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复产复工情况汇报

来源:东饰资讯网

  一、复工复产基本情况

  (一)企业复产复工情况。截至目前,全县共有305家规上工业企业,其中能源化工14家、棉纺织137家、机械制造40家、木制品54家、酒类包装25家、农副产品加工17家、建材11家、医药制造2家、医疗危废处理、金属污泥处理等其他企业5家,目前已全部复工,复工率100%,累计返岗4.5万余人,返岗率91%。分行业来看,春节期间坚持生产规上工业企业19家,以酒类包装、化工及热力、燃气企业为主;农副产品加工复工较为及时,初十前后已陆续开工,棉纺织和木制品紧随其后。另外从电力口径来看,3月15日,全县工业企业复工率50.9%,复产率101.43%,复工电力指数76.17%,分列各县区第二位、第四位、第三位。

  (二)主要工业经济指标情况。1-2月份,305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产值44.9亿元,同比下降12.1%,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5亿元,同比下降16.5%,实现利润3.9亿元,同比下降26.4%。工业增加值增速为4.2%,增速列各县区第一位。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制度保障。一是成立郓城县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制定并下发了《郓城县工业企业节后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对返岗人员疫情核查、防疫物资、公共场所消杀防疫等方面做出具体要求,夯实企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切实推动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稳步推进。二是成立由工信、发改、项目服务中心及县疾控中心等部门业务骨干为成员的复工复产工作专班,建立多部门定期会商机制,对企业复工复产加强指导,科学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二)分类有序推进企业复产。一是开通绿色通道,坚持特事特办、从快从简的原则,及时向上级部门申请协调解决易康医疗科技解决原料熔喷布紧缺难题,英君药业医疗器械备案自提出申请3天即获批,填补了我县医用隔离衣生产领域的空白,目前两家企业已开工生产。二是对六和食品、神舟食品等涉及重要国计民生的企业靠前指导,简化备案手续,确保企业优先复工复产。对于其他企业进行全面摸底,优先保障重点骨干企业和有订单的企业复工复产。

  (三)加强生产要素保障。一是为满足企业复工最为迫切的防控物资需求,先后协调两万余副口罩防疫物资,分发至各复工复产企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防疫物资紧缺状况。二是组织各金融机构开展“百行进万企”活动,积极走访我县中小微企业,深入了解中小微企业需求特点和偏好,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推动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三是严格落实“欠费不停电”和到户电价95%的优惠政策措施,对确因疫情影响出现经营困难,无法按时交纳电费的企业,履行审核手续并签订缓交协议,明确缓交时间、违约责任等事项,对已签订缓交协议并按时履约的企业免除缓交期间的电费滞纳金。四是通过微信、电话、发放宣传页等方式,大力宣传“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线上招聘活动,积极引导县内求职者就近就地就业,最大限度地减少务工人员流动性,降低疫情防控风险。同时,通过线上招聘活动及时发布区内企业招聘信息,为企业复工提供用工宣传保障。

  (四)做好返岗人员管理。一是切实做好企业员工特别是市外返岗人员管理工作,用工量大、有条件的企业实行封闭式管理,外来返岗人员需自行隔离14天。二是对于本地返岗员工,自行申报并如实填写内容后,经当地防控小组审核通过方可返岗。

  (五)加强指导服务工作。一是建立乡镇科级干部帮包规上企业制度,开展“一对一”对接服务,积极协调解决企业复工复产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加大宣传和指导,采取下发通知、发放明白纸、现场指导、微信公众号推送等方式,及时向企业提供防疫防控信息,确保各级工作部署第一时间传达到每户企业。三是积极组织企业注册工业企业疫情防控复工达产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人力、设备、原料、工艺、物流、政策等全要素保障以及防护物资供需对接等服务。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达产率相对偏低。不少企业虽已复工,但由于市场行情不景气等原因,部分企业存在开工不足,复产但未完全达产。

  (二)经营成本上升。由于原材料购进、产成品销售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企业经营压力增大,盈利水平下降,疫情防控也加大了企业经营成本。以棉纺织企业为例,皮棉每吨14000元,40s 纱价格21000元,每吨除去生产成本费用8400元,每吨纱亏损1000余元。

  (三)用工供给不足。相较于前期,企业用工紧张问题得到了极大的缓解,但是部分有省外籍员工的企业出于疫情防控考虑,尚未组织这部分员工返岗,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能的释放,另外部分员工有恐慌心理,返岗意愿低。

  四、下一步措施

  (一)加强运行监测。继续加强监测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积极协调易康科技口罩产品优先解决我县复工复产企业需求,加大电力调度力度,加强形势分析,全面把握产业政策和经济走势,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预警、早协调、早应对。

  (二)做好惠企政策落地。吃准吃透各级各类支持工业经济的扶持政策,做好上级政策的宣传解读与落实落地,增强企业的获得感、成就感,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三)加大宣传和指导力度。继续加大宣传和指导力度,消除企业不必要的心里恐慌,继续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并加强市外返岗人员管理,确保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不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