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是我街道产城全面升级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街道传承发展,开拓创新,以实现“强中心”为目标,把城市升级与产业升级相结合,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城市升级和城市管理,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一、加快产业升级,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年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342.5亿元,增长7.8%;工业总产值526亿元,增长4.5%
产业转型提升加快。积极推动陶瓷和不锈钢两大传统产业加快向展示贸易、研发、总部经济转型。“澜石不锈钢”集体商标成功注册,成为--区第2件集体商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季华路、佛山大道和岭南大道三大产业带的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王府商城、佛山(国际)家居博览城、新协力汽车总部等现代服务业项目成功建设。
二、加快城市升级,产城协调发展
交通路网加快完善。10多条道路的征地拆迁和建设工作成效显著,桂澜路南延线、绿景东路、佛山公园西侧15米道路、东平路连接线等多条道路顺利建成通车;汾江路南延线已完成全部动迁任务,交付施工单位施工建设;魁奇路东延线(禅城段)已完成道路用地范围房屋测绘调查和土地性质调查,进入动迁。
“三旧”改造加快推进。20--年共申报“三旧”改造项目23个,改造面积约1460亩;已获批复的15个,面积931.57亩。95%以上的“三旧”改造项目是产业提升项目,初步呈现城市和产业同步提升的良好势头。
三、加强城市管理,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城市管理成效显著。以创文为契机,加强城市管理。大力推进各类专项环境整治和改造提升工程,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优化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石湾作为--市的主要受检区域接受了创文国检组的实地考察测评,国检成绩优异,市民满意度不断提升。
“三打”工作扎实推进。坚持“真打、快打、严打”,督办查处了“3.22”肉制加工黑作坊等一批大案要案,市场经营环境明显好转。20--年,石湾荣获--市“三打”行动先进集体称号。
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农村工作日益规范。不断加强农村管理,成立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交易中心和农村财务监管中心,建立健全农村资产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确保了农村资产交易公平、公正、公开。
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推进平安村居建设,大力推广社区警务“e超市”,打掉犯罪团伙51个共244人,社会治安形势良好。积极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受理信访事项281宗,接访群众2500多人。
卫生医疗务实创新。统筹、协调澜石医院推进医疗卫生制度改革,澜石医院实行对全部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配备率达到了90%以上,减轻了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切实落实登革热防控工作,大力开展以灭蚊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灭蚊喷洒面积16.45平方公里,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社区建设再获好成绩。35个村居全部获广东省村(居)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创建达标村(社区)称号;玫瑰等17个社区获得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红卫社区、丽豪社区荣获“--市文明社区”称号,番村、深村荣获“--市‘十好’和谐文明村”称号。
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环湖小学正式动工建设,将于20--年9月正式对外招生,将建成我街道辖区内条件优越、规模最大的公办小学。
民生保障水平逐步提高。隔田坊保障性住房项目成为市、区保障性住房的示范项目。
五、加强党的建设,执政能力显著加强
党群工作扎实有效。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成立“两代表一委员”民意联络室,畅通民主监督渠道。
基层党组织蓬勃发展。启动“书记项目”,推进社区党组织区域化联建,成立了由18个属地单位党组织构成的红卫社区联合党委。开展“两新”组织覆盖“百日攻坚行动”,新组建“两新”组织党组织70个。
廉政建设深入推进。建立70多人的纪检联络员队伍,努力构建“大纪检”惩防体系。深入开展纪律教育月活动,与--区人民检察院共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机关效能巩固提升。成立两个社区分中心,建立起街道、村(居)的两级行政服务网络,打造“15分钟优质行政服务圈”,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此外,水利、武装、工会、青年、妇女、关心下一代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城市升级、城市管理等工作任务重,正处在攻坚阶段,面临的困难不少;
二是陶瓷和不锈钢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未完全到位,第三产业比例偏低,与我们所处的区域地位不相称;
三是干部队伍的创新能力和执行力还有待提高,须进一步完善机制,调动干部积极性和激发队伍活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