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家长教育孩子的注意事项1
首先,家长一定要信任我们的孩子、尊重他。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如果孩子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家长就应该感到欣慰了。但是我们的家长很多都看不得孩子的放松,一看到孩子放松玩会儿就会责备:学习去!写作业去!由此导致了孩子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很紧张。
其次,家长要接受孩子,包括接受孩子的起点。孩子升入初中后,就是这个起点,家长应该接受。重要的是要看到从这个起点开始,向前进步,家长应该为孩子感到骄傲。多鼓励孩子,以后孩子也会慢慢有自信。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家长要尽力配合好学校的工作,维护学校、老师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因为在中学阶段,孩子对于老师的喜爱程度也十分影响学习状态。
而在孩子的饮食起居方面,家长也要为孩子保驾护航。例如迟到这样的事情就一定要杜绝,虽然在很多家长眼中,这是一件小事,但是它却可以影响孩子一整天的学习状态。因为这个关系到集体的荣誉感(很多学校都在进行班级间的评比活动,迟到会为班级扣分),学习的心情和情绪等等,带着这些负面的情绪,会让孩子难以进入学习状态。这样的事情发生几次,肯定会影响孩子的成绩,也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按时完成作业,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在这些方面家长一定要做好监督工作,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但却对孩子的学习影响很大。
初一家长教育孩子的注意事项2
任何父母都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成才,于是父母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总是付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但是有时候教育效果却不是那么好的。所以怎么教育好孩子就成了每一个家庭都不可逃避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好的话,那么对于孩子的未来将会是很大的影响的。
那么作为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今天笔者就来好好说一说!
作为家长我们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来是一个优秀的人,于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希望孩子能够按照自己为他们安排的路来走。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孩子总是不听自己的话,喜欢跟自己对着干。于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非常的急躁,甚至有时候是非常生气的。其实家长这样做是不好的。要知道孩子还小,大人的话有时候对他们来说是听不懂的,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是一定要有耐心的,要考虑到孩子是否听懂了没有。
现如今的很多孩子由于是独生子女,于是父母对他们的期望是比较大的,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所以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总是放入了自己全部的精力,有时候甚至觉得通过教育孩子一次就能成效,但是很多时候不是如此的。作为父母的我们要知道,对待孩子的教育我们应该是不追求一次见效的,对于重要的问题是需要自己反复向孩子强调的,时间久了,肯定是会有成效的。
我们会发现,现如今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当自己的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总是习惯X通过打骂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但是成效往往是不好的。其实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主要是要以说教为主的,通过话语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但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也是要以身作则的,要知道家长是孩子的榜样,是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的。要知道,家长能够做到的,孩子也是能够做到的。
很多时候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认为孩子达不到我们的要求,总是认为哪里哪里不合我们的意。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已经是逐渐是在改变了,只是孩子改变的幅度是小的,导致我们看不到孩子的变化。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是一定要注意从细微处来观察孩子的变化的,根据孩子的变化及时作出教育方式的改变。
作为家长的我们都是对自己的孩子有目标的,其实对孩子有目标是好的,但是在给孩子目标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一点,就是不可以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或者是对孩子降低了要求,是要适度的,这样孩子能够完成,也能达到教育孩子很好的效果来的。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总是很美好的,但是我们也要知道,对孩子的教育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是需要付出我们的时间以及精力的。在这过程中我们也会发现教育孩子是存在一定的难度,孩子有时候是不听从自己的,会让我们的心情变差的,但是即使是这样我们也是不应该放弃信心的,要相信只有自己的正确教育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孩子是父母手心中的宝贝,每个孩子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做家长的都盼着自己的孩子有出息,能够成才。
但是作为家长我们要知道,每个孩子的智商不同,能力是有限的,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因材施教、顺其自然,不要把“不打不骂不X,棒棒棍棍出好人”作为至理名言强加在孩子身上。
初一家长教育孩子的注意事项3
一、不要瞧不起孩子。
“你这么这样笨啊!”每当这类话脱口而出时,都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削弱孩子的自我观念。
二、不要恐吓孩子。
采用恐吓的方式来管教孩子,也会减弱他的自我观念。如果父母说:“你下次再这样,就要你好看!”每当孩子听了这些话,他们会惶恐难过,从而对父母产生一种恐惧心理。
三、不要贿赂孩子。
有些父母许诺孩子,如果读书成绩好,就给买什么东西,以此将刺激作为动力,这不是个好办法。这样的贿赂会引发孩子做事的动力由内转向外。这样不利于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目的。
四、不要逼孩子答应“下次不敢了”。
孩子犯了错误,妈妈气极地说:“好,现在你要答应我,你再也不敢这样了。”可不一会儿,X病又犯了,妈妈觉得自己受了骗,大怒地骂道:“你答应妈妈的,怎么又不乖啦?”妈妈应该知道,许诺和恐吓是一对难兄难弟,对孩子不会起积极的作用。假使碰上敏感的孩子,逼他许诺反而会使他再度犯错而感到难过。即使孩子不太敏感,也会使孩子口是心非。
五、不要过度保护监督孩子。
过度保护监督孩子会挫伤孩子的自我观念,削弱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因为当父母过分监督孩子的行为时,其实也是在告诉孩子:“你不能照料自己。”我们应该把“只要孩子自己能做,绝不包办代替”当作座右铭。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孩子自己照料自己的能力。
六、不要对孩子唠叨不休。
过分唠叨不休会使孩子觉得父母认为他没有理解事物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会产生厌恶不快的感觉。其实,有条理地向孩子交代事情,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七、不要强迫孩子立即盲目地服从他人。
如果你硬要孩子丢开他正做着的事,听你的话做别的事,他的反应会很不乐意。父母应事先提醒孩子,等一会儿要他做什么,同时,也可以允许孩子在服从命令之前有稍作抱怨的自由,比方说:“喔,妈妈,我非要现在进来吗?”要求孩子立即而又盲目地服从,对抚育出X而自我调节的人,这种做法是无效的。