,让人更感觉到富有价值;事过境迁后,在失败的教训中,能悟出他最有价值。 所以,我们总结说:人才就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人士。人才的价值取决于其不可替代的程度。

人才的第三定义

作者: 史宪文 发表日期: 2009-08-17 10:29 复制链接 你刘备是人才吗?你和关张赵云三个人才不匹配,你用不了这三个人,这三个人再强,你不会用,等于没用,不仅浪费了人才,耽误了人家前程,而且自己还掉到水里了,不能自保,所以刘备认识到自己不是人才。

所以,人才的第三个定义应当是“与人才相配的人是人才”。

既有“瑜”在,何不“亮”来?

作者: 史宪文 发表日期: 2009-08-14 14:15 复制链接 有人说周瑜心眼小,气量小,心胸狭窄,这句话是错的,他曾向孙权献策,把诸葛亮留在江东,给予最高的待遇,让诸葛亮辅佐孙权,怎么能说周瑜心胸狭窄呢?

相反,周瑜心胸是宽阔的,是大公无私的。所以,得给周瑜平反,他是路窄,而不是胸窄。人若无路可走,路越窄,这心就越难受。

难受来,难受去,加上可能患有天生的高血压或者先天性心脏病,结果竟然被气死了。

这就是戏剧里渲染的诸葛亮三气周瑜,周瑜临死的时候,还抱怨:“既生瑜,何生亮?”这个情节我建议改了,不太符合周瑜的真正心境,应当说:“既有瑜在,何不亮来?” 人才的第二定义

作者: 史宪文 发表日期: 2009-08-14 14:21 复制链接 人才的第二个定义就是“在用武之地,水土相服的人士”。人才得服水土,得适应用武之地,用武之地上的路有多宽,给人才的发展之路就有多宽,给人才的路特别窄,或者由宽变窄,那么人才的成活率可就难说了。

所以,人才不仅生要逢时,生还要逢土。特定的地方,特定的战场,特定的竞争格局,若非常有利,活动空间大,道路特别宽,你也许能看到“蓝海”。否则,像三国赤壁之战那个时刻,路那么窄,视线模糊,扑朔迷离,哪有“蓝海”可寻?海底都崛起来了,你上哪看“蓝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