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世界第一个自动化码头在荷兰诞生,到20__年时已历经三代,全球建成的三四十个自动化码头设施及核心技术主要被发达国家掌控垄断。当时作为全球港口大国,中国在世界前十名集装箱大港中占据7席,但在象征全球港口最强科技的全自动甚至半自动化码头榜单上却寂寂无名。
这让位列世界集装箱第七大港的青岛港人再也坐不住了,用“连钢创新团队”带头人张连钢的话说,“当时就是不甘心”。20__年2月,就是因为“不甘心”,让这位因肺癌手术尚在家休养的老码头员工在接到集团领导的电话后,不顾家人反对和医生劝阻,毅然决然地拉起20多名同样“不甘心”的青岛港技术骨干,抱着“为中国建设世界一流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贡献力量”的朴素感情和坚定信念,组建起技术项目组,拉开了全面攻坚全自动化码头的序幕。
面对国外技术垄断、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的大背景下,“连钢创新团队”怀揣着一颗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滚烫“中国心”,以“全自动化码头不是西方人的‘专属’,他们能做到的,中国人也一样能做到,而且做得更好!”的民族志气,打破封锁,自主创新,用3年半的时间走完了国外常规8—10年的路,建成了世界一流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并且实现了当年投产、当年达产、当年盈利,其装卸效率业内持续领跑、成绩引人瞩目,创造了平均作业效率36自然箱/小时、最高作业效率43.8自然箱/小时的世界纪录,超过全球同类码头50%以上,打造了港口建设史上的奇迹,实现了综合竞争力的“弯道超车”。
从被西方技术封锁四处碰壁,到下定决心自主创新;从被外国专家质疑中国人能否自己建成自动化码头,到全球领先、亚洲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化码头横空出世,在“连钢创新团队”的努力下,中国自动化码头完成华丽转身,从一个不起眼的追赶者变成了世人关注的领跑者,站上了港口自动化领域世界最前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