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的思考

来源:东饰资讯网
THEORY}理论研究 关于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的思考 文/张家和 摘一要:随着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的举办和逐步完善,使“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竞赛”的引导作用得到进 步发挥,校级、市级、省级和国家级的技能竞赛,对学校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对学校教育教 学方法改革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很强的激励作用。但是,由于职业技能大赛机制正由高调兴起 向调整发展过渡,对竞赛中各环节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小觑,这些问题应引起主管部门和竞赛组织者的重视,采取有效方法 加以改进,才能使技能竞赛成为助推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正能量。 关键词:技能大赛改进思考 绕选手选拔不断强化教学和训练,不同层级的获奖选手得 以重奖,获奖选手的获奖证书含金量不断加大;学生不仅 一、技能大赛对职业学校的促进作用 1.促进观念更新 由于一部分学校是原中等专业学校转型,一部分是普 通高中改型,还有一部分是技工学校,普遍存在着教师重 理论教学、轻实践训练,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职 业意识的建立。举办技能大赛,使中等职业学校重视实践 教学,加强中职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观念 也得以更新。 2.促进模式改革 技能大赛符合中职学校的发展实际,同时侧重于新技 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具有很强的技能性和实用性, 强化了理论知识、提高了操作技能,更增强了学习信心, 增强了成就感和荣誉感,激发了学习兴趣,学校整体人才 培养水平也得以提高。 6.促进师资调整 由于历史原因,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存在严重的结构性 矛盾,理论课特别是文化基础课教师比例较大,专业课教 师偏少,技能实训指导教师不足。通过各层级技能大赛的 推动,各学校都在积极组织专业课教师参加技能学习培训, 鼓励和引导基础课教师就近进行转型,以适应学校专业建 设和人才培养需要。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几年来,通过 国培、省培和校培,实训课教师自有化率达到8O%,积极 使中职学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也应与时俱进,促进了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逐步完善和全面实施,加强实训教学, 转型教师达1O余人。同时,学校制定了技能大赛获奖奖励 办法,对获奖教师在物质上精神上予以奖励,在职称晋升 晋级上予以侧重,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师资结构的调整升级。 改革考评方式,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促进方法创新 由于技能大赛项目设置的现实性、竞赛使用设备的先 进性、竞赛课题的创新性,对参赛选手的理论水平和操作 技能测评做到了统筹兼顾,而且侧重解决实际问题,这就 二、技能大赛存在的问题 1.围绕竞赛选拔,部分技能操作水平差的学生被忽视 由于技能大赛的结果已经与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评价 促进了学校教学被“迎大赛、抓训练、促教改”的思路牵 引,从教学组织、计划安排和落实等环节进行技术改进, 不断探索新方法,形成“理论结合实际,实训结合大赛” 的教学思路,训练方法以“严格要求贴近生产,水平提升 一相挂钩、与教师晋升晋级和奖励相联系,如何选拔和训练 出能够在大赛上取得好成绩的选手,是教师的重要目标之 ,这就出现了教师教学训练的不均衡,往往把重点放在 着眼大赛”,突出实践教学,加强技能训练。 4.促进课程调整 由于技能大赛的推动,各学校都在积极调整学校的专 能力较好的学生身上,对其他学生忽视的现象。 2.突出竞赛专业,其他专业易被淡化 中职学校办学专业比较多,各级竞赛设置的专业工种 业结构和专业课程设置体系,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与现 不可能做到所有专业的全覆盖。由于相关管理部门和社会 代产业机构结合,注重联系实际,以重点专业、重点实训 在评价学校办学成果时,参加国赛、省赛所取得的名次很 室、重点实训基地建设为抓手,进行结构调整,实现学校 重要,所以各学校就不可避免地在师资、设备、资金等教 人才培养的市场化、实效性、刨新性和前瞻性。 5.促进学生兴趣 学资源上向大赛设置专业工种倾斜,而对于一些社会急需、 就业需求较好的专业,因为没有太多的普遍性,容易被淡 化,不利于新兴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通过校级、市级、省级、国家级的技能大赛,学校围 理论研究I THEORY 浅议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学实验班的设立 文/赵会军 摘要:技工院校只有创新发展,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经济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本文 以职业教育的社会背景和学院现状为切入点,从开设实验班、实施一体化教学、课程设置、教师配备、学生评价模式及学 生就业、学生管理等方面提出设想。 