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的雅与俗
艺自古以来都有雅俗之分。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都是雅俗共赏。
那些高深、文雅,具有较高文艺理论和深厚的艺术功底,荟萃文艺精华的艺术,被称之为高雅艺术。高雅艺术的作品,高雅艺术的演出,大都是由专门的艺术院校培养出来的,具有较高文艺造诣的专业人才,是凝聚多年乃至一生的心血苦练出来的,具有独特的功夫,往往是“台上几分钟,台下十年功”,京剧之所以被称之为国粹,其原因就在于此。
那些通俗易懂,直白流畅,取材于群众,由群众创作的,反映群众生活,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被称之为通俗艺术。这种艺术之所以受到群众欢迎,关键是它表达的是老百姓的心声,演出的都是老百姓的喜怒哀乐,情系老百姓的冷暖,和老百姓心连心。通俗艺术的创作和演出很多来自群众,不一定有较高的学历,但有一定的艺术头脑和表演才能。通俗艺术之所以受欢迎,因为它紧扣时代旋律,紧贴群众的脉搏,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欣赏起来,给人一种畅活之感,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艺术的审美价值取向,对艺术的欣赏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少过去高雅的艺术作品、艺术种类、表演形式,逐渐被冷落,市场越来越小。最明显的是戏曲,大都是门前冷落车马稀,既使是国粹京剧也是如此。而通俗艺术越来越红火,特别是那些插科打诨的乡言俚语变成了幽默风趣的艺术语言,那些诙谐逗趣的演出,深受欢迎,掌声不断,不少都成为明星乃至艺术家。
可怕的是,这种通俗的演出越来越变味,越来越庸俗、粗俗、低俗,乃至低级、下流,让人不堪入目。可是他们迎合了很多人的心里需求,故而人们纷纷为他们投票,使他们获奖,成为艺术大腕,红得不可一世。这种心里需求也是有其社会基础的,它和腐败、腐朽的滋生,灯红酒绿的奢侈;和理想、道德的缺失、心里的扭曲;和社会上那些丑恶现象的发生,都是有关联的。最可怕的是那些粗俗、低俗的艺术,发展下去很可能成为一种精神污染,污染的是人的灵魂
艺术历来都是雅俗共赏的,有俗才有雅,有雅才有俗,俗中有雅,雅中有俗,俗能变成雅,雅也能变成俗,很多高雅的作品都是在俗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