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小学德育纲要》、《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有关规定,为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体系,让家长充分参与学校管理,有效体现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知情权、评议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增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有效沟通,形成教育合力,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达到“同步”、教师和家长教育达到“同心”、学校和社区教育达到“合力”,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发挥家长委员在学校决策和发展中的特殊作用,进一步与家长增加信息交往、全方位沟通,并使家长更好地支持和参与学校部分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学校家长委员会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筹建了胶河中心小学家长委员会。
二、积极推进组织建设
组织建设采取了“家长自荐班级推荐召开代表大会及学校协助决定成立校家长委员会”的流程。
三、具体实施步骤
1、在家长自荐和班主任推荐的基础上,各班成立了班级家长委员会,选出了一名班级家长委员会主任,组成学校家长代表。我校共选出了18名学校家长代表。
2、召开了有18人组成的学校代表大会,本次会议推选出了学校家长委员会委员10名,常务委员6名,设立了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2名、秘书长1名。
3、家长委员会组织结构:
学校家长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委员)班级家长委员会(班级家长委员会主任)
四、进一步明确了责任与要求
(一)家长委员会职责是:
1、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听取学校关于发展规划、教育教学工作安排等方面的情况介绍,就学校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进行研究,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
2、建立家长委员会和学校定期沟通协调的议事机制,就学生家长、学生、社会等反映的有关问题及时与学校进行沟通协商。
3、为学校发展创设有利环境。家长委员会要发挥全体家长的优势和特长,与学校紧密协作,在依法治校、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开展校外教育实践等方面,积极为学校和学生办实事、办好事,切实帮助学校解决办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为学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6、帮助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积极向家长和社会宣传解释学校工作制度和工作措施,协助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做好家长思想工作,动员所有家长,积极学习教育知识;动员和组织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和家长培训,增进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一致。在学校领导和班主任协助下,以班级为单位,每学期组织不少于两次的家庭教育讲座活动,可与家长会合并举办,也可单独组织。
7、选派家长委员列席学校校务、教务等会议,与学校一起组织家长听课、家长接待日,参与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帮助学校改进和完善教育教学工作。
8、尊重教师劳动,在精神上关心、鼓励、支持教师依法履行教育管理职责,大力宣传教师教书育人的先进事迹,宣传学生家长尊师重教典型事例,宣传品学兼优的学生和先进班集体。
9、促进社会教育,支持和帮助学生的校外实践活动,为学校和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方便。
10、家长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其常务委员会代行其职责。
(二)家长委员会委员职责:
1、学习、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关心、爱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2、了解学校教育工作现状,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积极意见和建议。
3、密切联系本班所有学生家长,与他们充分交流意见、形成共识并向学校反映和沟通。积极协调家长之间、社会部门与学校班级之间的关系,加强家庭与学校的联系。
4、学习和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及方法,针对子女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实施教育。
5、举止文明,情趣健康,家庭和睦,家庭教育环境较好。能够关心、爱护、严格要求,但不溺爱、不纵容、不打骂、不歧视自己的子女,善于理解宽容子女,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
6、协助学校每年定期组织家长代表大会、家长会、家长接待日,举办家长委员会,开展家庭教育咨询等活动。帮助学校发展社会实践,开辟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
7、积极参加家长委员会的活动,认真参加会议,不无故缺席,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积极献言献策。
五、召开会议
新当选的学校家委会委员参加了4月23日召开本学期家长委员第一次会议,会议明确了自己的职责与权利,为进一步搞好家长委员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家长委员会的建立,进一步参与了学校民主管理,支持和监督学校做好教育工作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学校联系广大学生家长的桥梁和纽带。今后,进一步完善这方面的制度措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