关键词:实验班一体化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教师配置 学生管理 现代企业需要的不再是掌握固定技能和单一知识的操 单位的好评和认可。长此下去,在招生形势越来越紧张的 作者和实践者,而是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合作精神以及具 情况下,职业院校的教学和学生的就业会越来越被动。为 备设计、实施、评估和反馈等系统行动能力、全面发展的 了扭转这种局面,设立“实验班”势在必行。笔者建议以 劳动者。传统的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 一体化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带动学校进行全方位改革,开 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技工院校必须创新发展,加快人才 创技工院校特色发展的新局面。就机修系实验班,笔者有 培养模式改革。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实施一 以下几点粗浅设想。 体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是职 一业院校的战略性选择。 、实施一体化教学 技工学院普遍存在学生文化基础差、学习习惯差、综 一体化教学就是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 合素质差的现象,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教 更不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厌学、老师厌教的现象 学任务,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习技能和知识的顺序, 普遍存在,毕业生就业不能满足岗位需求,不能获得用人 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真正实现“做中学,学 3.设定竞赛地点,难出公平竞赛成绩 2.合理设计竞赛课题,引导学校办学与地方经济发展 不论是市级、省级还是国家级举办的技能大赛,竞赛 相适应 地点的选择都是组织者煞费苦心的问题,竞赛地点对参赛 竞赛专业采用金字塔形设计,层级越低,专业越多, 选手能否取得好成绩虽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各学校因 学校专业全覆盖,地市专业适当扩大,全国比赛符合国家 为价值追求,必然对竞赛地点有所期待。由于部分学校既 职教专业规划。发挥竞赛的导向作用,立足于学生学有所 是大赛的具体组织和实施单位,又是参赛学校,经常会出 获、就业有路,让学校办出水平,服务地方经济。 现承办学校的大赛成绩优于其他学校的现象,就容易产生 3.竞赛地点在企业,贴近实际 对竞赛成绩公平性的怀疑。 对于竞赛地点的选择应当结合生产实际,争取由企业 4.指定竞赛设备,参赛学校负担加重 承办最佳,除了体现中立性以外,更重要的是让参赛选手 现在的各级竞赛特别是省级以上的比赛,专业性越来 贴近实际,增强学生对个人就业、成才、致富的直接感受, 越强,许多专业工作的大赛题目都是综合性的,由于大赛时 增强教师理论结合实际意识,使一体化教学实现理论教学 间有限、考核内容全面,往往出现大赛指定设备情况。然 与实际操作一体化、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一体化。 而,学校受大赛驱动,对学生的训练需要加强针对性,为赛 4.竞赛设备应在通用的基础上创新 而赛,就会主动或被动地购买相关设备,在迎赛训练后就放 技能大赛虽不同于企业的劳动竞赛,但是,竞赛课题 置一边,因为它不适用于日常的教学训练。同时这些设备只 的选择应当在通用的基础上创新,它不应当是各种加工工 能使用一次,下一年的大赛又会更换新的设备,使得学校重 艺的简单集成,一定要体现专业化。中职学校技能大赛是 复性投入增多,负担加重,不利于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 针对选手的专业技能,专业性很强,应引导“一招先”,而 三、改进技能大赛的建议 不是“多面手”。 5.强化竞赛结果的运用 1.学校建立竞赛渗透教学机制,以赛辅教,以赛促教 各级组织者都应当强化竞赛结果的运用,政府部门应 学校应当把竞赛活动贯穿于全部的教学活动之中,形 当引导企业和社会增强对中职学校技能大赛的兴趣,提高 式一定要多样化,才能促进学生技能水平的普遍提高。竞‘ 学生获奖证书含金量,使之在工作和就业中发挥作用。通 赛内容可以采取单元赛、课题赛、生产赛,竞赛规模可以 过提升对职业资格证书地位的社会保障,使技能成为提高 以班级为基本单元开展小组赛、班级赛、个人对抗赛、挑 生产力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促进我国工业化由粗放型向 战赛等,使技能竞赛常态化,淡化突击性,充分发挥以赛 集约型的快速跨越。 促学、以赛励学和以赛辅教、以赛促教的作用。 (作者单位:蚌埠技师学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