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诫子书的读后感

来源:东饰资讯网

诫子书的读后感

  二、立于清廉,致于高远。清廉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高远是领导干部的境界所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内心宁静才能戒骄戒躁,内心淡泊才能含英咀华,内心开阔才能登高望远。领导干部如果没有一种清明清廉、自律自控的大修养,没有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大襟怀,那么,他就不可能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不可能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高尚的精神情操,也就不可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我们不能忘了是革命先辈给了成长成才的空间,不能忘了是党和人民给了执政一方的权力。我们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早已今非昔比,但是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决不能丢,思想境界决不能低,精神气节决不能废。做到这一点一是要牢记“两个务必”,坚持掌权为民。任何时候都不忘艰苦奋斗,任何地方都不忘民生民本,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珍惜和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二是要涵养淡泊,甘守宁静。清代学者胡达源说:“简默沉静者,大用有余;轻薄浮躁者,小用不足。”各级领导干部要用一种超然的心态对待眼前的一切,少一点计较、多一点大度,少一点浮躁、多一点务实,少一点杂念、多一点公心,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羁,用超越功利的境界,踏踏实实地干一番事业。三是要经受考验,廉洁自律。俗话说:“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水之鱼,亡于诱饵。”面对灯红酒绿的诱惑,面对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各级领导干部不能因一时侥幸而饮恨终身,不能因盲目攀比而心态失衡,不能因不拘小节而以身试法。要时刻坚守道德防线,时刻绷紧法纪之弦,自重、自醒、自警、自励,恪尽职守,率先垂范,管住自己,管住身边人,维护自身形象也是维护党的形象。

  三、勇于开拓,敢于作为。《诫子书》中说得好:“怠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有为才有位,有为才有威。肩负改革发展光荣使命的各级领导干部,不管处身于何种工作环境、何种工作岗位、何种工作条件,不管自己的年龄、资历、经验、水平如何,都不能放松对自己能力方面的严格要求。为政一方就是要对一方的民生负责,对一方的资源负责,对一方的发展负责,既要立足当前求发展,努力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要着眼长远谋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足够的生活和发展空间。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一个人的见识总有不足,领导干部要以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科学民主决策。破除故步自封、墨守成规的守旧观念,在服务经济、服务发展、服务群众上求突破;破除瞻前顾后、裹足不前的“等靠要”观念,在精心谋事、潜心干事、专心成事上下功夫。要把坚持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结合起来,把他山之石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把改革创新与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结合起来,做事而不“作秀”,为民而不扰民,惜民力、解民难,办实事、求实绩。

2页,当前第2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