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火热的毕业季,又一轮轮回。四十年前,我们这一群来自东北大连的孩子,已陆陆续续地在贵州遵义度过了人生中最艰苦也是最纯真的童年时光,完成了初小教育课程,成为初中毕业生。
今天,我们三个班同学,在此隆重集聚,来纪念我们在遵医子校初的光荣日子,因为初小是我们能够一起走到今天最重要的桥梁。到场的同学,既有不远万里从刚脱欧成功的英伦赴来、依旧年轻美丽的柳小姐,也有从让国人在南海问题上对之爱恨交加的澳洲过来的游子帅哥杨先生。还有来自我们广袤的国疆,西南至深圳、昆明、遵义、四川,北至沈阳,东起秦皇岛的诸位同学,当然更有当仁不让的身居大本营的大连同学。
这里,我们首先要感谢一心一意跟走的父母,当年积极响应的号召,义无反顾地举家迁徙,从美丽海滨来到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高原,从而让我们彼此结下相识、相伴、同窗的缘分。其次,我们要庆幸自己,正是贵州这个黄土漫漫和茅草杂生的生活环境,让我们自然而然地走到一起、相依为命地成长,结下近半个世纪的友情。
我们在子校里,一边感受着父辈们的艰苦奋斗,一边接受着班主任和各科老师的真心传授。发小们亲密无间,念课文,交作业,闹革命,不知不觉地念完七年初小。煤渣和小石块铺就的校园,毛毛雨中的黄泥小道,总让我们泥泞不堪一身;北京路,红军山,都曾留下我们的脚印和回音;运动会时,我们三个班总是在相互较劲争第一。初三时,又把一班拆到二班三班。毕业了,意味着我们过早成人。其中有些同学从此直接踏上社会,开始工作。有句老话:忧患增人慧,艰难玉汝成。可以说,遵医子校成就了今天的我们。
我们大家虽然毕业已久,各赴一方,身境不同,但我们的内心始终保持着纯真的东西,让我们互相珍惜,时时从天南地北来相聚。在最近的报告中,经常提到一词:“不忘初心”,我们会永远记得我们父辈当年来遵义的决心,会记得我们在遵医子校立下的誓言。
时光茬苒,岁月如梭。现在我们已奔六,更加怀念过去的日子。此刻,我们可以尽情畅饮,畅所欲言,把过去有趣的事儿、秘密的东西说出来,回味着,感叹着,向老对问候,向友谊干杯,向未来祈祷。
遵医子校已不复存在,但子校的日子,永远记在我们心里。蓦然回首,岁月如歌。十年后,二十年后,我们还要相聚,来纪念。健康,平安,从容,淡然,相聚今天,相望明天。让我们相约一路相伴,共沐夕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